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品管工具开展急诊输液安全全程化管理
1
作者 包其 李芸 +2 位作者 郁件康 沈秀琴 高杰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在急诊输液安全全程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药师与护士协作组建药护圈,按QCC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选题、计划、问题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护士、药师对特殊使用要求输... 目的评价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在急诊输液安全全程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药师与护士协作组建药护圈,按QCC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选题、计划、问题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护士、药师对特殊使用要求输液药品规范操作评分由32分提升至48分,输液规范使用率由60%提升至90%。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急诊输液安全全程化管理中效果明显,提升了特殊使用要求输液使用规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输液 品管圈 用药安全
下载PDF
配药机器人调配静脉输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唐慧 凌思宇 +3 位作者 包其 王永 单倩倩 沈国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使用配药机器人调配静脉输液的调配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择配药机器人调配的临床常用代表止血药物卡络磺钠成品输液作为研究对象,对残留量、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以及无菌学进行考查,连续取...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使用配药机器人调配静脉输液的调配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择配药机器人调配的临床常用代表止血药物卡络磺钠成品输液作为研究对象,对残留量、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以及无菌学进行考查,连续取样5 d。结果样本残留量均值为0.15 mL(小于限度0.2 mL)。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无菌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配药机器人调配的成品输液符合质量标准,能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为配药机器人在我国PIVAS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配药机器人 静脉输液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构建及其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PIVAS退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倢 王永 +1 位作者 包其 沈国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分析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退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骨科老年患者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前的55例患者,纳入实施前;骨科老年患者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后的55例患者,纳入实... 目的分析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退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骨科老年患者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前的55例患者,纳入实施前;骨科老年患者使用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后的55例患者,纳入实施后。阐述条码技术的设计及其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并分析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统计患者退药情况及药师消耗工时。结果实施条码技术智慧化管理模式后预防用抗菌药物退药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退药原因中医院因素占66.66%,患者因素占33.33%,实施后退药因素均为患者因素;实施后药师医嘱审核、打印、贴签、复核退药及药品归位的消耗工时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临床对药学服务满意度中服务质量、用药指导、服务流程、服务态度及服务效率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条码技术的智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能降低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退药率,提高药师的工作效率,增加临床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抗菌药物 条码技术 智慧化管理模式 退药管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药物调配核对差错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包其 张海洲 《抗感染药学》 2016年第6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药物调配核对差错的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选定主题,分析影响静脉药物配制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对策,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平均每周35件降低至...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药物调配核对差错的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选定主题,分析影响静脉药物配制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对策,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平均每周35件降低至改善后平均每周14件;目标达标率超过目标值30%。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药物配制的差错率,可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团队凝聚力,保证了临床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药物 配制差错 效果分析
下载PDF
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关间质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凡 包其 +4 位作者 朱建国 金正明 缪丽燕 吴德沛 曲昌菊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10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关间质性肺炎(I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发... 目的探讨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关间质性肺炎(I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151例,根据是否发生IP,将患者分为IP组和非IP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P组和非IP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对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与IP的发生关系进行分析。绘制筛选的指标预测IP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效能。结果DLBCL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后IP的发生率为9.3%(14/151)。初诊时IP组淋巴细胞计数(LYM)高于非IP组[1.60×10^(9)/L(1.40×10^(9)/L,2.51×10^(9)/L)比1.28×10^(9)/L(0.89×10^(9)/L,1.78×10^(9)/L),U=-2.194,P=0.028],两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IP组第4个周期治疗前比较,IP组发生IP时的LYM和ALB降低[0.72×10^(9)/L(0.46×10^(9)/L,0.92×10^(9)/L)比0.93×10^(9)/L(0.71×10^(9)/L,1.15×10^(9)/L),32.9 g/L(28.6 g/L,34.9 g/L)比40.3 g/L(36.1 g/L,43.1 g/L)],LDH和α-HBDH升高[332 U/L(255 U/L,396 U/L)比233 U/L(200 U/L,286 U/L),277 U/L(206 U/L,315 U/L)比189 U/L(159 U/L,229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组CRP升高患者比例较非IP组高[100.0%(14/14)比56.9%(78/137),P=0.001]。LYM、ALB、LDH、α-HBDH单独预测I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8、0.820、0.789和0.802,ALB、LDH和α-HBDH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4.6 g/L、241 U/L、199 U/L,ALB预测IP发生的灵敏度最高(81.8%);ALB+LDH、ALB+α-HBDH、LDH+α-HBDH、ALB+LDH+α-HBDH预测IP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844、0.777、0.851,LDH+α-HBDH预测灵敏度最高(92.9%),但特异度低(53.3%),ALB+LDH、ALB+LDH+α-HBDH预测灵敏度(均78.6%)和特异度(均86.1%)均较高。结论DLBCL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期间有发生IP的风险。初诊时LYM增高可能是IP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LYM、ALB、LDH、α-HBDH、CRP的变化与IP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ALB、LDH和α-HBDH对IP的发生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肺疾病 间质性 免疫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象 血液蛋白 ROC曲线
原文传递
搭载PDA的智能加药系统在中心药房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尧 包其 +1 位作者 王永 沈国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4-879,共6页
目的建立智能加药系统(drug sub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DSMS)在中心药房的应用,实现口服药品从请领验收到加药入库全流程的智能、高效的工作效率。方法介绍DSMS的模块组成及功能设计,并将其用于拆零口服药的库存管理工作中,比较该... 目的建立智能加药系统(drug sub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DSMS)在中心药房的应用,实现口服药品从请领验收到加药入库全流程的智能、高效的工作效率。方法介绍DSMS的模块组成及功能设计,并将其用于拆零口服药的库存管理工作中,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1个月的各项工作指标。结果该系统具备药品请领、验收入库、药品留样、设备加药、药品盘点、剥药记录打印、药品质量追踪等功能。启用DSMS后,药品请领、验收入库、药品留样、设备加药、药品盘点、剥药记录打印等操作由人工变为智能,节约了人力成本,每种药品的加药入库时间较原来人工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平均每种药品的加药时间由原来的(3.20±0.25)min缩短为(1.56±0.19)min,加药差错数量降为0。结论DSMS工作稳定性好、操作便捷,在中心药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医院中心药房拆零药品智能化管理起到了借鉴和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药房 智能加药系统 全自动分包机 拆零药品
原文传递
大剂量甲氨蝶呤所致肝肾损伤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凡 曲昌菊 +1 位作者 孙爱宁 包其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所致肝、肾损伤与其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使用HD-MTX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肝、肾功能指标,以及给药后24、48和72 h的MTX血药浓度(c_(24)、c_(48)和c_(72)),分析HD-...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所致肝、肾损伤与其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32例使用HD-MTX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肝、肾功能指标,以及给药后24、48和72 h的MTX血药浓度(c_(24)、c_(48)和c_(72)),分析HD-MTX所致肝、肾损伤与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 132例患者共计接受156例次HD-MTX化疗,其中肝损伤发生率23.1%(36/156),肝损伤类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21/36,58%),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7.1%(11/156)。肝功能异常患者的c_(24)、c_(48)和c_(72)与肝功能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肾功能异常患者的c_(24)、c_(48)和c_(72)均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以c_(24)、c_(48)和c_(72)作为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因子构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608~0.958)、0.873(0.744~1.000)和0.851(0.694~1.000),均具有显著诊断意义(P<0.05),其中c48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灵敏度高于c_(24)和c_(72)。结论 HD-MTX所致急性肾损伤与MTX血药浓度有关,c_(48)可较好地预测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药物性肝损伤 急性肾损伤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剂量甲氨蝶呤相关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夏凡 包其 +1 位作者 谭艳红 高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接受以HD-MTX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包括MT...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致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接受以HD-MTX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化疗方案包括MTX单药(方案1)、MTX联合阿糖胞苷(方案2)和MTX联合长春地辛(方案3),按是否预防性使用GsH 将患者分为GsH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23例患者纳入分析。GsH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38岁。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0例;年龄7~61岁,中位年龄25岁。患者共计接受HD-MTX化疗155例次,GsH组50例患者接受化疗57例次(接受方案1、2、3治疗者分别为13例16例次、21例22例次、16例19例次),发生肝损伤者27例29例次(接受方案1、2、3治疗者分别为5例6例次、13例13例次、9例10例次);对照组73例患者接受化疗98例次(接受方案1、2、3治疗者分别为23例38例次、30例37例次、20例23例次),发生肝损伤者40例51例次(接受方案1、2、3治疗者分别为11例18例次、20例23例次、9例10例次),2组肝损伤总发生率和不同方案所致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Ⅰ~Ⅳ度肝损伤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方案1和方案2所致肝损伤以混合型为主[分别占58.3%(14/24)和50.0%(18/36)],方案3以胆汁淤积型为主[占50.0%(10/20)]。结论预防性使用GsH未能有效减少HD-MTX相关肝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药物性肝损伤 化学预防 甲氨蝶呤
原文传递
临床药师参与转换生物制剂并手术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
9
作者 包其 李芸 朱建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297-2299,2303,共4页
临床药师参与1例克罗恩病患者药物治疗及监护。评估患者病情、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协同医生制定转换治疗方案。在患者择期行手术治疗期间,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维得利珠单抗的使用时机提出建议,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护... 临床药师参与1例克罗恩病患者药物治疗及监护。评估患者病情、评价药物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协同医生制定转换治疗方案。在患者择期行手术治疗期间,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维得利珠单抗的使用时机提出建议,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监护随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实现了持续临床缓解,总体状况逐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克罗恩病 生物制剂 转换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PIVAS药师临床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倢 王永 +2 位作者 石新 包其 沈国荣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放疗科患者330例为对照组,PIVAS药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患者32...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师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放疗科患者330例为对照组,PIVAS药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选取2019年8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患者321例为观察组,PIVAS药师采用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模式下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结果、医生用药咨询数、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后,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护中紫杉醇脂质体预处理时机达标率由46.73%提高到76.55%,奈达铂水化达标率由48.67%提高到97.25%,联合化疗给药顺序总体达标率由71.53%提高至96.78%,稳定性总体达标率由81.91%提高至99.12%,滴注时间总体达标率由72.69%提高至88.26%;医生用药咨询数由(25±3)例/月提高至(53±4)例/月、药师用药干预采纳数由(23±5)例/月提高至(67±9)例/月;与患者沟通时,用药教育完整性由66.67%提升至93.15%、用药咨询回答准确性由53.33%提升至86.60%、不良事件记录及时性由60.00%提升至93.46%(均P<0.05)。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提升了PIVAS药师在临床实践中与护士、医生、患者沟通过程的专业性及满意度,在医、药、护多学科协作的建设中体现出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临床实践 多学科协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