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为本,建立大学生宿舍和谐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包永堂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9期239-239,共1页
结合宿舍矛盾问题,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探讨了以人为本,建立大学生宿舍和谐关系的方法步骤,并给出了相关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宿舍矛盾 人际关系 辅导员
下载PDF
面向单幅图像的高质量深度估计方法
2
作者 包永堂 燕帅 齐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1770,共10页
单幅图像的深度估计是机器人导航、场景理解中的一项关键任务,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针对单幅图像深度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isionTransformer(ViT)的单幅图像深度估计方法.首先用预训练的DenseNet对图像进行下采... 单幅图像的深度估计是机器人导航、场景理解中的一项关键任务,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复杂问题.针对单幅图像深度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isionTransformer(ViT)的单幅图像深度估计方法.首先用预训练的DenseNet对图像进行下采样,将特征编码成适用于ViT的特征序列;然后通过稠密连接的ViT处理全局上下文信息,并将特征序列重新组装成高维度特征图;最后将RefineNet进行上采样,得到完整的深度图像.在NYUV2数据集上与一些代表性的深度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对网络结构进行消融实验,同时对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误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面向单幅图像可以生成具有丰富细节的高质量深度图像;与传统的编码器解码器方法相比,该方法的PSNR值平均提高1.052 dB,平均相对误差下降7.7%~21.8%,均方根误差下降5.6%~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深度估计 vision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全程化”大学生科技活动模式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苏兴 包永堂 刘会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0期222-222,224,共2页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效途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科技意识和团队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参与比例不高,并有功利化倾向。通过构建"全程化"大学生科技活...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效途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科技意识和团队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参与比例不高,并有功利化倾向。通过构建"全程化"大学生科技活动模式,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创新的快乐,以达到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化 科技活动 大学生
下载PDF
基于WS-Security规范的安全Web服务性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友祥 包永堂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4-2368,共5页
为了评估使用WS-Security规范进行安全处理后的Web服务性能,在研究分析Web服务架构及WS-Security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改进的时间响应评估模型.采用真实的测试环境,针对Web服务的时间性能和消息大小进行了实验,得出WS-Security安全规范... 为了评估使用WS-Security规范进行安全处理后的Web服务性能,在研究分析Web服务架构及WS-Security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改进的时间响应评估模型.采用真实的测试环境,针对Web服务的时间性能和消息大小进行了实验,得出WS-Security安全规范对Web服务响应时间和空间性能的影响,从而为Web服务在安全和性能两方面如何选择提供真实依据,对Web服务安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ecurity WEB服务 性能评估 时间响应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苏兴 包永堂 段友祥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9-83,91,共6页
本文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 本文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随人口统计学变量变化而不同,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共同作用,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资本 心理健康 学业成就
下载PDF
Oracle DataGuard在异地容灾中的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潘立江 包永堂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年第10期8-10,共3页
对于高度依赖信息以及信息集中的企业来说,如何尽量降低数据灾难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Oracle DataGuard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构连了异地容灾数据保护模式,给出了异地容灾实现的结构图和具体实例的实现步骤,... 对于高度依赖信息以及信息集中的企业来说,如何尽量降低数据灾难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Oracle DataGuard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构连了异地容灾数据保护模式,给出了异地容灾实现的结构图和具体实例的实现步骤,结果表明能够达到异地容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CLE DATAGUARD 异地容灾 分析与应用
下载PDF
面向单幅图像的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包永堂 周鹏飞 齐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0-1858,共9页
针对3DMM参数拟合方法生成的纹理过于粗糙、结果不够逼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首先构建RP-Net回归网络和包含5万幅人脸图像的数据集,从输入图像中学习参数,并拟合人脸模型生成3D人脸几何;然后通过... 针对3DMM参数拟合方法生成的纹理过于粗糙、结果不够逼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幅图像逼真3D人脸重建方法.首先构建RP-Net回归网络和包含5万幅人脸图像的数据集,从输入图像中学习参数,并拟合人脸模型生成3D人脸几何;然后通过构造多层次的损失函数进行弱监督学习,包括低水平的像素损失、地标损失和高水平的身份损失;最后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生成逼真的人脸纹理.在2个通用人脸数据集和1个人工生成的人脸数据集上与最近的3D人脸重建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对影响重建的光照、表情和转向等因素进行实验,根据SSIM和PSNR对3D重建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面向单幅图像可以生成准确的3D人脸形状和逼真的人脸纹理;与最近的3D人脸重建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训练时间和迭代次数分别降低了6%和13%,SSIM值增加0.005~0.010,PSNR值平均提高0.03~0.0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人脸重建 人脸对齐 3D形变模型 纹理映射 单幅图像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头发建模技术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包永堂 齐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43-2556,共14页
头发是人类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一个人的年龄、背景及身份等的重要依据.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头发建模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的头发建模是基于物理模拟的,通过设置相关参数构造出不同的头发,计算量很大,建... 头发是人类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一个人的年龄、背景及身份等的重要依据.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头发建模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的头发建模是基于物理模拟的,通过设置相关参数构造出不同的头发,计算量很大,建模过程也不直观、难以控制;而基于图像的头发建模方法,具有建模速度快、模型逼真度高等优点,近几年受到研究者重视,开始成为另外一个研究热点.回顾了基于单幅图像的头发建模、基于多幅图像的静态头发建模、基于视频的动态头发建模、头发建模结果的编辑重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及不足,最后提出了基于图像的头发建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建模 基于图像的头发建模 头发编辑重用 头发仿真 方向场
下载PDF
自适应光流估计驱动的微表情识别
9
作者 包永堂 武晨曦 +1 位作者 张鹏 单彩峰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0-3073,共14页
目的微表情识别旨在从面部肌肉应激性运动中自动分析和鉴别研究对象的情感类别,其在谎言检测、心理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微表情识别方法通常依赖离线光流估计,导致微表情特征表征能力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目的微表情识别旨在从面部肌肉应激性运动中自动分析和鉴别研究对象的情感类别,其在谎言检测、心理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微表情识别方法通常依赖离线光流估计,导致微表情特征表征能力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光流估计的微表情识别模型(adaptive micro-expression recognition,AdaMER)。方法AdaMER并行联立实现光流估计和微表情分类两个任务自适应学习微表情相关的运动特征。首先,提出密集差分编码—解码器以提取多层次面部位移信息,实现自适应光流估计;然后,借助视觉Transformer挖掘重建光流蕴含的微表情判别性信息;最后,融合面部位移微表情语义信息与微表情判别信息进行微表情分类。结果在由SMIC(spontaneous micro-expression recognition)、SAMM(spontaneous micro-facial movement dataset)和CASME Ⅱ(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icro-expression)构建的复合微表情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UF1(unweighted F1-score)和UAR(unweighted average recall)分别达到了82.89%和85.95%,相比于最新方法FRL-DGT(feature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with adaptive displacement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er fusion)分别提升了1.77%和4.85%。结论本文方法融合了自适应光流估计与微表情分类两个任务,一方面以端到端的方式实现自适应光流估计以感知面部细微运动,提高细微表情描述能力;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微表情判别信息,提升微表情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表情识别 自适应光流估计 运动特征 差分编码 特征融合
原文传递
换装行人重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鹏 张晓林 +2 位作者 包永堂 贲晛烨 单彩峰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2-1264,共23页
行人重识别旨在建立目标行人在多个无交叉覆盖监控区域间的身份联系,在智慧城市、司法侦查和监控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行人重识别方法针对短时间跨度场景,依赖行人外观特征的稳定不变性,旨在克服光照差异、视角变化和物体... 行人重识别旨在建立目标行人在多个无交叉覆盖监控区域间的身份联系,在智慧城市、司法侦查和监控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行人重识别方法针对短时间跨度场景,依赖行人外观特征的稳定不变性,旨在克服光照差异、视角变化和物体遮挡等挑战。与之不同,换装行人重识别针对长时间跨度场景,除受限于上述挑战还面临换装带来的外观变化问题,是近几年的一个研究难点和热点。围绕换装行人重识别,本文从数据集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面临的挑战和难点。首先,梳理并比较了当前针对换装行人重识别的数据集,从采集方式、行人及样本数量等方面分析其挑战性和面临的局限性。然后,在简单回顾换装行人重识别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基于非视觉传感器的方法和基于视觉相机的方法两类。针对基于非视觉传感器的方法,介绍了深度传感器、射频信号等在换装行人重识别中的应用。针对基于视觉相机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基于显式特征设计与提取的方法、基于特征解耦的方法和基于隐式数据驱动自适应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换装行人重识别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换装行人重识别 深度学习 特征学习与表示 生物特征 特征解耦 数据驱动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