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视域下的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基本内容与实施路径
1
作者 刘韦伟 胡媛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承担社会责任是青年以自身力量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方面,基于意识形态工作新目标、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新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风险与...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承担社会责任是青年以自身力量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方面,基于意识形态工作新目标、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新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风险与新挑战,以意识形态基本知识、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促进青年明确社会责任认知、丰富社会责任情感、强化社会责任意志,并通过推动青年参与劳动实践,促进其落实社会责任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达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在明确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地位的基础上,探索三者有机统一的实施路径,形成正向的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下载PDF
基于SEM模型的轨道交通站域文化活力提升设计研究
2
作者 孙响 刘韦伟 钟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3-391,共9页
目的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使用者视角,研究影响轨道交通站域文化活力的设计因素与提升策略。方法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地,运用POI空间聚集度分析,选取文化活力值较高的4个轨交站域作为实地问卷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 目的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从使用者视角,研究影响轨道交通站域文化活力的设计因素与提升策略。方法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地,运用POI空间聚集度分析,选取文化活力值较高的4个轨交站域作为实地问卷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影响轨交站域文化活力的设计因素。结果归纳出服务设施、文化氛围、媒介感知、文化活动、场所衔接5个因子对轨交站域文化活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服务设施、文化氛围的影响效应最强,媒介感知、文化活动、场所衔接的影响效应次之。结论基于研究可知,在细微中完善服务设施,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站域媒介空间设计,增强文化体验;连通地上地下叙事场景,提升文化感知,将有利于提升轨道交通站域的文化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域 文化活力 设计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SEM) 使用者评价
下载PDF
高寒地区铁路站房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以川藏线林芝站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韦伟 赵艳 +2 位作者 严建伟(指导) 张兴艳 欧眉 《建筑节能》 CAS 2020年第9期139-142,149,共5页
通过修建川藏线的铁路站房绿色建筑项目,以高寒地区铁路站房设计中的雨水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将川藏铁路林芝站作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在分析林芝地区降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川藏线林芝站的雨水利用类型、集水量、雨水利用方案,进而总结... 通过修建川藏线的铁路站房绿色建筑项目,以高寒地区铁路站房设计中的雨水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将川藏铁路林芝站作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在分析林芝地区降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川藏线林芝站的雨水利用类型、集水量、雨水利用方案,进而总结高寒地区铁路站房雨水利用的关键技术。完善我国高寒地区铁路站房雨水利用的理论体系,为高寒地区铁路站房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铁路站房 雨水收集利用 林芝站
下载PDF
建筑伦理功能的现代性探索
4
作者 刘韦伟 李伟佳 《建筑与环境》 2011年第2期3-5,共3页
对中国现实存在的“无生命的建筑”问题进行反思。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忽略了建筑的本质,接着从建筑伦理思想的深度分别阐释了中西方建筑伦理的本质——精神层面,再次对建筑伦理功能的现代性进行探索,并举例说明如何创造有生命的... 对中国现实存在的“无生命的建筑”问题进行反思。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忽略了建筑的本质,接着从建筑伦理思想的深度分别阐释了中西方建筑伦理的本质——精神层面,再次对建筑伦理功能的现代性进行探索,并举例说明如何创造有生命的建筑以及其对现今建筑创作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建筑伦理功能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中都对我们的建筑观和创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伦理 精神气质 现代性 有生命的建筑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地铁站域地上空间构成要素设计研究
5
作者 刘韦伟 李伟佳 《中外建筑》 2014年第9期71-72,共2页
中心区地铁站域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共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文章从地铁站域地上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地铁站域地上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地铁站域一体化设... 中心区地铁站域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共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文章从地铁站域地上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地铁站域地上空间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地铁站域一体化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域 构成要素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运用精准思维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原则与路径探析
6
作者 刘韦伟 郭小凡 《青年发展论坛》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培育政治认同是推进青年群体政治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繁荣的重要实践活动。青年政治认同培育的现实困境决定了运用精准思维的必要性;而政治认同的双重内涵和层次性特征,以及精准思维的哲学品格和价... 培育政治认同是推进青年群体政治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繁荣的重要实践活动。青年政治认同培育的现实困境决定了运用精准思维的必要性;而政治认同的双重内涵和层次性特征,以及精准思维的哲学品格和价值意蕴,为突破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发挥好精准思维对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原则与路径的指导作用,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本质、原则和立场,又要注重培育青年政治认同的特殊原则,坚守内容的方向性和层次性,关注对象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把握方法的针对性和融合性,进而选择恰当的教育载体,明确具体教育路径和举措,精准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培育政治认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精准思维 青年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浅谈社会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形式的变迁
7
作者 李伟佳 刘韦伟 《四川建筑》 2012年第1期55-56,共2页
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文化更迭几方面综合分析探讨其影响下的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并针对现阶段在市场经济大潮、西方思想和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建筑呈现多元化特点的这一现象进行评述,从中反思中国建筑的得与失。
关键词 建筑形式 消费文化 建筑产品 多元化
下载PDF
浅析江苏同里古镇的特色与保护开发
8
作者 李伟佳 刘韦伟 《中外建筑》 2014年第9期95-96,共2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江南古镇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探讨了周庄、乌镇和南浔的开发现状,以及同里的开发规划策略。最后,通过对同里镇的城市特色、人文内涵等的概述,提出针对同里古镇的可持续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同里古镇 特色 开发保护
下载PDF
4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韦伟 宋全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18期54-54,共1页
目的:对4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1例患者原发于淋巴结,CD99阳性率是92.72%,TdT阳性率是74.88%,有1例患者的肿瘤是T细胞标志。结论... 目的:对4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26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1例患者原发于淋巴结,CD99阳性率是92.72%,TdT阳性率是74.88%,有1例患者的肿瘤是T细胞标志。结论:T-LBL比较常见,免疫表型、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对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最大程度的延长生命、缓解病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肝假性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全明 刘韦伟 +6 位作者 潘丽 王守梅 陈颖 何妙侠 王洋 朱明华 张树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4-457,共4页
目的观察肝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与预后特征。方法对4例肝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免疫球蛋白重链克隆重排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 目的观察肝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与预后特征。方法对4例肝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免疫球蛋白重链克隆重排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4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8~66岁,中位年龄52岁。2例有慢性肝炎病史(慢性活动性B型和C型肝炎各1例)。肿瘤直径1~2.5 cm,平均1.75 cm。组织学上,肿瘤由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可见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上皮样组织细胞和无特征性的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可沿肿瘤周、肝门管区浸润。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分析显示,淋巴细胞为多克隆性。术后随访所有病例未见恶性转化。结论肝假性淋巴瘤为罕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在肝假性淋巴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假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整合煤矿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1
作者 刘韦伟 《煤》 2016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章通过对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整合煤矿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把整合煤矿建设项目划分为项目整合、立项申请、建设施工、联合试运转及竣工验收五个阶段,对各阶段的开展程序及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出各阶段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制定... 文章通过对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整合煤矿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把整合煤矿建设项目划分为项目整合、立项申请、建设施工、联合试运转及竣工验收五个阶段,对各阶段的开展程序及工作内容进行系统分析,识别出各阶段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制定出了各阶段主要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形成了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整合煤矿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煤矿 阶段划分 风险管理
下载PDF
106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HPV、Ki-67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全明 刘韦伟 李海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5期97-98,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妇女中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HPV感染、ki-67与宫颈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包埋组织106例,其中炎症30...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妇女中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HPV感染、ki-67与宫颈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包埋组织106例,其中炎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级(CINⅠ-Ⅱ)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级)1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Ki-67表达情况。结果 HPV表达炎症中6.6%为阳性,CINⅠ-Ⅱ级中14.2%为阳性,CINⅢ级中23%为阳性,鳞状细胞癌患者中45.7%为阳性。CINⅠ-Ⅱ级中ki-67的50%阳性比例为3.5%,,CINⅢ级中ki-67的50%阳性比例为23%,宫颈鳞状细胞癌ki-67的50%阳性比例为40%。结论结合不同的诊断方法如HPV检测、ki-67检测及宫颈组织病理检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各自不同的检测意义,可以对宫颈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也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人乳头状瘤病毒 KI-67
下载PDF
论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
13
作者 郭小凡 刘韦伟 《大连干部学刊》 2022年第8期35-40,共6页
纵观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学习,并以自身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实现了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这样的内在协同以两者间的互生共长关系为基础,在机理层面,表现出以理论创新为依托、以学习制度为载体、以... 纵观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学习,并以自身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支撑,实现了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协同。这样的内在协同以两者间的互生共长关系为基础,在机理层面,表现出以理论创新为依托、以学习制度为载体、以实践效能为指引的特点,分别遵循了强化文化自信思维、呈现文化自信来源、深化文化自信价值的基本路径,最终有助于依据文化自信巩固党员学习成果、借助政党文化自信促进构建学习型社会、经由政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发展,对于永葆政党先进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凸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信 党的建设
下载PDF
历史街区地铁站域空间中“地方感”的形成要素与理论解析
14
作者 刘韦伟 赵艳 李伟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4期72-75,共4页
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探究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影响“地方感”形成的“环境—服务—公众”要素,将环境和服务因素纳入地铁“人”这一个体,建构了17项地下与地上环境因素、5项服务因素以及2项公众因素。同时,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地方理论、... 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探究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中影响“地方感”形成的“环境—服务—公众”要素,将环境和服务因素纳入地铁“人”这一个体,建构了17项地下与地上环境因素、5项服务因素以及2项公众因素。同时,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地方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SOR理论,进一步建立历史街区地铁站空间“地方感”形成的理论解释框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历史城区特定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地铁站空间 地方感 形成要素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城市地铁“流动”空间的多重转向与进路
15
作者 孙响 刘韦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3年第9期50-53,共4页
全球化、信息化与新技术引发了空间实践与内涵的深刻变革。从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审视地铁空间与文化、传播、社会的关系,加之其“流动”属性,加速了地铁空间的多重转向:地铁场域的无界化与文化转场实现了“空间—文化”转向,空间媒介的... 全球化、信息化与新技术引发了空间实践与内涵的深刻变革。从多学科理论交叉视角审视地铁空间与文化、传播、社会的关系,加之其“流动”属性,加速了地铁空间的多重转向:地铁场域的无界化与文化转场实现了“空间—文化”转向,空间媒介的讯群化与互动链接形成了“空间—传播”转向,日常生活化与社会组织化构成了“空间—关系”转向。面对地铁空间三重转向的发展进路,文章从文化转场力度、传播链接效度以及关系编织尺度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推动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多维度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空间 流动 文化转向 传播转向 关系转向
原文传递
多源数据下城市地铁站域文化活力解析——以天津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韦伟 李伟佳 +3 位作者 苏心悦 张鑫洋 杨晨 王婕润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74-76,共3页
较高的城市空间文化活力,对城市健康发展与公众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已有空间活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热力图、POI等多源时空数据,以天津地铁站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铁站域网络文化活力现状进行解析,同时,... 较高的城市空间文化活力,对城市健康发展与公众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已有空间活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借助热力图、POI等多源时空数据,以天津地铁站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铁站域网络文化活力现状进行解析,同时,提出站域文化活力提升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运用量化方法研究城市文化活力方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域 文化活力 POI数据 热力图
原文传递
变与辩之间——独立院校建筑学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特色
17
作者 刘韦伟 李伟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9期155-157,共3页
文章根据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及一年级设计课教学定位为背景,结合天津地区两所高校在一年级设计课教学等多方面差异化比较分析,辩证分析独立院校建筑学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关于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实践... 文章根据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独立院校建筑学专业及一年级设计课教学定位为背景,结合天津地区两所高校在一年级设计课教学等多方面差异化比较分析,辩证分析独立院校建筑学一年级设计基础课程关于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特色,意在为培养"执行建筑师"建造牢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院校 建筑学一年级 实践教学 基础设计课
原文传递
“全媒体+场景”视域下地铁文化传播模式及策略——基于马莱茨克模式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滕夙宏 刘韦伟 李伟佳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3,共5页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要素、传播路径等发生根本变革,地铁媒介场景下的城市文化传播模式面临升级与重构。文章从"全媒体+场景"下地铁文化传播新格局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入手,基于马莱茨克模式系统分析地铁文化传播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要素、传播路径等发生根本变革,地铁媒介场景下的城市文化传播模式面临升级与重构。文章从"全媒体+场景"下地铁文化传播新格局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入手,基于马莱茨克模式系统分析地铁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而尝试构建全新的地铁文化传播互动循环模式,最后提出"全媒体+场景"视域下地铁文化传播的四大策略:树立本位传播理念,明确顶层"把关人";精准定位地铁受众,细分时空传播文化;"创意内容+未来媒体",构建智慧传播场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完善传播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场景 地铁 文化传播 马莱茨克模式
原文传递
沉浸媒介: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建伟 刘韦伟 《中国编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91,96,共6页
第三媒介时代的到来,使媒介形态、传播路径等发生质的变革,基于沉浸媒介的地铁站域文化传播路径面临升级与重构。文章从沉浸媒介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入手,梳理沉浸媒介与地铁媒介空间、受众属性的关联性,指出沉浸媒介对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 第三媒介时代的到来,使媒介形态、传播路径等发生质的变革,基于沉浸媒介的地铁站域文化传播路径面临升级与重构。文章从沉浸媒介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入手,梳理沉浸媒介与地铁媒介空间、受众属性的关联性,指出沉浸媒介对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从地铁站域文化传播代表性案例的实证研究入手,探析沉浸媒介下的地铁站域文化传播五种新路径,最后提出沉浸媒介引领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方向,为地铁站域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更好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媒介 地铁站域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新媒体传播下城市文化在地铁场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滕夙宏 李伟佳 刘韦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3期58-60,共3页
新媒体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赋予了地铁场景空间以情感和生命,拓宽了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文化体验。在新媒体传播介入下,地铁空间通过公共艺术的装饰、新媒体技术的营建和文化活动的激活,让受众对... 新媒体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赋予了地铁场景空间以情感和生命,拓宽了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文化体验。在新媒体传播介入下,地铁空间通过公共艺术的装饰、新媒体技术的营建和文化活动的激活,让受众对文化的体验和认知达到一种全新的高度,对活化地铁空间、提升市民文化素养、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城市文化 地铁场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