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南京地区的水杉赤枯病(Metasequoia red bligh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行种植和单棵零星分布的水杉感病程度相对于已经郁闭成林的水杉要严重得...对上海、南京地区的水杉赤枯病(Metasequoia red bligh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行种植和单棵零星分布的水杉感病程度相对于已经郁闭成林的水杉要严重得多;用作行道树的水杉抗病能力较弱,发病情况相对于农田中的水杉较为严重;生长势弱的水杉植株容易发生赤枯病,这一现象在行道树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水杉赤枯病病原菌分离培养、人工接种试验、分离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子鉴定,水杉赤枯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异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展开更多
文摘对上海、南京地区的水杉赤枯病(Metasequoia red blight)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行种植和单棵零星分布的水杉感病程度相对于已经郁闭成林的水杉要严重得多;用作行道树的水杉抗病能力较弱,发病情况相对于农田中的水杉较为严重;生长势弱的水杉植株容易发生赤枯病,这一现象在行道树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对水杉赤枯病病原菌分离培养、人工接种试验、分离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子鉴定,水杉赤枯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异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eterocor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