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中应注意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华先录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20期116-116,118,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是越来越多,为了更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要,需要做好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通过做好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可以编制合理的开采方案,从而更好的对矿山地质资源进行开采。但是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求是越来越多,为了更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矿产资源需要,需要做好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通过做好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可以编制合理的开采方案,从而更好的对矿山地质资源进行开采。但是在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对矿山资源的合理开发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资源勘查技术和矿山地质资源勘查与找矿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 找矿 资源勘查
下载PDF
大冶市许家咀铜铁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智辉 徐玮 +3 位作者 胡新红 华先录 余兴江 谢晓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分析许家咀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对矿区深边部找矿潜力进行评价,认为许家咀矿区边、深部仍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指出矿区西部及北部断陷盆地是寻找沉积改造型铁矿及热液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矿... 在分析许家咀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对矿区深边部找矿潜力进行评价,认为许家咀矿区边、深部仍然具有较大找矿潜力,指出矿区西部及北部断陷盆地是寻找沉积改造型铁矿及热液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矿区东部鲤泥湖近东西向主接触带是寻找接触交代型铜铁金矿的有利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找矿潜力 许家咀
下载PDF
鄂东南矿集区深部找矿进展及下步找矿思路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恒安 徐江嬿 +4 位作者 陈松林 刘冬勤 杨伟卫 王磊 华先录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4期501-505,511,共6页
2005年以来,鄂东南矿集区响应国家“三深一土”战略部署,在部分老矿山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但整体来说,矿集区的深部找矿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开展前期成果的总结和后续思路的厘定,科学指导今后深部找矿... 2005年以来,鄂东南矿集区响应国家“三深一土”战略部署,在部分老矿山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矿集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但整体来说,矿集区的深部找矿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开展前期成果的总结和后续思路的厘定,科学指导今后深部找矿工作部署。通过对鄂东南矿集区深部找矿进展梳理,对深部地质认识进行总结,按照层次厘定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成矿和找矿预测理论提升、深部找矿勘查示范、全面推进深部找矿的部署思路,确定老矿山边深部、已知矿点、盆地边缘、与隐伏岩体有关的铜金矿产、硅钙界面铜多金属矿、玢岩型铁矿等六个深部找矿方向,对矿集区深部找矿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矿集区 深部找矿方向 深部找矿思路 深部找矿进展
下载PDF
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床找矿预测模型及找矿突破思路 被引量:6
4
作者 闫芳 魏克涛 +5 位作者 王宇 刘冬勤 朱柳琴 蔡恒安 尚世超 华先录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4期494-500,共7页
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为指导,对铜绿山铜铁矿开展深入研究,确定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的成矿地质体为铜绿山石英二长闪长玢岩,成矿构造为北北东向马叫—铜绿山背斜、同向断裂及岩体与大理岩捕虏体的接触带,成矿结构面为岩体与大理岩... 以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为指导,对铜绿山铜铁矿开展深入研究,确定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的成矿地质体为铜绿山石英二长闪长玢岩,成矿构造为北北东向马叫—铜绿山背斜、同向断裂及岩体与大理岩捕虏体的接触带,成矿结构面为岩体与大理岩接触面、褶皱轴向和层间滑脱面及岩体内裂隙面,并确定了成矿作用标志。基于此构建了铜绿山“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并开展找矿预测,认为ⅩⅣ号矿体沿走倾向延伸以及铜绿山矿体沿走向向南延伸部位均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开展精准的矿体定位预测依赖于大测深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矿体定位 铜绿山铜铁矿
下载PDF
鄂东南大箕山铜矿蚀变矿化分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冬勤 黄婉 +2 位作者 刘孟合 华先录 闫芳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S02期20-26,共7页
以鄂东南矿集区大箕山铜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岩相学、矿相学及蚀变矿化分带研究,认为区内蚀变矿化具典型的“两期五阶段”特征,铜矿化实为矽卡岩型矿床石英—硫化物期的产物。矿体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构造... 以鄂东南矿集区大箕山铜矿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结合岩相学、矿相学及蚀变矿化分带研究,认为区内蚀变矿化具典型的“两期五阶段”特征,铜矿化实为矽卡岩型矿床石英—硫化物期的产物。矿体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含矿热液主要在裂隙发育区域以充填作用为主富集沉淀形成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充填于早期形成的湿矽卡岩中,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沿构造蚀变带中矿化及蚀变向深部增强的0线南东向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蚀变矿化 鄂东南 大箕山铜矿
下载PDF
阳新县阮家湾钨铜钼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尚世超 李柏村 +4 位作者 余国飞 沈军 费江勇 陈文剑 华先录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4期512-517,共6页
阮家湾钨铜钼金矿床位于阳新岩体东南缘,围绕阮家湾岩体分布,其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进行总结,该矿床是典型的岩浆期后高—低温热液复合型矿床,根据侵入围岩的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化,... 阮家湾钨铜钼金矿床位于阳新岩体东南缘,围绕阮家湾岩体分布,其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进行总结,该矿床是典型的岩浆期后高—低温热液复合型矿床,根据侵入围岩的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化,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形成矽卡岩型矿床,在岩体与砂页岩接触部位形成斑岩型矿床,在岩体内部蚀变部位形成热液型矿床。根据近年来的勘查和研究成果,认为阮家湾矿区东南和西南部是区内下一步找矿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家湾钨铜钼金矿床 成矿作用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湖北富池地区铁矿蚀变异常信息提取
7
作者 杨伟卫 刘俊安 +1 位作者 徐玮 华先录 《矿业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9-11,共3页
以TM遥感数据,结合岩石矿物光谱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因素,然后用主成分分析、逆变换等方法进行处理,最后用域值分割的方法提取矿化蚀变异常区,得到关于羟基和铁的矿化蚀变图像,为... 以TM遥感数据,结合岩石矿物光谱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因素,然后用主成分分析、逆变换等方法进行处理,最后用域值分割的方法提取矿化蚀变异常区,得到关于羟基和铁的矿化蚀变图像,为富池地区找矿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池 矿化蚀变异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湖北大冶铜鼓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探讨
8
作者 宋玉龙 华先录 +3 位作者 王磊 闫芳 赵夏 朱柳琴 《西部资源》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 通过对铜鼓山地区已知矿床控矿因素研究,已发现的矿化体多赋存于接触带及岩体内部的裂隙中,中酸性侵入岩、断裂、碳酸盐岩地层是区内有利成矿地质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该地区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征,认为铜鼓山地区具有形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的前景。区内下一步找矿工作应注重对区内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对已知矿床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推动本区地质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点 成矿规律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