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ORTC QLQ-LC43量表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9
1
作者 岳林 华燕妮 +5 位作者 武景莲 朱红 刘哲懿 张德红 曹学文 张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20-25,共6页
目的 验证EORTC QLQ-LC43量表在中国肺癌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天津肿瘤医院接受门诊治疗的214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完成量表EORTC QLQ-LC43和SF-36的测评,并进行KPS评分,对结果采用Cronbach α系数... 目的 验证EORTC QLQ-LC43量表在中国肺癌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天津肿瘤医院接受门诊治疗的214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完成量表EORTC QLQ-LC43和SF-36的测评,并进行KPS评分,对结果采用Cronbach α系数、Pearson 相关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认知功能(Cronbach α=0.401)外,其余各维度信度均较好(Cronbach α>0.7);EORTC QLQ-LC43与SF-36中相同或相似的维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共性量表C30中与功能相关的维度除情绪功能(EF)外,各维度与KPS得分相关性均较好,而与症状相关的维度相关性则较低,在肺癌症状子量表中,呼吸困难(LC-DY)与KPS的相关性较好,其余条目均相关性一般;按照KPS评分高低将患者分为3组,组间LC43评分比较,除DY、LC-HA维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ORTC QLQ-LC43量表应用于中国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活质量 EORTC QLQ-LC43
原文传递
28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智超 华燕妮 荆洋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7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8例AS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了解其预后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并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例软组织原发ASPS... 目的:研究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28例AS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了解其预后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并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例软组织原发ASPS患者,首次手术切除后局部肿瘤复发,复发率为8.0%(2/25),再次术后未见复发。3例骨原发ASPS患者术后未见局部肿瘤复发,但其中2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发生肺转移。28例ASPS患者总体预后情况较差,无瘤生存11例,带瘤生存8例,死亡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8.5个月,5年生存率为46.4%(13/28),其中男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50.0%(5/10),女性患者为44.4%(8/18),男女性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260)。未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81.8%(9/11),而出现远处转移(肺转移、脑转移及骨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3.5%(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患者年龄、性别对预后无显著相关性,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ASPS好发于青年人,臀部及大腿是软组织原发ASPS的最好发部位,预后与肿瘤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手术是否彻底切除相关。尽早评估病情,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对原发病灶采取广泛切除,可以降低复发及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软组织腺泡状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EML4-ALK融合基因在肺癌中的诊治进展
3
作者 张雷 华燕妮 +3 位作者 齐霄 张雪莹 荆洋 张琪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3期69-71,共3页
数十年以来对肺癌的诊治均是从组织学分类的角度着手。近年来随着分子医学的深入开展,对肺癌的认识已经从组织学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在这个过程中,转化医学手段得到更多切实的应用,使得临床在肺癌的诊治方法上已经包括对表皮生长因... 数十年以来对肺癌的诊治均是从组织学分类的角度着手。近年来随着分子医学的深入开展,对肺癌的认识已经从组织学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在这个过程中,转化医学手段得到更多切实的应用,使得临床在肺癌的诊治方法上已经包括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等分子突变状态的检查和应用^[1-3]。在2007年又一个与肺腺癌相关的分子变异被发现,即EML4-ALK融合基因^[4]。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基因 肺癌 诊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组织学分类 分子医学 分子水平 转化医学
原文传递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的影响
4
作者 沈莉菁 颛孙诗雅 +10 位作者 倪蓓文 张旻玥 路莎莎 华燕妮 肖丹 黄洪晖 韩晓凤 钟璐 钟华 王婷 侯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2861-2867,共7页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方案诱导,序...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影响。方法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方案诱导,序贯ASCT治疗的92例初治MM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和MRD阴性率。评估不同临床特征、诱导方案、移植前疗效和移植预处理方案对于移植后第100天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92例患者中,男45例,女47例,中位年龄57.3(35~67)岁,接受VCD和VRD方案诱导的患者分别为57例和35例,接受白消安+环磷酰胺+依托泊甙(BCV)或高剂量马法兰(HDM)方案移植预处理的患者分别为43例和49例。92例患者移植后总CR率由23.9%(22/92)提升至移植后的58.7%(54/92),MRD阴性率由4.4%(4/92)提升至33.7%(3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前获得部分缓解(P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CR疗效的三组患者,移植后MRD阴性率分别为17.6%(6/34)、33.3%(12/36)和59.1%(13/22)(P=0.006)。初诊时伴或不伴浆细胞瘤的患者,移植后的CR率分别为36.4%(4/11)和65.4%(53/81)(P=0.029),MRD阴性率分别为18.2%(2/11)和39.5%(32/81)(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与标危组移植后MRD阴性率分别为30.5%(12/28)和42.9%(18/59)(P=0.258)。移植前达到≥VGPR疗效的患者,移植后的MRD阴性率在VCD诱导组和VRD组分别为29%(9/31)和59.3%(16/27)(P=0.033),BCV预处理组和HDM组分别为24%(6/25)和57.6%(19/33)(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CT能克服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等不良因素,显著提升MM患者的CR率和MRD阴性率,但初诊时伴浆细胞瘤的患者获益不如无浆细胞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 马法兰 浆细胞瘤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