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13K/Akt或JAK/STAT-3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联合吗啡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世玉 崔昕龙 +6 位作者 薛富善 刘和平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孙超 廖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联合吗啡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8周龄...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联合吗啡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8周龄,体重280~320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8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IP组)、吗啡后处理组(MP组)、肢体缺血联合吗啡后处理组(LIP+MP组)和分别给予信号通路阻断剂组(I/Rb组、LIPb组、MPb组和LIP+MPb组)。I/R组、LIP组、MP组和LIP+MP组于再灌注120min时处死大鼠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p-STAT-3、STAT-3、p-Akt和Akt的表达,PCR法检测STAT一3和Akt的mRNA表达;I/Rb组、LIPb组、MPb组和LIP+MPb组于缺血10min时每组各5只大鼠分别静脉注射特异性P13K/Akt或JAK/STAT-3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0.3mg/kg、AG4905mg/kg。于再灌注120min时处死大鼠取缺血区,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LIP组、MP组和LIP+MP组p-STAT-3/STAT-3比值、LIP+MP组p-Akt/Akt比值升高,LIP+MP组STAT-3和AktmRNA表达上调(P〈0.05);与LIP组和MP组比较,LIP+MP组p-STAT-3/STAT-3比值和p-Akt/Akt比值升高,STAT-3和AktmRNA表达上调(P〈0.05)。应用P13K抑制剂时4组心肌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JAK2抑制剂AG490时,LIP+MPb组心肌梗死面积较I/Rb组、LIPb组和MPb组减小(P〈0.05),I/Rb组、LIPb组和MPb组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缺血联合吗啡后处理可增强P13K/Akt和JAK/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且联合应用时的心肌保护作用依赖于P13K/Akt信号通路的完整,部分依赖于JAK/STAT-3信号通路的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四肢 吗啡 心肌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原文传递
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吗啡后处理增强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世玉 崔昕龙 +6 位作者 薛富善 刘和平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孙超 廖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057-1062,1067,共7页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和吗啡后处理能否获得增强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 目的评估联合应用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和吗啡后处理能否获得增强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I/R组)、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IPC组)、肢体RIP组(RIP组)、吗啡后处理组(M组)以及联合应用肢体RIP和吗啡后处理组(M+RIP组)。实验中连续监测心律失常情况,计算缺血期和再灌注早期的心律失常评分,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ereatine kinase MB,CK-MB)和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浓度,并采用伊文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YC)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I/R组、IPC组、RIP组、M组和M+RIP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是(56.0±9.1)%、(23.9±5.5)%、(40.4±11.1)%、(47.7±9.3)%和(27.2±6.7)%。与I/R组比较,M+RIP组再灌注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律失常评分、血清CK-MB和cTnI浓度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降低(P〈0.05);这些参数在IPC组和M+RI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大鼠在体心肌I/RI模型,联合应用肢体RIP和吗啡后处理可获得增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心肌保护作用类似于I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肢体远隔缺血 吗啡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昕龙 程怡 +6 位作者 薛富善 王世玉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廖旭 刘建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 评价α7烟碱型乙酰胆碱(α7nACh)受体激动剂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和α7nACh受体... 目的 评价α7烟碱型乙酰胆碱(α7nACh)受体激动剂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活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和α7nACh受体激动剂组(PNU282987组).C组心肌细胞正常培养;AR组心肌细胞缺氧6h后复氧;PNU282987组心肌细胞缺氧6h后复氧,在复氧培养基中加入用DMSO溶解的PNU282987,终浓度30 μmol/L,C组和AR组加入等浓度DMSO.于复氧6h时采用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GSK-3β与磷酸化GSK-3β(p-GSK-3β Ser9)、NF-κcB p65与磷酸化NF-κB p65 (p-NF-κB p65Ser536)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IL-6与TNF-α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AR组和PNU282987组心肌细胞LDH漏出率升高,正常细胞百分比降低,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和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均升高,心肌细胞p-GSK-3β Ser9、NF-κB p65和p-NF-κB p65 Ser536蛋白表达上调,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IL-6和TNF-α浓度升高(P<0.01),心肌细胞GSK-3β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R组比较,PNU282987组LDH漏出率降低,正常细胞百分比升高,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降低(P<O.01),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p-GSK-3β Ser9蛋白表达上调,心肌细胞p-NF-κB p65 Ser536蛋白表达下调,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IL-6和TNF-α浓度均降低(P<0.01),NF-κB p65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7nACh受体激动剂可通过降低GSK-3β活性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激动剂 缺氧 肌细胞 心脏 糖原合成酶激酶 炎症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PNU282987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怡 薛富善 +6 位作者 崔昕龙 王世玉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廖旭 刘建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PNU282987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分离纯化心肌细胞,培养72h时,以5×10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2ml/TL),108个培养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8):正常对照组(c...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PNU282987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分离纯化心肌细胞,培养72h时,以5×105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中(2ml/TL),108个培养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8):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IR组)、3、10、30、60μmol/LPNU282987组(P3组、P10组、P30组和P60组)。采用缺氧6h复氧6h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P3组、P10组、P30组和P60组复氧时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PNU282987。采用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水平,采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IR组、P3组、P10组、P30组和P60组心肌细胞LDH漏出率、早期细胞凋亡率和晚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IL-6和TNF-α的浓度升高(P〈0.01);与AIR组比较,P3组、P10组、P30组和P60组心肌细胞LDH漏出率和早期细胞凋亡率降低,P30组最明显,培养上清液IL-6和TNF-α的浓度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O.05或O.01),P3组、P10组、P30组和P60组晚期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0、30、60μmol/LPNU282987可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而30μmol/L时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胆碱能 肌细胞 心脏 细胞低氧
原文传递
气道管理教育模式的现况和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世玉 薛富善 +3 位作者 程怡 李瑞萍 崔昕龙 刘高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1气道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在气道管理中,技术不熟练和判断失误仍然是导致个别患者出现本可避免的脑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和困难气道学会进行的第四次全国调查项目(NAP4)中,专家小组对184个气道并发症病例进行了... 1气道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在气道管理中,技术不熟练和判断失误仍然是导致个别患者出现本可避免的脑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和困难气道学会进行的第四次全国调查项目(NAP4)中,专家小组对184个气道并发症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发现错误判断(59%)和不良培训(49%)分别是第2和第3位最常见的病因和诱因(第一位是患者自身因素,占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教育模式 管理培训 气道并发症 困难气道 专家小组 自身因素 错误判断
原文传递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炎症反应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怡 薛富善 +6 位作者 李瑞萍 崔昕龙 王世玉 刘高谱 杨桂珍 孙超 廖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5-320,共6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功能状态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ham 组)、缺氧/...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功能状态与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ham 组)、缺氧/复氧损伤对照组(AR组)、mPTP开放抑制剂环孢素A(ciclosporin A,CSA)后处理组(CSA组)、mPTP开放剂苍术苷(atractyloside,ATR)后处理组(ATR组).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心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与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 Ser536(p-NF-κB p65 Ser536)蛋白的表达量,并检测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 与AR组比较,CSA组LDH漏出率显著降低[(27.2±2.6)%,(19.0±2.3)%](P<0.01),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33.4±2.8)%,(15.4±2.3)%](P<0.01),p-NF-κB p65 Ser536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5.1±0.7,4.4±0.4)(P<0.01),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降低[IL-6 (190±10),(170±11) ng/L;TNF-α(129±9),(118±12) ng/L](P<0.01).与AR组比较,ATR组LDH漏出率显著升高[(27.2±2.6)%,(32.1±3.6)%](P<0.01),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33.4±2.8)%,(43.0±3.3)%](P<0.0l),p-NF-κB p65 Ser536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5.1±0.7,5.8±0.6)(P<0.01),IL-6和TNF-α浓度均显著升高[IL-6 (189±10),(205±9) ng/L;TNF-α(129±9),(144±10) ng/L] (P<0.01).结论 mPTP开放状态能够通过调控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而显著影响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抑制参与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世玉 崔昕龙 +6 位作者 薛富善 刘和平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孙超 廖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7,11,共8页
探讨抗细胞凋亡在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IP)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 探讨抗细胞凋亡在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IP)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5只):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组(I/R组)、肢体RIP组(RIP组)、吗啡后处理组(M组)以及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RIP组(M+RIP组)。再灌注末留取缺血中心区、缺血边缘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标本,应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 AI),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中心区心肌细胞形态。 结果 I/R组、RIP组、M组和M+RIP组缺血中心区心肌细胞AI分别为(49.1±4.9)%、(34.2±2.9)%、(39.7±3.2)%和(29.0±4.9)%,缺血边缘区心肌细胞AI分别为(12.7±2.2)%、(8.2±1.6)%、(10.4±2.7)%和(5.9±1.4)%。在缺血中心区和缺血边缘区,M+RIP组心肌细胞AI较I/R组和M组明显降低(P<0.05),M+RIP组的Bcl-2 mRNA表达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增强(P<0.05),而M+RIP组的Bax mRNA表达则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降低(P<0.05),M+RIP组的Bcl-2/Bax较I/R组、RIP组和M组明显升高(P<0.05)。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M+RIP组的心肌形态和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结论 Bcl-2相关信号通路的细胞凋亡抑制是联合应用吗啡和肢体RIP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肢体远隔缺血 吗啡 后处理 凋亡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心肌细胞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怡 薛富善 +6 位作者 崔昕龙 王世玉 李瑞萍 刘高谱 杨桂珍 孙超 廖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3-997,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心肌细胞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6):空白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特异性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PNU282987组... 目的 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心肌细胞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6):空白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特异性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PNU282987组(P组)、mPTP开放剂苍术苷组(ATR组)和PNU282987+ATR组(P+A组).采用不含血清的低糖DMEM,置于厌氧培养盒中(O2浓度<0.1%)缺氧6h后,更换为含10%胎牛血清的高糖培养基,置于37 ℃、常氧、5% CO2培养箱中复氧6h,以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P组和ATR组于复氧即刻,分别在培养基中加PNU282987(终浓度为30 μmol/L)和苍术苷(终浓度为20 μmol/L).P+A组于复氧即刻在培养基中加入PNU282987(终浓度30 μmol/L)和苍术苷(终浓度20 μmol/L).于复氧6h时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 p65和磷酸化NF-κB p65 Ser536(p-NF-κB p65 Ser536)表达水平、培养液IL-6和TNF-α的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C组相比,A/R组、P组、ATR组和P+A组LDH漏出率、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培养液IL-6和TNF-α浓度升高,心肌细胞NF-κB p65和p-NF-κBp65 Ser536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与A/R组相比,P组LDH漏出率和早期细胞凋亡率降低,培养液IL-6和TNF-α浓度降低,心肌细胞p-NF-κB p65 Ser536表达下调,线粒体膜电位升高,ATR组LDH漏出率和早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培养液IL-6和TNF-α浓度升高,心肌细胞p-NF-κBp65 Ser536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A组早期细胞凋亡率降低,培养液IL-6和TNF-α浓度降低,心肌细胞p-NF-κBp65 Ser536表达下调(P<0.05或0.01),LDH漏出率、晚期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相比,P+A组LDH漏出率和晚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培养液IL-6和TNF-α浓度升高,心肌细胞p-NF-κBp65Ser536表达上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结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通过抑制mPTP开放产生抗炎作用,从而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乙酰胆碱 迷走神经 心肌再灌注损伤 肌细胞 心脏
原文传递
心搏骤停患者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瑞萍 薛富善 +2 位作者 刘高谱 孙超 杨桂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06-1011,共6页
背景对心搏骤停的生理研究已经使人们对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即ABC复苏三步骤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目的综述心搏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问题。内容包括紧急气道管理模式的转变、气道管理的方法和通气管理... 背景对心搏骤停的生理研究已经使人们对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即ABC复苏三步骤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目的综述心搏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问题。内容包括紧急气道管理模式的转变、气道管理的方法和通气管理策略等。特别强调紧急气道管理的最初目标是保证有效通气。在复苏的最初几分钟内,应用简易呼吸囊-面罩(bag-valve-mask,BVM)或声门上气道装置即足以达到此目标,高级气道管理应推迟至3个胸部按压循环后实施。再者,复苏患者通气支持的目标是应用尽可能低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同时调定吸入氧浓度避免高氧。趋向心搏骤停生理研究产生的治疗模式转变全面地改变了相关复苏处理策略。这些改变有望改善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脑复苏 气道管理
原文传递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怡 薛富善 +1 位作者 李瑞萍 刘高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847-852,共6页
背景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廓氨酸激酶,在细胞代谢、生长、分化以及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GSK-3β通过磷酸化作用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目的综述GSK-3β在心肌缺... 背景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是一种多功能丝氨酸廓氨酸激酶,在细胞代谢、生长、分化以及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GSK-3β通过磷酸化作用参与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目的综述GSK-3β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及相关保护措施中的作用。内容活化的GSK-3β通过放大炎症反应、诱导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不可逆性高水平开放以及激活多条凋亡途径参与心肌I/RI的发生,而抑制GSK-3β活性能明显提高心肌对I/RI的耐受性。另外,GSK-3β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在病态心肌的异常改变是阻断多种干预措施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原因。趋向恢复GSK-3β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正常反应性将有助于解决心肌I/RI相关研究的临床转化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远隔后处理心肌保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世玉 薛富善 刘高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背景在远离靶器官的组织(如肢体)实施后处理产生保护性信号(即远隔后处理)是提供内源性组织保护的一种措施。目的综述远隔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转化现状。内容在包括鼠、兔和猪在内的多个种属动物实验研究中,... 背景在远离靶器官的组织(如肢体)实施后处理产生保护性信号(即远隔后处理)是提供内源性组织保护的一种措施。目的综述远隔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转化现状。内容在包括鼠、兔和猪在内的多个种属动物实验研究中,远隔后处理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组织坏死和细胞凋亡。与远隔预处理一样,远隔后处理需要通过体液或神经信号转导通路传递或交流保护性因子或信号。靶器官保护机制的触发子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缺血代谢物和小分子热敏物质。有关远隔后处理改善临床结果或生物标记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趋向与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不同,有关远隔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生理或分子机制的研究目前仍显不足。如果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远隔后处理可改善患者的转归,其实践价值将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后处理 心肌保护 作用机制 临床转化
原文传递
埃博拉病毒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高谱 薛富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6期524-527,530,共5页
埃博拉病毒疾病是一种高度传播且可快速导致患者死亡的病毒性出血热疾病。最近西非暴发的疫情提示其存在全球传播的潜在可能。本文对埃博拉病毒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及接触患者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的必要性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疾病 流行病学 个人防护设备
原文传递
非眼科手术后视力丧失
13
作者 王世玉 薛富善 +1 位作者 李瑞萍 刘高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背景非眼科手术后视力丧失常常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制定预防或减少围术期视力丧失(perioperativevisualloss,POVL)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POVL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进展,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参考。内容综述分析POVL的发生率、主... 背景非眼科手术后视力丧失常常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制定预防或减少围术期视力丧失(perioperativevisualloss,POVL)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POVL的发生原因及防治进展,为临床医学治疗提供参考。内容综述分析POVL的发生率、主要病因及相关防治策略。趋向进一步明确POVL的病因、寻找切实有效的防治策略对围术期医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丧失 并发症 缺血性视神经病 视网膜血管阻塞 非眼科手术
原文传递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高谱 薛富善 +2 位作者 杨桂珍 李瑞萍 孙超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114-1118,1126,共6页
背景高达30%的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与患者短期和长期病死率独立相关。目的综述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机制、预测和防治。内容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途径,涉及血流... 背景高达30%的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与患者短期和长期病死率独立相关。目的综述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机制、预测和防治。内容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途径,涉及血流动力学、炎症、代谢性和肾毒性因素。临床研究已经确定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的预测因子,可有效用于判断心脏手术患者发生AKI的风险。一些肾脏干预策略,例如减少高风险患者的有创操作、围手术期应用尿钠肽和非诺多泮、手术前液体预充、改善贫血以及手术后早期行肾脏替换治疗等已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趋向随着对CSA-AKI认识的增加,我们将能更好地对其实施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急性肾脏损伤 围手术期并发症 预测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桂珍 薛富善 +1 位作者 刘高谱 李瑞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7-81,91,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常见于大型手术后和危重症患者,而且AKI与患者病死率增高、治疗费用增加以及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虽然人们一直在研究预防和减轻AKI的干预措施,但很少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不能早... 背景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常见于大型手术后和危重症患者,而且AKI与患者病死率增高、治疗费用增加以及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虽然人们一直在研究预防和减轻AKI的干预措施,但很少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不能早期识别AKI导致干预治疗延迟. 目的 综述AKI的早期新型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 内容 重点阐述AKI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识别AKI传统生物标志物的缺陷,理想AKI生物标志物的要求,NGAL的特征、来源、作用和病理生理学促发因素,NGAL作为AKI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证据,NGAL的临床价值和局限性等内容. 趋向 应用快速可重复的生物标志物早期识别AKI是改善患者转归的关键步骤,NGAL似乎具有实时检测AKI合适生物标志物的许多特征,并且在临床研究中显示了极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脏损伤 早期识别 生物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临床证据
原文传递
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薛富善 杨桂珍 刘高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背景 组织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能导致缺血/再灌注(ischaemia/reperfusion,I/R)损伤.研究证实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可减轻I/R损伤大约75%. 目的 综述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减轻I/R损伤的分子机制. 内容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分... 背景 组织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能导致缺血/再灌注(ischaemia/reperfusion,I/R)损伤.研究证实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可减轻I/R损伤大约75%. 目的 综述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减轻I/R损伤的分子机制. 内容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分子机制涉及腺苷、缓激肽、阿片和大麻素激活的细胞表面G耦联蛋白受体.这些物质依次兴奋生长受体,继而激活细胞保护性通路,其中包括通过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r kinase 1/2,ERK1/2)途径减少细胞凋亡以及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途径减少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mPTp开放能够导致细胞死亡.最近研究提示,细胞表面激活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通过激活Janus激酶以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途径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趋向 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减轻I/R损伤的分子机制目前仍在研究中,有望在对此更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可转化为有意义的临床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信号通路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