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忠文先生访谈
1
作者 李世涛 包忠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551-562,共12页
访谈时间:2019年5月4日上午访谈地点:南京市包先生寓所李世涛(以下简称"李"):包先生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最近做一个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口述史的课题,计划让中国当代文论的亲历者谈一些自己经历或知道的事情,为以后学... 访谈时间:2019年5月4日上午访谈地点:南京市包先生寓所李世涛(以下简称"李"):包先生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我最近做一个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口述史的课题,计划让中国当代文论的亲历者谈一些自己经历或知道的事情,为以后学术研究提供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忠文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学 马列文论 鲁迅思想 文艺理论研究 文论家 人道主义 罗根泽 马克思主义文论
原文传递
文化艺术观:鲁迅和陈独秀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包忠文 包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9-47,共9页
陈独秀与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同一战阵中的战友”,他们在探求救国救民真理、对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研究与批判以及对新文艺的思考和探索等方面既有许多相通之处,也显示出各自文化艺术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艺术观 鲁迅 陈独秀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关于美学研究的新构想——读胡健《存在之光——美学引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忠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美学研究 引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构想 2004年版 2001年 美学原理 美学思考 历史形态 逻辑构成 学术目标 研究思路 美学史 审美 追求 应当
下载PDF
别具一格的中国美学史——评胡健的《中国审美意识简史》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忠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35-836,共2页
近读胡健的新著《中国审美意识简史》,深感此著立论与构想都与现有的中国美学史专著不大同。它并不沉溺于细部的阐发,而把论述的重心放在整体显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上,亦即从审美和历史相融合的视角,来勾勒中国审美精神的本体特点... 近读胡健的新著《中国审美意识简史》,深感此著立论与构想都与现有的中国美学史专著不大同。它并不沉溺于细部的阐发,而把论述的重心放在整体显示中国审美意识的发展上,亦即从审美和历史相融合的视角,来勾勒中国审美精神的本体特点及其历史演变的轨迹……这种研究思路颇具新意,因而十分宝贵,理应得到学界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审美意识 别具一格 简史 历史演变 审美精神
下载PDF
自然理性·神秘理性·人间理性──前希腊化时期美、形式
5
作者 包忠文 宁耘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4-180,共7页
自然理性·神秘理性·人间理性──前希腊化时期美、形式包忠文,宁耘自然理性时期人类精神的童年时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神秘的色彩。关于遥远的英雄时代的知识我们只能主要地从荷马的史诗中获得。荷马在他的史诗卷首曾向... 自然理性·神秘理性·人间理性──前希腊化时期美、形式包忠文,宁耘自然理性时期人类精神的童年时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神秘的色彩。关于遥远的英雄时代的知识我们只能主要地从荷马的史诗中获得。荷马在他的史诗卷首曾向缪斯女神呼求灵感。这一行动本身暗示了一种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理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 柏拉图 理性原则 希腊化时期 亚里斯多德 理性主义 赫拉克利特 感性经验 形而上学
下载PDF
文艺启蒙和“做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
6
作者 包忠文 郁晓耕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16-19,共4页
中国的文艺启蒙可以上溯到晚清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展到“五四”、则成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反思文学”到“文学的反思“再到“人的反思”,“十年... 中国的文艺启蒙可以上溯到晚清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展到“五四”、则成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反思文学”到“文学的反思“再到“人的反思”,“十年动乱”中被摧残的人的尊严和价值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文艺重新承担起启蒙任务,并成为整个文化思想界“拨乱反正”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文艺 代言人 人民群众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困蒙” “反思文学” 人性 “雅”
下载PDF
略论“无意识”和文化艺术
7
作者 包忠文 肖君和 《浙江学刊》 1985年第4期46-52,共7页
“无意识”未源于人类社会经验、信息的积淀,是潜意识的外在形式,其基本表现是:人类社会经验的心理痕迹、无意识思维、无意识感知和无意识行为。实事求是地确认无意识,能够丰富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对人类进步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人的深层... “无意识”未源于人类社会经验、信息的积淀,是潜意识的外在形式,其基本表现是:人类社会经验的心理痕迹、无意识思维、无意识感知和无意识行为。实事求是地确认无意识,能够丰富唯物辩证法,有助于对人类进步的全面了解,有助于对人的深层心理的发掘,并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揭开无意识的奥秘,将会加深对人的历史和人自身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主义 潜意识 无意识行为 深层心理 意识思维 心理学 实践意义 集体无意识 精神分析学 神经生理学
下载PDF
论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续)
8
作者 包忠文 王列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9-15,共7页
C.文学母题具体衍化为民族的和社会阶层的,这是精神个体性的两个较大的层次,但更为具体的层次是创作个体层次、欣赏个体的层次和形象塑造的个体层次,创作个体、接受个体及文本中的形象个体最充分也最彻底地展示了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 C.文学母题具体衍化为民族的和社会阶层的,这是精神个体性的两个较大的层次,但更为具体的层次是创作个体层次、欣赏个体的层次和形象塑造的个体层次,创作个体、接受个体及文本中的形象个体最充分也最彻底地展示了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品格文学的精神个体性在创作主体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当不同民族的作家面对相同的文学母题或同一民族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面对相同文学母题的时候,都会因生活阅历的差异和审美情趣的价值取向之别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这种不同的理解直接灌注于创作过程中,因而也就导致作品的主题风格、题材风格和艺术表现风格呈现出个性的精神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个体性 作家 论文学 文学母题 文学作品 创作个体 普列姆昌德 情绪结构 文学阅读 奥涅金
下载PDF
要重视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影响——学习六中全会决议札记 被引量:1
9
作者 包忠文 《群众》 1997年第1期19-20,共2页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谈到要积极开展健康的文艺评论、发挥文艺评论的正确引导作用时指出:“那种淡漠‘二为’方向、远离群众实践的倾向;那种迎合低级趣味、‘一切向钱看’的倾向;那种鄙薄革命文艺传统。
关键词 文艺评论 文艺传统 低级趣味 后现代主义 札记 社会主义文艺 人格精神 政治 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文学
下载PDF
评《文艺学论纲》
10
作者 包忠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4-96,共3页
胡有清同志的《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力求贯彻“立足当代,统摄古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在理论阐述和探讨上尤其重视现代化和民族化的结合,其中不乏新的发现和见解。是一部便于教学的文艺学教材。首先,这本教材... 胡有清同志的《文艺学论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力求贯彻“立足当代,统摄古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则,在理论阐述和探讨上尤其重视现代化和民族化的结合,其中不乏新的发现和见解。是一部便于教学的文艺学教材。首先,这本教材的“新”,表现于对文艺理论体系和文艺学方法论的综合评论和探索上。新时期以来,出版了相当数量文艺学教材。这些教材不同于五十年代中期写的那样以引进苏联文艺学为主体,也不同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写的那样以阐述毛泽东文艺思想为主体,或是以广泛地引进二十世纪以来欧美各文艺美学学派的各种各样的文艺思维模式为主体,大都着力于文艺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文艺学方法论的绍介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艺学教材 新时期 文学艺术 文艺理论体系 文艺学方法论 五十年代 论纲 文学理论 文艺美学
下载PDF
中国知识分子不经过一个炼狱阶段,无法成为启蒙的担当者
11
作者 包忠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13-13,共1页
"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恳谈会记述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 "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学术恳谈会记述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一个值得隆重纪念的节日。有人说,"五四"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全民族喜庆的节日,还应该成为全民族反思的节日。此言极佳!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今天,更有必要以回顾历史,激励当今的精神来纪念这个节日。因此,本刊编辑部于八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召开了题为"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学术恳谈会。现将会上部分发言摘登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主体性 五四时期 五四精神 启蒙 当代中国 五四运动 三个方面 个人主义 全盘西化
下载PDF
横移、拟古与综合创新——对于文学研究学风的一点想法
12
作者 包忠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学风 文艺理论 思想方法 “横移” “拟古” 综合创新
下载PDF
文艺大众化和现实主义——读瞿秋白文论札记
13
作者 包忠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瞿秋白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新时期时行的“大众文化”(即非政治的、商品化的、消闲的 ) ,有着质的不同 :瞿秋白以为文艺大众化的中心课题是革命文艺必须是“大众的” ,“向着大众去” ;瞿秋白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论述与构想和 90年代... 瞿秋白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和新时期时行的“大众文化”(即非政治的、商品化的、消闲的 ) ,有着质的不同 :瞿秋白以为文艺大众化的中心课题是革命文艺必须是“大众的” ,“向着大众去” ;瞿秋白关于“新现实主义”的论述与构想和 90年代出现的“新现实主义” ,也有着原则上的差异 :瞿秋白关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构想是基于现实的历史必然的把握 ,从真实性、倾向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中阐述新现实主义的特质。瞿秋白的文艺论述对当前的文艺创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艺 大众化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核心期刊概论》序
14
作者 包忠文 《江苏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6,共2页
《核心期刊概论》序包忠文核心期刊和"学术榜",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对于一单位或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测定,对于文献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中外期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入而系统地探讨... 《核心期刊概论》序包忠文核心期刊和"学术榜",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它对于一单位或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测定,对于文献信息的筛选和有效利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中外期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深入而系统地探讨核心期刊的性质、效应及其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期刊 期刊研究 引文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取今鉴古 别立新宗——略谈中外文化冲突中的借鉴和创造
15
作者 包忠文 《群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8-59,共2页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同时参与了现代世界的广泛联系之中。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中国人民为求得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此相适应,我国文化思想界产生了中外文化思想的冲突。就...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同时参与了现代世界的广泛联系之中。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中国人民为求得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此相适应,我国文化思想界产生了中外文化思想的冲突。就在这一文化背景上出现了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总结的三种不同的思想潮流。一是复古,即以“尸祝往时,安弱守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弱守雌 鉴古 至论 文化冲突 思想潮流 中外文化 中所 不耻最后 “民族化” 复古派
下载PDF
略谈文学的特征和规律
16
作者 包忠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5-51,共7页
搞文学的人,当然得了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创作的规律是什么? 文学界长期来受“左”的文学思想的干扰。而“左”的文学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便是不准谈文学的特点、规律,否认或抹熬文学的特点、规律。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 搞文学的人,当然得了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创作的规律是什么? 文学界长期来受“左”的文学思想的干扰。而“左”的文学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便是不准谈文学的特点、规律,否认或抹熬文学的特点、规律。这里,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论 文学意义 生命整体 文学实践 情感力量 矛盾纠葛 古代文论 时代风尚 高晓声 《祝福》
下载PDF
新的构想 新的看法 新的思路——读顾永芝《美学原理》
17
作者 包忠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8-62,共5页
顾永芝教授新近出版的《美学原理》既是专著,又是教材,其中多有新的构想,新的看法,新的思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审美对象和审美理论框架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看法。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美主体的界定,提出了新的... 顾永芝教授新近出版的《美学原理》既是专著,又是教材,其中多有新的构想,新的看法,新的思路。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审美对象和审美理论框架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看法。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美主体的界定,提出了新的见解。第三,对审美艺术的意识形态性、社会功能作出了完整的阐述,回答了新时期以来有关这一问题争论中的某些问题。第四,在理论的展开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古今中外化的方法的同时,扣紧时代的特点,并从中外、古今美学思想的"同"与"异"的比较中,进而阐释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审美文化和美学建设面临的民族化和现代化问题。这方面的思考是深入的、切实的,给人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原理》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民族化 现代化
下载PDF
鲁迅思想的现实可能性
18
作者 包忠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是融合着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精粹的 ,是现代的、民族的完美融合 ,它和后殖民主义 ,和狭隘民族主义文化思潮是相敌对的。鲁迅的关于中外、古今文化艺术关系中走民族化、现代化的文艺道路问题 ;关于人、社会、文明的改造的...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是融合着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精粹的 ,是现代的、民族的完美融合 ,它和后殖民主义 ,和狭隘民族主义文化思潮是相敌对的。鲁迅的关于中外、古今文化艺术关系中走民族化、现代化的文艺道路问题 ;关于人、社会、文明的改造的构想 ;关于文艺和科学的论述 ;关于现代性问题 ;都有着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可能性 启蒙主义 现代批判
下载PDF
从“孔乙己”想起
19
作者 包忠文 《群众》 1998年第8期61-61,共1页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使人哭笑不得、又可笑又可怜、亦悲亦喜的人物。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他身上穿着“长衫”,嘴里哼着“之乎者也”,还迷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条。这一切。
关键词 现代化 文化艺术 孔乙己 遗产 民族化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 中国人民 时代潮流 封建文化
下载PDF
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和现代性的反思
20
作者 包忠文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反映着他现代的民族的文化视野,其出发点在改革他面对的文化和人生的痼疾,推动中国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贯穿着他的“立人”的理想和精神解放的历史欲求。他当时召唤“精神界之战士”出... 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反映着他现代的民族的文化视野,其出发点在改革他面对的文化和人生的痼疾,推动中国文化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他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贯穿着他的“立人”的理想和精神解放的历史欲求。他当时召唤“精神界之战士”出现,包含着对传统的现代性和启蒙现代理性的批判。研讨鲁迅的文化建设观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新文化建设观 拿来主义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