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生角色认知偏差的哲学矫治 |
匡促联
张娟
|
《温州大学学报》
|
2000 |
7
|
|
2
|
社会适应与道德适应——青年进入社会之角色转换的要素 |
匡促联
夏永华
|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功能研究——基于大学生创新活动成果的跟踪分析 |
匡促联
洪冬美
|
《创新》
|
2014 |
2
|
|
4
|
论中国养老模式的转型 |
匡促联
周卫
|
《岳阳大学学报》
CAS
|
1996 |
3
|
|
5
|
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 |
匡促联
|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6
|
大学生创新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状况的实证分析 |
匡促联
洪冬美
|
《大学教育》
|
2013 |
3
|
|
7
|
大学生贫富差距“裂痕效应”的应对偏差及其矫正 |
匡促联
|
《湖南社会科学》
|
2007 |
6
|
|
8
|
论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 |
匡促联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6 |
4
|
|
9
|
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道德牵引 |
匡促联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4
|
|
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张扬 |
匡促联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
2010 |
3
|
|
11
|
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节 |
匡促联
|
《当代青年研究》
|
2005 |
4
|
|
12
|
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 |
匡促联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3
|
知性化大学教育的伦理反思 |
匡促联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08 |
2
|
|
14
|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提升 |
匡促联
|
《云梦学刊》
|
2007 |
4
|
|
15
|
论理解是和谐交往的基本道德心理诉求 |
匡促联
|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大学管理行政化的伦理思考 |
匡促联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7
|
论现代科技活动伦理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
匡促联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观的自觉 |
匡促联
|
《云梦学刊》
|
2010 |
2
|
|
19
|
论大学的德性 |
匡促联
|
《大学(研究)》
|
2011 |
2
|
|
20
|
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哲学思维的缺失与培养 |
匡促联
|
《天中学刊》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