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人的朝圣: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1
作者 刘须明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跨媒介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叙事策略,受到许多当代作家青睐,几乎成为文学作品中跨越文学边界,指涉其他媒介的常见现象。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通过跨媒介叙事中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借用基里科画作的名字,在整部小说里以“抵... “跨媒介叙事”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叙事策略,受到许多当代作家青睐,几乎成为文学作品中跨越文学边界,指涉其他媒介的常见现象。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通过跨媒介叙事中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借用基里科画作的名字,在整部小说里以“抵达之谜”作为隐喻,进行独特的“主题化”书写。通过对康斯特布尔和拉斐尔前派画作的“显性跨媒介指涉”、对马蒂斯《粉色裸女》的“隐性跨媒介指涉”,奈保尔使《抵达之谜》中充满着画面的静止美与生活的动态美,从而使语词对人物和景观的描写成为言说的图像。《抵达之谜》是奈保尔精神觉醒的叙事,是作家战胜自我和过去的成长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保尔 《抵达之谜》 跨媒介叙事 跨媒介指涉
下载PDF
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V.S.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空间叙事
2
作者 刘须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7-125,共9页
在《抵达之谜》中,V.S.奈保尔将全书的主题隐藏于叙事中,创作出引发多种阐释的“抵达之谜”。通过对社会和世界变迁的质询和思考,借助非线性的空间书写,奈保尔揭示了作为“精神之地”“花园”的多重意义。通过对“栖居之地”“庄园”和... 在《抵达之谜》中,V.S.奈保尔将全书的主题隐藏于叙事中,创作出引发多种阐释的“抵达之谜”。通过对社会和世界变迁的质询和思考,借助非线性的空间书写,奈保尔揭示了作为“精神之地”“花园”的多重意义。通过对“栖居之地”“庄园”和“小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空间的描写,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绘制了居住者的心理地图和意识空间。植根于各种细腻的外部景观描写中的,以及叙述者与新世界的情感和精神的碰撞、对旧世界的留念与反思中的,是作家对身份充满情感厚度的自我剖析和对生命和人的存在的“顿悟”。所谓“抵达”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抵达”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奈保尔 《抵达之谜》 空间叙事 自我剖析
下载PDF
《二十四诗品》的跨媒介性解读
3
作者 宋涛 刘须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5-90,110,共7页
将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置于当今盛行的西方跨媒介理论视域之下,发现《二十四诗品》以“多媒介”“绘画诗”“超媒介”“主题化”“唤起”“形式模仿”“再现”等形式体现了丰富的绘画、音乐和空间元素,能够表征单一的语言媒... 将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置于当今盛行的西方跨媒介理论视域之下,发现《二十四诗品》以“多媒介”“绘画诗”“超媒介”“主题化”“唤起”“形式模仿”“再现”等形式体现了丰富的绘画、音乐和空间元素,能够表征单一的语言媒介所不能表征的丰富的美感,也使其别于重理性和逻辑的西方诗学。《二十四诗品》的跨媒介性有其深厚的哲学根源,中国古典哲学里的“立象见意”“仰观俯察”“大象无形”“大音无声”“一阴一阳之谓道”“唯道集虚”等重要观点决定了中国古典诗学富含视觉、音乐和空间要素,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与生俱来的跨媒介天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跨媒介 语言 绘画 音乐 空间
下载PDF
《时时刻刻》:由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换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须明 郭束怡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小说《时时刻刻》是当代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之一。1998年,该作品一经出版便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就,并于次年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及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在内的众多文学奖项。2003年,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后旋即获得... 小说《时时刻刻》是当代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代表作之一。1998年,该作品一经出版便取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就,并于次年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及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在内的众多文学奖项。2003年,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被搬上银幕后旋即获得了当年的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及多项奥斯卡提名。电影《时时刻刻》是通过对原著的"镜像"式再现、导演和演员们的个性化诠释以及再创造,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叙事特长,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由文学文本到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之间的艺术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学文本 电影改编 《时时刻刻》 艺术风格 文化特征
下载PDF
从约翰·罗斯金的一次演讲观其艺术思想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须明 凌继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8-50,共3页
作为1 9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不仅在他的许多巨著中宣传他的艺术思想,也在他的政治性论文中,特别是在他的多次演讲中极力宣传和推广他的艺术主张。选读罗斯金《现代生产与设计》演讲,分析和探讨其艺术主张,可发现... 作为1 9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不仅在他的许多巨著中宣传他的艺术思想,也在他的政治性论文中,特别是在他的多次演讲中极力宣传和推广他的艺术主张。选读罗斯金《现代生产与设计》演讲,分析和探讨其艺术主张,可发现他的许多建议和忠告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罗斯金 演讲 艺术思想 英国 艺术批评
下载PDF
论劳伦斯对英国民歌民谣的借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须明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劳伦斯在作品中喜爱用比较直露的性描写 ,但也常用含蓄的方式表述性爱。借用英国民歌、民谣中比喻和象征手法歌颂人类性爱之美是劳伦斯作品的另一特色。他的不少诗歌和小说都带有英国民歌、民谣的影响 ,但是当劳伦斯在作品中对它们进行... 劳伦斯在作品中喜爱用比较直露的性描写 ,但也常用含蓄的方式表述性爱。借用英国民歌、民谣中比喻和象征手法歌颂人类性爱之美是劳伦斯作品的另一特色。他的不少诗歌和小说都带有英国民歌、民谣的影响 ,但是当劳伦斯在作品中对它们进行借用时 ,这些风趣而又极具内涵的表述便呈现出劳伦斯式创作风格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民谣 人类性 性描写 作品 诗歌 民歌 表述 国民 魅力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的圣人——约翰·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研判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须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领袖人物约翰·罗斯金被称为“他那时代惟一有创见的英国思想家”[1](p.189),“维多利亚时代的圣人”。[2](p.16)罗斯金全集虽然有39集之巨,但是他并没有独立的论述美学的著作。罗斯金的美学思想散见于...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领袖人物约翰·罗斯金被称为“他那时代惟一有创见的英国思想家”[1](p.189),“维多利亚时代的圣人”。[2](p.16)罗斯金全集虽然有39集之巨,但是他并没有独立的论述美学的著作。罗斯金的美学思想散见于他的许多论艺术和建筑的著作中。在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典型美”、“重大美”,并对“崇高”这一美学概念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在提倡道德美的前提下,罗斯金确立了自己的人文主义艺术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罗斯金 典型美 重大美 崇高 艺术思想
下载PDF
论《邱园记事》中女性诗化写作与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须明 路琪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邱园记事》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中融人女性诗化写作思想的最早尝试之一。本文以女性主义审美视角,从绘画性、诗歌性、散文性、戏剧性这四个方面分析作者如何在该作品中巧妙地融合各种艺术手法,去体现女性写作的诗化审美... 《邱园记事》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中融人女性诗化写作思想的最早尝试之一。本文以女性主义审美视角,从绘画性、诗歌性、散文性、戏剧性这四个方面分析作者如何在该作品中巧妙地融合各种艺术手法,去体现女性写作的诗化审美特征。论文指出,伍尔夫的这种诗化小说对于现代主义小说以及女性写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化写作 艺术表现
下载PDF
文学与绘画的深度融合:拜厄特小说中的语图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须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通过对语图叙事的使用,A.S.拜厄特成功地在小说中实践了用文学再现视觉艺术,使得文学文本具有视觉效果,并更具有可读性。用文字来再现视觉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不同符号之间会产生“再现的冲突”。语图叙事是克服这种冲突... 通过对语图叙事的使用,A.S.拜厄特成功地在小说中实践了用文学再现视觉艺术,使得文学文本具有视觉效果,并更具有可读性。用文字来再现视觉艺术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不同符号之间会产生“再现的冲突”。语图叙事是克服这种冲突的一种尝试。拜厄特一方面将真实存在的著名画作或艺术家融入小说创作中,另一方面也通过艺术想象,在小说中虚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借用著名画作中典型人物形象,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以提升作品的内涵。她对视觉艺术作品的渊博知识和她对文学创新的不断追求精神,使她在文学创作中实现了文学与绘画的真正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拜厄特 语图叙事 再现的冲突 故事结构 人物塑造
下载PDF
论朱光潜对约翰·罗斯金美学观的批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须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158-162,共5页
朱光潜先生在其著名的《谈美》中对英国美学家、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美学观提出了批评,认为罗斯金混淆了美感与快感,过于强调艺术对自然的刻意模仿。但如果对罗斯金的著作作更全面的了解,我们会发现朱光潜对罗斯金的批评在某种程度... 朱光潜先生在其著名的《谈美》中对英国美学家、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美学观提出了批评,认为罗斯金混淆了美感与快感,过于强调艺术对自然的刻意模仿。但如果对罗斯金的著作作更全面的了解,我们会发现朱光潜对罗斯金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有失公正,他的批评对国内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罗斯金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罗斯金的"典型美"和"生命美"等美学理论是他界定"美感"的核心依据。在对待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罗斯金并非像朱光潜所批评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对自然不加任何选择,而是强调其想象力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罗斯金 美感与快感 自然美与艺术美
下载PDF
荒诞人生的最早感应者──劳伦斯《逾矩的罪人》评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须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1-94,共4页
《逾》中大部分情况是作者个人“赤裸的自我”之表现;作者在婚姻、家庭和性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困惑,表明他是荒诞人生的最早感应者;象征和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加强了主题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劳伦斯 荒诞主题 象征与意象
下载PDF
婚姻·性爱·女性愉悦——劳伦斯《玫瑰园中的影子》与曼斯菲尔德《幸福》比较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须明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劳伦斯与曼斯菲尔德是 2 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两颗耀眼的新星。他们的作品有很多的可比性 ,《玫瑰园中的影子》与《幸福》便是其中的典型。这两个短篇都以婚姻与性爱作为主题 ,以女性主体感受作为小说的叙事焦点 ,充分地展示了女性对于性... 劳伦斯与曼斯菲尔德是 2 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两颗耀眼的新星。他们的作品有很多的可比性 ,《玫瑰园中的影子》与《幸福》便是其中的典型。这两个短篇都以婚姻与性爱作为主题 ,以女性主体感受作为小说的叙事焦点 ,充分地展示了女性对于性爱的渴望和女性愉悦的心理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性爱 女性愉悦 幻想破灭
下载PDF
博克与罗斯金美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须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48-252,共5页
艾德蒙.博克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艺术学和美学,也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法国的美学。约翰.罗斯金作为英国19世纪的“惟一有创见的思想家”、艺术家、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了博克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见解。比较... 艾德蒙.博克的美学思想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艺术学和美学,也影响了后来的德国、法国的美学。约翰.罗斯金作为英国19世纪的“惟一有创见的思想家”、艺术家、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了博克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见解。比较博克与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可以使我们对这两位美学家的思想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德蒙·博克 约翰·罗斯金 崇高
下载PDF
拉金诗歌中的视觉化与空间化叙事艺术
14
作者 刘须明 陈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3-196,共4页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素朴而深奥,平白而寓意深远,其创作手法往往集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充满现代化的生活气息。本文旨在探讨拉金诗歌中动态拍摄的视觉化叙述艺术以及诗歌中"漫游者"叙述所展示...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素朴而深奥,平白而寓意深远,其创作手法往往集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充满现代化的生活气息。本文旨在探讨拉金诗歌中动态拍摄的视觉化叙述艺术以及诗歌中"漫游者"叙述所展示的现代城市文化空间。拉金突破了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运用"摄像式"叙述技巧,捕捉和记录客观现象,通过场景的连续跳动将景内人物、实物彼此连接,凸现了视觉化动态叙述效果。诗歌中的叙述者以一个漫游者的身份,用独特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内心感受,阅读着城市文化的空间景观。拉金强调诗歌的视觉动态效果,使得诗歌展现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拉金 艺术作品 视觉化 空间化 叙述艺术 审美
下载PDF
美杜莎的变形:拜厄特作品中的语图叙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须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33-42,共10页
通过运用语图叙事,A.S.拜厄特成功地在其小说中将视觉艺术融入文学创作。拜厄特更多是通过"想象的语图叙事"(notional ekphrasis),虚构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借用视觉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对光、影、色以及构图等的使用,使得文... 通过运用语图叙事,A.S.拜厄特成功地在其小说中将视觉艺术融入文学创作。拜厄特更多是通过"想象的语图叙事"(notional ekphrasis),虚构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借用视觉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对光、影、色以及构图等的使用,使得文字的描写具有视觉的效果,以实现最生动的故事画面的渲染。拜厄特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参照美杜莎原型,通过语图叙事手法,从多个角度刻画了各类女性形象。她们的善良、美丽和性感代表了美杜莎的正面形象,她们的残忍、复仇和丑陋呈现的是作为受害者的美杜莎。拜厄特笔下的语图叙事打破了传统上男性主宰模式,从艺术批评的视角,以女性写作立场,重点刻画了女性自身的发展、成熟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拜厄特 美杜莎的变形 语图叙事
下载PDF
爱在理想中永恒——《神曲》与《帕多瓦公爵夫人》中贝雅特丽齐形象之比较
16
作者 刘须明 吴莹莹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年第1期81-85,共5页
奥斯卡·王尔德在《帕多瓦公爵夫人》一剧中沿用了《神曲》中女主人公贝雅特丽齐的名字,这不仅是对贝雅特丽齐作为引路者形象的继承,也是对但丁塑造的完美爱情的新的诠释。《神曲》中的贝雅特丽齐是诗人通往圣堂的引路者,代表着神... 奥斯卡·王尔德在《帕多瓦公爵夫人》一剧中沿用了《神曲》中女主人公贝雅特丽齐的名字,这不仅是对贝雅特丽齐作为引路者形象的继承,也是对但丁塑造的完美爱情的新的诠释。《神曲》中的贝雅特丽齐是诗人通往圣堂的引路者,代表着神的大爱,但丁赋予了她全方位的完美和无穷尽的力量。王尔德笔下的贝雅特丽齐,一个现世中的女人,虽然也是爱的引路人,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变成了爱的殉道者。但丁最终在贝雅特丽齐的带领下到达了充溢着爱的天堂,让他的爱情随着上帝的参与变成了永恒。王尔德笔下的贝雅特丽齐与自己相爱的人最终用生命求得爱情的升华。比较两部作品,可以看出,两位贝雅特丽齐都是追求完美爱情的化身,爱在她们的理想中得到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雅特丽齐 爱的永恒 《神曲》 《帕多瓦公爵夫人》
下载PDF
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当代思考
17
作者 刘须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主要宗旨,是提倡艺术个性和艺术为大众服务。这种愿望并没有在英国很好地实现,但是其艺术思想经过艺术家的改造,在美国结出了丰硕之果。反思英美两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我们当前的大审美经济的发展有... 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主要宗旨,是提倡艺术个性和艺术为大众服务。这种愿望并没有在英国很好地实现,但是其艺术思想经过艺术家的改造,在美国结出了丰硕之果。反思英美两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我们当前的大审美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变“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使艺术为大众日常生活服务是艺术设计者当下应当思考的主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大审美经济 艺术思想
下载PDF
性爱的另一种表达-劳伦斯对英国民歌民谣的借用
18
作者 刘须明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6-38,共3页
劳伦斯在作品中喜爱用比较直露的性描写,但他也常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性爱,借用英国民歌,民谣中比喻和象征手术歌颂人类性爱之美是劳伦斯作品的另一特色,他的不少诗歌和小说都带有英国民歌,民谣的影响,但是当劳伦斯在作品中对它们进... 劳伦斯在作品中喜爱用比较直露的性描写,但他也常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性爱,借用英国民歌,民谣中比喻和象征手术歌颂人类性爱之美是劳伦斯作品的另一特色,他的不少诗歌和小说都带有英国民歌,民谣的影响,但是当劳伦斯在作品中对它们进行借用时,这些风趣而又极具内涵的表述便呈现出劳伦斯式创作风格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民歌 民谣 性爱 劳从斯 比喻方法 象征手法 小说 诗歌
下载PDF
《金银岛》的后殖民解读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克琪 刘须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一个文本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不只是由它产生时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而是随着新的批评话语的产生不断地得到解释。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海盗探险小说之一,人们常常从美学、冒险精神、浪漫主义等角度出发去欣赏它。然... 一个文本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不只是由它产生时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而是随着新的批评话语的产生不断地得到解释。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海盗探险小说之一,人们常常从美学、冒险精神、浪漫主义等角度出发去欣赏它。然而当我们用后殖民的理论来重读经典小说《金银岛》时,不难发现该文本中也充斥着殖民主义的话语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帝国霸权主义的气息。对它的重新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文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岛》 后殖民理论 解读
下载PDF
在自然中探询人类的未来——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影倩 刘须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S2期201-202,共2页
《鸟.兽.花》在劳伦斯诗歌全集中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劳伦斯在这些诗中摆脱了早年的自传体诗歌的束缚,开始把笔触转向大自然,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的出路。同时,劳伦斯用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和丰富的意象,以大自然中的动植... 《鸟.兽.花》在劳伦斯诗歌全集中历来受到较高的评价。劳伦斯在这些诗中摆脱了早年的自传体诗歌的束缚,开始把笔触转向大自然,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的出路。同时,劳伦斯用惠特曼式的自由诗体和丰富的意象,以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为题材,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鸟.兽.花》 自由诗 意象 探询未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