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古译经「已」对近代「了」的影响-语言接触如何牵动语法演变?
1
作者 劉承慧(cheng-hui liu)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近代动词附属标记「了」创生,是汉语史上的重大主义题。近代「了」和中古译经〔动(+宾)+已,下句〕的「已」关系至为密切,梅祖麟(1999)指出这个语法格式是汉语发展的自然产物,蒋绍愚(2001)认为梵语绝对分词形态表示的体貌(aspect)... 近代动词附属标记「了」创生,是汉语史上的重大主义题。近代「了」和中古译经〔动(+宾)+已,下句〕的「已」关系至为密切,梅祖麟(1999)指出这个语法格式是汉语发展的自然产物,蒋绍愚(2001)认为梵语绝对分词形态表示的体貌(aspect)意气通过「已」带入汉语,影响到近代「了」的演变。本文比较译经「已」与先秦汉语「既成貌」(PERFECT aspect)之间的异同,以此为析论中古「已」到近代「了」发展流变的依据。 本文目的之一在检视中古译经「已」带给汉语的实质影响,目的之二在探究译经「已」和近代「了」的关系。本文主张中古对应梵语绝对分词形态的「已」仍在汉语固有的既成意义脉络中,然而它与非持续动词构成定型复合格式「动〔+〕已」,引发附属於动词的「完成貌」(PERFECTIVE aspect)标记创生:唐宋时期替换「动〔+〕已」的「动〔+〕了」语法地位确立,「了」在定型格式中虚化,遂导致构词的「了1」(动後「了」)与构句的「了2」(句末「了」)分流。梵语形态促成「了1」前身「已」的产生,但对应梵语形态变化的「已」仍统摄於汉语系统内部规律,而「了1」的虚化也是在率统内被合格式中进行的。 本文第二节回顾相关文献。第三节分析《左传》纪事文本的用例,解说先秦汉语既成貌表示法及其语义功能。第四节分析《世吉克新语》用例,说明中古文士在新旧格式之间的取舍。第五节对照译经的既成貌表示法。第六节讨论中古译经带来的影响,主张定型复合「动〔+〕己」在中古晚期已经形成,近代由「动〔+〕了」替换。第七节梳理近代初期与译经「已」相关的〔动(+宾)+了,下句〕、〔动〔+〕了(+宾),下句〕,假设「了1」的生成路径。第八节提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動後己 動後了 完成貌 語言接觸 漢語歷史語法 Yi le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