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如何面对数字时代的知识危机
- 1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14期60-61,共2页
-
文摘
鉴于互联网的极大丰富性,其中必然存在太多分歧。因此,如何从这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网络世界里获得知识,就成为一种极其关键的能力。在信息超载的当下,我们正处于严重的知识焦虑之中,一如知识匮乏的传统时代,我们亦担心没有足够的渠道获取新的知识。印刷时代,专业的过滤系统替我们选择权威的知识,但网络时代,这种过滤系统失效了,身处信息深渊的我们需要自食其力,直面知识的危机。戴维·温伯格的这本《知识的边界》,带领我们在“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做了一番奇妙探险之旅,力图使我们突破既有的知识观,寻找到畅游知识海洋的“救生圈”。
-
关键词
信息超载
过滤系统
达成共识
印刷时代
系统失效
互联网
网络时代
数字时代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无所不在的隐喻
- 2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32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两位作者从我们日常忽略的“隐喻”出发,以小见大,对诸多认知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替我们打开了理解人类思维和行动的另一扇门。大部分人认为,隐喻不过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是用一个事物去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促进对概念的理解;隐喻不过是比喻的一种,以暗示的姿态出现,不直接点明相似关系,如“我们组织需要新鲜血液”“那个想法枯死了”“论点坊塌了”等。
-
关键词
隐喻
以小见大
认知现象
修辞格
人类思维
新鲜血液
无所不在
比喻
-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理想教育之三十六问
- 3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11期60-61,共2页
-
文摘
刘道玉像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不仅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警醒我们时刻反观自身,不断创新理念并付诸实践。刘道玉,湖北枣阳人,著名教育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前后共60余年。在本书的开头,刘道玉说:“从大学管理的实践中,我逐步爱上了教育,深切体会到教育是值得为之献身一辈子的事业。”正是这种热爱,让他持续着对教育问题的探索,并最终将这种探索集结成这本《教育问题探津》。
-
关键词
湖北枣阳
武汉大学校长
循循善诱
刘道玉
八十年代
三十六
著名教育家
创新理念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每个人都是表演者
- 4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17期60-61,共2页
-
文摘
欧文•戈夫曼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后长期在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37岁时出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该书根据作者对设德兰群岛长达6年的实地调查而写成,采用戏剧学的视角对社会机构中的互动规律进行深人的分析,不仅为社会互动研究提供了极具阐释力的新范式,也为社会实践中的“印象管理”给出了颇具启发性的新思路,该书也因此成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
关键词
自我呈现
戏剧学
印象管理
社会学领域
社会学研究
戈夫曼
互动研究
阐释力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我们来一次真正的面谈吧
- 5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3期60-61,共2页
-
文摘
所有零散的网络交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次真正的面谈。这是雪莉•特克尔在《重拾交谈》中竭力要揭示的真相。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深入研究,著有《虚拟化身》《群体性孤独》等流传甚广的作品。
-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人格心理学
网络交流
社会学教授
哈佛大学
群体性孤独
面谈
技术与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村庄的童话
- 6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7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个人在一个叫做黄沙梁的地方生活了二十多年,写下了和村庄里自然万物的对话。他如国王,臣民即自然万物。他与臣民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书中的整个村庄似乎是静默的,几乎听不到任何人物的对话,但又是热闹非凡的,能时刻感受到村庄万物和“我”的对话。这一动一静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知觉张力,仿若一个黑洞要把好奇的旁观者吸入村庄,使其去感受作者笔下那个无比奇妙的村庄的童话。
-
关键词
村庄
童话
和谐相处
共生共存
对话
万物
“我”
旁观者
-
分类号
B03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局外人”的拷问
- 7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32期60-61,共2页
-
文摘
加缪的《局外人》,篇幅甚小,五六万字,薄薄的一册,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却成为法国二十世纪一部底蕴深厚、影响甚大的作品。作品讲述的不过是一位叫默尔索的小职员在母亲葬礼之后不久,稀里糊涂犯下命案被判死刑的故事。作者的笔调是完全写实的,却无时无刻不令人体会到现世的荒诞。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仅用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就达到了从哲学层面俯观世界、拷问每一个人灵魂的高度。
-
关键词
默尔索
《局外人》
局外人
加缪
底蕴深厚
拷问
葬礼之后
荒诞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平凡的英雄
- 8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0期60-61,共2页
-
文摘
我们脆弱而渺小,无法战胜厄运,除了顺应之外,就是顽强地生存。我们在经历惊心动魄的劫难之后,应忘记过去的苦难,选择持有希望在艰难中前行。书中的故事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二十年开始.横跨五十年。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家族上下几代人展开.将一群普通的拓荒者辛勤劳作的生活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当时美国社会的浪潮.对南北战争、黑奴制度等历史事件和现象均有涉及。该书的基调比较冷峻,作者的情感和意见被深度埋藏在各种故事细节之下,读起来像将礼物的包裹一层一层撕开,阅读期待被不断激发。
-
关键词
英雄
平凡
故事情节
南北战争
美国社会
历史事件
阅读期待
拓荒者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闻不会死
- 9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1期60-61,共2页
-
文摘
媒介不仅是传播的手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传播的观念、决定传播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由互联网技术所主导的媒介变革,必然对传播实践和理论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典型的媒介,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典型的传播,也在互联网所建构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语境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和受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被解构,新闻业又该何去何从?这本《新闻业的救赎》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面向。
-
关键词
新闻媒介
新闻传播
互联网技术
媒介变革
媒介生态环境
新闻专业主义
社会语境
新闻业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病毒的警示
- 10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尽管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过多次大爆发,但是最后总是莫名其妙地“自我终结”。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血疫》是一部令人震惊的非虚构作品,作者详细记录了1967年到1993年发生在肯尼亚、苏丹、美国等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事件,不仅十分真实地还原了病毒掠夺人类生命的可怕场景,还将共处同一个生物圈的病毒、人、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揭示出来。作者不仅采访了大量关键人物,而且亲自组队探寻病毒疑似发源地,在亲身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以警钟文字提醒我们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收敛人类的自私与傲慢。
-
关键词
亲身实践
蒙娜丽莎的微笑
埃博拉病毒感染
关键人物
肯尼亚
生物圈
病毒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把妈妈当女朋友
- 11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是龙应台的新书。在以往聚焦亲情的作品中,她更多地是写孩子,这一本,她主要写母亲的故事但这并不是全部,她一如既往地在思考人的生命价值,思考几代人交织着的复杂情感.其实思考的是人性2014年,龙应台辞去公职,回到文人安静的书桌,2017年8月,移居屏东乡野,照顾瘫痪和失智的母亲,开始乡居写作.
-
关键词
朋友
妈妈
生命价值
龙应台
母亲
亲情
移居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警惕“成人的儿童化”
- 12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20期60-61,共2页
-
文摘
大融合的时代,信息在融合,媒介在融合,学科在融合,边界的模糊和消逝既带来了创意与便利,也让人在混沌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在这些表象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不易觉察的融合,如机器与人的融合,机器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机械化;如儿童与成人的融合,儿童越来越成人化,成人越来越儿童化。
-
关键词
儿童化
成人化
无所适从
人性化
机械化
机器
学科
-
分类号
G623.20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的力量很大
- 13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6期60-61,共2页
-
文摘
这是一本极有可能改变读者人生观的书。一个被家人否定、陷入自卑和困惑中的青年,与一位哲人展开了五天的对话,话题涉及自卑、自由、勇气、幸福、人生意义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对谈,哲人将自己所信奉的“阿德勒哲学”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另一种哲学”,因其“反常识”的观点,如同一瓶烈性酒,给青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
-
关键词
阿德勒
人生意义
自卑
恰到好处
人生观
哲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与人联结的智慧
- 14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8期60-61,共2页
-
文摘
“联结”不是一场你羸我输的游戏,也并非可以永远快乐下去,而是我们可以很坦诚地生活,很有人情味地与他人分享。萨提亚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治疗师之一,其著作不断被译介到国内,《与人联结》是“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系列中的一本。萨提亚在中国如此受欢迎,以致于她在书的最后感慨道:“如果有轮回的话,我的前生一定是中国人。”
-
关键词
萨提亚
治疗师
联结
人情味
生命能量
影响力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探秘中国文化图景
- 15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9期60-61,共2页
-
文摘
《知中》特集书是中信出版集团近几年陆续推出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这套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精选了中国文化的典型主题进行介绍,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对应一本书。这些关键词包括山水、民谣、苏东坡、侠、禅、围棋、宋版书、山海经等,并还在陆续增加中。所有的关键词串起一幅宏大的文化图景,共同呈现出一个立体多维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形象。
-
关键词
苏东坡
关键词
山海经
民谣
立体多维
文化图景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何妨再读颜氏家训
- 16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35期60-61,共2页
-
文摘
《颜氏家训》将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其间取精用宏、旁征博引,可谓谆谆教导、字字恳切,仿若一位老人从历史深处走来,与尔围炉夜谈。谈罢惊觉,千年已逝,音犹在耳。
-
关键词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旁征博引
取精用宏
谆谆教导
人生经历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叔本华的治疗
- 17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4期60-61,共2页
-
文摘
用认真的态度精心地构思人生,过好平淡无奇的每一天,整个人生也不会在无趣和不知不觉中谢幕,灵魂的核心意义也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亡。
-
关键词
叔本华
治疗
人生
平淡
消亡
肉体
-
分类号
B516.4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渴望年老"的白岩松
- 18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6期60-61,共2页
-
文摘
他仰慕老人们“金子般的成熟心态”,建议年轻人多和老头聊天,以获得成长。他甚至说,自己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就像我现在喜欢的好多老头一样。”人与书是有缘分的。今年4月,在《寻找白岩松》即将出版之时,作者刘楠的自序被微信公号“刺猬公社”推出,我读后感触颇深,便留了一段言在文后。
-
关键词
白岩松
年老
人生目标
年轻人
老人
缘分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酷爱生活,何惧死亡
- 19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32期60-61,共2页
-
文摘
《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的故事。莫里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教授得知病隋之后,决定将自己毕生的思想以临终授课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他选定了他的学生,已经毕业十五年的米奇,作为这次课程唯一的授课对象。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每一堂课,这对师生都会对生命中的特定主题进行探讨。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而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终生教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
关键词
《相约星期二》
生活
死亡
授课对象
休止符
老人
-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们都是“怪兽家长”
- 20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29期60-61,共2页
-
文摘
《怪兽家长》的作者屈颖妍是三个女孩的母亲,也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兼职教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早就是一名“怪兽家长”,当她回到大学讲堂,面对一批批社会栋梁。“栋梁”的种种表现令她战栗而惊慌,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未来面目,于是开始了深刻的反省。
-
关键词
家长
怪兽
香港浸会大学
孩子成长
兼职教师
女孩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