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皮肤感觉的变化
1
作者 千建荣 宋雄英 +4 位作者 李公 潘恒 韩霄 岳天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0期123-127,共5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皮肤感觉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本院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8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关节炎累及膝关...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患者皮肤感觉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本院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8个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关节炎累及膝关节间室的不同分为TKA组(n=44)和UKA组(n=18)。TKA组行TKA治疗,UKA组行UKA治疗,比较两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分级、术后困扰评分情况及术后困扰评分、切口周围皮肤感觉改变面积、切口长度,分析两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改变面积、切口长度与术后困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分级、术后困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KA组切口长度明显长于UKA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改变面积明显大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改变面积与术后困扰评分无相关性;UAK组切口周围皮肤感觉改变面积与术后困扰评分呈负相关(r<0,P<0.05),UKA组切口长度与术后困扰评分无相关性。结论延长切口长度会导致两种术式切口周围皮肤感觉面积发生改变,但TKA术后感觉影响较小,而UKA术后更易因损伤局部神经引起患者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 切口 皮肤感觉变化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千建荣 李公 +2 位作者 张文远 安志军 夏文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110-0113,共4页
研究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因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住院行PKP的患者400例,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新的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 研究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因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住院行PKP的患者400例,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新的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分为骨折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史、骨折节段、骨密度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分析PKP术后非手术椎体出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出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患者98例(14.1%),合计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124例次,累及361个椎体,分布范围T4~L5椎体。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OR=0.32,P=0.002),对于出院后发生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有保护作用。DEXA-T值(P=0.004)和补钙补维生素D(P=0.011)虽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回归分析中对新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9,P=0.377;OR=0.90,P=0.788)。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于老年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降低Cobb角角度,恢复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采用空心钉内固定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千建荣 朱仕文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6期350-355,共6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空心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52例;共138例患... 目的分析并比较空心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52例;共138例患者完成随访。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空心钉治疗组(空心钉组)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组(半髋置换组);其中空心钉组71例[女53例,(75.3±7.7)岁],半髋置换组67例[女41例,(80.7±6.2)岁]。对所有患者行3~4年随访随访,收集死亡事件、采用Parker评分评价行动功能,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死亡风险及行动能力恢复。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36.6个月。两组在年龄、术后病死率、Parker评分及住院时长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半髋置换组,空心钉组年龄更轻(P<0.001)、病死率更低[(10(14.1)比19(28.4),P=0.043)],行动能力恢复更好[(7.2±2.7)比(5.9±3.1),P=0.018],住院时长更短(P<0.001)。但在经过年龄、性别校正后,两组间死亡风险及行动能力恢复差异逐渐接近(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均为治疗老年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在适应证选择方面需尤为注意。相较空心钉治疗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动功能下降、病死率升高可能与年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 空心钉
下载PDF
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LSS的效果及影像学评价
4
作者 张文远 千建荣 +2 位作者 陈艳 王奇 安志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6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效果及影像学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36例单节段LSS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神经...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的效果及影像学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136例单节段LSS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BEIS技术),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管面积、侧隐窝外口矢状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LSS效果更佳,可提升手术效果,改善影像学指标,加速患者康复,减轻其疼痛程度,强化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YS技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疼痛
下载PDF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千建荣 +2 位作者 谢飞彬 杨志平 李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部位、术前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肿瘤外科分期、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52例患者肿瘤位... [目的]探讨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部位、术前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肿瘤外科分期、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52例患者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32例、肩关节周围14例、股骨近端3例,跟骨、腰椎、髂骨各1例。术前常规行X线片、CT及MRI,并行穿刺活检。根据Enneking肿瘤外科分期,20例属于ⅡA期,32例属于ⅡB期。所有病例除1例保守治疗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以保肢术为主,保肢率74.5%(38/51),同时进行术前、术后化疗及术后放疗。36例患者经过长期随访,随访率69.2%(36/52),其中局部复发9例,远处转移6例,5年生存率61.1%(22/36)。[结论]术前穿刺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对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治疗以保肢手术为主,术前、术后化疗以及术后放疗可以防止肿瘤复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是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治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保肢术 放疗 化疗
下载PDF
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0
6
作者 千建荣 胡向军 +2 位作者 安志军 张文远 史立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比较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丰台教学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295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82例)和... 目的比较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与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丰台教学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患者295例,按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82例)和手术治疗组(11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予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治疗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年龄(45.9±4.7)岁,低于保守治疗组的(62.8±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C型骨折42例(31.7%),高于保守治疗组38例(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腕关节优良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24、48周腕关节背伸度、掌屈度、尺倾角、前臂旋前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12、24、48周前臂旋后、桡倾角及握持力大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及患者对功能的要求等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令患者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2
7
作者 谢飞彬 +3 位作者 杨志平 李昕 李振峰 千建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对自1998~2003年共49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中17例采取病变刮除,瘤壁烧灼,自体、异种骨、人工骨或复合移植术;12例采取病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对自1998~2003年共49例股骨近端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中17例采取病变刮除,瘤壁烧灼,自体、异种骨、人工骨或复合移植术;12例采取病变刮除,瘤壁烧灼或酒精浸泡,自体骨、异种骨、人工骨或复合骨移植,并辅予内固定固定术;20例采取瘤段切除,定制人工关节假体重建关节术;术后均获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7~51个月,平均31个月,X线片可见缺损修复区内有骨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2例复发,其中1例伴内固定物旁骨折,其余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4~12个月撤拐行走,无跛行;假体重建者1例假体断裂,1例死亡,根据Enneking术后功能评估系统,20例术后10~14月的评分73%~87%。结论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股骨近端生物力学选择个体化的修复重建方式,对股骨近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 骨缺损
下载PDF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治疗骨肉瘤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飞彬 +3 位作者 千建荣 张帅 汤继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00-904,共5页
目的:构建能同时特异性靶向人骨肉瘤细胞表面肿瘤相关抗原TP-3及人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体CD3ε-链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anti-CD3×anti-TP-3 diabody,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抗体可变区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KIDCD3×TP-3... 目的:构建能同时特异性靶向人骨肉瘤细胞表面肿瘤相关抗原TP-3及人T细胞表面TCR/CD3复合体CD3ε-链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anti-CD3×anti-TP-3 diabody,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抗体可变区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KIDCD3×TP-3,继而转染大肠杆菌K12系XL1-Blue株,表达活性抗体diabody,通过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流式细胞术、蛋白电泳进行特异性及亲和力的测定,并将其与人T细胞、骨肉瘤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其诱导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结果:diabody纯度高,在人血清中较为稳定,活性强,能够同时特异性地结合人骨肉瘤细胞及人T细胞,且将二者的距离拉近,特异性地溶解靶细胞。结论:双特异性单链抗体diabody能充分诱导人细胞毒T细胞活性,使骨肉瘤细胞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T淋巴细胞 单链克隆抗体 单链抗体片段 双体 免疫 细胞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部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安志军 丁同生 +2 位作者 胡向军 史立强 千建荣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9期667-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在膝部骨折(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应用技术。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治疗膝部股骨远端(14例)和胫骨近端骨折(19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6-89... 目的探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在膝部骨折(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应用技术。方法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治疗膝部股骨远端(14例)和胫骨近端骨折(19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6-89岁,平均41.5岁。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4例,分别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开放骨折依据不同程度,采用Ⅰ期或早期外固定架制动或牵引,在确认无感染和软组织修复后行内固定3例。采用微创侵入钢板接骨技术治疗3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3~18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7例因骨缺损植骨,4例复位不良,1例在钢板端发生再骨折,5例取钉困难,3例有切口浅层感染,延长抗生素用药时间10~14d,均正常愈合。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方法评价,优27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LISS治疗膝部骨折是符合生物性固定原则的方法,特别是对常规方法难以处理的骨折,但使用时依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需采用不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远端 胫骨近端 骨折 锁定钢板
下载PDF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飞彬 +3 位作者 杨志平 李昕 李振峰 千建荣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9例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术后3d引流管口渗出血清样物质,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换药处理后愈合。19例均获随访,时间13—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9例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术后3d引流管口渗出血清样物质,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换药处理后愈合。19例均获随访,时间13—58个月。复查X线片见缺损修复区内有新骨生成改变,骨折处骨愈合;1例术后20个月因外伤致股骨转子下内固定物旁骨折再次手术发现肿瘤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内固定术后14个月愈合;除1例未行内固定的病例外,余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8—12个月可弃拐行走。结论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应积极手术治疗,在彻底刮除病变和充分植骨的基础上,强调内固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骨/外科学 股骨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脊柱病变为主的骨髓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飞彬 +3 位作者 千建荣 杨志平 李昕 李恩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脊柱病变为主的骨髓瘤的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对本科自1996。2004年收治的13例以脊柱病变为主的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本组资料13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8... [目的]探讨以脊柱病变为主的骨髓瘤的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对本科自1996。2004年收治的13例以脊柱病变为主的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本组资料13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47.67岁。行X线、CT、MRI、ECT、术前/术中病理活检等检查,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经前路椎体肿瘤切除、钛网植骨或骨水泥椎体植入、钢/钛板内固定7例,经后路全脊椎切除、钛网植骨、椎弓根钉固定4例,联合入路肿瘤切除、前路钛网植入、钛板内固定、后路经椎弓根固定2例。[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2例截瘫患者Frankel分级分别由B级、C级变为D级,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6.75个月,1例复发,3例死亡。[结论]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CT与MRI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ECT检查可发现全身多个病灶,病理活检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选择性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持久缓解,须结合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脊柱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深低温保存的节段性部分脱钙异体骨关节移植修复兔骨关节缺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强 +6 位作者 夏群 李庆波 孙鹏飞 李恩惠 谢飞彬 千建荣 李振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11-14,67,共5页
目的研究对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关节在与宿主骨结合部行部分脱钙处理对其与宿主骨愈合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新西兰兔截取近端桡骨骨关节2cm,去除软组织及骨髓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实验组行桡骨骨关节远端5mm部分脱钙:4℃下桡... 目的研究对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关节在与宿主骨结合部行部分脱钙处理对其与宿主骨愈合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新西兰兔截取近端桡骨骨关节2cm,去除软组织及骨髓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实验组行桡骨骨关节远端5mm部分脱钙:4℃下桡骨骨关节远端5mm浸入0.6mol/L HCl中脱钙4h,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对照组不行脱钙处理。用10%的二甲基亚砜浸泡30 min后,冷冻保存1月后使用。在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近端造成2cm骨关节缺损模型,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分别移植深低温冷冻并且远端部分脱钙的异体骨关节以及单纯深低温冷冻的异体骨关节。在术后1、2、3个月时做大体标本、X线、ECT以及组织学检查,观察异体骨关节与宿主骨结合部。结果实验组X线和组织学评分在术后1、2、3个月时均高于对照侧,差异具有显著性。ECT显示术后第1个月骨代谢活跃,2、3个月有下降趋势,实验侧部分脱钙段骨代谢高于周围骨及对侧对照侧。结论在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关节与宿主骨结合部行部分脱钙有利于异体骨关节与宿主骨的愈合,适合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移植 骨关节 节段性 部分脱钙 核素骨扫描
下载PDF
成分输血对骨肉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千建荣 +4 位作者 谢飞彬 李恩惠 杨志平 汤继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5-656,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免疫功能 成分输血 肿瘤患者 骨肉瘤 同种异体输血 T淋巴细胞亚群 术后感染率 围手术期 20世纪 免疫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