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方言词的具象性
1
作者 刘麦田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7-19,共3页
具象性是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来表达丰富内涵词义的一种特性。在汉民族语言中,这种特性普遍存在,尤其是名词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构词。方言中的名词也不例外。这些词语通过相关联想和相似联想把外在词形... 具象性是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来表达丰富内涵词义的一种特性。在汉民族语言中,这种特性普遍存在,尤其是名词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构词。方言中的名词也不例外。这些词语通过相关联想和相似联想把外在词形和内在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不同的功能类型。汉语中的名词之所以有这种特点,是因为深层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习俗在造词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 具象性 文化心理 社会习俗
下载PDF
“东西回避”中“东西”一词的释义献疑
2
作者 刘麦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於是众僧闻知,心怀惊怖,各自东西回避,尽谋走计”是《庐山远公话》中的一句话,其中“东西”一词有两种理解:一是作状语,解释为“处处、到处”;二是为动词,意思是“奔走或流亡”。本文运用语法、语义学知识,分别就前一种理解... “於是众僧闻知,心怀惊怖,各自东西回避,尽谋走计”是《庐山远公话》中的一句话,其中“东西”一词有两种理解:一是作状语,解释为“处处、到处”;二是为动词,意思是“奔走或流亡”。本文运用语法、语义学知识,分别就前一种理解的合理性和后一种分析的欠妥性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 到处 语法 语义学
下载PDF
整本书阅读的多样化研究——以三国演义为例
3
作者 刘麦田 吴晟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8期40-41,共2页
整本书阅读无论在它的思想进步性还是阅读价值方面都极具表现力,作为现代化文学教育的一部分,学会以多样化为起点阅读整本书成为可实践的研究方向.学会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带动对"整本书"的学习,寻找书中的亮点,为文学基础教... 整本书阅读无论在它的思想进步性还是阅读价值方面都极具表现力,作为现代化文学教育的一部分,学会以多样化为起点阅读整本书成为可实践的研究方向.学会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带动对"整本书"的学习,寻找书中的亮点,为文学基础教育做铺垫,是当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价值 多样化 三国演义 文学教育 学习形式 基础教育 阅读习惯 表现力
下载PDF
浅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探究性学习
4
作者 刘麦田 吴晟璇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年第5期130-130,共1页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量,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知识,展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是帮助学生不断丰富知识量,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程知识,展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篇文章分析了语文教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为有关人士带来了积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探究性 核心素养 策略
下载PDF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分析
5
作者 刘麦田 《学生·家长·社会》 2019年第5期14-14,17,共2页
核心素养是指每个学生都具备有利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高中的语文教育属于较... 核心素养是指每个学生都具备有利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高中的语文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语文学习,阅读在这一教学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利于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素质,所以整本书的阅读对于高中语文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指导方法
下载PDF
论燕赵文化内涵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金群 刘麦田 《学周刊(下旬)》 2011年第4期196-196,共1页
燕赵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燕赵文化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复杂的地理环境、自古多战、政治稳定的社会因素和深厚的历史遗承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燕赵文化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历史语境与巨鹿名称演变
7
作者 刘麦田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年第6期10-12,共3页
在中国历史上,巨鹿是由湖泊的地理名称演绎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典型案例,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钜鹿邑、钜鹿郡、南栾县、钜鹿县、巨鹿县变迁之轨迹,从训诂学层面,考释大麓、大陆、南變、钜鹿、巨鹿演变之痕迹,既可以发现巨鹿名称形成之缘... 在中国历史上,巨鹿是由湖泊的地理名称演绎为行政区划名称的典型案例,从历史地理学角度,考察钜鹿邑、钜鹿郡、南栾县、钜鹿县、巨鹿县变迁之轨迹,从训诂学层面,考释大麓、大陆、南變、钜鹿、巨鹿演变之痕迹,既可以发现巨鹿名称形成之缘由,又可以窥视音韵、字形、词义等演绎走势之奇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麓 大陆 钜鹿 巨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