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兆明 刘雯涓 +2 位作者 陈玉凤 肖鹏 黄连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就诊的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初始治疗,对照组患者再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就诊的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初始治疗,对照组患者再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的麻木无力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腓神经MNCV和SNCV水平较治疗前均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更能提升病情治疗总体效果,促进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肢体的麻木无力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2型糖尿病 下肢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艾司唑仑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雯涓 戴秀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应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艾司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应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艾司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加减,连续用药4周后停药1周,比较两组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愈率37.5%,高于对照组9.4%;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艾司唑仑较单纯应用艾司唑仑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 艾司唑仑 糖尿病 失眠
下载PDF
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雯涓 罗金国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98眼),对照组30例(45眼)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98眼),对照组30例(45眼)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30例(43眼)在应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微血管瘤个数(10.3±2.5)个,出血灶面积(1.54±0.19)PD,渗出灶面积(1.10±0.16)PD,黄斑水肿面积(1.26±0.19)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9、8.403、5.587、3.123,P<0.05).结论 对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的同时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干预较单纯应用二甲双胍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二甲双胍 糖尿病 眼底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健脾疏肝方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脾虚肝郁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雯涓 施兆明 黄连河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口服沙...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口服沙格列汀联合健脾疏肝方治疗,200 mL开水冲服,每日1剂,早晚2次。对照组口服沙格列汀治疗,每日1次,每次5 m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肝功能、肝脏影像学及中医证候等方面的疗效。结果:试验组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脂、肝功能较治疗前均降低,但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两组患者超声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逆转,试验组有效率更高。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本次研究总计发生轻度不良事件2例,经处理后症状好转,无患者退出研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结论:本课题从中医肝脾论治本病,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发挥中医药整体综合调治优势。健脾疏肝方对脾虚肝郁型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肝功能、肝脏影像学及中医证候均有疗效,治疗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格列汀 健脾疏肝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雯涓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2期184-185,1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益气活血通络方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益气活血通络方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治疗后UCV(47.62±3.27)m/s,高于对照组(42.31±3.02)m/s;研究组治疗后SCV(52.87±4.33)m/s,高于对照组(49.21±4.2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4、3.323,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较常规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提高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改善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络方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传导速度 运动传导速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6
作者 黄连河 刘雯涓 陈丽贞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后,研究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健脾补肾降浊方+氯沙坦钾片),对照...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后,研究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健脾补肾降浊方+氯沙坦钾片),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氯沙坦钾片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01);两组患者血糖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为(5.46±0.93)mmol/L、餐后2 h血糖为(7.64±0.4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4、6.8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分别为(31.36±2.26)mg/L、(9.56±1.06)mmol/L、(121.28±10.46)mmol/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9、10.329、13.79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以及肢体麻痛症状评分分别为(1.84±0.22)分、(1.58±0.28)分、(1.32±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健脾补肾降浊方+氯沙坦钾片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血糖与肾功能改善,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具有更满意疗效,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健脾补肾降浊方 氯沙坦钾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试论如何利用分层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7
作者 刘雯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9年第5期42-42,共1页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深入,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非常重视。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要不断优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先介绍目前现状,再提出具体策略,采用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3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震群 陈熹 +3 位作者 刘雯涓 黄泽辉 周文博 张婷婷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脾胃科收治的62例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脾胃科收治的62例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口服四君子汤合五苓散,每日1剂,早晚分次温服,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1.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L-6、TNF-α、TBiL、ALT、AST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ALB、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水停型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腹水 脾虚水停 四君子汤 五苓散 IL-6 TNF-Α
下载PDF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施兆明 陈玉凤 刘雯涓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80-382,共3页
目的:研究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单一治疗模式... 目的:研究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漳州市中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单一治疗模式,观察组应用肾炎康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观察并测量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肾小球过滤率及肾脏血流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睡眠质量指数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及患者负性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康 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指标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兆明 刘雯涓 陈玉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46-648,共3页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对患者肾功能、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对患者肾功能、负性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以及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相比对照组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纤维蛋白原二聚体、血小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29.45±3.59)分,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23.15±2.02)分,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肾功能以及改变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负性情绪 蛋白尿
下载PDF
针药并用配合鼻空肠管减压注药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
11
作者 陈熹 林震群 +3 位作者 刘雯涓 程凯 黄泽辉 张毅娜 《山西中医》 2021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鼻空肠管减压、注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1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开塞露灌肠、抑酸、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鼻空肠管减压、注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1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开塞露灌肠、抑酸、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药并用配合鼻空肠管减压、注药治疗;两组均治疗到患者出院,治疗期间观察饮食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X线)检查情况、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等,并统计住院天数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缩短住院时间、饮食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影像(X线)恢复时间、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针药并用配合鼻空肠管减压、注药治疗肠梗阻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鼻空肠管减压 针药并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