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章太炎对法家与法治思想的现代阐释
1
作者 华云刚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107,共10页
晚清以来,面对国内外社会政治发展态势,章太炎率先擎起法家的大旗,开启现代法家研究之先声。章太炎对法家历史的祛魅为研究法家思想提供了契机,在还原法家历史时,他重新廓清法家学派与法家思想的概念及其联系,并融合儒、法思想以重建法... 晚清以来,面对国内外社会政治发展态势,章太炎率先擎起法家的大旗,开启现代法家研究之先声。章太炎对法家历史的祛魅为研究法家思想提供了契机,在还原法家历史时,他重新廓清法家学派与法家思想的概念及其联系,并融合儒、法思想以重建法家的价值体系。面对西方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冲击,章太炎主张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养分,强调因循传统和习俗来制定法律,镜鉴西方法治思想以熔铸中国的法治精神,并通过法家“著述定律”、法吏“听事任职”实践这一法治理想。虽然章太炎的法治建国思想含有颇多理想化成分,但他在法律准则的制定、法学学科的设置、法吏建设等方面的理念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他所倡导的法治精神也直接推动了现代法学研究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法家 著书定律 法吏 “听事任职” 法治
下载PDF
刘凤苞及其《南华雪心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华云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7,共5页
《南华雪心编》是清代刘凤苞注解《庄子》的代表作。刘凤苞早年就有名气,后来考中进士,辗转仕宦于滇南二十余年,一直郁郁不得志,终因性情耿直,孤傲脱俗,被排挤免官。在这期间他完成了《南华雪心编》的撰写。从刘凤苞的整个人生经历来看... 《南华雪心编》是清代刘凤苞注解《庄子》的代表作。刘凤苞早年就有名气,后来考中进士,辗转仕宦于滇南二十余年,一直郁郁不得志,终因性情耿直,孤傲脱俗,被排挤免官。在这期间他完成了《南华雪心编》的撰写。从刘凤苞的整个人生经历来看,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儒家知识分子,这样的身份及其思想文化背景,直接影响了其注解《庄子》的思想和方法,这主要表现在其"以注经法注庄子"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凤苞 《南华雪心编》 《庄子》 “以注经法注庄子”
下载PDF
《孙子兵法》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华云刚 《管子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高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哲学渊源以及发展、演变历史,而《老子》的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矛盾事物的辩证看法,对其奇正、生成等理论的继承和化用,而且表现在对其...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军事理论史上的高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哲学渊源以及发展、演变历史,而《老子》的思想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对矛盾事物的辩证看法,对其奇正、生成等理论的继承和化用,而且表现在对其中"道"等哲学理念的发展和演变。最后,孙子突破了《老子》的束缚,在总结哲学理论与战争实践的基础上,从"矛盾论"的思维出发,以"取胜"为思想核心,铸就了《孙子兵法》这样一部伟大的军事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老子 继承 演变 “矛盾论” “取胜”
下载PDF
章太炎晚年的民族关怀与“士”之理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华云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的思想一生经历了不少变化,比较复杂,其中不乏自相矛盾的方面。学者对章氏思想多有论述,而对其晚年思想的评价,往往颇有微词,认为他晚年退居书斋,与时代隔绝。然而这种评价未必公允。通...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的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他的思想一生经历了不少变化,比较复杂,其中不乏自相矛盾的方面。学者对章氏思想多有论述,而对其晚年思想的评价,往往颇有微词,认为他晚年退居书斋,与时代隔绝。然而这种评价未必公允。通过对章太炎晚年在苏州等地学术演讲中所包含的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他在讲学和实践中所贯穿的对民族经典、历史及语言文学的重视,对士人气节和力行精神的强调,无不透露出章太炎对当时国家危亡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士"之人格理想的追求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现实担当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晚年 民族关怀 “士”之理想
下载PDF
《老子》中“愚”字的涵义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华云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8-52,共5页
《老子》中三次出现"愚"字,然而历代学者对这个字的解释多有不同。文章统计出现行版本、帛书以及竹简本《老子》中的"愚"字,进而考察历代学者对于这三处"愚"字的解释;然后从整个先秦时代的大背景去考察&q... 《老子》中三次出现"愚"字,然而历代学者对这个字的解释多有不同。文章统计出现行版本、帛书以及竹简本《老子》中的"愚"字,进而考察历代学者对于这三处"愚"字的解释;然后从整个先秦时代的大背景去考察"愚"字在其他先秦文献中的出现情况,以及在具体文本中的解释。分析认为,《说文解字》中对"愚"的解释是不完全正确的,而段玉裁的注才真正归纳了历史中"愚"字的涵义流变:即先是愚笨、不聪明的意思,然后引申出如质朴、没有心机,愚直、戆直,装傻、假装愚昧,自我谦称等多重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探析 愚笨 质朴
下载PDF
从宝黛之间的称呼品读其爱情
6
作者 华云刚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前人探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大多是从故事情节、主要人物或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其实,从宝黛之间的相互称呼这一特殊的角度,往往也能看出一二。例如贾宝玉恭敬地称呼林黛玉是"林妹妹""林姑娘&q... 前人探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大多是从故事情节、主要人物或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的。其实,从宝黛之间的相互称呼这一特殊的角度,往往也能看出一二。例如贾宝玉恭敬地称呼林黛玉是"林妹妹""林姑娘",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称呼则只有"他",极少数情况下是"二哥哥""二爷"。这些不同寻常的称呼,真实地反映了宝黛彼此内心深处的情感。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这些称呼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没有什么雕饰,因此而显得更真实、更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宝玉 黛玉 称呼 爱情
下载PDF
从“莲花洞故事”看《西游记》的“空”思想
7
作者 华云刚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44-46,共3页
《西游记》中的莲花洞故事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对于该故事发生的前前后后,文本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情节曲折、转换不断。从宝贝的出现到被太上老君收回,事情的本原始末通过"五件宝贝"贯穿始终。五件宝贝的关键作用、前后... 《西游记》中的莲花洞故事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对于该故事发生的前前后后,文本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情节曲折、转换不断。从宝贝的出现到被太上老君收回,事情的本原始末通过"五件宝贝"贯穿始终。五件宝贝的关键作用、前后文字的照应以及《心经》的预言这三个方面完整体现了"空"的思想。当然,这种"空"的思想也是《西游记》复杂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莲花洞故事 《心经》
下载PDF
试论《水浒传》中的道家与道教文化
8
作者 华云刚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水浒传》中集合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其中的道家思想更是其主体,在整部小说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道家与道教文化的整理和概括,尝试挖掘其中的道家与道教哲学精神,并由此讨论这种文化对整部小说结构框架的决定作用。
关键词 《水浒传》 道家 道教
下载PDF
刘凤苞生平补考
9
作者 华云刚 《兰台世界》 2016年第6期94-97,共4页
关于刘凤苞的生平事迹,之前已经有一些整理和研究。但是有些问题还没有考察清楚,其中,刘凤苞出生年、与吴大澂的交游时间以及各地方志的补充材料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而详尽的解释,所以单列这几个主题进行梳理和考证。希望这些材料可... 关于刘凤苞的生平事迹,之前已经有一些整理和研究。但是有些问题还没有考察清楚,其中,刘凤苞出生年、与吴大澂的交游时间以及各地方志的补充材料等几个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而详尽的解释,所以单列这几个主题进行梳理和考证。希望这些材料可以丰富刘凤苞的生平履历,并使大家对刘凤苞的事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作出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凤苞 生平 《南华雪心编》 吴大澂
下载PDF
也论《庄子》中的“无用之用”
10
作者 华云刚 《淄博师专学报》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庄子》中许多篇章中讲到了"无用之用"的问题,但是前后的许多问题是有矛盾的。到底《庄子》是要坚持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呢?本文立足与《庄子》文本,追述历代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过程,希望能对这个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庄子 “无用之用” 处世哲学
下载PDF
哲学阐释与中西对话:郎擎霄诸子学的现代转向
11
作者 华云刚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晚清以来,学者广泛借鉴西方科学方法、哲学范畴、研究范式等阐释中国传统学术。在承继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郎擎霄创设现代学术研究的专著形式,精心采择最富诸子特色的研究内容,对《墨子》《老子》《孟子》《庄子》... 晚清以来,学者广泛借鉴西方科学方法、哲学范畴、研究范式等阐释中国传统学术。在承继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郎擎霄创设现代学术研究的专著形式,精心采择最富诸子特色的研究内容,对《墨子》《老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郎擎霄的诸子研究革除前人简单比附、内容同质化等弊病,注重以哲学思维挖掘诸子思想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并突破学科门类的限制,试图从多个维度探究诸子百家的现代价值。正是这些转向与新变,推动了诸子研究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现代诸子学的新范式。此外,郎擎霄在胡适、支伟成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以老子为中心的道家哲学体系,并努力促进中、西方哲学对话,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具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擎霄 诸子学 现代转型 学术范式
下载PDF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云刚 崔涛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90-92,108,共4页
社区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当前,一些社区基本设施不完备,缺乏合作单位以及必要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工作缺乏科学规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和内容均不突... 社区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当前,一些社区基本设施不完备,缺乏合作单位以及必要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工作缺乏科学规划,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题和内容均不突出。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发挥社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建立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社区教育平台建设;关注社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居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区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庄子·内篇》整体性研究的学术史考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华云刚 《学术探索》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在庄子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宋代以来,王雱、褚伯秀等自觉地从整体角度解读《庄子·内篇》,他们认为“内七篇”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结构整饬、思想统一,且各篇之间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明...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在庄子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宋代以来,王雱、褚伯秀等自觉地从整体角度解读《庄子·内篇》,他们认为“内七篇”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结构整饬、思想统一,且各篇之间具有清晰的内在逻辑。明清以来,随着人们对《庄子》精神的深入探讨与进一步提炼,学者们分别以“内圣外王”“至人无己”“游”“道”“真我”等思想作为《庄子·内篇》的核心精神,并以之解读内篇的整体性。需要指出的是,整体思维也就是系统思维,强调内篇的同质性整体,也注重局部的差异性统一。这种解读方式在庄子学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深入探究《庄子·内篇》的核心思想以及各篇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整体性 系统思维 学术史价值
下载PDF
论《庄子》“内七篇”的经典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云刚 《船山学刊》 2021年第6期87-97,共11页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最能代表《庄子》的文学成就、思想高度和精神范式,然而这一观点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内七篇”的经典建构,是在魏晋时期《庄子》经典化的基础上,对《庄子》进一步的总结与凝练。唐代以前,“内七篇”并未受... “内七篇”是《庄子》的精华,最能代表《庄子》的文学成就、思想高度和精神范式,然而这一观点并非一开始就有的。“内七篇”的经典建构,是在魏晋时期《庄子》经典化的基础上,对《庄子》进一步的总结与凝练。唐代以前,“内七篇”并未受到特别重视。宋明以降,学者逐渐认识到“内七篇”的思想价值与文学魅力,而“内七篇”也逐渐奠定了其在《庄子》中的核心地位。元明以来“内七篇”选本的大量出现,更进一步强化了其经典价值。明清以来,学界从思想、文学、美学、辨伪等多方面对其展开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内七篇”的经典地位。同时,以内篇为标准对外杂篇的辨伪与批判,也从侧面推动了“内七篇”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七篇”经典建构 辨伪 选本
下载PDF
宋代疑经思潮与《庄子》研究范式重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云刚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宋代疑经思潮是庆历年间兴起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这一重构儒学的文化潮流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宋儒以义理之学取代传统的注疏之学,引用道佛思想解读儒家经典,客观上刺激了佛道思想的研究。在疑经思潮的影响下,庄子学在辨伪研究、散文... 宋代疑经思潮是庆历年间兴起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这一重构儒学的文化潮流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兴起。宋儒以义理之学取代传统的注疏之学,引用道佛思想解读儒家经典,客观上刺激了佛道思想的研究。在疑经思潮的影响下,庄子学在辨伪研究、散文评点的学术范式创新、“以儒解庄”的解读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诸多影响深远的注本,这些都是宋代学者对庄子学史的重要贡献。同时,后世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问题都能在宋代找到最初的诱因,可以说,宋代的庄子学成为了近代《庄子》研究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经思潮 宋代庄子学 辨伪
下载PDF
“先秦诸子研究”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华云刚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先秦诸子研究”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思考不深入,诸子原典阅读太少等。教师应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诸子百家思... 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先秦诸子研究”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思考不深入,诸子原典阅读太少等。教师应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研究” 课程建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周秦之际诸子政治理想的法家转向
17
作者 华云刚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9期17-24,共8页
先秦诸子是“轴心时代”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思想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战国末,诸子百家逐步融合互鉴。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诸子后学大都青睐法家在规范整饬政治秩序、治理天下、约束臣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逐渐背离该学派的原始精神而向法... 先秦诸子是“轴心时代”中最具原创精神的思想家。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战国末,诸子百家逐步融合互鉴。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诸子后学大都青睐法家在规范整饬政治秩序、治理天下、约束臣民等方面的重要价值,逐渐背离该学派的原始精神而向法家倾斜。此时,儒家坚持礼法并用,以规范社会秩序。诸多稷下道家由道入法,以“道”和“无为”重构法治观念与君臣职责。同时,阴阳、四时、五行等自然规律被融入法家,形名之学也一步步走向循名责实的刑名法术之学,因政治改革而形成的法、术、势思想融合为一,诸子百家逐步汇聚并建构成新的政治理论体系。可惜的是,这一政治设想并未得到实践,融合诸家精华而建构的新法家政治设想也淹没在历史当中,直至近代才被重新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礼法并用 由道入法 制度阴阳 循名责实
下载PDF
《庄子》论“仁”
18
作者 华云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从司马迁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庄子》与儒家思想的关系,看到它"诋訿孔子之徒"的一面。对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仁",《庄子》是持批判态度的。它认为,"仁"非自然之人情,"仁"容易撄乱最初之心性... 从司马迁开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庄子》与儒家思想的关系,看到它"诋訿孔子之徒"的一面。对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仁",《庄子》是持批判态度的。它认为,"仁"非自然之人情,"仁"容易撄乱最初之心性,且"仁"容易被伪装,儒家所提倡的以"仁"治天下则会产生种种过错,导致天下大乱,甚至"人与人相食",远离了自然之道,不能自由与逍遥。在此基础上,《庄子》运用卓越的见识改造儒家思想,提倡"道"贵于"仁",以"道"统"仁",并通过"忘礼""忘仁"等方式的修炼以达到"道"的境界。最后,《庄子》以"内圣外王"为最高追求,融合儒道之精华,并为中华文化圈的读书人树立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儒家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论《庄子》的“笑”
19
作者 华云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庄子》的"笑"是与其他诸子不同的,通过梳理《庄子》文本中"笑",进而从笑的主客体与笑的功能两个方面对《庄子》中的"笑"进行解读。尤其是从功能方面分析,《庄子》的"笑"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表... 《庄子》的"笑"是与其他诸子不同的,通过梳理《庄子》文本中"笑",进而从笑的主客体与笑的功能两个方面对《庄子》中的"笑"进行解读。尤其是从功能方面分析,《庄子》的"笑"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表情,而是代表着一种情感,是一种哲理思考,是可以品读出更多文学韵味和哲学意义的思想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情感 哲理 思想符号
下载PDF
从《史记》名篇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20
作者 华云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59,共4页
自杀现象在《史记》中的大量出现,已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首先对自杀现象进行分类,进而深入探讨种种自杀现象背后的政治、文化原因,再进一步地探寻司马迁记录、写作这一现象的深层次价值及意义,从而研究司马迁本人的生死观。历史的... 自杀现象在《史记》中的大量出现,已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首先对自杀现象进行分类,进而深入探讨种种自杀现象背后的政治、文化原因,再进一步地探寻司马迁记录、写作这一现象的深层次价值及意义,从而研究司马迁本人的生死观。历史的如实记载是史学的本质要求,而生死观念还应包括作者本人的独特想法和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念 《史记》 司马迁 名篇 自杀现象 价值判断 文化原因 本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