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山丘陵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匡垚瑶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兆林 慕卫东 毕国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9-411,共13页
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争夺土地资源的核心区域,深入开展郊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为例,运用转移矩阵法剖析低山丘陵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从地形条件、生态环境、居... 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争夺土地资源的核心区域,深入开展郊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为例,运用转移矩阵法剖析低山丘陵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从地形条件、生态环境、居民点规模、区位条件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古路镇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进行评价,结合规划政策导向归纳出5种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类型,并根据居民点空间扩展限制分区,制定差异化布局优化策略。主要结论为:(1)2009—2013年5年间古路镇城镇建设用地处于高速扩展之中,导致耕地面积缩减明显,表现出人类活动在城乡发展过程的不均衡性。(2)古路镇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与居民点平均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在空间分布上,适宜性等级沿主要交通线两侧逐渐降低。(3)基于规划政策导向、农村居民点空间扩展限制分区,制定差异化的优化策略,城镇转化型居民点逐步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村庄重点扩展类型居民点建设成为中心社区,承担对周围村落的服务职责;村庄挖潜型居民点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村庄合并型居民点整合零散用地,共享公共服务资源;迁移型居民点迁出新建,优化农村"三生"空间,以实现低山丘陵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的城镇化和集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评价 布局优化类型 城乡结合部 古路镇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与模式——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轶 王兆林 匡垚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8,共6页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和远期整治三大区域,整治潜力分别为599.26,732.93,507.73hm2.2根据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及利用特征,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可划分为城乡结合型、生态发展型、培育改造型和优化挖潜型4种整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治分区 城乡统筹 整治潜力 两江新区
下载PDF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研究——以重庆市典型项目区为例 被引量:24
3
作者 范垚 杨庆媛 +1 位作者 张瑞頠 匡垚瑶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8-77,共10页
研究目的:从促进城乡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研究方... 研究目的:从促进城乡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功能。研究方法:熵权灰靶模型。研究结果:(1)各项目区综合绩效存在一定差异,综合靶心度在0.446—0.758之间,从大到小可排序为:M3>M1>M6>M5>M7>M4>M2。(2)各单项绩效的靶心度分别在0.150—0.246、0.172—0.346和0.108—0.194之间。研究结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要求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公共服务、居民收入三方面的统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绩效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现状是影响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绩效的主要因素,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民增收的绩效区域间差别不明显;城乡土地要素流动需通过土地整治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城乡统筹发展 绩效评价 灰靶模型 重庆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进展及趋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佩恩 杨庆媛 +3 位作者 张瑞頠 匡垚瑶 毕国华 李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7期19-24,共6页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内容与形式日趋多样化,农村居民点整治成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重塑农村"三生空间"的重要措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成为适应农村土...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转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内容与形式日趋多样化,农村居民点整治成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重塑农村"三生空间"的重要措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成为适应农村土地整治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复杂化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的新视角。从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决策机制和决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博弈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和计量模型三个方面总结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研究方法;基于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研究特征,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 决策主体 决策机制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5
作者 李佩恩 匡垚瑶 +2 位作者 张瑞頠 毕国华 李根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基于理性人假设,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探讨了农户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决策行为;借助长期生产理论,分析了土地整治企业在整治中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纯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会做出参与农村居民... 基于理性人假设,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探讨了农户和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决策行为;借助长期生产理论,分析了土地整治企业在整治中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在纯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会做出参与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决策,而地方政府在农村居民点整治数量上,有突破规定指标的冲动;对于土地整治企业,随着劳动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促使其增加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并挖掘现有劳动力的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决策 成本收益 长期生产理论
下载PDF
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匡垚瑶 杨庆媛 +2 位作者 李佩恩 张瑞頠 毕国华 《绿色科技》 2017年第6期183-187,共5页
指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作为推动城乡结合部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的丰度、深度也不断加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布局影响因素、演变的驱动力及布局优化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指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作为推动城乡结合部农村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的丰度、深度也不断加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布局影响因素、演变的驱动力及布局优化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国内外研究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仍存在以下问题值得深入探究:农村居民点分布及演变特征分析有待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类型划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互联动性不足,区域特征难以体现;微观层次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村居民点 布局优化 研究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佩恩 陈怡君 +1 位作者 刘小波 匡垚瑶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287-290,290,共4页
在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治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偏好,运用博弈矩形,分析利益主体在整治中的博弈行为,探寻了影响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对地方政府... 在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居民点整治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偏好,运用博弈矩形,分析利益主体在整治中的博弈行为,探寻了影响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完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惩罚力度,能够有效抑制地方政府的违法整治行为;提高农民的整治补偿收益,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能增加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利益相关者 行为偏好 博弈矩形 博弈分析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农户意愿影响因素研究——长寿区海棠村实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佩恩 陈怡君 +1 位作者 刘小波 匡垚瑶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3期39-41,43,共4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影响农户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的主导因素,能为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以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海棠村农户的调查数...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影响农户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的主导因素,能为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以重庆市长寿区海棠镇海棠村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海棠村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愿意参与农村居民点整治的主要原因包括改善居住条件、获得一定补偿等,而房屋新建、故土情节等则是农户不愿意整治的主要原因;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房屋修建年限、距最远耕地的时间距离等对整治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总人口数、房屋面积等对居民点整治具有显著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整治 LOGISTIC模型 整治意愿 影响因素 海棠村
下载PDF
丘陵山区都市边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兆林 匡垚瑶 慕卫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5-1565,共11页
分析丘陵山区都市边缘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对于科学认识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交错影响下的新型农村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从居民点用地规模特征、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居民点分形特征以及居民点空间... 分析丘陵山区都市边缘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对于科学认识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交错影响下的新型农村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从居民点用地规模特征、居民点空间分异特征、居民点分形特征以及居民点空间格局四方面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区域内部,受高程、坡度、地质灾害分布、水系、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点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两江新区内农村居民点分形维数介于1.12-1.53之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步增大,围绕城市呈现"扇形圈层结构"特征,距离城镇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结构越复杂;从居民点空间格局来看,两江新区镇域尺度上的农村居民点呈现出集聚、均匀与随机3种分布状态,图斑尺度的居民点受地形约束总体上呈条带状分布,在此基础上城镇发展的极化作用吸引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中,形成若干聚集区。研究结果可为丘陵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及模式探讨、土地利用规划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空间特征 丘陵山区 都市边缘 两江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