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研究
- 1
-
-
作者
勾若楠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
-
出处
《新丝路》
2020年第12期2-2,共1页
-
文摘
佛教文化自丝绸之路向中国传来,丝绸之路上留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遗迹与石窟造像。佛教石窟遗迹的分布反映着当时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造像历史时间久远、分布地域之广,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佛教文化
石窟造像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及主体塑像艺术特征研究
- 2
-
-
作者
勾若楠
-
机构
西北大学
-
出处
《艺术家》
2019年第2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一、阿富汗巴米扬石窟阿富汗曾是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诞生的巴米扬石窟艺术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巴米扬大佛不仅是阿富汗历史上的奇迹,也是古代世界的奇迹之一。阿富汗境内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一是贾拉拉巴德附近喀布尔河沿岸的费尔哈纳石窟,该石窟的建筑中心是山顶的覆钵塔,洞窟按位置分布为三区;二是阿富汗北部海巴克附近的塔夫特鲁斯塔石窟;三是著名的巴米扬石窟。从总体上看,阿富汗境内的佛教石窟总数超过1000个,但绝大多数洞窟的形制简单,洞内空间小,装饰粗糙简陋,虽说精美但数量很少。
-
关键词
巴米扬石窟
阿富汗
巴米扬大佛
手绘技法
佛教石窟
-
分类号
J315
[艺术—美术]
-
-
题名“互联网+”背景下美术学专业在线教育的实践探索
- 3
-
-
作者
勾若楠
-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4期0128-0128,共1页
-
文摘
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形势背景下紧跟国家战略定位,通过线上教育实践探索出新形势下适合高校美术学专业在线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教学情况的问题分析入手,结合课程实践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美术学专业的在线教育。
-
关键词
“互联网+”
美术学
在线教育
实践案例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