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用户为中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的四维要素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毅 刘鼎申 徐长思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63,共11页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是技术赋能大变革时期服务型政府主攻的方向,过于以政府为中心偏重效率而使政务服务对用户的需求感知脱敏,走向以用户为中心有助于政务服务精准到位、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基于价值引领、制度革新、技术适配和...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是技术赋能大变革时期服务型政府主攻的方向,过于以政府为中心偏重效率而使政务服务对用户的需求感知脱敏,走向以用户为中心有助于政务服务精准到位、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基于价值引领、制度革新、技术适配和环境优化的四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从价值目标的效率指向性、政府惯用的行政偏好属性、技术赋能的工具理性、社会环境的制约条件挖掘根源,从价值上回归人民至上性、制度上处理好行政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技术上注重向弱势群体倾斜确保适配性、社会环境上注重民众参与的质与量,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政务服务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中心 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技术赋能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公共危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3-2018年CSSCI文献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鼎申 姬静怡 赵玲 《科教导刊》 2019年第19期156-159,共4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的公共危机也引起了学界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本文以2013-2018年CSSCI来源期刊中116篇文献为基础,从年度发文量、高产作者与关键词频进行分析,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的公共危机也引起了学界高度的重视,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本文以2013-2018年CSSCI来源期刊中116篇文献为基础,从年度发文量、高产作者与关键词频进行分析,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提出了应从加强跨机构合作、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增加研究对象的建议以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质量,丰富其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公共危机 CSSCI来源期刊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两网”共治:合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鼎申 《党政论坛》 2022年第5期41-44,共4页
传统的决策模式、碎片化的治理和自上而下的传统服务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政府推进了“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这两网的建设,旨在从科学决策、协同监管和服务供给这三个方面提升城市治理现... 传统的决策模式、碎片化的治理和自上而下的传统服务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政府推进了“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这两网的建设,旨在从科学决策、协同监管和服务供给这三个方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然而在“两网”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前、中、后台联动不足的问题、治理标准化与需求差异化的张力以及工具理性造成技术异化的风险。未来需要从完善平台建设、分级处理完善标准化建设和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三个方面优化“两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政府 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城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需求侧视角下政务服务改革的实现逻辑——以上海市“一网通办”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鼎申 徐长思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第12期22-28,共7页
由于科层理性的存在,政务服务改革常会忽略用户群体的感知与需求。文章从作为服务对象的用户这一需求侧出发,以上海市“一网通办”改革为例,基于制度、技术和价值三个维度建立“制度建构—功能赋予—社会驱动”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政务服... 由于科层理性的存在,政务服务改革常会忽略用户群体的感知与需求。文章从作为服务对象的用户这一需求侧出发,以上海市“一网通办”改革为例,基于制度、技术和价值三个维度建立“制度建构—功能赋予—社会驱动”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政务服务改革如何实现需求侧用户群体的诉求。结合实证资料得出:制度建构中的政治承诺凸显了用户的主体性,差异化响应尊重了用户的异质性;功能赋予打造了服务性平台和整体性的流程再造,为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了技术保障;社会驱动能够培育用户并使其参与改革过程,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服务 “一网通办” 需求侧 用户群体
下载PDF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鼎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13期172-173,共2页
随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九十年代传入我国,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受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九十年代大学生就业观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此二十余年间使大学生就业观逐渐趋向追求个性、自由开放和... 随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九十年代传入我国,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受其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九十年代大学生就业观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此二十余年间使大学生就业观逐渐趋向追求个性、自由开放和多元化,但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更趋迷茫,自私利己的消极效应。为抵制这些消极影响,需政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做好职业规划课程并用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 大学生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