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鄂托克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8号点风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向娜 赵文华 +5 位作者 李辰元 华格格根 张笠夫 王丽霞 李阳 汪筱林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164,共14页
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是罕见的恐龙足迹等遗迹化石分布区,分布着大量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化石在野外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风化破坏,为此在足迹密集的核心区8号点建立了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保护原址。跟踪观察后发现室内足迹化石... 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是罕见的恐龙足迹等遗迹化石分布区,分布着大量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化石在野外遭受着不同程度的风化破坏,为此在足迹密集的核心区8号点建立了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保护原址。跟踪观察后发现室内足迹化石的风化程度相较于露天保存更加严重,尤其在馆内靠近四周围墙的区域,足痕表面酥粉破碎,有的足迹甚至完全消失。为研究8号点足迹化石的风化原因,本文对8号点馆内外赋存于同一层位的岩石进行取样,使用偏光显微镜(PM)、X射线衍射(XRD)、压汞(MIP)、离子色谱(IC)、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室内岩石的孔隙率更高,孔径更大,可溶盐含量是室外上层的2倍,室外下层的约11倍,种类以NaCl和Na;SO;为主。模拟实验显示,相比冻融作用,Na;SO;更具有破坏性。由此认为导致鄂托克遗迹博物馆内恐龙足迹化石风化的机理是由地下水和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尤以Na;SO;为主的可溶盐产生强烈的水盐活动。同时,之前用作加固的硝基清漆保护效果不明显,并尝试提出保护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风化机理 可溶盐 冻融作用 早白垩世 鄂托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