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1
作者 周贵勤 华银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现实性”和“历史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维度,提出“现实的人”思想,对人的本质作出了根本性界定,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和系统集成。其中关于“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人、从事人的生产的人、具...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现实性”和“历史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维度,提出“现实的人”思想,对人的本质作出了根本性界定,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和系统集成。其中关于“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人、从事人的生产的人、具有不同需要和不同利益追求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有意识的人等方面的系统论述,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主体性理解的诠释基点和逻辑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主体性、社会性、实践性原则遵循,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学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意蕴
下载PDF
毕业实习: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 被引量:10
2
作者 华银峰 周贵勤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分析大学生毕业实习在提升就业技能、指导职业定位、开拓就业市场、客观评价学生等就业方面功能的基础上,列举现实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实习在观念、体制和相关保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科... 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分析大学生毕业实习在提升就业技能、指导职业定位、开拓就业市场、客观评价学生等就业方面功能的基础上,列举现实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实习在观念、体制和相关保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科学的解决途径,以有效发挥毕业实习对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实习 大学生就业 直通车
下载PDF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华银峰 吴姗姗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基于制度化的视角,分析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现状。结合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由目标设计、活动管理、保障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基于制度化的视角,分析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现状。结合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构建由目标设计、活动管理、保障制度、组织管理、过程控制与考核为要素的内容体系,并提出观念、制度与执行三轮驱动,资源、职能与责任三位一体,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督查、反馈与矫正三管齐下,以及评价、考核相关制度的配套与协调为对策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制度设计
下载PDF
感恩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以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华银峰 《宿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07-111,共5页
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心理学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论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 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心理学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方法论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调研和实证运行的基础上,基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接受特点,明确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内涵、实施原则,设计构建实践载体;并从组织机构、外部氛围方面,提出高校感恩教育实施保障方面的建议和设想,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学生感恩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与创新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是非观及其问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华银峰 周贵勤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是非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错误的是非观念和混乱的是非标准。从明辨是非这一维度出发,正确认识是非观的内涵和特征,科学分析当... 是非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错误的是非观念和混乱的是非标准。从明辨是非这一维度出发,正确认识是非观的内涵和特征,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是非观的特点、问题表现及其成因,是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提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是非观 是非标准
下载PDF
论高校学生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被引量:15
6
作者 华银峰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76-79,共4页
辅导员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理想状态的人格魅力是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权力影响力的有效补充,对搞好大学生思... 辅导员人格魅力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理想状态的人格魅力是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行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积极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权力影响力的有效补充,对搞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非权力影响力 人格魅力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华银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设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和谐理念下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其形成路径是通过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设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和谐理念下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其形成路径是通过考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瑕疵,从而提出基于和谐社会视阈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保障基本人权,追求社会公平,体现人本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合肥地区六所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状况调查
8
作者 华银峰 杨再勇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0-63,共4页
感恩作为一种普世价值,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素材,又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道德结构和品质培养中具有基础性、深刻性和广泛的认同性。课题组通过自编的"在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和"... 感恩作为一种普世价值,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素材,又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道德结构和品质培养中具有基础性、深刻性和广泛的认同性。课题组通过自编的"在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和"在校大学生感恩行为问卷",从高校教师、高校学生两个对象群体,对高校感恩教育实施、高校学生感恩教育品质现状、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并分析探讨了加强高校感恩教育,改善大学生感恩品质与行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调查报告
下载PDF
也谈因材施教
9
作者 华银峰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年第4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家庭经济条件 社会交往 大学生 不良倾向 感情问题 同学 考试
下载PDF
强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路径分析
10
作者 华银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26-130,共5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其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实现程度的高低。着眼于客体科学性、主体自觉性、运行机制系统性与氛围协调性,强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规范运行提供有效的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其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实现程度的高低。着眼于客体科学性、主体自觉性、运行机制系统性与氛围协调性,强化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制度执行力,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规范运行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会实践 制度执行力 路径分析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负性思想道德状态成因探析
11
作者 华银峰 《黄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当代大学生种种濒临甚至突破底线的思想道德危机表现,可以用负性思想道德状态这一概念加以概括,并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维度展开成因探析。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负性思想道德状态 成因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华银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24-30,共7页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内在要义和现实需要。对照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任务,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尚存在规范化建设不完善、专业化建设不平衡、职业化建设不充分等不足。遵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内在要义和现实需要。对照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任务,当前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尚存在规范化建设不完善、专业化建设不平衡、职业化建设不充分等不足。遵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与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完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三个角度,综合系统提出建设对策,是加快推进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水平与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需要相适应,高质量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 高素质 党务工作队伍
下载PDF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逻辑学“四维一体”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华银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在具体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逻辑学课程在培养、提升青年学生判断力、选择力、思辨力、组织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功能,并通过坚持理论认同与理性独立、思维逻辑与价值引领、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过程参与与水... 在具体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校逻辑学课程在培养、提升青年学生判断力、选择力、思辨力、组织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课程思政功能,并通过坚持理论认同与理性独立、思维逻辑与价值引领、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过程参与与水平考核"四个统一"的基本遵循,从突出统一性、人文性、有效性、导向性等方面,提出目标维度强化融入,内容维度强化渗透,方法维度强化翻转,评价维度强化贯通的"四维一体"教学实践路径,对深化发挥高校逻辑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逻辑学 四维一体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银峰 周贵勤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推进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基于供给与需求的逻辑视角,结合高校组织和资源特点,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推进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基于供给与需求的逻辑视角,结合高校组织和资源特点,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与特质优势,以及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与现实需要,就实施路径与实现保障两个维度,从基层党建共建、基础教育协同、农业技术服务、扶智扶志质量评估、文化富民工程、乡村振兴协作等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从优化人才队伍、汇聚优质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等方面,加强新时代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基于行知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15
作者 华银峰 周贵勤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在深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高度凝练的精神内核、目标达成的逻辑基础、文化育人的实现机制、积极有效的价值功能等结构逻辑基础上,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精神内涵、推进措施、成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基于行知精... 在深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高度凝练的精神内核、目标达成的逻辑基础、文化育人的实现机制、积极有效的价值功能等结构逻辑基础上,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精神内涵、推进措施、成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基于行知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为建设体现时代精神、符合高校实际、具有特色底蕴的高质量校园文化,促进高校改革建设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知精神 大学 校园文化 建设实践
下载PDF
论高等师范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思路
16
作者 华银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11,共5页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特殊使命,其发展状态、质量成效直接关系我国的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文章在分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高质...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特殊使命,其发展状态、质量成效直接关系我国的教育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文章在分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的客观规律、内涵建设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等方面论述并明确内涵式发展是高等师范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选择,并运用因果联系、矛盾分析、肯定否定的分析方法,提出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发展的师范传承等高等师范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逻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陶行知“爱”的教育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7
作者 华银峰 周贵勤 《新丝路》 2022年第2期0079-0081,共3页
关键词 “爱”的教育 高校 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层级延展与效果期待
18
作者 王习胜 华银峰 《思想理论教育》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是要挖掘与运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合力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培育并激发教育对象心系“国之大者”的情怀,锻造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者。关涉“大思政课”建设的社会资... “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旨趣是要挖掘与运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合力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培育并激发教育对象心系“国之大者”的情怀,锻造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者。关涉“大思政课”建设的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应该以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为指向,以弥补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与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对实践问题解释不力、对教育对象情怀激发不够等短板为着力点,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及其实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标准,利用社会资源分层设级有序延展,以期全面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