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切削力的频数差对切削颤振进行早期预报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善斐 张文国 +2 位作者 于骏一 乔思茂 郑德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预报切削颤振的新方法,它利用切削力在幅值域内的频数差作预报参数,可以在颤振孕育过程的初期进行预报,预报的及时性好,它对切削过程中力的随机波动不敏感,且切削条件变化对控制门限值无影响,预报的准确性高。
关键词 切削振动 切削力 颤振 频数差
下载PDF
切削颤振的预报控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于骏一 周晓凯 包善斐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方案。在研究过渡切削过程各个动态切削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特征系数M 作为预报参数,M=H_1~2·σ_F^2/σ_α~2。当M 值超过了设定的控制门限值后,微机预报系统即向控制系统发出控... 本文主要讨论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方案。在研究过渡切削过程各个动态切削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特征系数M 作为预报参数,M=H_1~2·σ_F^2/σ_α~2。当M 值超过了设定的控制门限值后,微机预报系统即向控制系统发出控制信号。本文采用一种特种形式的变速控制系统控制颤振。试验在普通车床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 颤振 预报 控制 相交系数
下载PDF
时变进给抑制切削颤振的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3
作者 包善斐 杨辅伦 +1 位作者 王红岩 乔思茂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4期293-301,共9页
在分析恒进给加工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稳定性。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时变进给切削比单调增大进给切削更能有效地抑制颤振。在一定的条件下,时变进给量变化幅度及变化频率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在优选条... 在分析恒进给加工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稳定性。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时变进给切削比单调增大进给切削更能有效地抑制颤振。在一定的条件下,时变进给量变化幅度及变化频率越大,抑振效果越好。在优选条件范围内,时变进给量幅度变化对抑振效果的影响比时变进给量频率变化的要大。不同的时变进给量的变化波形,皆有较好的抑振效果,其中以矩形波的抑振效果最好.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切削速度 颤振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关于误差复映系数的初步讨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善斐 律永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198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本文通过对误差复映系数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输入误差和输出误差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复映系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2.在同一工序中,复映系数的均值并非是个常量,它随输入误差的大小不同而变化。3.复映系数并不一定是一个10^(-3... 本文通过对误差复映系数的理论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输入误差和输出误差都是随机变量,所以,复映系数也是一个随机变量。2.在同一工序中,复映系数的均值并非是个常量,它随输入误差的大小不同而变化。3.复映系数并不一定是一个10^(-3)数量级的值,它最小不小于遗传系数,最大可以大于1。4.在同一工步的几次走刀中,复映系数也并非是一个常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复映 输出误差 输入误差 随机变量 概率论 正态分布 Gauss 分布
下载PDF
工艺过程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善斐 乔思茂 《质量与可靠性》 1990年第3期34-38,共5页
本文针对目前尚难于有效而准确地用定量的方法来评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靠性的情况,较明确地提出了定性地分析工艺过程可靠性的主要程序,并结合计算实例简明地介绍了可靠性分析中的各种检验方法。
关键词 工艺过程 可靠性 机械工业 管理
下载PDF
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辅伦 王红岩 +1 位作者 包善斐 乔思茂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根据切削过程切削面积的实际变化情况,建立了与进给量有关的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定常进给加工系统和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了加工系统的极限切削宽度表达式。计算机模拟表明,时变进给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 根据切削过程切削面积的实际变化情况,建立了与进给量有关的加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定常进给加工系统和时变进给加工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了加工系统的极限切削宽度表达式。计算机模拟表明,时变进给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加工中的振动。减振效果与时变进给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进给 切削性能 计算机模拟 减振 切削加工
下载PDF
轻型车前轴工艺方案的模糊优选
7
作者 卢龙 池龙珠 +1 位作者 张富 包善斐 《机械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5-26,共2页
运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充分利用人的经验知识,对轻型车前轴的三个工艺方案进行了模糊优选,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同时也表明这一理论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模糊优选 轻型 汽车 前轴 工艺方案
下载PDF
钻削用量的模糊优化设计
8
作者 卢龙 池龙珠 +1 位作者 张富 包善斐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61-65,76,共6页
以单件最低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各约束边界的模糊性[1],运用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模糊优化理论,对长春轻型车前轴主销孔的钻削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获得满意的结果.表明这一理论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钻削用量 优化设计 模糊优化设计
下载PDF
滚针轴承自动涂油机
9
作者 杨辅伦 于骏一 +1 位作者 包善斐 乔思茂 《轴承》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29,共3页
涂油机主要由传动装置、供油装置、涂油装置、滚针套提升装置和送料装置组成,用于万向节滚针轴承装配时的涂油,更换涂油套后还可适用于其他滚针套的涂油。
关键词 轴承 滚针轴承 自动涂油机
下载PDF
耦合效应和滞后效应综合作用对切削过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杨辅伦 洪莉 +1 位作者 于骏一 包善斐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6,46,共3页
本文讨论了耦合效应和滞后效应综合作用对切削过程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当切削过程存在耦合效应和滞后效应综合作用时,系统将在小刚度主轴方位位于α=β/2及α=90°+β/2附近存在两个不稳定区。
关键词 耦合效应 滞后效应 切削 稳定性
下载PDF
机械加工振动的预报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包善斐 张文国 +2 位作者 于骏一 乔思茂 王文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自动化加工技术要求实现无颤振切削。鉴于目前反馈控制法的装置费用较高、抑振效果不太可靠及操作上的障碍等缺陷,预报控制法的研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现今所用预报参数一般存在着以下二个问题:第一,预报参数的控制门限值需要根... 自动化加工技术要求实现无颤振切削。鉴于目前反馈控制法的装置费用较高、抑振效果不太可靠及操作上的障碍等缺陷,预报控制法的研究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现今所用预报参数一般存在着以下二个问题:第一,预报参数的控制门限值需要根据具体加工条件确定,不易掌握,不时出现漏报或误报;第二,预报不及时,预报控制信号往往是在过渡切削过程的后期才发出。用动态切削力幅值落在预先规定的两个宽度相等的区段内的频数差作预报参数,可克服上述问题。在自动化加工中用时变进给切削来抑制颤振,抑振效果好,附加装置的费用较低,而且切屑容易折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振动 预报控制法 频数差
原文传递
用续差法评定工艺过程精度的稳定性的研究
12
作者 包善斐 乔思茂 郑德涛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77-80,共4页
工艺过程精度稳定性是工艺过程可靠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续差法对其进行评定。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用续差法评定工艺过程精度稳定性的原理和步骤,推导出在不同样本容量的情况下续差法评定工艺过程精度稳定性所用统计量的临界值表达式。
关键词 续差法 工艺过程 精度 稳定性
原文传递
A NEW APPROACH FOR PREDICTIVE CONTROL OF CHATTER MACHINING
13
作者 包善斐 张文国 +2 位作者 于骏一 乔思茂 王文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2年第18期1576-1579,共4页
It is essential for automatic machining to realize chatter-free cutting. Since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for the use of the feed-back control for suppressing chatter, such as high costs of equipment, unreliability in e... It is essential for automatic machining to realize chatter-free cutting. Since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for the use of the feed-back control for suppressing chatter, such as high costs of equipment, unreliability in effect on suppressing machining chatter and inconvenience in oper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udy of the predictive control of machining chatter at home and abroad. Recently, there exist two problems in the cho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DIFFERENCE early STAGE prediction time VARYING FEED rate control.
原文传递
单点激振实验中激振点位置的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乔思茂 包善斐 于骏一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本文从多点激振与单点激振的比较中,提出单点激振时激振点位置的选择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单点激振 多点激振 激振点 位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