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包菊 刘佳 +1 位作者 曲元 穆东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剖宫产娩出并完成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终点是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pH值对剖宫产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剖宫产娩出并完成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终点是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按照新生儿是否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脐动脉血气pH值。收集母婴围产期的资料和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脐动脉血气pH对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72例新生儿(择期541例、急诊331例),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4. 1%,其中发生率最高的3项分别为感染、吸入性肺炎及心肌损伤。无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 31,有并发症组pH值平均为7. 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本研究中pH≤7. 20的总体比例为3. 1%(27/872),其中无并发症组pH值≤7. 20的比例为1. 6%(12/749),有并发症组pH值≤7. 20的比例为12. 2%(15/1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8. 224,95%CI:4. 910~13. 777,P <0. 001)、妊娠期高血压(OR=1. 886,95%CI:1. 004~3. 546,P=0. 049)、宫内生长受限(OR=4. 429,95%CI:1. 280~15. 330,P=0. 019)、急诊剖宫产(OR=2. 711,95%CI:1. 682~4. 369,P <0. 001)、脐动脉血气pH值≤7. 20(OR=7. 420,95%CI:2. 951~18. 655,P <0. 001)及5分钟Apgar评分小于10分(OR=11. 849,95%CI:3. 977~35. 128,P <0. 001)是新生儿发生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脐动脉血气pH值预测全部新生儿、择期新生儿及急诊新生儿住院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570(95%CI:0. 508~0. 633,P=0. 012)、0. 559(95%CI:0. 465~0. 652,P=0. 189)及0. 617(95%CI:0. 538~0. 697,P=0. 002)。结论:脐动脉血气pH值≤7. 2与剖宫产新生儿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有相关性,但是ROC分析显示其预测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 血气分析 氢离子浓度 婴儿 新生 疾病 剖宫产术
下载PDF
不同硬膜外镇痛模式对肥胖产妇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包菊 邓春梅 曲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硬膜外镇痛模式对肥胖产妇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本院肥胖产妇586例,年龄21~43岁,BMI 30~41 kg/m^2,ASAⅡ或Ⅲ级,按照镇痛模式分为两组,每组105例:连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和间歇脉冲硬膜外... 目的比较两种硬膜外镇痛模式对肥胖产妇镇痛效果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本院肥胖产妇586例,年龄21~43岁,BMI 30~41 kg/m^2,ASAⅡ或Ⅲ级,按照镇痛模式分为两组,每组105例:连续硬膜外输注组(CEI组)和间歇脉冲硬膜外输注组(IEB组)。两组均事先配置硬膜外注射混合液0.08%罗哌卡因+0.45μg/ml舒芬太尼200 ml。CEI组:背景剂量6 ml/h,PCEA剂量6 ml,注药速率为60 ml/h,锁定时间30 min;IEB组:脉冲频率每小时1次,剂量6 ml,注药速率400 ml/h,PCEA剂量6 ml,锁定时间30 min。应用SPSS 22.0中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模块,采用1∶1最近邻匹配法、设定卡钳值为0.01进行倾向性匹配分析。记录镇痛前、镇痛后10、30 min和宫口开全时NRS评分;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记录镇痛药物总量、PCEA追加次数、PCEA有效次数和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宫口开全时IEB组NR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3.8±0.7)分vs(4.2±0.7)分,P<0.05]。IEB组三个产程时间明显长于CEI组(P<0.05),PCEA追加次数及PCEA有效次数明显少于CEI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镇痛药物总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EB模式为肥胖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影响分娩方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肥胖产妇联合PCEA进行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娩方式 肥胖产妇 镇痛效果
下载PDF
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包菊 曲元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 目的观察0.5%等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5%(比重1.008)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给予7~10mg,罗哌卡因组给予11~15mg。腰麻平面不足T_6者,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结果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分钟达到最高平面,均为T_4(T_6~T_2)。运动阻滞分级在注药60分钟时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均可在150分钟内恢复。结论 0.5%罗哌卡因可以达到与0.5%布比卡因同样的阻滞麻醉效果,产生相对较少的麻醉并发症及更轻程度的运动阻滞。0.5%罗哌卡因可以作为布比卡因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罗哌卡因 剖宫产
下载PDF
孕妇硬脊膜穿破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二例
4
作者 包菊 曲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3,共2页
近年来,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尤其是深静脉血栓疾病已经引起了重视,但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尚缺乏关注。研究表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危及妊娠和产褥期女性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具备特异性... 近年来,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尤其是深静脉血栓疾病已经引起了重视,但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尚缺乏关注。研究表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是危及妊娠和产褥期女性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具备特异性,易被误诊,尤其是硬脊膜穿破后头痛(post 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的患者。我院遇到2例产褥期PDPH合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硬脊膜穿破 血栓形成性疾病 孕妇 严重并发症 产褥期 血栓疾病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教育探讨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秀华 包菊 黄爱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 2007年第9期106-107,共2页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开设这门课的认识。结果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这门重要的课程,但有2.5%的医学生认为急救复苏知识在大学仅可作为了解内容,真正的学习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而对非医学生的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另外,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结论应大力加强普及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的教育;并对教学方法给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处理 大学生 知识教育 复苏 急性心肌梗塞 急救知识 突发事件 意外情况
下载PDF
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0
6
作者 包菊 赫英东 +1 位作者 包艾荣 曲元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拟阴道分娩且按新产程标准管理的907例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按旧产程标...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拟阴道分娩且按新产程标准管理的907例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按旧产程标准(Friedman产程标准)管理的982例单胎足月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镇痛资料、产科和新生儿资料,比较2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产妇的年龄以及高龄产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0.2±3.0)与(29.6±2.9)岁,t=3.823;8.2%(74/907)与4.2%(41/982),χ^2=13.087;P值均<0.001],2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接受镇痛时宫口扩张程度[M(P25~P75)]小于对照组[2(1~2)与2(1~3)cm,Z=-3.752],镇痛前和第二产程数字等级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8(8~9)与8(8~10)分,Z=-14.441;5(4~5)与6(5~7)分,Z=-16.495]。研究组中位镇痛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20(340~750)与300(200~453)min,Z=-17.801],镇痛泵用药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68(35~84)与30(18~48)ml,Z=-18.004](P值均<0.001)。2组产妇分娩镇痛相关并发症(低血压、穿破硬脊膜、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1.8%(651/907)与63.2%(621/982),χ^2=15.623],中转剖宫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3.6%(123/907)与20.5%(201/982),χ^2=18.831](P值均<0.001)。研究组产钳助产的比例显现出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未见统计学意义[14.8%(133/907)与15.3%(150/982),χ^2=0.093,P=0.797]。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80(470~900)与480(360~660)min,Z=-12.490;56(31~89)与37(24~58)min,Z=-9.964;7(5~10)与6(5~8)min,Z=-6.673;P值均<0.001]。研究组人工破膜率低于对照组[55.2%(501/907)与63.2%(621/982),χ^2=12.516,P<0.001]。研究组产时发热、病理证实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8%(98/907)与6.4%(63/982),χ^2=11.652;9.6%(87/907)与3.7%(36/982),χ^2=27.201;12.6%(114/907)与5.7%(56/982),χ^2=27.144;P值均<0.05]。2组产妇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和输血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研究组因活跃期停滞而施行剖宫产术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7%(7/123)与50.2%(101/201),χ^2=68.173,P<0.05],因宫内感染、相对头盆不称中转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1.0%(75/123)与30.8%(62/201),χ^2=2.680;20.3%(25/123)与8.0%(16/201),χ^2=10.555;P值均<0.05]。2组胎儿窘迫及其他指征中转剖宫产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镇痛延长了平均镇痛时间,减少了以活跃期停滞为指征的剖宫产,虽然轻度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但未增加产钳助产、母体输血治疗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镇痛 硬膜外 产程 第二 镇痛 产科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生物节律对产妇分娩疼痛、硬膜外镇痛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包菊 曲元 +1 位作者 朱赛楠 王东信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1-666,共6页
目的 观察生物节律对产妇分娩疼痛、硬膜外分娩镇痛及最终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 571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头位、单胎、足月,且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本研... 目的 观察生物节律对产妇分娩疼痛、硬膜外分娩镇痛及最终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 571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头位、单胎、足月,且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本研究.根据镇痛开始时间将产妇分为4个时间段组,分别为上午组(7:01 ~13:00) 955例、下午组(13:01~19:00)1 159例、晚上组(19:01~1:00) 763例和凌晨组(1:01~7:00) 694例.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对4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4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Bonferroni法、一般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上午组、下午组、晚上组及凌晨组镇痛前NRS疼痛评分分别为(8.6±1.1)、(8.8±1.0)、(8.9±1.0)和(8.7±1.0)分,一般线性模型校正后,NRS疼痛评分分别为(8.6±0.0)、(8.8±0.0)、(8.9±0.0)和(8.7±0.0)分.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下午组与上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晚上组与上午组、凌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镇痛10和30 min后上午组、下午组、晚上组及凌晨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4.3±1.0)和(1.8±0.9)分、(4.8±1.0)和(2.1±0.9)分、(4.9±1.1)和(2.2±1.0)分、(4.4±1.1)和(1.8±1.0)分,下午组、晚上组与上午组、凌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或0.05);镇痛达标(NRS疼痛评分≤3分)比例分别为19.7%(188/955)和97.4%(930/955)、11.6%(13 4/1159)和96.0%(1 113/1 159)、11.3%(84/743)和95.2%(707/743)、18.7%(130/694)和96.5%(670/694),下午组、晚上组与上午组、凌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或0.05).(3)4组产妇最终分娩方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下午和晚上2个时间段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镇痛前疼痛程度更重,镇痛1 0和30 min后的效果和镇痛达标率更差,但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分娩镇痛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 分娩疼痛 镇痛 产科 接生 产科
原文传递
生物节律对分娩镇痛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包菊 曲元 王东信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77,89,共4页
目的探索生物节律对分娩镇痛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2051例拟阴道分娩的头位、单胎、足月、自发宫缩进入产程并且接受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本研究。根据分娩时间分为上午组(7:01-13:00)、下午组(13:01-19:00)、晚上组(19:01-... 目的探索生物节律对分娩镇痛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2051例拟阴道分娩的头位、单胎、足月、自发宫缩进入产程并且接受了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纳入本研究。根据分娩时间分为上午组(7:01-13:00)、下午组(13:01-19:00)、晚上组(19:01-1:00)和凌晨组(1:01-7:00),观察各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①4组间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妊娠周数、妊娠期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间的分娩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1),晚上组剖宫产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③下午组和晚上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较高,而上午组和凌晨组较低。结论生物节律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可能有影响,晚上时段剖宫产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镇痛 产科 分娩方式 初产妇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胎盘植入产妇麻醉管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包菊 曲元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胎盘植入产妇的麻醉管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断为“胎盘植入”的病例,剔除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及削宫取胎的病例,最终8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黏连组(A组,41例)、植入组(I组,20例...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胎盘植入产妇的麻醉管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断为“胎盘植入”的病例,剔除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及削宫取胎的病例,最终82例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黏连组(A组,41例)、植入组(I组,20例)、穿透组(P组,21例),分析产妇的麻醉管理及母婴预后。结果A组34例(82.9%)行椎管内麻醉,6例(14.6%)行全身麻醉,1例(2.4%)先行椎管内麻醉后术中转为全身麻醉;I组11例(55.0%)行椎管内麻醉,6例(30.0%)行全身麻醉,3例(15.0%)先行椎管内麻醉后术中转为全身麻醉;P组2例(9.5%)行椎管内麻醉,12例(57.1%)行全身麻醉,7例(33.3%)先行椎管内麻醉后术中转为全身麻醉。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麻醉方式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程度越重,出血量越多,产妇子宫切除率越高,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越低,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植入程度轻者,首选椎管内麻醉,穿透型植入且术前预先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导管的产妇,首选全身麻醉。胎盘植入程度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剖宫产术 麻醉
原文传递
硬膜外镇痛给药的背景模式改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军 丁炎明 +5 位作者 冯嘉蕾 程海丹 李颖 包艾荣 包菊 曲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9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 探讨两种分娩镇痛方法 对妊娠结局及镇痛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实施EA+PCEA镇痛方法 的足月、单胎头位且无头盆不称及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产科病理情况的正常产妇121人... 目的 探讨两种分娩镇痛方法 对妊娠结局及镇痛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实施EA+PCEA镇痛方法 的足月、单胎头位且无头盆不称及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等产科病理情况的正常产妇121人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相同条件下2014年11月1日—2015年3月31日期间实施EA+背景模式PCEA镇痛方法 的正常产妇110人作为观察组.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两组产妇分娩后10 min、30 min、1 h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比较,1 h N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导尿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最终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背景输入的PCEA镇痛形式止痛效果更好、更持久,对产妇的最终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背景模式 止痛效果 妊娠结局 安全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