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市级电视台电视文艺晚会策划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在大的主题受限的情况下,如何走出"春晚"固定模式的束缚,是一台晚会如何出新出奇的突破口,也成为整台晚会成败的关键。从当下中国社会的背景和收视群体看,电视文艺晚会的主题,开始从时代性转为时尚性。地方台的春晚,从节目串... 在大的主题受限的情况下,如何走出"春晚"固定模式的束缚,是一台晚会如何出新出奇的突破口,也成为整台晚会成败的关键。从当下中国社会的背景和收视群体看,电视文艺晚会的主题,开始从时代性转为时尚性。地方台的春晚,从节目串联的安排方式(不同空间的节目顺接方式、巧妙运用现场观众的反应、情节化、情景化的连接模式)有着巨大的改进,努力突出晚会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台州"春晚"为例,可以看晚会在大的主题受限的情况下,是如何走出固定模式束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串联 “自己人”效应 地域文化特色
下载PDF
路易·马勒纪录片与剧情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27-128,共2页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片与剧情片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无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野。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不仅代表电影的诞生,也是纪录片的开端,影片的内容、形态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发... 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纪录片与剧情片从来没有真正分开过。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无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分野。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不仅代表电影的诞生,也是纪录片的开端,影片的内容、形态都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的客观记录。直到20世纪20年代,纪录片和剧情片才出现相对的区分,然后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展。路易·马勒的电影生涯中追求两种不同但后来又合而为一的志趣——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创作,这种风格的确立和延续,使他的电影有了相对独特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马勒 纪录片 剧情片 合而为一
下载PDF
路易·马勒与法国新浪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靓婷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3期24-24,共1页
路易·马勒是当代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在他短暂的63年生命旅程中,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从1956年到1995年的39年时间里,马勒共拍摄了20部剧情电影和10部纪录电影。在离开... 路易·马勒是当代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在他短暂的63年生命旅程中,高产优质地拍摄了多种风格和主题的剧情电影和纪录电影,成为法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从1956年到1995年的39年时间里,马勒共拍摄了20部剧情电影和10部纪录电影。在离开法国本土之后,马勒成功摆脱了好莱坞商业控制,继续自己电影作者的创作方式,殊为难能可贵,也是少数在美国还能保持影片水准的国际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马勒 法国“新浪潮” 引火线
下载PDF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
4
作者 刘靓婷 《青年记者》 2008年第32期15-16,共2页
当今的新闻领域,娱乐新闻已然成为一种别具个性的存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娱乐新闻之所以能吸引受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独特,它不仅缓解了工作带给受众的压力,也满足了受众对明星大腕们的好奇心。
关键词 娱乐新闻报道 受众 需求 明星 媒体 娱乐圈 新闻
下载PDF
五、六十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5
作者 刘靓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5-25,49,共2页
上海电影,被称为是中国电影中的"摩登淑媛"。怀旧和浪漫是上海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述诸载体。然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进入新社会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上海电影褪去了"东方巴黎"、"东... 上海电影,被称为是中国电影中的"摩登淑媛"。怀旧和浪漫是上海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述诸载体。然而,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进入新社会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上海电影褪去了"东方巴黎"、"东方不夜城"的光环,此时,批判旧有的生活方式,讴歌社会主义力量的胜利成为了这座城市形象的神经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影像 时代主题
下载PDF
国际社会问题上的媒介伦理问题研析
6
作者 刘靓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9-20,29,共3页
2001年以来,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陷阱新闻"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介肩负着比其他行业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提倡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新闻的价值,如何宣扬社会道德,以及如何正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等都是媒介... 2001年以来,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陷阱新闻"报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介肩负着比其他行业更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提倡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新闻的价值,如何宣扬社会道德,以及如何正当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等都是媒介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从伦理学角度入手,重新思考新闻价值,研究媒介伦理发展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媒介伦理学 新闻价值 新闻自由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小城镇”文化景观研究(1990—2015)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主流的商业电影模式所遮蔽的中国电影,规避了对社会变迁中的小城镇场域的文化关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存在之于影像书写的盲区,却也提供了一个可待挖掘的创作与行动空间。小城镇电影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文化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主流的商业电影模式所遮蔽的中国电影,规避了对社会变迁中的小城镇场域的文化关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存在之于影像书写的盲区,却也提供了一个可待挖掘的创作与行动空间。小城镇电影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文化景观,填补了这一人为的社会结构性空白,它所负载的是导演们对中国当前城镇化语境下承担社会转型成本的底层民众,乃至整个国族命运的思考;展现的是以社会体验为基点,对新时期的国家寓言的实践,探索一种合理解释集体和个人历史的形式,提供一条理解自身文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文化景观 城镇化书写 国家寓言
下载PDF
当代中国小城镇电影中的社群意识研究
8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与新生代导演用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身处的“小城镇”进行描绘,以“边缘者”抑或是“底层”的姿态进行身份叙事,创作了一系列生动而又典型的“边缘人群”艺术形象。以社群意识关照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与新生代导演用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身处的“小城镇”进行描绘,以“边缘者”抑或是“底层”的姿态进行身份叙事,创作了一系列生动而又典型的“边缘人群”艺术形象。以社群意识关照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镇电影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以下三个面向:以地缘空间生产作为城镇社群生活特质的再现;以身份认同作为城镇社群情感结构的展现;以共同体作为特定处境之下的社群意识形态建构。并以此为感知中国底层社会发展的历史氛围与在地经验提供了观察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地缘空间 身份认同 共同体 社群意识
下载PDF
以小城镇为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镇电影中的介入性现象研究
9
作者 刘靓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小城镇电影负载着电影艺术家们从人类维度对城镇变迁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以总体化的叙事能力,重组日常的零散化体验。这些再现的电影符号及意象作为人们构建现实、思考未来的参照物,成为一种文化的能指。本文的研究... 小城镇电影负载着电影艺术家们从人类维度对城镇变迁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以总体化的叙事能力,重组日常的零散化体验。这些再现的电影符号及意象作为人们构建现实、思考未来的参照物,成为一种文化的能指。本文的研究重心放在有关小城镇电影的“介入性”现象的研究叙述上,将电影作为媒介,放置于“小城镇”空间之下的现代化进程中来审视,再现社会变革,同时探寻此类题材之于人物意识的现代性演进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乡愁体验,从而延伸至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审美维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介入性 文化坐标 身份意识 文化乡愁
下载PDF
图绘地缘机体--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小城镇
10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图绘与建构是在电影美学与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下等跨学科的交流中分析电影的文本内外,辨析指意的过程。此类电影是导演们力图以趋近民族志的内在视点来表达“小城镇”世界观的实践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图绘与建构是在电影美学与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下等跨学科的交流中分析电影的文本内外,辨析指意的过程。此类电影是导演们力图以趋近民族志的内在视点来表达“小城镇”世界观的实践手段,以对“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形塑与理解作为体认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认知范式,勾勒出小城镇地缘空间的文化构建意义,并形成具有“中国”属性的地缘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地缘机体 景观编码 边缘建构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有关瘟疫电影的叙事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靓婷 《艺术教育》 2022年第6期129-132,共4页
电影是构建人类瘟疫记忆的重要叙事机制,通过末世图景的灾难书写营造出观照现实的社会文化想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这一特殊时期,一批以瘟疫为表现对象的电影引发了新一轮的传播与讨论,重新审视现代性语境下的瘟疫电影具有重要... 电影是构建人类瘟疫记忆的重要叙事机制,通过末世图景的灾难书写营造出观照现实的社会文化想象。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这一特殊时期,一批以瘟疫为表现对象的电影引发了新一轮的传播与讨论,重新审视现代性语境下的瘟疫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叙事体例、现实指涉、底层话语空间三个面向,将瘟疫电影置于现代性语境中加以考察,在表达对人类未来命运忧思的同时,探讨其疾病叙事的类型建构与社会文化表征的变焦。与此同时,竭力从人类的角度去呈现瘟疫政治言说的现实指涉,阐述电影作为一种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大众艺术样式,在面对瘟疫的时候,如何介入并展开现代性的想象与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瘟疫电影 叙事体例 疾病隐喻 底层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