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劳动伦理——自日中青年工人意识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千石保 丁谦 《当代青年研究》 1988年第6期22-30,共9页
千石保先生是热心中日文化交流的日本学者,他的文章,很直率地提出了当前中国青年工人劳动意识方面的问题。我们刊登它,是希望读者从中能得到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厂长责任制 劳动意识 群体规范 雇工人 劳动积极性 经营者 相关分析 伦理 中国工人 青年工人
下载PDF
日本年轻人的文化代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千石保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学术语,与Instrument为相对概念.Instr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学术语,与Instrument为相对概念.Instr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为目的化了的一种可称为现在享乐主义的概念.另外,强调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是"后近代主义"的象征.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代表了日本年轻人的文化特征.consummatory化的现象和差异化现象不胜枚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年轻人 社会价值观 欲望 合理性 个人主义 差异化 近代化 中心概念 差异性 异化现象
下载PDF
中国的劳动伦理(续)——自日中青年工人意识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千石保 《当代青年研究》 1988年第7期24-32,共9页
3) 意识形态与刺激因素人们究竟为何而劳动,这是个古老而崭新的问题。金钱、地位、名声、创造、社会贡献,人们有数不尽的欲望。而优秀的产业社会学者把这些欲望划分为三大类,在这一领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这就是金钱、社会贡献和自我充... 3) 意识形态与刺激因素人们究竟为何而劳动,这是个古老而崭新的问题。金钱、地位、名声、创造、社会贡献,人们有数不尽的欲望。而优秀的产业社会学者把这些欲望划分为三大类,在这一领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这就是金钱、社会贡献和自我充实(尾高邦雄,产业社会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工作效率 青年工人 相关系数 意识形态 伦理 劳动积极性 社会贡献 日本 重大问题
下载PDF
日本的年轻人 被引量:1
4
作者 千石保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3-57,共5页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术语。与Instument为相对概念。Inst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为目的化了一种可...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术语。与Instument为相对概念。Inst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为目的化了一种可称为现在享乐主义的概念。另外,强调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是‘后近代主义’的象征。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种概念代表了日本年轻人的文化特征。Consummatory化的现象和差异化现象不胜枚举,这里举个拒绝发家出世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价值观 日本年轻人 欲望 个人主义 差异化 前近代 合理性 差异性 中心概念 异化现象
下载PDF
第二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
5
作者 千石保 莫泰基 +3 位作者 刘羡冰 吴鲁平 邓伟志 刘小钢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4年第4期32-43,23,共13页
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主办、澳门基金会提供赞助、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和澳门中华学生会协办的第二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9月3日至4日在澳门举行。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7位专家学... 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司主办、澳门基金会提供赞助、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和澳门中华学生会协办的第二届亚洲地区青年问题国际研讨会于1994年9月3日至4日在澳门举行。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日本、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7位专家学者应邀以文赴会。会议围绕“现代化与青年参与”的中心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报告与讨论。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本刊主编张华同志应邀赴会并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青年职业流动与职业价值取向”的专题报告。为了帮助热心的读者了解亚洲地区国际青年研究的状况,本期特编发这组研究报告与论文摘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问题 社会参与意识 行为水平 地区经济 青少年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习能力 电视节目 青年研究 专题报告
下载PDF
日本青年价值观的十大变迁
6
作者 千石保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Z1期22-22,共1页
日本青年价值观的十大变迁[日本]千石保自从1997年日本人感到生活变得富裕以来,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勤俭力行的理念日益崩溃、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日益增加。其现象表现于以下几点。1.储蓄意识降低,"未来型思考方式"变... 日本青年价值观的十大变迁[日本]千石保自从1997年日本人感到生活变得富裕以来,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勤俭力行的理念日益崩溃、相对主义的价值观日益增加。其现象表现于以下几点。1.储蓄意识降低,"未来型思考方式"变化为"现在型思考方式"。2.勤俭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价值观 日本 小企业 性行为 思考方式 男女平等主义 非社会行为 学业成绩 大企业 终身雇用制
下载PDF
青少年的人格形成诸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其意义
7
作者 千石保 张秋荣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2-56,共5页
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从昭和48年(1974年)到昭和53年(1979年)五年时间进行了青少年人格形成诸要素的研究调查。在这五年中,1975年度进行企业调查,并作学生调查的各种准备。在1976年度完成社会规范调查又名规范调查,值此同时着手毕... 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从昭和48年(1974年)到昭和53年(1979年)五年时间进行了青少年人格形成诸要素的研究调查。在这五年中,1975年度进行企业调查,并作学生调查的各种准备。在1976年度完成社会规范调查又名规范调查,值此同时着手毕业生调查。1977年度实施组织和青少年调查,对美国企业青少年作调查。在1978年度内进行家庭和青少年调查、情报和青少年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人格 人格形成 毕业生调查 调查对象 调查研究 青年人 价值观 日本东京大学 社会规范 哈佛大学
下载PDF
新文化的黎明
8
作者 千石保 何凤圆 《当代青年研究》 1987年第10期7-11,共5页
本文是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现代青年论》一书中的最后一章,它提出了对日本青年文化的展望。
关键词 表现主义 自我表现 青年人 诱因 工作场所 日本青年 劳动条件 消费行为 重大决策 劳动积极性
下载PDF
现代青年论
9
作者 千石保 何凤圆 《当代青年研究》 1987年第9期6-8,5,共4页
千石保先生是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所著《现代青年论》是千石保先生1985年出版的一本专著。最近,何凤圆同志已将该书译完,本刊拟从译文中,选出两篇加以发表,本篇是该书的序言。
关键词 现代青年 表现主义 青年人 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 女大学生 日本 译者 现象 保守化
下载PDF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10
作者 千石保 胡霞 《少年儿童研究》 2000年第10期44-46,共3页
美国式的教育重视如何发挥学生个人的能力,它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以成绩区分胜者和败者;中国的教育特色是重视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因此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是相对评价谁比谁优秀、谁胜谁败成为评价的关键。于是,中国的教育与试卷考... 美国式的教育重视如何发挥学生个人的能力,它不重视学生的成绩,不以成绩区分胜者和败者;中国的教育特色是重视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因此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是相对评价谁比谁优秀、谁胜谁败成为评价的关键。于是,中国的教育与试卷考试便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教育 相对评价 美国模式 中国的教育 中国教育 人的能力 教育理念 教育特色 如何发挥 学生能力
下载PDF
父母与孩子:人生价值不相干吗?——有关孩子教养问题的中日两国对比调查
11
作者 千石保 敬阳 《教育科学论坛》 2001年第10期50-52,共3页
中国的家长开口就是“作业做完了吗?…‘好好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别看电视”,“早点睡觉”之类的用语。调查结果表明,使用以上各条语言的频率高出了日本好几倍。在日本,过去也有许多整天命令孩子做这、做那的唠唠叨叨的“教育... 中国的家长开口就是“作业做完了吗?…‘好好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别看电视”,“早点睡觉”之类的用语。调查结果表明,使用以上各条语言的频率高出了日本好几倍。在日本,过去也有许多整天命令孩子做这、做那的唠唠叨叨的“教育妈妈”。不过,与中国相比,数量要少得多。也许应该认为这是值得庆幸的吧。在此,我们有必要来看看日本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自我决定能力 父母 人生价值 人生观 教养 中日两国
下载PDF
世界教育的三种类型
12
作者 千石保 胡霞 《青年教师导报》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改革 教育模式 教育内容
下载PDF
日本的”终身雇用“体制弊端
13
作者 千石保 《劳动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8期36-36,共1页
对于日本来说1999年是微妙的一年,这一年《劳动白皮书》的内容也表明了日本人的人生观不得不有根本的转变。白皮书指出,日本的"终身雇用"体制必须改变,因为若继续维持工龄工资体制不变,随着高龄化的加剧,工资成本就会大大增... 对于日本来说1999年是微妙的一年,这一年《劳动白皮书》的内容也表明了日本人的人生观不得不有根本的转变。白皮书指出,日本的"终身雇用"体制必须改变,因为若继续维持工龄工资体制不变,随着高龄化的加剧,工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若换个角度分析,该观点可以说意味着日本企业方面要放弃偏执式的雇用体制。勤勤恳恳地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就可以增薪晋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终身雇用制 弊端
下载PDF
日美高中教育比较
14
作者 千石保 胡霞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02年第8期18-20,共3页
注重个性、兴趣的教育体系,要比教师的教学方法更重要,这种体系即“选择”的体系。适应学生理解的教育,也就是实施“不同理解程度的教育”和“不同能力的教育”。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比较教育学 高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