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绍毅 刘黛薇 +1 位作者 何建明 边志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 寻找治疗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制作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家兔动物模型 ,以消退指数和消退时间作为检测指标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冰敷治疗组和冰敷 +阿米福汀治疗组效果最好 ,其消退时间最短 ,冰... 目的 寻找治疗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制作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家兔动物模型 ,以消退指数和消退时间作为检测指标 ,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冰敷治疗组和冰敷 +阿米福汀治疗组效果最好 ,其消退时间最短 ,冰敷治疗组动物组织学检查发现无明显皮肤炎性改变及坏死。结论 出现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后尽早采取冰敷治疗措施 ,可有效防止皮肤炎性反应及坏死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渗漏性损伤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绍毅 边志衡 刘黛薇 《医学教育研究》 2003年第3期56-57,共2页
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护生的临床见习过程,尝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巩固课堂理论、拓宽知识内容的有效举措。其方法有:针对问题发展主动思维;注意培养护生的批判性... 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护生的临床见习过程,尝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巩固课堂理论、拓宽知识内容的有效举措。其方法有:针对问题发展主动思维;注意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采用新型教学方法,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用批判性思维方式评价见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能力培养 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 护理教育
下载PDF
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槽模构造的发现及古流向意义
3
作者 杨平恒 詹兆君 +8 位作者 谢显明 罗顺清 张海月 陈峰 任娟 刘黛薇 张宇 胡旭峰 杜冰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 在对重庆綦江老瀛山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上白垩统夹关组地层发现3处沉积岩底面上成群分布的槽模构造,分布海拔为766~891m,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下伏岩层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槽模长轴彼此平行,呈雁行状排列,轴长在5~20cm,槽模突起陡端指向25°~37°方向,表明晚白垩世老瀛山地区的古水流自NE向SW流动.这些槽模的发现,为恢复晚白垩世綦江地区古流水的方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关组 槽模 砂岩 綦江老瀛山
下载PDF
几组实验方法处理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研究
4
作者 胡绍毅 边志衡 +2 位作者 刘黛薇 刘小庆 陈迎春 《现代护理》 200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寻找治疗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家兔作为 实验对象,制作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退指数和消退时 间作为检测指标,了解不同处理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冰敷...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寻找治疗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家兔作为 实验对象,制作丝裂霉素渗漏性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消退指数和消退时 间作为检测指标,了解不同处理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冰敷治疗组和冰敷+阿米福汀治疗组效果最好, 其消退时间最短,冰敷治疗组动物组织学检查发现无明显皮肤炎性改变及坏死。结论 出现丝裂霉素 渗漏性损伤后尽早采取冰敷治疗措施,可有效防止皮肤炎性反应及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渗漏性损伤 治疗
下载PDF
通信信号识别分类与识别概率探讨
5
作者 师骋 王莹 刘黛薇 《计算机与网络》 2001年第9期27-30,共2页
本文讨论了一种通信信号的自动识别分类方法,采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对信号频域特征和调制类型进行提取分析。并对识别概率进行了详细讨论。测出了12种典型信号的频谱识别图和识别概率。
关键词 信号分析 调制类型 信号分类 识别概率
下载PDF
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宇 杨平恒 +7 位作者 王建力 谢世友 陈峰 詹兆君 任娟 张海月 刘黛薇 孟元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78-2486,共9页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自动监测,结合对水样离子浓度和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鞍溪侧向交互带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期间交互带受河水入渗影响为主,交互带的缓冲作用使其温度、DO、pH值、EC等指标变异系数较河水低.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马鞍溪侧向交互带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迅速进入缺氧状态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酸碱环境.在其影响下,K^+、NH_4^+-N、NO_3^-、SO_4^(2-)呈下降趋势,全Mn、EC、Na^+、Ca^(2+)、Mg^(2+)、Sr^(2+)等先上升后下降,全Fe、Al^(3+)等呈上升趋势.受河水、地下水长期交互影响,在距河岸约30 cm处的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形成独特的水化学梯度.据此可推断出马鞍溪侧向交互带边界可能在距河岸30~50 cm处,其中浅层交互带的边界可能在距河岸10 cm左右的位置.在河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对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带 地球化学 梯度特征 河水入渗 马鞍溪 重庆
原文传递
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以重庆市青木关、老龙洞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詹兆君 陈峰 +5 位作者 杨平恒 任娟 张海月 刘黛薇 蓝家程 张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65-337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方式下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地质背景相似的重庆青木关和老龙洞地下河为例,从月动态、单场降雨动态两个尺度,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两岩溶地下河出口姜家泉...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活动方式下西南典型岩溶地下河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以地质背景相似的重庆青木关和老龙洞地下河为例,从月动态、单场降雨动态两个尺度,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两岩溶地下河出口姜家泉、老龙洞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姜家泉与老龙洞的Ca^(2+)、HCO_3^-、Mg^(2+)、K^+、NO_3^-、Na^+、SO_4^(2-)、Cl^-、电导率等差异显著,姜家泉K+、NO-3的月动态变化幅度和浓度均值大于老龙洞,Na^+、SO_4^(2-)、Cl^-的月动态变化幅度和浓度均值则小于老龙洞.由PCA分析可知,水-岩作用对两岩溶地下河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变化都起重要作用,但青木关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老龙洞则主要受城镇活动、工业活动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两岩溶地下河对单场降雨的响应也不同,姜家泉各指标变化与流量变化高度一致,老龙洞各指标的变化相对无序.青木关水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受水土流失、农业活动影响较大,水-岩作用次之.老龙洞则主要受到水-岩作用的影响,受城镇活动、工业活动、水土流失作用的影响也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河 水文地球化学 独立样本t检验 主成分分析 青木关 老龙洞
原文传递
旅游活动影响下的岩溶地下水理化特征演化及其概念模型——以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水房泉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娟 杨平恒 +6 位作者 王建力 于正良 张宇 詹兆君 陈峰 张海月 刘黛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探究高强度旅游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水理化参数的演变特征,以重庆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水房泉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旅游旺季(冬季)对水房泉中各理化指标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和分析。研究表明:水房泉在旅游活动高峰期前表现出自然... 为探究高强度旅游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水理化参数的演变特征,以重庆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水房泉岩溶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旅游旺季(冬季)对水房泉中各理化指标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和分析。研究表明:水房泉在旅游活动高峰期前表现出自然背景条件下的水质特征,各理化指标波动较小;随着旅游高峰期的到来,水中的p H值、电导率(SpC)、溶解氧(DO)、浊度、方解石饱和指数(SIc)、二氧化碳分压(pCO_2)、Ca^(2+)、Mg^(2+)、HCO_3^-等均产生了显著的波动。旅游活动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微生物所需的有机质,以及硫酸和硝酸等酸类污染物,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碳酸与酸类污染物一起会加剧岩溶地下管道的溶蚀,使地下水中富集碳酸盐岩溶蚀物Ca^(2+)、Mg^(2+)、HCO_3^-等(浓度增幅分别为10%、22%、26%);同时因污水中的污染物成分不同,导致高峰期间水房泉中的K^+、Na^+、Cl^-、PO_4^(3-)、SO_4^(2-)的上升幅度均比其余水化学参数大(浓度增幅分别为257%、273%、286%、750%、93%)。大量污水的注入亦导致了地下水中SpC上升,DO下降,水体净化能力变差,水体更容易遭受污染。根据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其理化指标演变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研究综合表明了水房泉流域地下水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响应极其迅速、敏感,易遭受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理化特征 污染 概念模型 旅游活动 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