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脱色剂对油脂中叶绿素脱除的影响
1
作者 李世磊 程倩 +3 位作者 初柏君 高开放 王风艳 李晓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4,77,共5页
为筛选高效脱除叶绿素的脱色剂,为油脂工业生产中脱色剂的精准使用提供参考,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例,采用不同种类脱色剂进行脱色,分析脱色剂参数(比表面积、介孔面积、孔道结构)对叶绿素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主要的矿物类脱色剂... 为筛选高效脱除叶绿素的脱色剂,为油脂工业生产中脱色剂的精准使用提供参考,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例,采用不同种类脱色剂进行脱色,分析脱色剂参数(比表面积、介孔面积、孔道结构)对叶绿素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主要的矿物类脱色剂对叶绿素的脱除能力强弱为活性白土>凹凸棒土>膨润土,活性白土对叶绿素的脱除效果与其比表面积或介孔面积呈正相关关系;活性炭对叶绿素的脱除效果与其比表面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与其介孔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当活性炭介孔面积从3.8 m^(2)/g提升至275.4 m^(2)/g时,叶绿素脱除率提升了140.8%;单以介孔面积无法明确判定不同种类脱色剂如活性炭与活性白土对叶绿素的脱除效果,应结合脱色剂的大孔孔容进行判定。综上,对于相同的脱色剂,可以用介孔面积判定脱色剂对叶绿素脱除能力的强弱,而对于不同种类的脱色剂,介孔面积和大孔孔容是影响脱色剂对叶绿素脱除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脱除 脱色剂 吸附脱色 介孔面积 大孔孔容
下载PDF
红花籽油营养成分和功效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曦 尚嘉毅 +5 位作者 惠菊 赵瑾凯 王翔宇 王黎明 初柏君 安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1,共6页
为了对红花籽油产品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既往研究的归纳总结,综述了红花籽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健康功效研究情况,介绍了红花籽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红花籽油的营养功效成分主要有亚油酸、维生素E、植物... 为了对红花籽油产品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对相关既往研究的归纳总结,综述了红花籽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健康功效研究情况,介绍了红花籽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红花籽油的营养功效成分主要有亚油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金合欢素)。红花籽油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脑血管健康、保护神经系统、改善肥胖等多种健康功效。红花籽油除食用外,在畜牧业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今后应加大对红花籽油健康功效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创新红花籽油加工工艺,提高功效成分的保留率,促进红花籽油在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油 营养成分 健康功效
下载PDF
市售牛油果油和葡萄籽油品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尚嘉毅 初柏君 +7 位作者 赵文君 翟孟婷 王翔宇 马欲明 孙晴 孟祥永 陈吉江 张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5,152,共8页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市售牛油果油和葡萄籽油的品质,为食用油产品开发提供指导,采集了市售牛油果油、葡萄籽油主流产品各9种,全面分析其理化品质、危害物风险和营养素水平,并与常见大宗食用油营养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理化品质上,... 为了全面分析我国市售牛油果油和葡萄籽油的品质,为食用油产品开发提供指导,采集了市售牛油果油、葡萄籽油主流产品各9种,全面分析其理化品质、危害物风险和营养素水平,并与常见大宗食用油营养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理化品质上,两种植物油的不同产品存在一定差异,但均符合国家标准;两种植物油苯并[a]芘、塑化剂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88.9%的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控制在1%以内,但国际前沿关注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存在超标风险;牛油果油的主要营养素为油酸、角鲨烯、植物甾醇、维生素E,葡萄籽油的主要营养素为亚油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谷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果油 葡萄籽油 理化品质 危害物 营养素
下载PDF
桌布法结合极化投影地图法剖析葵花籽油香味特征
4
作者 常晓敏 赵慧敏 +6 位作者 张悦 刘佳妮 李玄烨 李晓龙 初柏君 王翔宇 朱保庆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中国市场上以及不同炒籽条件制得的葵花籽油感官特性,剖析葵花籽油香气特点并划分香气类型。方法联合使用桌布法(Napping)和极化投影地图(polarized projective mapping,PPM)等剖析了19款小试加工工艺生产的自制以及7款市售的... 目的研究中国市场上以及不同炒籽条件制得的葵花籽油感官特性,剖析葵花籽油香气特点并划分香气类型。方法联合使用桌布法(Napping)和极化投影地图(polarized projective mapping,PPM)等剖析了19款小试加工工艺生产的自制以及7款市售的商品等26款葵花籽油的香味特征。结果经过培训的评价小组使用Napping和PPM方法均可以快速、良好地对多款葵花籽油样品进行评价。PPM方法可以获得与Napping方法相似的结果,26款样品均被分为4种香型,主要特点依次为生瓜子、甜香(炒瓜子)、焦糊和油炸方便面。在PPM实验中,评价员能够将样品进行更精细的区分。结论Napping和PPM这两种新型感官分析方法在评价葵花籽油香气方面有良好的适用性,建立了葵花籽油描述词库,并将葵花籽油分为生瓜子型、甜香型(炒瓜子)、焦糊型和油炸方便面型4种香气类型,可为葵花籽油等植物油产品开发、技术改进及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桌布法 极化投影地图法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不同品种菜籽原料与浓香菜籽油风味品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初柏君 扈柏文 +7 位作者 李晓龙 武州 于淼 赵慧敏 苏晓霞 惠菊 周琦 王翔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72-279,共8页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菜籽原料的成分,结合浓香菜籽油22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和6种风味属性强度差异,建立菜籽原料差异与浓香菜籽油风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菜籽原料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与浓香菜籽油中硫代降解产物(主要为3-丁烯基异硫氰...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菜籽原料的成分,结合浓香菜籽油22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和6种风味属性强度差异,建立菜籽原料差异与浓香菜籽油风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菜籽原料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与浓香菜籽油中硫代降解产物(主要为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腈等)及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甲基三硫化物等)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对浓香菜籽油“刺激味”、“腌菜味”风味属性有积极贡献。同样,菜籽原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浓香菜籽油中杂环类化合物(主要为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含量,对浓香菜籽油的“烤香味”、“焦糊味”风味属性有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芥酸菜籽 高芥酸菜籽 浓香菜籽油 风味物质 感官风味属性
下载PDF
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田荣荣 李子璇 +2 位作者 杨丹 王翔宇 初柏君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为了全面了解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污染情况,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各大超市随机抽取120份市售植物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4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并且分析植物油种类、加工工艺和等级对食用油中多环芳烃含量的... 为了全面了解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污染情况,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各大超市随机抽取120份市售植物油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4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并且分析植物油种类、加工工艺和等级对食用油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苯并[a]芘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但与欧盟标准相比,苯并[a]芘和PAH4总量的超标率均超过30%。其中橄榄油中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含量相对其他植物油较低,山茶油则相对较高。压榨型食用油中苯并[a]芘含量高于浸出型油中含量,一级油中苯并[a]芘检出率和欧盟标准超标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对市售植物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结果,将为食用油的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多环芳烃 苯并[A]芘
下载PDF
以DRIs推荐为依据的营养调和油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初柏君 惠菊 +6 位作者 李晓龙 王满意 赵慧敏 孟祥永 周胜利 于雷 王翔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2,共4页
依据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以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为原料,以脂肪酸平衡和营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编程,设计3种调和油配方,并对样品进行18个月... 依据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以玉米油、菜籽油、稻米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为原料,以脂肪酸平衡和营养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编程,设计3种调和油配方,并对样品进行18个月货架期跟踪。结果表明:3种调和油中n-3 PUFA、n-6 PUFA均满足脂肪酸摄入推荐范围,但配方三中n-3 PUFA不满足适宜推荐摄入量;3种调和油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和谷维素;18个月后样品营养伴随物含量衰减率均在20%以内。因此,所得结果中2种调和油配方是满足推荐的营养调和油,可以为其他营养调和油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S 脂肪酸 营养伴随物 调和油
下载PDF
我国与欧盟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标准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初柏君 李世磊 惠菊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年第5期13-15,18,共4页
为了建立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体系,通过对标我国与欧盟现行植物油污染物限量相关的现行标准,分析二者对植物油中污染物最高限量的差异之处。结果表明:我国对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种类少,且最高限量均高于欧盟标准。针对对标结果,为改进... 为了建立食用植物油风险监控体系,通过对标我国与欧盟现行植物油污染物限量相关的现行标准,分析二者对植物油中污染物最高限量的差异之处。结果表明:我国对植物油中污染物的限量种类少,且最高限量均高于欧盟标准。针对对标结果,为改进和完善我国植物油安全生产和监管提供参考,建议增加我国植物油污染物限量项目,严格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污染物 限量标准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的优化及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倩 初柏君 +4 位作者 杨潇 高开放 王翔宇 王满意 王风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69-6974,共6页
目的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探究水酶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葵花籽仁为原料,研究预处理条件(粉碎程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pH)和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酶制剂种类)对葵花籽仁油提油率的影响,并比较水... 目的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工艺,探究水酶法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葵花籽仁为原料,研究预处理条件(粉碎程度、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pH)和酶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酶制剂种类)对葵花籽仁油提油率的影响,并比较水酶法制油工艺与压榨工艺、浸出工艺对葵花籽仁油品质的影响。结果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最优预处理条件为95℃、pH 4.8、60 min;最佳酶反应条件为55℃、pH 4.8、采用复合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各1 mL)、反应3 h。在最佳条件下,水酶法提油率可达90.17%。水酶法所制葵花籽仁油的过氧化值优于浸出法(P<0.05),但酸价高于压榨法所制毛油(P<0.05),R值略高于压榨法和浸出法所制毛油;维生素E含量明显低于压榨法和浸出法所制毛油(P<0.05);3种方式所制毛油的脂肪酸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工艺优化,水酶法提取葵花籽仁油的提取率可达90.17%。不同工艺所制葵花籽仁油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葵花籽油 提油率 油脂品质
下载PDF
我国精炼葵花籽油产品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慧敏 翟孟婷 +3 位作者 初柏君 惠菊 王翔宇 李晓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120,共5页
为了研究我国市售精炼葵花籽油产品品质差异,采集市售9个主流品牌的16种精炼一级葵花籽油,按标准方法分析其理化品质(酸值、过氧化值、色泽)、营养品质(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谷维素、多酚含量)和安全品质(多环芳烃、苯并(a)芘、... 为了研究我国市售精炼葵花籽油产品品质差异,采集市售9个主流品牌的16种精炼一级葵花籽油,按标准方法分析其理化品质(酸值、过氧化值、色泽)、营养品质(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谷维素、多酚含量)和安全品质(多环芳烃、苯并(a)芘、塑化剂、2-氯丙醇酯、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精炼葵花籽油产品的理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精炼葵花籽油的主要营养素为维生素E(以α-维生素E计)和植物甾醇,含量均值分别达到63.81 mg/100 g和3 867.0 mg/kg;精炼葵花籽油中苯并(a)芘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均低于我国标准限量,62.5%的样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低于欧盟限量(2μg/kg),87.5%的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低于欧盟限量(10μg/kg);精炼葵花籽油中的塑化剂检出量较低,而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存在一定超标风险。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精炼葵花籽油产品的精炼程度和品质控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葵花籽油 酸值 过氧化值 维生素E 植物甾醇 苯并(A)芘 3-氯丙醇酯 缩水甘油酯
下载PDF
不同炒籽工艺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扈柏文 武州 +6 位作者 于淼 赵慧敏 李晓龙 苏晓霞 惠菊 王翔宇 初柏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37,55,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炒籽工艺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以低芥酸油菜籽为原料,研究入炒水分、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炒籽温度... 为了研究不同炒籽工艺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以低芥酸油菜籽为原料,研究入炒水分、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炒籽温度上升、炒籽时间延长,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呈现烤香味的杂环类物质总含量逐渐增加;随炒籽温度上升和入炒水分的增加,呈现刺激味的硫苷降解产物(含硫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总含量逐渐增加;在感官上,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主要体现为烤香味、焦糊味,还能感知到腌菜味和刺激味;随炒籽温度升高,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烤香味感官属性得分先上升后降低,150℃时得分最高,而焦糊味、腌菜味等感官属性得分逐渐升高;随炒籽时间延长,烤香味感官属性得分逐渐降低,焦糊味感官属性得分逐渐升高;随入炒水分增加,烤香味、焦糊味感官属性得分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波动。炒籽过程中一定的炒籽温度及增加水分能够明显提升消费者喜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芥酸油菜籽 浓香菜籽油 炒籽工艺 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植物油常见风险因子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公辉 李秋玫 +3 位作者 孟祥永 陈吉江 初柏君 惠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6349-6355,共7页
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食品安全性是老百姓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植物油的风险因子有很多,本文根据植物油生产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目前研究热点,选取了7个风险因子进行论述,分别为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多环芳烃、矿物油... 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其食品安全性是老百姓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植物油的风险因子有很多,本文根据植物油生产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目前研究热点,选取了7个风险因子进行论述,分别为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多环芳烃、矿物油、塑化剂、3-氯丙醇脂和反式脂肪。针对每个风险因子,从危害分析入手,对国内和国际限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并结合国家或机构风险监测结果,阐述了其含量大约范围,最后根据风险因子的来源给出了控制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风险因子 污染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风味葵花籽油品质和风味喜好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慧敏 扈柏文 +6 位作者 初柏君 翟孟婷 武州 惠菊 王翔宇 于淼 李晓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3-187,共5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风味葵花籽油的产品品质和消费者风味喜好。通过研究风味葵花籽油营养素含量和危害物水平综合评价风味葵花籽油的品质,分析典型风味葵花籽油的风味属性和喜好度发现风味属性和喜好度的关联。结果表明:风味葵花籽油的主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风味葵花籽油的产品品质和消费者风味喜好。通过研究风味葵花籽油营养素含量和危害物水平综合评价风味葵花籽油的品质,分析典型风味葵花籽油的风味属性和喜好度发现风味属性和喜好度的关联。结果表明:风味葵花籽油的主要营养素为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平均含量分别达到63.90 mg(α-TE)/100 g和4058.52 mg/kg,苯并[a]芘和塑化剂检出量较低。各风味葵花籽油产品的风味属性差异较大,消费者对于葵花籽油的喜好度与“生瓜子味”呈显著负相关,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与“熟瓜子味”和“焦糊味”正相关,与“油炸方便面味”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营养素 危害物 风味
下载PDF
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潇 初柏君 +1 位作者 惠菊 王翔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9年第2期1-5,10,共6页
本文阐述了水酶法提油技术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水酶法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了水酶法工业化、产业化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水酶法提油技术... 本文阐述了水酶法提油技术的研究概况,主要包括水酶法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了水酶法工业化、产业化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对水酶法提油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玉米胚芽油 葵花籽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饲用泌乳剂脂肪酸钙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嘉毅 刘孟涛 +1 位作者 初柏君 惠菊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8年第5期8-12,共5页
脂肪酸钙是反刍动物饲料中一种重要的添加剂。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皂化反应来实现。本实验以常见的脂肪酸——棕榈酸为原料,经充分乳化后与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备棕榈酸钙。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二乙醇胺添... 脂肪酸钙是反刍动物饲料中一种重要的添加剂。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皂化反应来实现。本实验以常见的脂肪酸——棕榈酸为原料,经充分乳化后与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备棕榈酸钙。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二乙醇胺添加量占棕榈酸的3%(w/w),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65℃,棕榈酸与水的重量比1∶6,氧化钙添加量占棕榈酸55%(w/w),乳化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棕榈酸钙产品中,产品收率为95.57%,产品产率可达9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钙 泌乳剂 饲料添加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酸解52℃棕榈硬酯制备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世磊 惠菊 +3 位作者 初柏君 尚嘉毅 刘孟涛 王翔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年第6期9-14,共6页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是母乳脂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针对其合成路线的研究,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本实验以熔点为52℃的棕榈硬酯为酰基受体、食品级油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 RM IM脂肪酶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OPO。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10,反应温度56℃,酶添加量10%,加水量1%,反应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备的OPO产品中,sn-2位棕榈酸占总棕榈酸的含量为57.73%,OPO含量为45.23%,PPP的含量为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52℃棕榈硬酯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调和油配方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家合 初柏君 +2 位作者 高盼 焦山海 何东平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1期23-29,共7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市售38种调和油的27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调和油产品得分排名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在调和油配方设计中,将油茶籽油等油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作为优选原料油进行添加,并依据膳食脂肪酸均衡的需求,强化添加二十碳...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市售38种调和油的27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影响调和油产品得分排名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在调和油配方设计中,将油茶籽油等油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作为优选原料油进行添加,并依据膳食脂肪酸均衡的需求,强化添加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六碳六烯酸(EPA)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生产调和油。研究结果为调和油配方设计中基油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调和油 配方设计
下载PDF
维生素D_(3)在食用油中的稳定性及应用研究
18
作者 尚嘉毅 孙东哲 +4 位作者 陈中煜 赵文君 惠菊 王翔宇 初柏君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年第4期1-5,8,共6页
为了探究维生素D_(3)在食用油中的稳定性,为营养强化食用油产品开发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添加维生素D_(3)的玉米油为实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高温加热实验、烘箱加速实验,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维生素D_(3)含量的影响,评估维生素D... 为了探究维生素D_(3)在食用油中的稳定性,为营养强化食用油产品开发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添加维生素D_(3)的玉米油为实验对象,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高温加热实验、烘箱加速实验,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维生素D_(3)含量的影响,评估维生素D_(3)在食用油产品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提升维生素D_(3)在食用油中的储藏稳定性;添加维生素D_(3)能够提高食用油的热稳定性,减少高温加热过程中氧化产物的生成,提高营养素的保留率;强化维生素D_(3)的食用油应选择常温避光储存,烹饪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以降低维生素D_(3)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玉米油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2种花生油中非挥发性成分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蕾 孙东哲 +2 位作者 任丹丹 惠菊 初柏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9-243,共5页
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开展2种花生油中非挥发性的差异性物质研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其进行有效区分。结果表明,2种花生油共有31种非... 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开展2种花生油中非挥发性的差异性物质研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其进行有效区分。结果表明,2种花生油共有31种非挥发性差异物质,包括氨基酸类、萜类、维生素类、植物生长相关物质、脂肪酸类、脂肪酸酯类、脂肪酰胺类等成分,并对其中典型物质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可用于花生油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丰富了花生油的物质信息并为今后食用油的产品分析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花生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