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塑膜体位固定在不同体重指数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华传礼 臧首育 +1 位作者 王增才 陆国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8期919-92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引导评估热塑膜体位固定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摆位精度和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引导评估热塑膜体位固定对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胸部肿瘤放疗患者摆位精度和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胸部肿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A组患者采用双手上举交叉置于颅顶热塑膜体位固定方式,B组采用双手置于体侧热塑膜体位固定方式。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体瘦组(11例)、正常组(28例)、超重组(19例)和肥胖组(12例)。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均采用CBCT进行图像扫描和数据采集。比较患者不同BMI指数水平下的摆位误差;比较不同热塑膜体位固定方式下的摆位误差;比较不同BMI水平指数下患者脊髓、心脏和肺部受照射剂量;比较不同热塑膜体位固定方式下患者脊髓、心脏和肺部受照射剂量。结果体瘦组和正常组患者不同方向摆位误差及不同组织受照射剂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不同方向摆位误差增大(P<0.05)。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不同组织受照射剂量增加(P<0.05)。B组患者在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小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心脏和肺受照射剂量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患者脊髓受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不同热塑膜体位固定方式和不同BMI对放疗时摆位精度和受照射剂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热塑膜体位固定 体重指数 放疗
下载PDF
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华传礼 王增才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9期47-48,51,共3页
【目的】探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41),实验组予以SIB-IMRT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调强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41),实验组予以SIB-IMRT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缓解情况、放射损伤情况、放射区域放射参数。【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4%vs 63.41%)(P<0.05);实验组放射损伤情况总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放射损伤情况总占比(21.05%vs 51.22%)(P<0.05);实验组放射区域D95高于对照组,而放射区域V105及H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IB-IMRT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前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后者,且毒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SIB-IMRT可作为治疗食管癌的优选放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IMRT 常规调强放射治疗 食管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清洁中段尿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监测
3
作者 陆国平 华传礼 +2 位作者 王兆飞 唐浩 沈继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024-0027,共4页
探究中段尿培养主要致病菌的分布状况,并分析其耐药结果。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段尿培养阳性菌株,采用VITEK 2-Compact仪器或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的药敏结果,根据CLSI2020版折点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统计... 探究中段尿培养主要致病菌的分布状况,并分析其耐药结果。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7年7月至2021年12月中段尿培养阳性菌株,采用VITEK 2-Compact仪器或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的药敏结果,根据CLSI2020版折点判读结果,用WHONET5.6软件统计。结果:中段尿培养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占比80.94%,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19.06%)。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为45.01%,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比为8.65%。大肠埃希菌产ESBL为64.8%,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达到96.1%,对左氧氟沙星与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5.5%与74.6%,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0.7%,呋喃妥因耐药性较低,为4.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为37.3%,对左氧氟沙星与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5.4%与45.8%,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5.1%。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较高,粪肠球菌喹诺酮类、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敏感性反而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结论:尿培养标本致病菌类型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常见致病菌类型均有一定耐药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重视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培养 尿路感染 耐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