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利春玲 陈晓君 +1 位作者 李华清 吴美芳 《全科护理》 2017年第36期4538-4540,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因脑梗死后偏瘫在本院神经内一科住院后的出院病人120例,采用类实验研究法,将2016年1月1日—2016年8月30日住院的脑梗...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因脑梗死后偏瘫在本院神经内一科住院后的出院病人120例,采用类实验研究法,将2016年1月1日—2016年8月30日住院的脑梗死后偏瘫病人6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9月1日—2017年3月31日住院的同类病人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FMA和ADL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FMA和ADL评分分别为(54.16分±2.47分)和(64.15分±2.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82分±3.31分)和(57.54分±3.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重视提高出院后病人训练依从性和培养病人的训练能力,有效地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自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利春玲 陈晓君 +1 位作者 赖小玲 黄玉翠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3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5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指标、总满意度及ESS评分...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5例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指标、总满意度及ESS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血管再通率(98.46%)高于对照组(1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4 d,研究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溶栓患者辅以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介入溶栓 围手术期护理 ESS评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自我管理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利春玲 陈晓君 李华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3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8年5月30目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90例,按时间先后选取资料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8年5月30目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90例,按时间先后选取资料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自我管理教育。3个月后采用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中的6个维度及总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提高其自我责任感,促进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水平,促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高血压病 自我管理行为 依从性
下载PDF
出院准备服务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和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利春玲 李华清 +1 位作者 柯小燕 陈晓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1日—8月31日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1日—8月31日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准备度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为患者回家养病做足准备,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保证患者从医院到家庭安全过渡,减少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再入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服务 脑卒中 患者满意度 出院准备度
下载PDF
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利春玲 陈晓君 +1 位作者 陈丽金 吴美芳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6期120-121,140,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收治脑梗塞患者95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语言...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用于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收治脑梗塞患者95例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对两组心理状态、语言与肢体功能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为(82.39±5.63)分、(66.84±8.96)分,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95.83%(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语言与肢体功能尽早康复,还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护理 脑梗塞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倩云 岑晓婷 利春玲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一科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3例脑血管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一科常规治疗及一般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时、2周、4周时采用Fugle-meger值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ADL能力,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恢复程度。结果经过2周、4周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康复组Fugle-meger值及Barthel指数均大幅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偏瘫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华清 利春玲 +1 位作者 柯小燕 符建平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5期4456-4458,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照护者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及中文版《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对便利抽样的166名脑卒中家庭照护者进行问... [目的]了解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照护者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及中文版《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对便利抽样的166名脑卒中家庭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个条目中得分最高是照护活动准备情况,得分为(2.70±0.80)分,得分最低是面对照护压力准备情况,为(1.36±0.76)分,家庭照护者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为(16.35±7.38)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角色、酬金等相关因素的照护者对出院准备水平有影响,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水平、酬金呈正相关,雇佣角色比亲人角色出院准备水平高(P<0.01)。[结论]脑卒中家庭照护者的出院准备度中照护压力准备处于最低水平状态,需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扩大照护者的知识来源,对不同类型的照护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照护者的照护技能,并逐步完善相关体系,减轻照护者压力负担,确保病人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照护者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华清 陈晓君 +1 位作者 利春玲 岑晓婷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作为一种综合护理服务干预模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共同解决各种健康问题,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脑卒中 康复护理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出院准备服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华清 利春玲 +1 位作者 柯小燕 陈晓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7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知晓率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1日—2018年7月15日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16日—2018年9月31日同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知晓率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1日—2018年7月15日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7月16日—2018年9月31日同类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知识调查问卷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掌握和自我感受负担程度。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等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就是提前为患者做足回家养病的准备,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掌握程度,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应对疾病能力,改善身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服务 脑卒中 康复训练 知晓度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鼻空肠管喂养对脑卒中患者胃肠并发症及营养支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华清 陈晓君 +1 位作者 利春玲 周新卫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鼻空肠管喂养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胃肠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效果,为患者提供适合的喂养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因脑卒中在神经内科住院需管饲饮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留... 目的探讨应用鼻空肠管喂养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胃肠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的效果,为患者提供适合的喂养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因脑卒中在神经内科住院需管饲饮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鼻胃管喂养方式。观察组: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对两组患者进行腹胀、腹痛、腹泻、食物反流、呕吐、胃潴留等胃肠并发症发生例数调查及营养状况检测,用SPSS 17.0软件统计处理资料,组间用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置管30 d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留置鼻空肠管喂养可以明显减少食胃肠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风险,保证营养供给,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鼻空肠管 喂养 胃肠并发症 营养支持 快速康复
下载PDF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美芳 利春玲 岑晓婷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20天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恢复、并发...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20天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下降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大大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华清 陈晓君 +1 位作者 利春玲 周新卫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DSA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DSA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获取DSA相关知识的途径、患者希望获取DSA...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对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DSA相关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DSA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获取DSA相关知识的途径、患者希望获取DSA相关知识的方式。结果:本组患者对DSA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欠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患者对DSA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获取DSA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医护人员的指导,发放的检查须知单,医院制作的科普小册,宣传广告栏,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等,电话咨询服务,家人和朋友。本组患者希望获取DSA相关知识的方式依次为医护人员结合录像进行讲解,医院制作科普小册,医院宣传板报。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DSA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需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相关知识
下载PDF
出院准备服务在特需病房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小燕 袁小花 +2 位作者 莫清 李华清 利春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讨在特需病房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对其出院准备度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5月在本院特需病房住院的慢性病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6—10月同病区同类患者32例设为观察... 目的探讨在特需病房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对其出院准备度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5月在本院特需病房住院的慢性病患者32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6—10月同病区同类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嘱咐,包括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指导康复锻炼和饮食,按时服药以降压、降脂,降糖等治疗,嘱咐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返回医院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提供出院准备服务。采用Wiess等编制的《出院准备度量表》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健康管理水平测评,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三个维度: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得分和总分分别是(35.59±2.94)分、(37.38±3.98)分、(37.56±3.82)分和(110.53±6.17)分,而对照组为(23.03±3.03)分、(24.88±2.71)分、(28.34±2.09)分和(76.25±4.44)分,观察组各维度得分、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3个维度行为、认知和环境的得分和总分分别是(46.19±2.87)分、(43.16±4.74)分、(35.78±5.87)分和(125.13±6.39)分,而对照组得分为(30.22±3.21)分、(27.97±4.06)分、(20.75±3.66)分和(78.94±4.42)分,观察组3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特需病房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其出院准备度和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准备 慢性病 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出院准备度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探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华清 黄琼 +1 位作者 利春玲 陈晓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 目的探讨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我院神经内科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情绪(焦虑、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辅助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以IMB模型指导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依从性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陈爱清 杨亮 +1 位作者 高珠英 利春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16-218,共3页
探究以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指导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依从性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行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 探究以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指导的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术后患者依从性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行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以IMB模型指导的肢体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表、平衡表、SF-36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IMB模型指导的肢体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术后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康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B模型指导 肢体功能锻炼 脑出血 术后 依从性 肢体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