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0例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鸿良 刘婷 +2 位作者 马超 赵瑜 周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治、疗效、生存情况。结果:临床表现头痛、偏瘫、癫痫、头晕、智力减退等;脑内单... 目的:本研究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诊治、疗效、生存情况。结果:临床表现头痛、偏瘫、癫痫、头晕、智力减退等;脑内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13例;病理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9例,均为非生发中心来源;细胞增殖指数Ki-67>75%11例,50%-75%6例,25%-50%2例,10%1例;18例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后评价CR 10例、PR 2例、PD 6例;治疗过程中是否联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以及颅内病灶数多少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相关(P<0.05);Ki-67(+)<75%病例生存时间长于Ki-67(+)>75%病例(P=0.042);年龄和脑脊液蛋白高低对疗效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NSL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特点均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有病理活检;年龄>60岁、脑脊液蛋白>600 mg/L、发病时有颅内多发病灶、Ki-67(+)>75%是预后不良因素。PCNSL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大剂量甲氨蝶呤(HD-M TX)为基础的化疗(其中DLBCL患者联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并在完全缓解后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PCNSL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鸿良 马超 温永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r ITP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益气养血方,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r ITP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益气养血方,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LT、PCT、MPV、PDW水平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 ITP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及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