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江典型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1
作者 包振宗 卢燕 +1 位作者 陈智锋 侯艳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1-1308,共8页
为探究北江典型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OPEs)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了北江典型流域21个点位的沉积物中10种OPEs的残留量,分析了OPEs的可能来源,并以风险熵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总OPEs(∑OPEs... 为探究北江典型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OPEs)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了北江典型流域21个点位的沉积物中10种OPEs的残留量,分析了OPEs的可能来源,并以风险熵法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显示,总OPEs(∑OPEs)为1.28~51.14 ng/g,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BOEP)、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TEHP)、磷酸三苯酯(TPHP)和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为主要组分。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厂可能是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TCPP、TPHP和磷酸三异丁酯(TiBP)的重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总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TPHP有2个中风险地区、1个高风险地区,乙基己基磷酸二苯酯(EHDPP)有5个中风险地区,其余地区沉积物中的OPEs均为低风险。研究结果为未来珠江流域水环境分类管理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 阻燃剂 沉积物 有机磷酸酯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微塑料降解的主要技术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包振宗 侯艳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733,共6页
微塑料(MPs)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及迁移能力强,是一种持久性的污染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降解是消除MPs污染的有效途径。总结了MPs的生物降解及光催化氧化法,阐述了MPs降解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对... 微塑料(MPs)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及迁移能力强,是一种持久性的污染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影响。降解是消除MPs污染的有效途径。总结了MPs的生物降解及光催化氧化法,阐述了MPs降解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对MPs的污染防治和去除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降解技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种微塑料对1-羟基芘吸附动力学对比及其机理分析
3
作者 包振宗 陈智锋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
微塑料(MPs)具有吸附和迁移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力.通过对比聚氯乙烯(PVC)和聚苯乙烯(PS)MPs对1-羟基芘(MOHP)的吸附特性,结合SEM、显微拉曼等表征手段,探讨MOHP与MPs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VC对MOHP的吸附能力最高,为0.1071μg·... 微塑料(MPs)具有吸附和迁移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力.通过对比聚氯乙烯(PVC)和聚苯乙烯(PS)MPs对1-羟基芘(MOHP)的吸附特性,结合SEM、显微拉曼等表征手段,探讨MOHP与MPs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VC对MOHP的吸附能力最高,为0.1071μg·g-1,PS为0.0765μg·g-1;MOHP在PVC和PS微塑料上为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系数R 2分别0.9976、0.9566;比表面积、卤素键作用对微塑料吸附OHPAHs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微塑料与OHPAHs相互作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动力学 羟基多环芳烃 1-羟基芘
下载PDF
干湿交替和模拟氮沉降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包振宗 侯艳艳 +4 位作者 朱新萍 赵成义 胡保安 贾宏涛 徐晓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8-604,共7页
为探讨干湿交替和模拟氮沉降对高寒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规律,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控制试验,研究水分变化下[100%、70%、50%、40%和25%WFPS(土壤充水孔隙度Water filling soil porosity)]氮添加N0(0 kg&#... 为探讨干湿交替和模拟氮沉降对高寒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规律,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控制试验,研究水分变化下[100%、70%、50%、40%和25%WFPS(土壤充水孔隙度Water filling soil porosity)]氮添加N0(0 kg·hm^(-2)·a^(-1))、N10(10 kg·hm^(-2)·a^(-1))和N100(100 kg·hm^(-2)·a^(-1))处理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O_2排放速率及累积排放量随WFPS值及氮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一个循环,土壤由干到湿的过程中,初期土壤CO_2排放速率最高,随后随着水分减少,土壤CO_2排放速率呈降低趋势;首次干湿循环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最大。土壤TN、NO_3^--N、NH_4^+-N、SOC含量均随土壤水分和氮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SON随土壤水分和氮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水分与土壤CO_2排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氮添加与CO_2排放亦呈正相关。除了土壤SON、SOC含量与土壤CO_2排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外,土壤TN、NO_3^--N、NH_4^+-N与CO_2排放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2排放速率 土壤水分变化 氮添加 高寒湿地
下载PDF
叶腊石耦合微波改善燃料乙醇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包振宗 朱新萍 +1 位作者 台明青 侯艳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3-1366,共4页
利用金刚石生产废物叶腊石耦合微波对燃料乙醇厌氧消化污泥(FEADS)进行处理,探讨该处理方法对FEADS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含水率为97.65%的FEADS,投加叶腊石粉(2g/L)后沉降性能大幅提高,20 min时沉降比(SV)由70.2%减小为5... 利用金刚石生产废物叶腊石耦合微波对燃料乙醇厌氧消化污泥(FEADS)进行处理,探讨该处理方法对FEADS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含水率为97.65%的FEADS,投加叶腊石粉(2g/L)后沉降性能大幅提高,20 min时沉降比(SV)由70.2%减小为54.3%;经叶腊石粉(2g/L)耦合微波(640W、2min)处理后脱水性能大幅提高,污泥比阻(SRF)由1.21×10^(13)m/kg减小为7.23×10^(12) m/kg,可压缩系数由1.33减小为0.63;扫描电镜表明,叶腊石耦合微波处理后FEADS水分容易通过;热重曲线中失重峰明显滞后,显示叶腊石耦合微波处理改善了FEADS的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厌氧消化液 叶腊石 脱水性能 可压缩性
下载PDF
聚氯乙烯微塑料对典型单羟基菲的吸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包振宗 陈智锋 +2 位作者 祁增华 王广钊 蔡宗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0-877,共8页
为丰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相关数据,以3-羟基菲(3-OHP,C_(14)H_(10)O)为菲单羟基衍生物代表污染物,聚氯乙烯(PVC)微塑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VC微塑料在水环境中对3-OHP的吸附行为,并就相关吸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研... 为丰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相关数据,以3-羟基菲(3-OHP,C_(14)H_(10)O)为菲单羟基衍生物代表污染物,聚氯乙烯(PVC)微塑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VC微塑料在水环境中对3-OHP的吸附行为,并就相关吸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该研究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PVC微塑料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得出目标污染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2))>0.99。为保证紫外吸收光谱的准确性,污染物浓度梯度设置为吸光度(Abs)大于0.438,之后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其浓度,结合相关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并配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探讨了在水环境中PVC微塑料对3-OHP的吸附机制。结果如下:(1)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程度最好,吸附动力学拟合系数R^(2)=0.998。因此,PVC吸附3-OHP可能是以表面吸附和外液膜扩散的吸附方式,吸附发生24 h后的平衡吸附量为36.866μg/g;(2)吸附等温线实验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拟合度较高,吸附等温线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56和0.907,更加适合描述PVC对3-OHP的吸附过程,吸附模式主要为单层吸附,也存在小部分多层吸附,PVC对3-OHP的最大吸附量为408μg/g;(3)吸附热力学结果显示PVC微塑料对3-OHP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这表明PVC对3-OHP的吸附为自发、放热的吸附反应;(4)盐度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对3-OHP在PVC上的吸附效率影响不大;(5)DFT理论计算结果表明PVC对3-OHP结合能相对较低,因此推测PVC对3-OHP的主要吸附机制可能是疏水作用,还可能存在弱氢键作用、卤素键作用以及π-π共轭作用。研究揭示了PVC微塑料与有机物相互作用方式,明确了PVC微塑料对3-OHP的吸附模式,探讨了PVC微塑料对3-OHP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PVC微塑料在水溶液中的环境行为。该研究为科学评价微塑料的环境影响提供数据参考,并进一步补充了微塑料的毒理学机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3-羟基菲 紫外分光光度计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聚乙烯微塑料对水中萘的吸附-解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思齐 陈智锋 +2 位作者 包振宗 祁增华 蔡宗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
微塑料是一种新污染物,具有吸附和迁移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力。该研究以聚乙烯(PE)微塑料为载体,萘(NAP)为目标污染物,比较了不同pH值、背景溶液下PE微塑料对NAP的吸附效率,以及在模拟胃液环境下PE微塑料对NAP的释放能力。首先,PE微塑... 微塑料是一种新污染物,具有吸附和迁移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潜力。该研究以聚乙烯(PE)微塑料为载体,萘(NAP)为目标污染物,比较了不同pH值、背景溶液下PE微塑料对NAP的吸附效率,以及在模拟胃液环境下PE微塑料对NAP的释放能力。首先,PE微塑料对NAP的吸附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0.966)与线性等温线模型(R;=0.987)的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其次,在模拟胃液中,PE微塑料对NAP的释放量随着p H值(3、7和11)升高而降低。最后,在模拟淡水环境PE微塑料对NAP的吸附效率大于模拟海水环境,PE微塑料对NAP的吸附效率与p H值呈负相关关系。总的来说,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NAP在PE微塑料上的吸附机理(主要为疏水效应和静电斥力)以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解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吸附机制 模拟胃液
下载PDF
壮心不已
8
作者 包振宗 李鹰 《农经》 1996年第2期28-29,共2页
1984年秋,因患肾癌而摘除了大半个肾的病退老工人王兴飞,被请到北京大兴县旧宫镇集贤村筹建水磨石厂。此时,这位与建材行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50年代北京市的老劳模,怀揣着村里千方百计筹集来的40万元资金,感慨万分:农民兄弟这样信得过我... 1984年秋,因患肾癌而摘除了大半个肾的病退老工人王兴飞,被请到北京大兴县旧宫镇集贤村筹建水磨石厂。此时,这位与建材行业打了一辈子交道的50年代北京市的老劳模,怀揣着村里千方百计筹集来的40万元资金,感慨万分:农民兄弟这样信得过我,我拼上这把老骨头,也不能让乡亲们失望。抱着这一信念,他以赢弱的身躯重操旧业,与8位不甘寂寞的老人共同在这贫瘠的沙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磨石 建材行业 北京市 大兴县 肾癌 提高产品质量 新型建材 花岗石 信念 摘除
下载PDF
环境中微塑料的老化特性及对污染物吸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包振宗 侯艳艳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微塑料(MPs)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可在河流、湖泊和水库中检出,治理难度较大。文章从不同类型MPs老化后的形貌、结晶度、比表面积等变化,介绍了环境中MPs的老化特性。针对不同类型MPs吸附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机制(静电作用、范德... 微塑料(MPs)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可在河流、湖泊和水库中检出,治理难度较大。文章从不同类型MPs老化后的形貌、结晶度、比表面积等变化,介绍了环境中MPs的老化特性。针对不同类型MPs吸附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机制(静电作用、范德华力、氢键、疏水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文章指出,未来解决MPs污染相关问题的根源在于控制污染源,减少难降解塑料的生产与使用,开发易降解和可替代的绿色环保产品,加强塑料垃圾的回收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老化特性 吸附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