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爱荣 王兴鹏 +5 位作者 张娴静 华莹奇 崔文彬 柏杨 赵明 赵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专科能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通过创新专科病例归集方法,依托医联临床信息交换平台大数据,围绕临床服务能力、临床技术水平、临床医疗质量、临床发展能力4个维度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并依托医联临... 专科能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通过创新专科病例归集方法,依托医联临床信息交换平台大数据,围绕临床服务能力、临床技术水平、临床医疗质量、临床发展能力4个维度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并依托医联临床信息交换平台获取相关数据开展专科能力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展示市级医院各专科发展水平,为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专科能力评价 专科建设 医疗大数据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临床研究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康玫 赫慧琛 +5 位作者 邱燕 吴一瑕 马磊 华莹奇 丁雪鹰 祝延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84,共3页
临床研究具有创新要求高、运行过程复杂、实施周期长、成果产出不确定等特点,其管理极具挑战性。在大健康时代,三等甲级公立医院是临床研究的主力军,医院对临床研究高层次管理人才的渴求驱动着人才培养变革。通过梳理总结医院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具有创新要求高、运行过程复杂、实施周期长、成果产出不确定等特点,其管理极具挑战性。在大健康时代,三等甲级公立医院是临床研究的主力军,医院对临床研究高层次管理人才的渴求驱动着人才培养变革。通过梳理总结医院临床研究管理人才及其培养的现状,聚焦临床研究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初步探讨相应对策,为促进临床研究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管理人才 三级甲等公立医院
下载PDF
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评价与分析
3
作者 张娴静 华莹奇 +5 位作者 赵明 崔文斌 柏杨 王兴鹏 赵蓉 王爱荣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目的对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开展评价分析,展现各专科的发展水平,为医院专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病例-DRG病种-专科”的统一归集路径对专科病例进行归集,采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制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 目的对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开展评价分析,展现各专科的发展水平,为医院专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病例-DRG病种-专科”的统一归集路径对专科病例进行归集,采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制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CV)比较专科能力集中度,中位数表示专科平均水平,偏离度表示同一专科内最好能力与最差能力的差异。结果19个专科得分的CV值在0.09~0.19之间、中位数在539.93分~671.92分之间、偏离度在40.56%~75.37%之间。医院的总体专科能力方面,综合性医院表现优于中医类医院,专科类医院特色突出。以心血管内科为例开展同一专科院际间比较,两家正向偏离超过25%,6家负向偏离超过-10%,各家医院能力差异较大。结论通过专科能力评价与分析,能够体现专科发展特点,实现专科之间、医院之间以及不同院际同一专科之间的全面比较,助推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能力评价 市级医院 偏离度 上海
下载PDF
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赵明 赵蓉 +5 位作者 王爱荣 张娴静 华莹奇 崔文彬 柏杨 王兴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3期I0004-I0004,1-4,共5页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基于医疗大数据,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市级医院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目录,建设专科绩效分析平台,开展临床专科...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基于医疗大数据,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市级医院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目录,建设专科绩效分析平台,开展临床专科绩效评价,使上海市级医院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议结合医院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强化正向引导,加强医院间互学共鉴,打造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将专科优势融入高品质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临床科技创新能力,以高水平学科、专科建设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 绩效评价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假体治疗髋臼周围肿瘤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文清 郑龙坡 +2 位作者 蔡郑东 李健 华莹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5-588,共4页
背景:骨盆恶性肿瘤保肢和重建在其肿瘤学和再造学观点上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假体重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骨盆稳定性的效果,以期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减少复发。方法:纳入2002-04/2008-06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 背景:骨盆恶性肿瘤保肢和重建在其肿瘤学和再造学观点上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假体重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骨盆稳定性的效果,以期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减少复发。方法:纳入2002-04/2008-06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髋臼周围肿瘤患者33例,均行肿瘤切除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假体置换,其中18例(软骨肉瘤8例,尤文肉瘤2例,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配合抗肿瘤药物治疗。人工假体置换后进行骨盆功能评定,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及结论:2例患者分别于人工假体置换后4,6个月死亡;31例置换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7例软骨肉瘤复发,其他病例功能恢复情况为:优1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均能保留患肢大部分功能和骨盆稳定性。结果提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Ewing肉瘤抗肿瘤药物治疗有效者保肢率高,局部复发率低;软骨肉瘤复发率高;髋臼周围肿瘤手术切除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假体置换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肿瘤 人工假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 保肢 功能重建 髋关节假体
下载PDF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比较:30例经验的提示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凯 梁文清 +3 位作者 李健 蔡郑东 华莹奇 郑龙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848-4851,共4页
背景:国内已有部分医院采用微创进行髋关节置换,但切口大小报道不一,位置也不尽相同。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置换指标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对30例3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同期30例30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 背景:国内已有部分医院采用微创进行髋关节置换,但切口大小报道不一,位置也不尽相同。目的:比较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的置换指标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对30例3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同期30例30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均衡(P>0.05),疾病谱相似。两组病例均采用施乐辉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型假体,比较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置换时间、切口长度、置换后早中期的功能锻炼情况及影像学评价结果。结果与结论:微创组与常规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置换时间、置换后影像学评价及髋臼角测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全髋关节置换组快,而中期结果相似。置换后及随访时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组除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提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及置换后早期功能锻炼,可选择性用于部分病例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但应严格选择置换适应证,由拥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及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微创 随访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及化疗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龚海洋 蔡郑东 +2 位作者 郑龙坡 李国东 华莹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11-1813,共3页
[目的]本试验主要观察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在体外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唑来膦酸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合用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 [目的]本试验主要观察第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在体外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唑来膦酸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合用对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不同剂量的唑来膦酸、甲氨蝶呤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长作用,检测唑来膦酸联合甲氨蝶呤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抑制。[结果]唑来膦酸对MG63细胞的抑制效应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均成正比。单药唑来膦酸组剂量为1、10μmol/L时,MG6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1%、48.95%,单用甲氨蝶呤(1、10、100mg/L)时细胞凋亡率为37.68%、45.93%、52.418%,当唑来膦酸(10μmol/L)联合甲氨蝶呤(1、10、100mg/L)时MG6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96%、66.77%、69.23%,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唑来膦酸作用MG63细胞72h的IC50值为9.39μmol/L。[结论]唑来膦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有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唑来膦酸与甲氨蝶呤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G63细胞系 唑来膦酸 甲氨蝶呤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改良Galveston技术单侧固定骶髂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全 郑龙坡 +2 位作者 杨成伟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273-4276,共4页
建立3个有限元模型,即完整的保留骶髂关节活动的模型、采用改良Galveston技术行骶髂关节双侧固定的模型以及单侧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对腰椎顶端施加压力载荷,与文献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模型的位移以及器械上的应力分布。单侧固... 建立3个有限元模型,即完整的保留骶髂关节活动的模型、采用改良Galveston技术行骶髂关节双侧固定的模型以及单侧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对腰椎顶端施加压力载荷,与文献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模型的位移以及器械上的应力分布。单侧固定后骶髂关节的位移小于骶髂关节完整时的位移,但要明显大于双侧固定,并且后方棒上应力也要显著大于双侧固定。提示单侧固定在短期内可以提供有效的固定,但远期抗疲劳的能力可能不如双侧固定。临床上应当尽量避免行单侧固定,如已行单侧固定应当尽早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骶髂关节 重建 单侧固定
下载PDF
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军 杨道华 +1 位作者 华莹奇 陈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发生于骶骨的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8例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岁... 目的探讨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发生于骶骨的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8例中女性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46.4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镜下见富于细胞神经鞘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束状、交织状排列,无明显栅栏状排列和"verocay小体"结构,未见明显束状区和网状区,伴有骨质破坏。免疫表型:瘤细胞S-100蛋白和vimentin均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3%~10%。8例中有4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6.5年。结论骶骨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由于其形态学和生长方式与骶骨经典型神经鞘瘤有一定的差异,故病理诊断时应将该肿瘤给予注明,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富于细胞神经鞘瘤 经典型神经鞘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掌背侧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明 蔡郑东 华莹奇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比较掌背侧入路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腕... 目的:比较掌背侧入路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一般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组术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7.1%,背侧入路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背侧入路组比较,掌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开始活动时间较早,术中出血量较少,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肩关节脱位外旋固定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连成 左冬青 +3 位作者 华莹奇 刘俊建 郑龙坡 蔡郑东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至2013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至2013年10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3年10月)、Pub Med(1966年6月至2013年10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收集关于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7篇,包含6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初发性肩关节脱位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43,95%CI:1.16~5.11,P=0.02),外旋位固定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再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内旋组。结论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应用外旋位固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肩关节脱位的复发率,优于传统的内旋位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肩关节脱位 复发率 外旋位固定
下载PDF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军 杨道华 +3 位作者 陆苏 华莹奇 陈安 田丹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目的: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发生在骶骨的神经源性肿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手术预后。结果:21例中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发生在骶骨的神经源性肿瘤,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手术预后。结果:21例中女15例,男6例,平均年龄44.9岁。临床上以骶尾部疼痛为主,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或骶骨及骶前肿块。神经鞘瘤17例,其中经典型神经鞘瘤8例,富于细胞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3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累及骶骨的肿块,多数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免疫表型:神经鞘瘤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不表达NF。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表达NF。富于细胞神经鞘瘤有4例为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6.5年。经典型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有1例为复发病例。结论:骶骨神经源性肿瘤是少见肿瘤,以良性多见。各病理类型及亚型在形态学和生长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故诊断时应明确病理类型及亚型,以供临床随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神经鞘瘤 经典型神经鞘瘤 富于细胞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节细胞神经瘤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骨盆肿瘤“三位一体”个性化治疗模式专家共识
13
作者 艾松涛 蔡郑东 +19 位作者 陈飞雁 戴尅戎 董扬 富灵杰 郝永强 华莹奇 姜闻博 梅炯 沈宇辉 孙伟 万荣 王毅超 王志伟 魏海峰 武文 肖建如 严望军 杨兴海 张春林 张伟滨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共5页
骨盆邻近区域解剖复杂,有消化、泌尿、生殖等脏器及重要血管和神经,因此,骨盆肿瘤精准切除及切除后骨缺损精准重建极为困难。医学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骨盆肿瘤的精准切除和个性化重建提供了新思路。3D打印个性化病变模型、截骨导板和重... 骨盆邻近区域解剖复杂,有消化、泌尿、生殖等脏器及重要血管和神经,因此,骨盆肿瘤精准切除及切除后骨缺损精准重建极为困难。医学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为骨盆肿瘤的精准切除和个性化重建提供了新思路。3D打印个性化病变模型、截骨导板和重建假体"三位一体"在骨盆肿瘤切除与保肢重建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缺乏针对3D打印个性化骨盆肿瘤模型、截骨导板和重建假体设计、制备流程及应用的规范性指导标准,制约了其推广应用。本共识的制定旨在为基于3D打印的"三位一体"个性化治疗模式在骨盆肿瘤保肢重建中的应用提供规范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肿瘤 3D打印 模型 导板 重建假体 个性化治疗 医工交互 共识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肿瘤二代测序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8
14
作者 牛晓晖 +8 位作者 华莹奇 王坚 陈静 刘巍峰 周宇红 杨吉龙 徐海荣 张红英 张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027-1035,共9页
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罕见,亚型众多,且肉瘤性病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分子诊断、靶向基因筛选以及表观遗传学... 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罕见,亚型众多,且肉瘤性病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分子诊断、靶向基因筛选以及表观遗传学分析等领域,使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获得改善。目前,NGS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尚存疑问。基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从NGS检测、临床应用及实验室质控角度制定了《骨与软组织肿瘤二代测序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旨在规范NGS检测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内的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治,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与软组织肿瘤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物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双基因(VP3、IL-18)联合致小鼠骨肉瘤S-180细胞凋亡的效应
15
作者 张治宇 蔡郑东 +1 位作者 华莹奇 扬成伟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VP3、IL-18双基因抑制骨肉瘤S-180的联合抑瘤作用。方法将VP3、IL-18基因插入pVAX1表达载体的pCMV启动子之下的EcoRI位点,构建成pVVP3及pVVp3-IL18。将该重组质粒与单独表达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分别注射荷S-180肿瘤细胞的BALB/... 目的探讨VP3、IL-18双基因抑制骨肉瘤S-180的联合抑瘤作用。方法将VP3、IL-18基因插入pVAX1表达载体的pCMV启动子之下的EcoRI位点,构建成pVVP3及pVVp3-IL18。将该重组质粒与单独表达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分别注射荷S-180肿瘤细胞的BALB/C小鼠,比较抑瘤趋势和抑瘤率。结果联合应用VP3基因和IL-18基因的重组病毒治疗组的抑瘤率(46.16%)高于单独应用VP3基因组的抑瘤率(19.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凋亡素基因具有凋亡诱导效应及体内的抑瘤效应。凋亡素基因VP3与IL-18基因有协同抑瘤效应,联合基因治疗骨肉瘤可提高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基因 IL-18基因 骨肉瘤S-180细胞
下载PDF
成人骶尾部畸胎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琼琼 杨道华 +2 位作者 华莹奇 陈安 林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06,209,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成人SCT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5例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6岁,临... 目的探讨成人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成人SCT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 5例中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36岁,临床表现为臀部肿块,骶尾部不适或无明显症状,影像学上表现为骶骨前或骶骨后肿块。3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畸胎瘤恶变,恶性成分分别为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3例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和1例畸胎瘤恶变患者无复发,1例畸胎瘤恶变患者术后2个月发现转移灶。结论成人SCT是一种少见肿瘤,多为成熟性,且预后较好,恶变者少见,但易复发转移,因此,病理诊断时应细致谨慎,避免遗漏恶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骶尾部 成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精准医学时代骨肉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祉璇 姜亚飞 +1 位作者 华莹奇 蔡郑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14-918,共5页
随着组学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精准医学在肿瘤领域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骨肉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常见的骨骼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手术切除和药物化疗一直是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高度基因... 随着组学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精准医学在肿瘤领域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骨肉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最常见的骨骼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手术切除和药物化疗一直是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高度基因异质性是其生存率停滞的主要原因。精准医学以组学等技术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定制。精准医学的实践有望为骨肉瘤研究及患者生存率提高提供新的契机。本文拟对精准医学在骨肉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并进一步探讨骨肉瘤精准治疗的前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骨肉瘤 基因组学 异种移植模型 肿瘤免疫
下载PDF
骶尾部囊性病变22例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李琼琼 杨道华 +3 位作者 韩昕 华莹奇 王庆国 林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2例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7~77岁,平均44.7岁;2例病变完全位... 目的探讨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2例骶尾部囊性病变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7~77岁,平均44.7岁;2例病变完全位于骶尾部皮下,20例位于盆腹腔内骶尾骨前,其中有4例累及皮下组织,3例伴骨质破坏,1例与骶孔相连。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或腰背部不适、下肢疼痛麻木、骶尾部皮肤肿块、便秘等。最终诊断包括畸胎瘤7例,尾肠囊肿4例,表皮样囊肿2例,神经鞘瘤囊性变4例,囊性直肠重复1例,气管源性囊肿1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滑囊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结论骶尾部囊性病变种类较多,大部分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影像学提示有骨质破坏或实性成分时需多处取材,寻找恶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囊性病变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染色体碎裂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孟环亮 穆浩然 +3 位作者 姜亚飞 田凯 何恩俊 华莹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8-396,共9页
染色体碎裂是在应激(电离辐射、化学刺激、感染等)刺激下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局部区域发生碎裂,然后以随机顺序组合在一起的复杂性基因组重排事件。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等技术发现,这种高度复杂... 染色体碎裂是在应激(电离辐射、化学刺激、感染等)刺激下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局部区域发生碎裂,然后以随机顺序组合在一起的复杂性基因组重排事件。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等技术发现,这种高度复杂的基因组畸变事件普遍存在于各类型的肿瘤中,在肉瘤和神经系统肿瘤中的发生频率较高。发生染色体碎裂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已知有两种主要的染色体碎裂形成机制:(1)微核的形成及微核内染色体的碎裂;(2)断裂-融合-桥循环的产生。染色体碎裂对于绝大多数细胞来说是灾难性的,但仍有部分细胞在经历此过程后存活下来,细胞内碎裂的染色体片段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交替端部连接及微同源介导的断裂诱导复制等修复方式随机组合使基因组发生重排,重排后的基因组可能出现癌基因的扩增、抑癌基因的删除或者形成融合基因,赋予细胞显著的选择性生长优势,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的临床队列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也与染色体碎裂发生频率有关。染色体碎裂发生的频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肿瘤中发生染色体碎裂的普遍性以及较差的预后提示检测染色体碎裂可能是评估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一种方式。已有研究表明,染色体碎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有关染色体碎裂现象的原因、导致肿瘤发生的机制、染色体碎裂的诊断及治疗等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随着对染色体碎裂相关问题的解答,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染色体碎裂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为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染色体碎裂与肿瘤发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碎裂 基因组重排 肿瘤发生
下载PDF
二代测序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凯 姜亚飞 华莹奇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19-24,共6页
二代测序是一种可以实现快速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常用的二代测序技术包括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和RNA测序等。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利用二代测序不仅可以辅助诊断临床上常规诊断方法难以鉴别的肿瘤类型,并且可以通过测序发现一些... 二代测序是一种可以实现快速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常用的二代测序技术包括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和RNA测序等。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利用二代测序不仅可以辅助诊断临床上常规诊断方法难以鉴别的肿瘤类型,并且可以通过测序发现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肿瘤驱动基因和突变,从而有助于实现精准治疗。本文主要阐述二代测序常用技术及其特点,并就二代测序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骨与软组织肿瘤 辅助诊断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