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沈明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77-78,共2页
尖锐湿疣(CA)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CA的发病率迅猛增加,据全国性病监测点报道,CA发病的年增长率为22.52%,病例数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占第二位。2005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应用冷冻+祛疣煎剂口服及外洗+重... 尖锐湿疣(CA)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CA的发病率迅猛增加,据全国性病监测点报道,CA发病的年增长率为22.52%,病例数仅次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占第二位。2005年3月-2008年3月,笔者应用冷冻+祛疣煎剂口服及外洗+重组干扰素a-2b凝胶治疗CA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祛疣煎剂 冷冻 干扰素a-2b凝胶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皮肤电子镜辅助皮肤病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沈敏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5-426,共2页
目的 完善皮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使此标准形象化、客观化、标准化。方法 在西医诊断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皮肤电子镜及数据库软件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利用皮肤电子镜将典型证型拍摄、整理成图片库,建立传统与现代... 目的 完善皮肤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使此标准形象化、客观化、标准化。方法 在西医诊断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用皮肤电子镜及数据库软件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利用皮肤电子镜将典型证型拍摄、整理成图片库,建立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诊断体系。结论 皮肤电子镜直观再现了皮肤病中医证型的内涵,使得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丰富了中医皮肤病诊断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镜辅助 皮肤病 辨证分型 诊断标准 中医
下载PDF
祛疣煎剂治疗尖锐湿疣亚临床与潜伏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匡钱华 沈明娟 董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5-65,共1页
笔者于2005-2007年采用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亚临床与潜伏感染患者62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7例患者均来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其中尖锐湿疣患者125例,其性伴侣54例,其他性病... 笔者于2005-2007年采用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亚临床与潜伏感染患者62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7例患者均来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及妇产科门诊,其中尖锐湿疣患者125例,其性伴侣54例,其他性病患者18例。进行放大镜检查+醋酸白试验+PCR—HPV检测或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其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与潜伏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亚临床感染与潜伏感染 祛疣煎剂
下载PDF
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匡钱华 石春蕊 董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3年第1期56-56,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冷冻加祛疣煎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冷冻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改变,并选用46例...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煎剂对尖锐湿疣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冷冻加祛疣煎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冷冻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改变,并选用46例正常人群的相关免疫指标,作为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D+8、CD+4/CD+8的比值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CD+8及CD+4/CD+8的比值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无改变,治疗组改善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祛疣煎剂对细胞免疫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中医药疗法 @祛疣煎剂 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亚群 血液 人类
下载PDF
蜱叮咬2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匡钱华 何莉莉 曹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0,共1页
关键词 蜱叮咬 诊断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祛疣煎剂对HPV亚临床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石春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606-606,610,共2页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外阴、阴茎、肛门和会阴等部位的表皮乳头瘤样增生。HPV亚临床感染(SPI)是指用肉眼不能辨认皮损,但用5%醋酸涂抹皮损处,皮损部位发白或PCR检查阳性。笔者于2010-2013年采用中药祛疣...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外阴、阴茎、肛门和会阴等部位的表皮乳头瘤样增生。HPV亚临床感染(SPI)是指用肉眼不能辨认皮损,但用5%醋酸涂抹皮损处,皮损部位发白或PCR检查阳性。笔者于2010-2013年采用中药祛疣煎剂治疗SPI,疗效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感染 祛疣煎剂 HPV 临床观察 人乳头瘤病毒 乳头瘤样增生 尖锐湿疣 CR检查
下载PDF
消痤养颜颗粒剂对去势大鼠性器官重量的影响
7
作者 匡钱华 刘彦平 董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消痤养颜颗粒剂对去睾丸雄鼠和去卵巢雌鼠精囊、前列腺、子宫重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雄鼠去睾丸,雌鼠去卵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雄鼠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丙酸睾丸酮... 目的观察消痤养颜颗粒剂对去睾丸雄鼠和去卵巢雌鼠精囊、前列腺、子宫重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雄鼠去睾丸,雌鼠去卵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雄鼠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丙酸睾丸酮、丙酸睾丸酮加消痤养颜颗粒高、中、低剂量;雌鼠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戊酸雌二醇及消痤养颜颗粒高、中、低剂量。连续给药15 d后,称取雄鼠及雌鼠精囊、前列腺、子宫重量。结果雄鼠组与丙酸睾酮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精囊和前列腺重量均减轻(P<0.05);雌鼠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小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消痤养颜颗粒具有明显对抗雄激素及雌激素样活性,其治疗痤疮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消痤养颜颗粒 性器官 大鼠
下载PDF
海普林软膏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海普林软膏 治疗
下载PDF
赵健雄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匡钱华 董林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共2页
赵健雄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风、热、毒、瘀等因素引起。因此治疗时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驱邪为主,滋阴降火次之,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经验 赵健雄
下载PDF
消痤养颜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疗效观察
10
作者 匡钱华 刘彦平 董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应用消痤养颜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①青春期发病,18-35岁;②皮损好发于面部、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背...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应用消痤养颜颗粒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①青春期发病,18-35岁;②皮损好发于面部、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背、肩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蕴结型 疗效观察 痤疮 治疗 养颜 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 皮脂溢出
下载PDF
赵健雄辨证论治皮肤病经验拾零 被引量:1
11
作者 匡钱华 《甘肃中医》 2005年第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从肺论治 硬皮病 局限性 荨麻疹 痤疮 寻常 黄褐斑 赵健雄
下载PDF
针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8例
12
作者 匡钱华 沈敏娟 吴瑛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针灸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小儿水痘伴面瘫1例
13
作者 匡钱华 吴瑛 董林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47-247,共1页
患儿,女,2岁,全身出疹1周伴口眼歪斜、耳痛,来我院诊治.患儿发病前2周有明显的水痘患者接触史,2周后出现全身散在丘疱疹、水疱疹,逐渐发展成为绿豆大小,周围绕有红晕的小水疱,部分水疱壁破裂、干燥、结痂,未进行有效治疗.第2天外出游玩... 患儿,女,2岁,全身出疹1周伴口眼歪斜、耳痛,来我院诊治.患儿发病前2周有明显的水痘患者接触史,2周后出现全身散在丘疱疹、水疱疹,逐渐发展成为绿豆大小,周围绕有红晕的小水疱,部分水疱壁破裂、干燥、结痂,未进行有效治疗.第2天外出游玩后劳累、受凉,次日晨起哭闹,自述耳部疼痛,家长发现耳部也出现丘疱疹并伴有口眼歪斜,故来我院诊治.查体: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头、面、四肢可见散在丘疱疹、小疱疹,部分干燥结痂,口腔粘膜及左侧外耳道也可见丘疱疹,左额纹消失,左眼裂增大,不能闭合,左耳后乳突部有压痛,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无抵抗.肌力正常,双肺、心脏、腹部无异常.诊断:小儿水痘伴面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面瘫 儿童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下载PDF
“消痤养颜宝”治疗痤疮200例临床观察
14
作者 匡钱华 沈敏娟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25,共2页
选择苦参、白芷、鱼腥草、丹参、冰片、桃仁等 6味药物 ,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酊剂 ,外涂治疗痤疮 ,4周为 1个疗程 ,总有效率 96%。观察 2 0 0例病人 ,无
关键词 痤疮 消痤养颜宝 疗效 中药外治法
下载PDF
中药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5
作者 石春蕊 陈康兵 +4 位作者 王敏 匡钱华 张鸫媛 毛鹤 任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102-4105,共4页
目的了解中药当归饮子、盐酸西替利嗪及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半随机将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75例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服用中药当归饮子,2次/d;西药组服用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中西医结合... 目的了解中药当归饮子、盐酸西替利嗪及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半随机将确诊为慢性荨麻疹的75例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服用中药当归饮子,2次/d;西药组服用盐酸西替利嗪10 mg,1次/d;中西医结合组同时服用当归饮子和盐酸西替利嗪,疗程均为28 d。治疗期间第2周、第4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第2周,中西医结合组瘙痒评分优于中药组、西药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Ridit值分别为0.6116、0.4947、0.3993。结论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比单纯使用时起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盐酸西替利嗪 慢性荨麻疹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调查 被引量:14
16
作者 石春蕊 陈康兵 +4 位作者 王敏 达晓静 董继元 匡钱华 任万明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43-4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频数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国内慢性荨麻疹相关疗效判断标准的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57篇,文献中症状评估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频数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国内慢性荨麻疹相关疗效判断标准的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57篇,文献中症状评估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采用症状体征下降指数(SSRI)四级分级法的文献549篇(占64.17%)。采用K-均值聚类统计分析后发现,以治愈(100%≥SSRI>90%)、好转(90%≥SSRI>60%)、显效(60%≥SSRI>20%)、无效(20%≥SSRI≥0%)为标准的四级疗效分级法适用范围较广。结论:慢性荨麻疹临床评估和药物疗效判断标准亟待统一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疗效评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和MCP-3的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春蕊 熊潇 +4 位作者 王敏 陈康兵 达晓静 匡钱华 任万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48-550,共3页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近年来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
下载PDF
生物共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春蕊 匡钱华 +3 位作者 任万明 高军 曹庚 董永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1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59例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续用3周;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1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脱敏治疗;对照组59例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续用3周;联合治疗组32例,采用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同时加口服咪唑斯汀(皿治林)10mg,qd,连用3周。结果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生物共振技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复发率低,尤其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共振 荨麻疹 脱敏治疗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症并双侧多囊肾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仁琳 匡钱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并发症 双侧多囊肾
下载PDF
佛手通瘀汤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林 匡钱华 +1 位作者 魏国俊 邢涛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佛手通瘀汤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给予佛手通瘀汤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中药佛手通瘀汤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1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给予佛手通瘀汤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术后14 d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中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63%;对照组中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佛手通瘀汤能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通瘀汤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