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新济洲河段的演变及整治设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包中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6,共5页
长江新济洲河段为典型的顺直分汊型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新生洲、新济洲、子母洲和潜洲,至今基本上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本河段的演变受上游马鞍山河段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南京河段的变化.通过对其历史演变及近期演变进行分析,提出了... 长江新济洲河段为典型的顺直分汊型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新生洲、新济洲、子母洲和潜洲,至今基本上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本河段的演变受上游马鞍山河段的影响,同时又影响到南京河段的变化.通过对其历史演变及近期演变进行分析,提出了新济州河势控制初步规划的整治原则及具体河势控制方法,有对大黄洲下段岸线进行平顺抛石护岸和在新生洲洲头实行裹护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道整治 护岸 长江
下载PDF
论南京港龙潭港区建设选址的可行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包中校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9-20,共2页
对南京拟建龙潭港区的河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港址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南京 港区 龙潭港区 选址 可行性
下载PDF
长江栖龙弯道的演变整治和开发利用
3
作者 包中校 杨子尧 叶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10,共4页
长江栖龙弯道是指栖霞山至龙潭河大弯道,位于南京河段尾部.本文对栖龙弯道的河床演变、整治及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该河段的总体变化是河宽略有增加,平均深度略有减少,宽深比略有增大,深槽距岸变近,岸线不稳定,给国民经济造... 长江栖龙弯道是指栖霞山至龙潭河大弯道,位于南京河段尾部.本文对栖龙弯道的河床演变、整治及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该河段的总体变化是河宽略有增加,平均深度略有减少,宽深比略有增大,深槽距岸变近,岸线不稳定,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威胁和损失.从1971年起,采取了“守点保线”的措施,缓和了河道的大幅度平面变形;80年代后期进行了连续的护岸工程,稳定了河势和岸线;1985年对兴隆洲左汊实施了堵汉工程.在开发利用方面是利用左汊作为热电厂的储灰场,整治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成功结合,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河道整治 长江 栖龙弯道
下载PDF
长江南京河段汊道的演变和治理
4
作者 包中校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52,共8页
长江南京河段为典型的分汊型河流,五十年代以来,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治理,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梅子洲,八卦洲,兴隆洲三个汊道,其中兴隆洲汊道1985年堵汊复归为单一河段,梅子洲汊道处于变道的下半段,演变不十分剧烈,通过... 长江南京河段为典型的分汊型河流,五十年代以来,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治理,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梅子洲,八卦洲,兴隆洲三个汊道,其中兴隆洲汊道1985年堵汊复归为单一河段,梅子洲汊道处于变道的下半段,演变不十分剧烈,通过整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八卦洲汊道演变较为复杂,且治理时机稍晚,通过整治抑制了变化速率,兴隆洲汊道的形成和发展较快,堵截兴隆洲左汊这么大的发展中汊道在长江上尚属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 汊道 河道演变 河道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