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癌肉瘤60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愉 宁莹 +3 位作者 李可馨 初慧君 刘荟婷 崔竹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2期87-91,103,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病理和预后信息,分析各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临床病理和预后信息,分析各因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子宫癌肉瘤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复发显著相关(P<0.001,P=0.035)。上皮成分分析显示,不同的上皮成分在临床病理分期上有显著差异(P=0.0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4)。接受TP53检测的7例患者中,5例出现TP53突变。结论: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不同上皮成分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早期诊断和明确肿瘤构成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检测TP53在癌肉瘤中的高频突变可为靶向治疗和放化疗的联合使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肉瘤 子宫 病理特征 预后 复发
下载PDF
EIF4A3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戴旭 田甜 +3 位作者 初慧君 周洋帆 陈潭琇 王灵芝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515-1525,共11页
目的:探索EIF4A3的表达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明确其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IF4A3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输卵管组织... 目的:探索EIF4A3的表达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明确其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IF4A3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EIF4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通过Sangerbox工具分析EIF4A3表达在泛癌中的预后情况。通过cBioportal网站分析EIF4A3在卵巢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的情况。通过GeneMANIA网站构建与EIF4A3共表达基因网络图,其中与EIF4A3最有关系的5个基因分别为ETF1、CENPX、DDX21、DDX31和JMJD6。结果:EIF4A3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正常输卵管组织(P P P < 0.05)。结论:EIF4A3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EIF4A3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F4A3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免疫组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6例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泽宇 宁莹 +4 位作者 初慧君 周学敏 陈愉 刘荟婷 崔竹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23,22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SCC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SCCE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SCCE患者发病年龄为53~70岁,中位发病年龄57岁。临床症状无特异...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SCC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SCCE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6例SCCE患者发病年龄为53~70岁,中位发病年龄57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为绝经后阴道流血(4/6例)。病理特点:形状较一致的小细胞呈弥漫、成片、巢团样分布,核质比高,核分裂象及坏死多见。免疫组化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素A(CgA)、CD56部分呈阳性表达。末次随访日期2022年9月,3例患者随访期间无瘤存活,1例患者复发,随访时间分别为126、117、86、44个月,2例患者死亡,生存期分别为11、2个月。结论:原发性SCCE极其少见,恶性程度高,术前诊断难,易发生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治疗上通过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可能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特征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LEEP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初慧君 孙业武 +2 位作者 焦今文 戴淑真 车艳辞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8-85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评估不充分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阴道镜评估不充分(TZ3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ECC)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病理及p16、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阴道镜...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评估不充分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阴道镜评估不充分(TZ3型)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ECC)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病理及p16、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漏诊CINI患者4例,漏诊率为7.14%(4/56),漏诊CINⅡ~Ⅲ患者8例,漏诊率为40.00%(8/20)。漏诊的8例高级别病变患者中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2例,ASC-US 4例,LSIL 2例,其中1例LSIL患者高危型HPV定量检测阴性。活检组织p16、Ki-67蛋白在高级别病变中均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00%,在非CIN及低级别病变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25.56%、4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病理组织中p16、Ki-67蛋白区分低级别与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46.51%、33.90%,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阴道镜检查不充分(TZ3型)患者即使细胞学未提示存在或可疑高度上皮内病变,行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管搔刮术仍存在漏诊高级别病变的风险,宫颈LEEP术可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而活检组织p16、Ki-67蛋白表达阴性者发生高级别病变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不充分 宫颈活检 宫颈管搔刮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下载PDF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初慧君 戴淑真 +2 位作者 刘丽芝 车艳辞 李明霞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DNA检测(HC-2)、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对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174例病人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经规范治疗后随访过程中...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DNA检测(HC-2)、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对术后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174例病人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经规范治疗后随访过程中,术后1、3、10与22月HR-HPV-DNA检测预测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3.9%30.8%、55.2%与45.7%,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宫颈锥切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65.0%、68.9%、87.2%与86.7%;全子宫切除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63.2%、70.6%、75.0%与79.4%;广泛子宫切除组1、3、10及22月HPV阴性率分别为53.0%、71.0%、80.0%与67.0%。结论 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随访中起重要作用。针对不同级别病变采用的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清除HPV感染,但其转阴需要一定时间。治疗后HR-HPV仍阳性者应及时进行干预,以减少病变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随访研究
下载PDF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6
作者 郭娜娜 王黎明 +2 位作者 初慧君 焦今文 杨红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后膀胱功能及术后性生活质量恢复情况。方法选择FIGO分期为Ⅰa2期、Ⅰb1期、Ⅱa1期并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 目的观察临床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后膀胱功能及术后性生活质量恢复情况。方法选择FIGO分期为Ⅰa2期、Ⅰb1期、Ⅱa1期并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NSRH)组20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RH)组30例。观察两种不同术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及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两组手术切缘(阴道切缘、宫旁切缘)未见癌灶残留。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RH组比较,NSRH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术后7 d膀胱残余尿量少(P均<0.05)。术前两组性功能障碍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NSRH组性功能障碍构成比42%,RH组性功能障碍构成比7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行NSRH治疗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快,且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 传统子宫切除术 膀胱功能 性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赫建帅 李辉 +3 位作者 张振晓 张孝田 初慧君 王士雷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持续小剂量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例早期妊娠(妊娠囊大小在10周内)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麻醉开始后,观察组给予芬太尼0.1 mg静推后即刻给予丙泊酚(总量-60 mg)静推,待患...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持续小剂量应用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例早期妊娠(妊娠囊大小在10周内)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麻醉开始后,观察组给予芬太尼0.1 mg静推后即刻给予丙泊酚(总量-60 mg)静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将余量静滴,并开始手术。对照组给予芬太尼0.1 mg静推后即刻给予总量丙泊酚静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开始手术。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率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持续小剂量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可降低术中体动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减少丙泊酚用量,优于传统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流产 人工 镇痛
下载PDF
髙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明霞 戴淑真 +2 位作者 刘丽芝 车艳辞 初慧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20例宫颈病变患者先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CT)的检测,其中224例因细胞学异常(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以及以上的病变)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720例患...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20例宫颈病变患者先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CT)的检测,其中224例因细胞学异常(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以及以上的病变)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720例患者HPV阳性者264例(36.7%),阴性者456例(63.3%)。HPV阳性组患者年龄(37.77±8.48)岁,HPV阴性组年龄(39.25±8.83)岁,两组比较P<0.05。224例细胞学异常患者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和复鳞上皮乳头瘤样增生64.9%(61/9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82.8%(24/29)、CINⅡ89.7%(26/29)、CINⅢ93.5%(58/62)、浸润癌100%(10/10),随病理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57例细胞学检测为ASC-US的患者中宫颈高度病变(≥CINⅡ)检出率为24.6%(14/57),HPV阳性组检出率为33.3%(12/36),阴性组为9.5%(2/21),两组比较,P<0.05,阴性组无浸润癌和CINIII的检出。87例细胞学为LSIL的患者中宫颈高度病变检出率为34.5%(30/87),HPV阳性组检出率为39.5%(30/76),阴性组为0,两组比较P<0.01,阴性组无高度病变的检出。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宫颈高度病变在细胞学为ASC-US及LSIL中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病变
下载PDF
妇科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冬岩 初慧君 +1 位作者 孙莉 房洁 《全科护理》 2014年第5期426-427,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护理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对14例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病人感染均得到控制,其中13例囊肿完全吸收,1例缩小至3cm持续存在,但无自觉症状。...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护理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对14例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病人感染均得到控制,其中13例囊肿完全吸收,1例缩小至3cm持续存在,但无自觉症状。[结论]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经联合应用抗生素,淋巴囊肿局部穿刺引流,辅以中药外敷,病人可痊愈,同时加强专科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 感染 护理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检测合并年龄因素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来永静 戴淑真 +2 位作者 初慧君 田甜 李明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初诊女性患者1 301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HPV,其中454例患者因伴有高危因素而行...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9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初诊女性患者1 301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HPV,其中454例患者因伴有高危因素而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HPV的总感染率为51.04%(664/1301)。≤25岁组感染率最高55.68%(49/88)。在≤35岁年龄组,高危型HPV DNA负荷量与其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P=0.6207),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8)。在>35岁年龄组,1<HPV<10 pg/μl、10≤HPV<100 pg/μl两组,HR-HPV高低所对应的宫颈病变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在100≤HR-HPV<1 000 pg/μl、HR-HPV≥1 000pg/μl两组,HR-HPV高低对所对应的宫颈病变程度构成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058);但是,HR-HPV<100 pg/μl所对应的宫颈病变程度构成比与HR-HPV≥100 pg/μl所对应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35岁的女性患者中,当HR-HPV≥100 pg/μl时,CINⅢ和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而HR-HPV<100 pg/μl时,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和CINⅠ类型的病变所占比例较高,CINⅡ在两组中呈现不稳定趋势。结论重视女性年龄和高危型HPV负荷量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筛查的有效性和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负荷量 宫颈病变 年龄
下载PDF
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娜娜 焦今文 +2 位作者 初慧君 张然 王黎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8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奥曲肽组术后皮下注射奥曲肽直至引流管拔除,对照组不予奥曲肽处理。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渗出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奥曲肽组术后皮下注射奥曲肽直至引流管拔除,对照组不予奥曲肽处理。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及阳性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每日引流量、引流时间,观察淋巴囊肿形成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及阳性数、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奥曲肽组每日引流量减少、引流时间缩短(P均<0.05)。奥曲肽组淋巴囊肿形成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奥曲肽组用药期间,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后应用奥曲肽有助于减少淋巴渗出,从而降低淋巴囊肿形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恶性肿瘤 淋巴清扫术 奥曲肽 淋巴囊肿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ER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亚洁 刘彦俊 +3 位作者 丰爱红 焦今文 初慧君 王黎明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转录因子2(SOX2)、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变化及其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69例份,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30例份,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转录因子2(SOX2)、雌激素受体(ER)蛋白表达变化及其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69例份,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30例份,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OX2、ER蛋白表达。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ER蛋白表达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OX2、E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 <0. 05),ER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 <0. 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P <0.05),ER蛋白阳性表达率越低(P <0. 05)。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 <0. 05),ER蛋白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低(P <0.05)。不同年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E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与E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 682,P <0. 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OX2与ER蛋白表达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转录因子2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人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晓燕 吕腾 +3 位作者 徐海沧 初慧君 王丽 戴淑真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病人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CKC的CINⅢ病人3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累及腺体进行分组,并对其术前与术后的...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病人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CKC的CINⅢ病人39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是否累及腺体进行分组,并对其术前与术后的HPV感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93例CINⅢ病人中累及腺体者294例,未累及腺体者99例;CINⅢ累及腺体组病人高危型HPV感染率为95.2%,未累及腺体组病人为97.5%,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C术后连续随访至少18个月,CINⅢ累及腺体组HPV转阴率为74.3%,未累及腺体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累及腺体组术后HPV转阴中位时间为5个月,长于未累及腺体组的3个月(t=-2.06,P<0.05);HPV转阴组术前HPV负荷量明显低于HPV未转阴组(Z=-76.8,P<0.05)。结论 CINⅢ累及腺体者较未累及腺体者术后HPV转阴所需时间延长;术前高危型HPV负荷量高者,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锥切术
下载PDF
山东1035例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初文君 初慧君 +1 位作者 李丽君 王月玲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第1期42-43,67,共3页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孕前妇女保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方法收集1035例孕前妇女外周血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RV)、单纯疱疹(HSV)的Ig G以及...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孕前妇女保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方法收集1035例孕前妇女外周血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RV)、单纯疱疹(HSV)的Ig G以及Ig 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感染率。结果 Ig G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1. 64%(17/1035),CMV阳性率为89. 47%(926/1035),RV阳性率为87. 73%(908/1035),HSV阳性率为94. 98%(983/1035)。Ig M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0. 97%(10/1035),CMV阳性率为2. 80%(29/1035),RV阳性率为5. 12%(53/1035),HSV阳性率为15. 75%(163/1035)。HSV、CMV、RV感染模式均以Ig M-/Ig G+为主,而TOX感染模式则以Ig M-/Ig G-为主。结论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的感染较普遍,急性感染以HSV为主,且HSV、CMV、RV既往感染率或疫苗接种率较高,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而对TOX抵抗力相对较差,需加强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CH 血清学筛查 化学发光
下载PDF
HPV检测对非典型鳞状细胞病人临床管理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玉洁 车艳辞 +2 位作者 初慧君 闫丽萍 戴淑真 《齐鲁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89-291,295,共4页
目的针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进一步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探讨其对ASCUS临床处理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病人362例,应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其H... 目的针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人,进一步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探讨其对ASCUS临床处理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病人362例,应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其HR-HPV DNA,并应用阴道镜对宫颈可疑病变部位取材活检,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362例ASCUS病人中共有59例(16.30%)发生宫颈病变。HR-HPV阳性者219例,其宫颈病变检出率(23.74%)明显高于HR-HPV阴性组(5.59%),差异有显著性(χ2=22.531,P<0.01)。ASCUS结合HR-HPV DNA检测可使37.57%病人免于不必要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30岁年龄段HR-HPV感染率最高(72.92%),随年龄增长,HR-HPV感染率逐渐下降。HR-HPV阳性病人中CINⅡ、CINⅢ及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为30~40岁,占17.44%。结论对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病人,进一步行HR-HPV DNA检测是一种较好的分流管理方式,并且对于年轻病人更应重视HR-HP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涂片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患者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丹丹 初慧君 +3 位作者 刁玉超 郑富民 戴淑真 詹瑛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10期2311-2316,共6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TZ3型)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种锥切方式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做过阴道镜且阴道镜评估不充分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阴道镜检查不充分(TZ3型)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种锥切方式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做过阴道镜且阴道镜评估不充分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阴道镜联合宫颈管搔刮术(ECC)的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结果。同时,依据病人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宫颈环形电切术组(n = 49)和冷刀锥切术组(n = 55),对比分析两种锥切方式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价值。结果:宫颈锥切术后病理与阴道镜下活检联合ECC病理结果符合者54例(51.92%),不符合的患者中检出高级别病变11例(10.58%)。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16%和12.7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诊的87例中,48例HPV转阴,转阴率为55.17%,平均转阴时间为8.9个月。结论:对于阴道镜评估不充分患者必要时应行诊断性宫颈锥形切除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在诊断性宫颈锥切除术中,LEEP术可以达到与CKC术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评估不充分 宫颈搔刮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特纳综合征教学中的尝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庆梅 王叙馥 +3 位作者 冷延华 刁玉超 初慧君 焦今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48-50,63,共4页
特纳综合征是因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较低,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全为主要表现。特纳综合征可出现肘外翻、第4或5掌骨短、肾脏畸形、心脏畸形等症状,治疗难度高,并且因发病率较低,医学生无法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难度较... 特纳综合征是因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发病率较低,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全为主要表现。特纳综合征可出现肘外翻、第4或5掌骨短、肾脏畸形、心脏畸形等症状,治疗难度高,并且因发病率较低,医学生无法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难度较高。同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完善,临床治疗和发展呈现多样化,常规教学方式无法获取理想教学效果。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从临床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骨异常 性发育异常疾病 多学科协作组 教学
下载PDF
158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后的追踪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丛明燕 戴淑真 初慧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75-476,共2页
①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治过程中检测的意义。②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并收住院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0个月,各随访1次;随访内... ①目的探讨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在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诊治过程中检测的意义。②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并收住院手术治疗的158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10个月,各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LCT、HR-HPV-DNA,LCT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为复发;随访3次后两项均阴性者1年随访1次,若仍为阴性,改为2~3年随访1次;若两项中至少有1项为阳性者,4~6个月随访1次。③结果158例CIN3患者术前HR-HPV阳性150例,阴性8例,阳性率94.94%;术后1个月、3个月、10个月、14个月、18个月、24个月HR-HPV消除率分别为69.62%、77.85%、93.67%、94.94%、96.20%、98.73%;术后1个月、3个月、10个月、14个月、18个月、24个月诊断为复发分别为0例、0例、4例、1例、1例、1例,复发者全为HR-HPV阳性。④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宫颈上皮内瘤治疗后必须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 高危人乳头瘤状病毒 复发
下载PDF
宫颈癌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
19
作者 李燕 戴淑真 +3 位作者 姚勤 王畅 初慧君 杨红娟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99-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紫杉醇过敏及降低过敏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1例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紫杉醇过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发生率...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紫杉醇过敏及降低过敏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1例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宫颈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紫杉醇过敏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病人紫杉醇化疗过敏发生率为46.3%,呼吸困难(57.9%)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症状,皮疹及面色潮红(47.4%)、腹痛及腹部不适(31.6%)的发生率较高。19例过敏者中,10例(52.6%)发生在紫杉醇输注5 min内,其中7例发生在输注3 min内;5例(26.3%)发生在输注25~30 min内。年龄≥45岁组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5岁组(χ2=3.939,P〈0.05)。宫颈癌病人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0.17×109/L组(2χ=3.930,P〈0.05)。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Ⅰ、Ⅱ及Ⅲ~Ⅳ期的紫杉醇过敏发生率分别为63.6%、30.8%、16.7%,临床分期早的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晚的病人(χ2=6.322,P〈0.05)。宫颈癌病人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率与手术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既往药物过敏史及病人紫杉醇化疗时是否绝经无关(χ2=0.407~2.977,P〉0.05)。结论年龄≥45岁、化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7×109/L及临床分期较早是宫颈癌病人术后紫杉醇化疗过敏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紫杉醇 过敏反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安全的影响
20
作者 郑富民 刁玉超 +3 位作者 陈响 初慧君 戴淑真 詹瑛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无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增加剖宫产率,未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对妊娠及分娩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妊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