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癌 被引量:8
1
作者 包善华 谢敏 +3 位作者 张炜炜 周铁 孔文涛 邵宁一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不能切除的10例胰体尾癌行术中射频热疗,观察并发症、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部分病例活检病理学报告为凝固坏死改变,术后CT为高密度改变,B超为高回声改变。所有病例均...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不能切除的10例胰体尾癌行术中射频热疗,观察并发症、近期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部分病例活检病理学报告为凝固坏死改变,术后CT为高密度改变,B超为高回声改变。所有病例均未并发胰瘘,术后腹痛明显缓解,术前8例CA19-9增高的患者术后明显下降。平均随访15个月,2例死亡,8例带瘤健康存活,生存质量尚可。结论RFA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肿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体尾癌 射频消融
下载PDF
24例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包善华 殷凯 谢敏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50-351,355,共3页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8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行ERCP内镜下取石,2例并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20例患者行胰管切开减压、取石,...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8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24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行ERCP内镜下取石,2例并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20例患者行胰管切开减压、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结论胰管结石发病率增高,胰管切开减压、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胰管结石的首选术式,术中超声对胰管寻找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结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ET/CT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包善华 余仔军 +2 位作者 谢敏 潘一明 李爱梅 《现代医学》 2010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胰腺病变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或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并均行全身PET/CT显像,观察胰腺癌患者的PET/CT表现,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分析PET/CT...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6例胰腺病变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或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并均行全身PET/CT显像,观察胰腺癌患者的PET/CT表现,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分析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66例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48例,其中胰腺癌45例,胰腺转移癌3例;良性病变18例,其中囊腺瘤9例,肿块性胰腺炎5例,囊肿2例,胰管结石和胰岛素瘤各1例。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7%,准确性为90.9%。结论:PET/CT是胰腺癌的可靠而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断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包善华 谢敏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6期402-40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 2 0年来处理的胰腺损伤 30例。结果治愈 2 8例 ,死亡 2例。发生并发症 16例 ,发生率 5 3.3% ,其中胰腺假性囊肿 5例 ,胰瘘 8例 ,腹腔脓肿 3例。治愈率 93.3% ,死亡率 6 .7%。结论 胰腺损...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 2 0年来处理的胰腺损伤 30例。结果治愈 2 8例 ,死亡 2例。发生并发症 16例 ,发生率 5 3.3% ,其中胰腺假性囊肿 5例 ,胰瘘 8例 ,腹腔脓肿 3例。治愈率 93.3% ,死亡率 6 .7%。结论 胰腺损伤早期诊断难 ,常伴合并伤 ,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可靠的手段。术中应首先处理腹腔严重的合并伤 ,再循止血、清创、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的原则 ,并根据损伤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运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损伤创面对防止胰腺瘘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大肠癌复发的处理——附3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包善华 谢敏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 了解大肠癌复发的病因,明确大肠癌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大肠癌3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腹探查证实局部复发16例,肝转移6例,腹腔广泛转移8例。局部复发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16例。短路吻合术8例,近端肠造疹... 目的 了解大肠癌复发的病因,明确大肠癌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发性大肠癌30例临床资料。结果 剖腹探查证实局部复发16例,肝转移6例,腹腔广泛转移8例。局部复发肿瘤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16例。短路吻合术8例,近端肠造疹术3例,均选择辅以腹腔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DSA下灌注化疗。再手术后生存1年者4例,生存3年者4例,生存4年者2例。至今健在的6例,其中再手术后1年者2例,2年者2例,3年者2例。结论 复发性大肠癌再手术并辅以综合治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局部复发 DUKES分期
下载PDF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包善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空肠与十二指肠端侧Roux-Y吻合3例,空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5例。结果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8例均治愈,其中仅1例术...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空肠与十二指肠端侧Roux-Y吻合3例,空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5例。结果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8例均治愈,其中仅1例术后近期效果不好,经支持治疗1个月后方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既简便易行、又效果可靠的常用术式,但该手术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同样也不可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综合征 十二指肠空肠 吻合术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不能切除的胰体尾癌适应证及疗效
7
作者 包善华 王健 +1 位作者 周铁 谢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27,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胰体尾癌 适应证 疗效 射频消融疗法 肿瘤治疗 癌患者
下载PDF
胆漏23例处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包善华 周建新 《中华国际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总结23例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肝胆术时预防性放置腹腔乳胶管引流处理胆漏20例,其中2例改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4例再次开腹手术,对形成腹腔内胆汁中的3例胆漏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结果:14例胆漏通过术中... 目的:总结23例胆漏的治疗经验。方法:肝胆术时预防性放置腹腔乳胶管引流处理胆漏20例,其中2例改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4例再次开腹手术,对形成腹腔内胆汁中的3例胆漏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结果:14例胆漏通过术中预防性放置乳胶管引流术后1周左右愈合,2例行ENBD者20d愈合,3例行PCD者,2例PCD术后1月愈合,另一例使患者的一般情况得到改善为再次手术创造了机会,4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者均再次开腹手术,加强引流并胆道减压后治愈。结论:胆道手术放置引流指征宜松,ENBD,PCD在胆漏治疗中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漏 胆道手术 引流术 并发症 病因
下载PDF
盲肠重复畸形误诊盲肠癌1例
9
作者 包善华 周茂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39-239,共1页
女,65岁。因偶然发现右下腹鸭蛋大小肿块1周,3日前感右下腹隐痛不适,经钡剂灌肠检查提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于1933年2月20日入院。2月前有便秘与腹泻交替病史。体查:腹平坦,右下腹扪及6×6cm肿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无压痛.
关键词 盲肠癌 肠重复畸形 钡剂灌肠检查 右下腹隐痛 回盲部肿瘤 肿大淋巴结 右半结肠切除术 内部回声 大便隐血 肠壁肥厚
下载PDF
十二指肠损伤32例处理体会
10
作者 包善华 谢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7-418,共2页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由于十二指肠解剖上的复杂性及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性,故一旦损伤则诊断困难,处理复杂,死亡率较高.我院1980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3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下消化道微小血管瘤出血的外科处理五例分析
11
作者 包善华 刘仁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626-627,共2页
报告5例微小血管瘤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此病临床少见,术前诊断率不高,术中也不易找到病灶。作者介绍了术中找到微小血管瘤病灶的体会。
关键词 微小血管瘤 外科手术 下消化道 出血
下载PDF
甲硝唑-丁胺卡那液腹腔内灌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
12
作者 包善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03-505,共3页
报道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56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组和腹腔未灌注组,两组间除腹腔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与否外,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者经验、术后处理等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并发症的发生... 报道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56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组和腹腔未灌注组,两组间除腹腔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与否外,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者经验、术后处理等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术中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可加强对腹腔内感染的控制,降低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脓肿形成,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灌注 甲硝唑 丁胺卡那
下载PDF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一明 谢敏 +2 位作者 包善华 黄旭 陆金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措施和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胰体尾占位6例,胰腺假性囊肿4...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措施和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胰体尾占位6例,胰腺假性囊肿4例,慢性胰腺炎4例。均有呕血或(和)黑便史,其中4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胃镜和超声胃镜提示14例患者均有胃底静脉曲张,2例同时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8例患者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14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9例患者获得随访,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随访5月~8年均无出血复发。结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以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胃肠出血
下载PDF
改良Sugiura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一明 谢敏 +2 位作者 黄晶 曹亚娟 包善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总结改良Sugiura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共对15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改良Sugiura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明显低于术前(P<0.05... 目的总结改良Sugiura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共对15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改良Sugiura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pressure,FPP)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近期死亡5例,病死率3.29%,主要死亡原因为腹腔出血、严重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近期再出血率1.31%(2/152),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3.8%(21/152),随访121例(82.3%),平均随访时间(48±28)个月。术后5年再出血率为6.61%,肝衰发生率为2.47%,病死率为3.31%。结论改良Sugiura术式并发症少,远期再出血率低,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断流术 改良SUGIURA
下载PDF
断流术中保留食管旁静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晶 谢敏 +2 位作者 潘一明 包善华 许碧云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1-66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保留自然形成的病理性扩张的食管旁静脉对自由门静脉压(FPP)、肝功能指标变化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3月~2006年4月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69例,分为单纯脾切除组、保留... 目的回顾性分析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保留自然形成的病理性扩张的食管旁静脉对自由门静脉压(FPP)、肝功能指标变化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3月~2006年4月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69例,分为单纯脾切除组、保留食管旁静脉组(保留组)和不保留食管旁静脉组(不保留组),比较手术前后FPP变化,并比较断流术组间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三组手术前后FPP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保留组下降幅度最大与不保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保留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不保留组(P<0.05)。结论保留食管旁静脉的断流术能更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并不会使肝功能恶化,且能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 食管旁静脉 自由门静脉压
下载PDF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刚 毛谅 +2 位作者 凡银银 包善华 仇毓东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前减黄对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2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减黄分为两组,其中... 目的观察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前减黄对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2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减黄分为两组,其中减黄组49例,均行内镜下逆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未减黄组63例。观察减黄组ENBD并发症发生率及减黄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讨术前减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减黄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P <0. 05)、血清白蛋白(P <0. 05)等指标较减黄前明显改善;减黄组ENBD并发症发生率为12. 24%,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 98%,未减黄组为41. 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减黄组术前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长于未减黄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减黄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未减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前减黄能改善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生理状态,缩短PD术后住院时间,但并不能有效的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前减黄不推荐作为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的常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前减黄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亚娟 谢敏 +2 位作者 包善华 潘一明 许碧云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临床特点及其对断流术疗效的影响。方法1993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70例,均经断流术治疗,根据术前有无消化道出血病史分为有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对两组间消化道溃疡...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时间、临床特点及其对断流术疗效的影响。方法1993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70例,均经断流术治疗,根据术前有无消化道出血病史分为有出血组和无出血组,对两组间消化道溃疡病史、胆石症病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出血到手术治疗时间以及不同时机的手术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及术前PLT计数等四项指标在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之间的综合效应有统计学意义(x^2=71.707,P=0.000)。住院时间:出血组(37.6±17.24)天与无出血组(31.6±13.0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出血组术中出血量、自由门静脉压降幅、术后多项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等与无出血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出血组中出血1年以上者住院时间、术后自由门静脉压降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近期死亡率与出血1年以内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H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为:①食管胃底中重度静脉曲张,②男性,③红色征,④术前PLT计数〈50×10^9/L。2.消化道出血病史本身对断流术疗效的影响不大,建议具有包括①在内的高危因素时施行预防性断流术治疗。3.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PHT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在首次出血后1年内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高血压 断流术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静脉注射鱼油脂肪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亚娟 谢敏 +2 位作者 潘一明 包善华 许碧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早期静脉应用鱼油脂肪乳剂(FO)对实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n=6)、鱼油治疗组(FOG,n=18)、大豆油(SOG,n... 目的:通过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早期静脉应用鱼油脂肪乳剂(FO)对实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n=6)、鱼油治疗组(FOG,n=18)、大豆油(SOG,n=18)组和等渗盐水组(NSG,n=18)。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120 min后,对FOG组、SOG组和NSG组进行相应干预。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S)、ALT、AST、尿素氮(BUN)、肌苷(Cr)、IL-1β和IL-10的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的活性,胰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并比较各检测指标在不同组的差异。结果:①SAP大鼠血清AMS明显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胰腺病理评分增高(2分及以上);FOG组6 h血清AMS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FOG组2、6 h平均病理评分低于SOG组和NSG组(P<0.01)。②与NG组比,SAP大鼠血清ALT、AST、BUN、Cr值明显升高(P<0.01);FOG组血清ALT、BUN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③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明显活化,FOG组胰腺组织活化NF-κB的A值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结论:①FO能降低SAP大鼠IL-1β的表达,增加IL-10的表达,有助于减轻SAP的过度炎症反应。②FO可能通过调节NF-κB的活性,影响IL-1β和IL-10的表达。③早期静脉应用FO能有效地减轻SAP的胰腺损伤,改善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脂肪乳剂 重症急性胰腺炎 核因子-ΚB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一明 黄旭 +2 位作者 曹亚娟 包善华 谢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接受联合断流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D)及平均流速(V),计算流量(Q)。术中留...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接受联合断流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D)及平均流速(V),计算流量(Q)。术中留取食管壁组织,并通过胃网膜右静脉属支穿刺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对食管壁组织行VEGF免疫组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食管壁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0分(-)3例,1~4分(+)10例,5~8分(++)18例,9~12分(+++)5例,阳性表达率为91.7%,高表达比率为63.9%。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门静脉内径(Dp)和流量(Qp)、脾静脉内径(Ds)和流量(Qs)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的门静脉流速(Vp)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但两组间脾静脉流速(Vs)差异不明显(P>0.05)。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的自由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VEGF的高表达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门静脉压力有关。VEGF所介导的血管新生是内脏高动力循环形成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ω-3鱼油脂肪乳剂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IL-1β、TNF-α和红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亚娟 谢敏 +3 位作者 潘一明 包善华 王健 许碧云 《药学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269-273,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经ω-3鱼油脂肪乳剂静脉治疗后,红细胞膜稳定性的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雄...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经ω-3鱼油脂肪乳剂静脉治疗后,红细胞膜稳定性的变化与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发展过程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以及胰腺炎不同治疗组(n=54)。通过胰管逆行注射法建成急性胰腺炎模型,并分别静脉注射ω-3鱼油脂肪乳剂、大豆油和生理盐水治疗。检测2、6、24h大鼠血清淀粉酶及IL-1β和TNF-α的水平,并观察红细胞膜稳定性的变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大豆油和生理盐水比较,ω-3鱼油脂肪乳剂能显著下调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5),增加红细胞膜稳定性(P<0·001),而且稳定性的增加与两种因子的表达下调之间表现出一定的相关趋势(r分别为0·555和0·756)。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剂能下调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静脉使用ω-3鱼油脂肪乳剂能增强红细胞膜的稳定性,且药效优于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鱼油脂肪乳剂 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红细胞 全肠外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