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抑郁症与HPA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阳琼 李萍 +1 位作者 关靖 区玉芬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815-816,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以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符合"难治性抑郁症"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43健康者为对照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和HAMD-17评定后,患者接受药物或针刺治疗,总疗...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以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且符合"难治性抑郁症"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以43健康者为对照组。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和HAMD-17评定后,患者接受药物或针刺治疗,总疗程14周,并检测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结果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浆ACTH和血清CORT均高于正常对照;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ACTH和CORT水平明显下降(P<0.01);ACTH和CORT与患者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存在HPA轴的功能亢进,且HPA轴功能改变可作为治疗的预判指标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HPA轴
下载PDF
针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增效作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阳琼 李爱凤 +3 位作者 黄俊东 区玉芬 党亚梅 关靖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7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作为难治性抑郁症增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足量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4周评价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作为难治性抑郁症增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足量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14周评价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10及14周末评价2组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10和14周末评价2组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第1、2、4、6、10、14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各时点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策略,具有疗效肯定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作为抗抑郁增效剂的替代疗法,具有一定实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针刺疗法 增效作用
下载PDF
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敏珍 李海香 +1 位作者 李小翠 区玉芬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8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预防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7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常规组新生儿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新生... 目的观察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预防中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7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常规组新生儿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管道脱落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为29.73%,观察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26%,常规组新生儿皮肤损伤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新生儿,P<0.05;常规组新生儿管道脱落发生率为32.43%,观察组新生儿管道脱落发生率为7.89%,观察组新生儿管道脱落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新生儿,P<0.05;常规组新生儿总满意度67.57%;观察组新生儿总满意度86.84%,护理满意度两组比较有差异,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及管道脱落时,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管理 新生儿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下载PDF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区玉芬 谭敏珍 +1 位作者 何小欢 卢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2期152-154,16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60)在上述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60)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的WHOQOL-BREF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均明显提高,对照组的WHOQOL-BREF评分(社会关系)明显提高,且研究组的NIH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WHOQOLBREF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应用于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护理中,不但可以保证其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同时可以提升其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 抑郁/焦虑 神经功能康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