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绵羊不同部位骨骼肌营养成分、肌纤维特性及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分析
1
作者 赵丽 沈继源 +5 位作者 包高良 赵鹏飞 石斌刚 刘秀 李少斌 罗玉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4,共10页
旨在比较藏绵羊母羊7个部位肌肉(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小腿肌)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特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基因(AKT1、mTOR和FAB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含水量均在75%左... 旨在比较藏绵羊母羊7个部位肌肉(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小腿肌)的营养成分、肌纤维特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基因(AKT1、mTOR和FABP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含水量均在75%左右;小腿肌的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背最长肌(P>0.05),腰大肌的蛋白含量低于小腿肌(P<0.01);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高于除腰大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而小腿肌IMF含量最低(1.15%)。肌纤维横截面积大小为冈上肌>股四头肌>臂三头肌>小腿肌>胸斜方肌>腰大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是股四头肌>冈上肌>小腿肌>臂三头肌>腰大肌>胸斜方肌>背最长肌;背最长肌密度最大,高于冈上肌(P<0.05);肌纤维面积、直径与肌内脂肪含量均呈负相关,而肌纤维密度与IMF含量呈正相关;肌纤维面积与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而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6、-0.831)。AKT1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部位(P<0.05),而mTOR基因在股四头肌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小腿肌、背最长肌(P>0.05),显著高于臂三头肌、冈上肌及腰大肌(P<0.05),与胸斜方肌差异极显著(P<0.01);FABP3基因在小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除冈上肌外的其他部位(P<0.05)。AKT1和mTOR基因表达量与肌肉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其中AKT1基因与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01);FABP3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8)。综合分析可知,藏绵羊小腿肌更符合人们对高蛋白、低脂肪羊肉特点的要求,而背最长肌相比于其他部位嫩度更好;AKT1和mTOR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蛋白质合成呈正相关,FABP3基因表达量与藏绵羊不同部位肌肉IMF沉积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骨骼肌 营养成分 肌纤维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肉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营养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亚娜 郎玉苗 +6 位作者 包高良 韩冬洁 孙宝忠 谢鹏 张丽 李海鹏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0-364,共5页
对甘南牦牛肉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高品质肉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及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蛋白质含量高2.05%(p<0.05),脂肪含量低0.47%(p<0.05),两者总糖、胆固醇... 对甘南牦牛肉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高品质肉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及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蛋白质含量高2.05%(p<0.05),脂肪含量低0.47%(p<0.05),两者总糖、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的Fe、Ca、P、V_E含量分别高0.74、0.83、7.11、0.12 mg/100 g(p<0.05)。甘南牦牛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高4.10%,其中γ-亚麻酸、α-亚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p<0.01)。甘南牦牛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p<0.05),两者Ile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1.53和71.17。相较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甘南牦牛肉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更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肉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中国西门塔尔牛 营养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描述词的建立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莉 张丽 +5 位作者 郭兆斌 包高良 周玉春 孙宝忠 余群力 魏晋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4-78,共5页
为研究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描述词的建立方法,本实验以拉萨斯布牦牛黄喉为原料,青野山泡椒为主要辅料制作泡椒牦牛黄喉。采用感官剖面分析,首先对感官描述词利用M值法进行初次筛选,得到切面光滑的、有刺激性的、有光泽的、肉香的等19... 为研究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描述词的建立方法,本实验以拉萨斯布牦牛黄喉为原料,青野山泡椒为主要辅料制作泡椒牦牛黄喉。采用感官剖面分析,首先对感官描述词利用M值法进行初次筛选,得到切面光滑的、有刺激性的、有光泽的、肉香的等19个泡椒牦牛黄喉产品的感官品质描述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19个初筛获得的描述词进行二次筛选,提取5个主成分PC1(24.13%)、PC2(13.12%)、PC3(10.81%)、PC4(8.39%)、PC5(7.89%),分别代表泡椒牦牛黄喉的外观、质地、风味、组分和色泽特征,再结合相关性分析从5个主成分因子中分别筛选出能较全面评价泡椒牦牛黄喉感官品质的描述词,最终得到切面光滑的、有刺激性的、结实的、多汁的及乳白的5个描述词作为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的关键描述词,能较准确评价泡椒牦牛黄喉的感官品质。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建立泡椒牦牛黄喉的感官描述词具有可行性,可为进一步建立泡椒牦牛黄喉产品的感官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椒牦牛黄喉 感官评价 M值 主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初始pH变化预测真空包装冷藏过程中的牦牛肉质构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丽 包高良 +5 位作者 孙宝忠 牛珺 郭兆斌 王莉 余群力 谢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4-328,共5页
为了研究牦牛肉早期p H变化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取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于0℃下冷藏,测定宰后72 h以内的p H变化及宰后12 d的质构特性,并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建立质构特性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牦牛肉宰... 为了研究牦牛肉早期p H变化对其质构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取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于0℃下冷藏,测定宰后72 h以内的p H变化及宰后12 d的质构特性,并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及逐步多元回归建立质构特性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牦牛肉宰后p H变化主要发生于最初24 h以内,之后p H维持在5.5左右。通过动态数据分析所得这些参数在逐步式预测方程(α_(入选)=0.05)中出现。5项TPA指标的预测方程中,硬度和咀嚼性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85,初始参数p H0共计4次入选预测方程(α_(入选)=0.05)。模型决定系数R^2在0.64至0.93之间,相对分析误差(RPD)均超过了2.0。结果说明基于p H早期变化的牦牛肉质构预测模型可用于实际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p H 质构特性 逐步多元回归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泡椒牦牛黄喉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包高良 郭兆斌 +5 位作者 魏晋梅 张丽 王莉 周玉春 孙宝忠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0-254,共5页
对牦牛黄喉进行泡椒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牦牛副产物的增值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本实验以水煮时间、食用碱质量浓度、浸渍液中泡椒的比例和泡制时间4个反应因素,以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工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 对牦牛黄喉进行泡椒产品的开发,有利于牦牛副产物的增值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本实验以水煮时间、食用碱质量浓度、浸渍液中泡椒的比例和泡制时间4个反应因素,以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工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泡椒牦牛黄喉的制作工艺条件。经方差分析得知泡制时间和食用碱质量浓度的交互影响显著,泡椒比例和泡制时间对泡椒牦牛黄喉的交互影响极显著。结果表明,最优制作条件为水煮时间25min,食用碱质量浓度0.7g/100m L,泡椒比例21%,泡制时间53h。在此制作条件下得到泡椒牦牛黄喉色泽良好,口感细腻,脆嫩,泡椒香气浓郁,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可达到36.19。验证实验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分为35.27,表明实验结果与软件优化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感官评价 泡椒牦牛黄喉 优化
下载PDF
牦牛屠宰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污染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玉春 张丽 +6 位作者 孙宝忠 余群力 王莉 包高良 郝培谷 孔德云 杨志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151,共5页
为了掌握牦牛屠宰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本实验对甘肃玛曲某牦牛屠宰场在牦牛屠宰过程中的屠宰前、屠宰中和分割后三个阶段以及牦牛胴体等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研究发现,屠宰前的各采样点中... 为了掌握牦牛屠宰过程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污染状况,本实验对甘肃玛曲某牦牛屠宰场在牦牛屠宰过程中的屠宰前、屠宰中和分割后三个阶段以及牦牛胴体等14个采样点进行采样,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研究发现,屠宰前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5.45logCFU/g以上,大肠菌群在3.25logCFU/g以上;屠宰中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3.37logCFU/cm2以上,大肠菌群在1.63logMPN/100cm2以上;在分割后的各采样点中,菌落总数在3.68logCFU/cm2以上,大肠菌群在1.74logMPN/100cm2以上;在胴体的剥皮、劈半和分割三个时期中,分割后的菌落总数(3.49logCFU/cm2)和大肠菌群(1.61 logMPN/100cm2)污染最严重,剥皮后的菌落总数(2.47logCFU/cm2)和大肠菌群(1.53logMPN/100cm2)污染最小。结果表明,屠宰前环境污染最严重,胴体随着剥皮、劈半和分割的进行,菌落总数显著增加,分割后胴体的大肠菌群显著高于剥皮和劈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屠宰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下载PDF
应用模糊数学建立油淋牦牛干巴的感官品质评价体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包高良 刘亚娜 +4 位作者 韩冬洁 孙宝忠 张丽 谢鹏 李海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87-293,共7页
为了建立油淋牦牛干巴的感官特性评价方法,本实验选取云南香格里拉牦牛干巴为实验对象进行油淋牦牛干巴的制作,用M值法筛选出用于评价油淋牦牛干巴的备选指标,并且运用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法和强制决定法,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确... 为了建立油淋牦牛干巴的感官特性评价方法,本实验选取云南香格里拉牦牛干巴为实验对象进行油淋牦牛干巴的制作,用M值法筛选出用于评价油淋牦牛干巴的备选指标,并且运用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法和强制决定法,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确定其权重分配,采用百分制建立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体系,进一步选取3组样品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排序优选出10项指标用于建立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指标包括色泽、哈喇味、膻味、油炸味、肉滋味、咸味、肉质颗粒感、硬度、残渣度、咀嚼性,并确定其权重分配,色泽、肉滋味和咸味权重均为15,肉质颗粒感、咀嚼性、油炸味和哈喇味权重均为10,硬度、残渣度和膻味权重均为5。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厚度为2 mm样品感官评价总分最高,在肉质颗粒感、膻味、哈喇味、肉滋味和咸味等感官指标方面,厚度为2 mm样品感官评分最高。因此,采用模糊数学法建立的油淋牦牛干巴感官评价标准能客观准确地评判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该体系的构建为油淋牦牛干巴感官品质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干巴 油淋 感官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下载PDF
牦牛肉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丽 孙宝忠 +7 位作者 魏晋梅 周玉春 王莉 余群力 谢鹏 李海鹏 刘璇 包高良 《肉类研究》 2014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了解牦牛肉在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等品质特征差异,本试验选取斯布牦牛和甘南牦牛两种品系的半腱肌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过程中食用品质及风味物质的特征。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肉色逐渐加深,两品系牦牛肉L*值在第5天均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 为了解牦牛肉在发酵过程中的风味等品质特征差异,本试验选取斯布牦牛和甘南牦牛两种品系的半腱肌为研究对象,测定发酵过程中食用品质及风味物质的特征。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肉色逐渐加深,两品系牦牛肉L*值在第5天均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斯布牦牛肉硬度发酵后较发酵前下降32 543.35 g,弹性增大2.573 mm,咀嚼性降低8 912.89 mJ,甘南牦牛肉硬度发酵后较发酵前下降28 668.6 g、弹性增大2.041 mm、咀嚼性降低6 685.51 mJ。斯布牦牛发酵肉中检出18种主要风味物质,甘南牦牛发酵肉中检出21种主要风味物质。两品系发酵牦牛肉中主要风味物质有烯、醇、醚和醛类,赋予发酵肉特有的清香、脂类等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牦牛肉 食用品质 TPA 风味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产细菌素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晋梅 周玉春 +4 位作者 张丽 王莉 包高良 罗玉柱 李保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7-181,共5页
为了提高乳酸菌素的产量,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干酪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基。根据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细菌素抑菌性能影响较大的培养基组分,利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 为了提高乳酸菌素的产量,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干酪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基。根据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细菌素抑菌性能影响较大的培养基组分,利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了最有利于干酪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基:乳糖1.86%,胰蛋白胨1%,柠檬酸三铵3.02%。此条件下抑菌圈理论预测直径可达18.20mm,验证实验结果达到17.85mm,与预测结果一致,较优化前抑菌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细菌素 培养基 优化
下载PDF
初生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高良 刘孟洲 +5 位作者 王玉安 李爱赟 许国华 权群学 杨海燕 秦学春 《养猪》 2017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文章主要就规模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后的诊断方法,以及对确诊后的一些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某猪场仔猪发病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基本判定是病毒性腹泻病,进一步随机选取2只病死仔猪进行病原检测,试验结果发现,2只仔... 文章主要就规模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后的诊断方法,以及对确诊后的一些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某猪场仔猪发病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基本判定是病毒性腹泻病,进一步随机选取2只病死仔猪进行病原检测,试验结果发现,2只仔猪均为猪流行性腹泻(PED)病原感染阳性。然后从隔离、给仔猪补充体液、给仔猪人工补充乳汁和紧急疫苗免疫注射等方面进行防治,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该猪场此次疫情彻底解除,仔猪存活率能达到18.2%。经过此次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初生仔猪死亡率,降低猪场财产损失,也为以后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仔猪 猪流行性腹泻 诊断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牦牛肉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冬洁 包高良 +5 位作者 刘亚娜 孙宝忠 张丽 谢鹏 李海鹏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83-286,共4页
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牦牛肉的感官评定中,通过消费者构成的评定小组进行实验确定权重分数,采用乘法算子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样品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牦牛肉的色泽、粘度、弹性、气味、煮沸后肉汤的权重分数分别为0.245、0.14、0.... 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牦牛肉的感官评定中,通过消费者构成的评定小组进行实验确定权重分数,采用乘法算子和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样品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牦牛肉的色泽、粘度、弹性、气味、煮沸后肉汤的权重分数分别为0.245、0.14、0.155、0.245、0.215;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得到牦牛肉贮藏0、1、2、3、4、5 d的感官评定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85.20、80.75、74.31、63.60、58.91、45.57;该方法可以客观的判断牦牛肉的等级,为牦牛肉感官评定量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模糊综合评判 感官评定
下载PDF
包装方式对冷藏过程中牦牛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纪兵 张丽 +4 位作者 包高良 牛珺 魏晋梅 余群力 孙宝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5-232,共8页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冷藏过程中牦牛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影响。取牦牛背最长肌,采用真空和非真空2种包装方式,在0~4℃下分别冷藏0、2、4、6、8、10、12 d,分析其在冷藏过程中蛋白质生化特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真空和非...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冷藏过程中牦牛肉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影响。取牦牛背最长肌,采用真空和非真空2种包装方式,在0~4℃下分别冷藏0、2、4、6、8、10、12 d,分析其在冷藏过程中蛋白质生化特性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真空和非真空包装的牦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解,但2种包装方式间差异不显著。真空组和非真空组肌原纤维蛋白小片化指数和表面疏水性均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巯基含量、Ca^(2+)-ATPase酶活性则均呈显著(P<0.05)下降趋势。2种包装方式下的肌动球蛋白盐溶性、Ca^(2+)-ATPase酶活性和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肌原纤维蛋白小片化指数在0~8 d存在显著(P<0.05)差异,10 d以后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牦牛肉在冷藏期间蛋白质发生了显著降解和变性,含氧包装促进了肌原纤维蛋白小片化和表面疏水性的增加,加重了肌动球蛋白盐溶性、巯基含量、Ca^(2+)-ATPase酶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冷藏 包装方式 蛋白质 生化特性
下载PDF
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及其杂种F_1代猪肥育性能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高良 王玉安 +1 位作者 刘孟洲 秦学春 《养猪》 2018年第5期52-55,共4页
此研究测定了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及其杂种一代猪肥育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显示,巴×苏F_1代猪在120~180日龄体重迅速超过父本和母本。150日龄日增重最高达880 g杂交优势明显,具早熟特征,后期逐渐降低,苏太猪日增... 此研究测定了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及其杂种一代猪肥育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显示,巴×苏F_1代猪在120~180日龄体重迅速超过父本和母本。150日龄日增重最高达880 g杂交优势明显,具早熟特征,后期逐渐降低,苏太猪日增重最大时期为180~210日龄,莱芜猪全期生长缓慢。巴×莱F_1代猪除90日龄阶段30~180日龄各阶段及肥育全期日增重始终显著高于莱芜猪。巴×莱F_1代猪和巴克夏猪肥育全期料重比最小,分别为2.97和2.82。莱芜猪每千克增重耗料最多高达4.52 kg。研究发现,巴克夏猪与莱芜猪和苏太猪杂交的F_1代猪具有较好的长势并能降低料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夏猪 莱芜猪 杂种一代猪
下载PDF
藏绵羊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丽 沈继源 +5 位作者 包高良 石斌刚 赵鹏飞 李少斌 刘秀 罗玉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12-1922,共11页
为了比较藏绵羊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差异,本研究选取繁育在青海省海晏县的3岁成年藏绵羊母羊,分析其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腓肠肌7个部位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宰后... 为了比较藏绵羊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差异,本研究选取繁育在青海省海晏县的3岁成年藏绵羊母羊,分析其臂三头肌、冈上肌、股四头肌、背最长肌、腰大肌、胸斜方肌和腓肠肌7个部位肉品质及脂肪酸组成。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宰后45 min藏绵羊冈上肌的红度值(a^(*), redness)最高,背最长肌的亮度值(L^(*), lightness)最接近中间值,胸斜方肌宰后45 min和24 h肌肉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均显著低于其他部位肌肉(P <0.05);胸斜方肌的pH显著高于除背最长肌和腰大肌外的其他部位肌肉(P <0.05);背最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臂三头肌、冈上肌、胸斜方肌及腓肠肌(P <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最小,显著低于臂三头肌、胸斜方肌和腓肠肌(P <0.05)。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藏绵羊7个部位共检测到30种脂肪酸,且所有部位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背最长肌和胸斜方肌SFA含量显著高于除腰大肌之外的其余各部位肌肉(P <0.05),胸斜方肌中的肉豆蔻酸(C14:0)含量最高;背最长肌中的棕榈酸(C16:0)含量高于臂三头肌和腓肠肌(P <0.05);腓肠肌中PUFA含量显著高于胸斜方肌和冈上肌(P <0.05);腓肠肌PUFA/SFA值显著高于冈上肌、背最长肌和胸斜方肌(P <0.05);背最长肌n-6/n-3 PUFA的比值更接近最佳比值(1.0或2.0)。综合分析,藏绵羊背最长肌的品质最优,其与腓肠肌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更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而胸斜方肌中不利于人体健康的肉豆蔻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肉色 pH 失水率 熟肉率 剪切力 脂肪酸
下载PDF
引进后备种猪隔离方法的探讨
15
作者 包高良 刘孟洲 +5 位作者 李爱赟 王玉安 马娟 高武燕 秦学春 袁庭娟 《养猪》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文章探讨了规模养猪场引进后备种猪后隔离期间的隔离方法及措施,以期为规模养猪场引种隔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引种前首先对供种场家种猪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状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此次供种场家种猪生产性能良好,虽然同属于美国杜... 文章探讨了规模养猪场引进后备种猪后隔离期间的隔离方法及措施,以期为规模养猪场引种隔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引种前首先对供种场家种猪的生产性能和遗传性状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此次供种场家种猪生产性能良好,虽然同属于美国杜洛克猪品种,但是经过多年的饲养繁殖,与之相比遗传差异性比较大,符合此次引种要求;然后从隔离场的选址、隔离时间的确定、隔离期间免疫程序、血样采集与病原检测、饲喂管理和隔离期间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引种后的隔离方法。经过此次引进种猪隔离期间的严格隔离,减少了生猪发病数量,促进生猪健康养殖与畜产品安全,保证养殖利润,并且为以后引进种猪隔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 后备种猪 隔离方法
下载PDF
添加螺旋藻对乌鸡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军洋 柴明杰 +5 位作者 戚晓花 陈国顺 白建海 苏应玉 包高良 王永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2期37-41,46,共6页
本试验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螺旋藻对乌鸡蛋生产性能、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将360只22周龄健康的乌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Ⅰ组的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1%、3%... 本试验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螺旋藻对乌鸡蛋生产性能、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将360只22周龄健康的乌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Ⅰ组的基础饲粮上分别添加1%、3%、5%的螺旋藻。采取散养的饲养方式,测定乌鸡蛋品质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Ⅰ组(对照组)相比,1、添加螺旋藻可以改善乌鸡蛋品质,在饲料中添加3%螺旋藻显著降低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有助于提高乌鸡的生产性能;2、添加螺旋藻提高了乌鸡蛋粗脂肪的水平,显著提高了硒元素、矿物质钙以及粗蛋白的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3%的螺旋可以显著提高乌鸡蛋营养成分。本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的最佳添加量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乌鸡蛋 鸡蛋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权群学 彭忠宏 +5 位作者 刘孟洲 陈正余 包高良 张京国 袁庭娟 高武燕 《养猪》 2018年第5期10-12,共3页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分别添加6%和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桑叶添加量增大,肉中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升高,但蛋白质含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6%组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16.02%。9%组...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分别添加6%和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桑叶添加量增大,肉中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升高,但蛋白质含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6%组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16.02%。9%组猪肉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最大分别为0.94 mg/100 g和0.27 mg/100 g。猪肉中共检出6种矿物质元素,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组猪肉中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76 g/100 g、1.04 g/100 g、0.97 g/100 g、1.13 g/100 g和1.78 g/100 g,高于6%组猪肉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9%桑叶粉能显著改善肥育猪肉品质,提高优质蛋白质量和增加猪肉鲜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肥育猪 肉品质
下载PDF
一起因饲喂污染饲料引发猪流行性腹泻传播的典型案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孟洲 王玉安 +1 位作者 包高良 秦学春 《养猪》 2017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阶段的猪都可感染,本病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大,5日龄以内的仔猪,由于腹泻和呕吐而造成严重...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阶段的猪都可感染,本病对哺乳仔猪的危害最大,5日龄以内的仔猪,由于腹泻和呕吐而造成严重脱水,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乳仔猪 DIARRHEA epidemic 发病仔猪 猪传染性胃肠炎 规模化猪场 猪群健康 病原感染 猪病流行
下载PDF
对巴克夏猪种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孟洲 王玉安 +1 位作者 包高良 秦学春 《养猪》 2018年第2期81-83,共3页
巴克夏猪起源于英国中南部的巴克夏(Berkshire)郡和威尔(Wileshire)郡,1862年正式确定为一个品种。早在清光绪年间,就由德国侨民将巴克夏引入我国青岛一带。至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等广大地区,巴克夏猪在养... 巴克夏猪起源于英国中南部的巴克夏(Berkshire)郡和威尔(Wileshire)郡,1862年正式确定为一个品种。早在清光绪年间,就由德国侨民将巴克夏引入我国青岛一带。至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南等广大地区,巴克夏猪在养猪生产中杂交利用广泛,对我国猪种的改良起到一定作用[1]。新金猪、北京黑猪和山西黑猪等的育成都有巴克夏猪的参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杜长大为主体的白色商品猪生产体系,占肉猪生产的主导地位,巴克夏猪因此而退出市场。鉴于巴克夏猪肉质性状的优势[2]及背毛黑色的特点,在寻求优质猪肉市场的形势下,巴克夏猪再次被广泛利用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生产 种质特性 北京黑猪 猪肉市场 光绪年间 杂交利用 生产体系 肉猪生产
下载PDF
巴克夏猪、莱芜猪及其巴×莱杂种F1代肥育猪胴体肉质测定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孟洲 权群学 +4 位作者 包高良 王玉安 秦学春 李爱贇 陈琳 《养猪》 2019年第2期71-72,共2页
研究测定分析了巴克夏猪、莱芜猪和巴×莱F1代肥育猪的胴体性能和猪肉品质。结果显示,莱芜猪210日龄宰前活重最小,显著低于巴克夏猪和巴×莱F1代猪(P<0.05)。各组试验猪屠宰率无显著差异。3点平均背膘厚巴×莱F1代猪遗... 研究测定分析了巴克夏猪、莱芜猪和巴×莱F1代肥育猪的胴体性能和猪肉品质。结果显示,莱芜猪210日龄宰前活重最小,显著低于巴克夏猪和巴×莱F1代猪(P<0.05)。各组试验猪屠宰率无显著差异。3点平均背膘厚巴×莱F1代猪遗传了莱芜猪背膘厚的特性,杂种优势率为19.75%。巴×莱F1代猪眼肌面积明显增大,杂种优势率为13.70%,显著大于莱芜猪(P<0.05),但仍小于巴克夏猪(P<0.05)。巴克夏猪后腿比例最大为33.06%,显著大于巴×莱F1代猪和莱芜猪(P<0.05)。莱芜猪的肉红度最好,肉色鲜艳,显著优于巴克夏猪和巴×莱F1代猪(P<0.05)。巴×莱F1代猪杂种猪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莱芜猪肌肉嫩度最好,与巴克夏猪差异极显著(P<0.01),与巴×莱F1代猪差异显著(P<0.05)。宰后24 h酸度值巴×莱F1代猪最好。大理石纹的等级,巴×莱F1代猪杂种优势明显,杂种优势率为19.05%。研究发现,巴×莱F1代猪在提高生长速度同时,显著改善了猪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胴体性能 猪肉品质 巴×莱F1代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