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皮肌炎3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卓光生 薛原 芮红兵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6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 来氟米特 治疗 难治性皮肌炎
下载PDF
白血病并脑出血后15天行自体骨髓移植1例
2
作者 卓光生 陈志哲 +1 位作者 杨旭伟 李乃农 《新医学》 1998年第11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白血病 并发症 脑出血 自体骨髓移植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卓光生 陈志哲 李觉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急白 )患者多药耐药基因 ( MDR1 )表达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 对 3 5例初治急白患者采用 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MDR1 表达产物 ( Pgp) ,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配合药敏测定 ,了解急白患者化疗前后耐药情...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急白 )患者多药耐药基因 ( MDR1 )表达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 对 3 5例初治急白患者采用 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MDR1 表达产物 ( Pgp) ,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配合药敏测定 ,了解急白患者化疗前后耐药情况的变化。结果 本组 3 5例 MDR1 表达阳性者 14例 ( 4 0 % )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淋 )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非淋 ) 5例 ,两者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14例 MDR1 表达阳性者 ,达完全缓解( CR) 7例 ( 5 0 % ) ;2 1例 MDR1 表达阴性者 ,达 CR19例 ( 90 % )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对 10例行柔红霉素( DNR)药敏测定 ,5例 MDR1 阴性者对 DNR高敏 ,5例 MDR1 阳性者 ,1例对 DNR高敏 ,4例低敏。结论 急白患者 MDR1 阳性 ,则化疗效果差 ,预后不良 ,对指导临床化疗方案设计 ,预测化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多药耐药基因 MDR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含bcl-2启动子绿荧光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白血病HL-60和K562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卓光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应用pEGFP-1质粒构建含有bcl-2启动子(bcl-2P)的载体,转染高表达bcl-2的HL-60细胞和低表达bcl-2的K562细胞,测定绿荧光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程度,观察特异性启动子能否引导目的基因在靶细胞表达,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方法克隆bcl-... 目的应用pEGFP-1质粒构建含有bcl-2启动子(bcl-2P)的载体,转染高表达bcl-2的HL-60细胞和低表达bcl-2的K562细胞,测定绿荧光蛋白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程度,观察特异性启动子能否引导目的基因在靶细胞表达,达到基因定位的目的。方法克隆bcl-2P,采用pEGFP-1质粒构建含有bcl-2P的载体;应用电击法转染pEGFP-BCL-2PDNA到HL-60和K562细胞并培养;测定EGFP在HL-60细胞和K562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含bcl-2P绿荧光病毒载体pEGFP-BCL-2P,绿荧光的表达率在HL-60及K562细胞分别为64.29%及0.5%。表达绿荧光阳性的HL-60细胞在培养30d后仍有89.6%的细胞表达阳性。结论绿荧光在HL-60细胞中有较稳定的高表达,而在K562细胞中几乎不表达,说明特异的bcl-2P能引导目的基因在靶细胞表达,可能成为基因定位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BCL-2 启动区(遗传学) 流式细胞术 白血病
下载PDF
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6
5
作者 付丹晖 陈志哲 +3 位作者 卓光生 杨婷 陈鑫基 许贞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8-269,273,共3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观察 30例采用小剂量环孢素预防GVHD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小剂量环孢素的用法 :2~ 3mg/ (kg·d) ,静脉注射 ... 目的 :评价小剂量环孢素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观察 30例采用小剂量环孢素预防GVHD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小剂量环孢素的用法 :2~ 3mg/ (kg·d) ,静脉注射 ,移植前 1天~移植后 10天 ,此时患者能口服时改为 6mg/ (kg·d)口服 ,10周后按每周 5 %量递减 ,直至移植后 183天。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仅有 1例发生Ⅰ度急性GVHD ,3例出现慢性GVHD ,经治疗后均缓解。小剂量环孢素的副作用少而轻。结论 :小剂量环孢素在预防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GVHD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环孢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同血 异基因
下载PDF
野生型p16和p53抑癌基因共转染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芮红兵 叶德富 +6 位作者 卓光生 陈君敏 薛原 郑玲 朱月永 康日辉 林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00-403,共4页
抑癌基因p1 6和 p53在抑制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在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检测出这两种基因有纯合缺失。为探讨野生型 p1 6和 p53基因的转染与表达对K562细胞的生长影响 ,采用了脂质体介导外源野生型 p1 6和 p53共转染K562细胞 ,... 抑癌基因p1 6和 p53在抑制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在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检测出这两种基因有纯合缺失。为探讨野生型 p1 6和 p53基因的转染与表达对K562细胞的生长影响 ,采用了脂质体介导外源野生型 p1 6和 p53共转染K562细胞 ,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1 6和 p53基因的表达 ,检测细胞生长曲线 ,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 ,共转染后 p53和p1 6在K562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3 %和 2 8% ;细胞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G1 期细胞的比例增加 ,S期细胞减少 ,与单独转染 p53或p1 6基因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别 (P <0 .0 5)。结论 :外源野生型 p1 6和p53基因的共转染比转染单基因对K562细胞生长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p53基因 抑癌基因 基因共转染 K562细胞系 白血病 基因治疗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金池 卓光生 +2 位作者 郭平凡 芮红兵 蔡方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共5例,9条肢体。移植前每日皮下注射rhG-CSF300~600μg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d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混悬液进行小腿肌肉局部按3cm×3cm距离进...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共5例,9条肢体。移植前每日皮下注射rhG-CSF300~600μg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第5d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混悬液进行小腿肌肉局部按3cm×3cm距离进行注射移植治疗,观察移植后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9条下肢均得以保存,症状好转。2例行数字减影下肢动脉造影显示侧支建立丰富,随访3月无移植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移植/自体 糖尿病足
下载PDF
烷化溶血磷脂对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慧芳 陈志哲 +1 位作者 卓光生 王少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99-1201,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烷化溶血磷脂 (ALP)对HL - 60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克隆形成率测定细胞生长 ;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实验分析细胞分化。结果 :ALP作用后 ,HL - 60细胞的集... 目的 :探讨烷化溶血磷脂 (ALP)对HL - 60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克隆形成率测定细胞生长 ;细胞形态学、DNA电泳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实验分析细胞分化。结果 :ALP作用后 ,HL - 60细胞的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 (P <0 .0 1) ;15mg/L的ALP作用HL - 60细胞 9h后 ,出现特征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及DNA片段化降解 ;1mg/L的ALP持续作用HL - 60细胞 ,可使NBT还原率提高到 84 .2 %± 2 .6%。结论 :ALP可抑制HL - 60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脂素 白血病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建萍 卓光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29-832,共4页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定向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脐血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利用源自人脐静脉血的MN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定向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脐血干细胞在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利用源自人脐静脉血的MN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asic,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i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的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条件,体外进行向内皮细胞的诱导分化.结果表明:在该体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典型梭形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vWF(+)细胞率可达80%以上,电镜观察发现在胞浆中含有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VEGF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有可能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脐血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成体干细胞的一个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单个核细胞 内皮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亮 卓光生 《医学综述》 2006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液系统的损害很常见。慢性病贫血较多见,归其原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THF-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抑制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造成促红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液系统的损害很常见。慢性病贫血较多见,归其原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THF-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抑制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贫血的钝性反应,特别是IL-6等造成铁的利用障碍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在Felty′s综合征(FS)最为常见,研究表明与自身免疫失常有关;另外,血小板增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常见,尤其在疾病处于活动时,经大量研究表明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对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机制的认识亦将趋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病 贫血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增多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亮 许琳 卓光生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活动时血液学改变及反应疾病活动的炎性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20例RA疾病活动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血液学改变情况。结果:贫血发病率较高...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活动时血液学改变及反应疾病活动的炎性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20例RA疾病活动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血液学改变情况。结果:贫血发病率较高,为69.2%,主要为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高也较明显,中性粒细胞减少少见,淋巴细胞稍有减少,血小板增多多见。血小板与临床常用的几种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疾病活动期的RA患者血液学改变中贫血常见,主要为ACD,与代表铁储备的血清铁蛋白成负相关关系;血小板增多可以作为反应炎性反应活动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病贫血 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增多
下载PDF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巨核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敛 卓光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效应。方法 将TPO(thrombopoietin)、SCF(stemcellfactor)、SCGF(stemcellgrowthfactor)、IL- 3、EPO(erythropoietin)等细胞因子组合成不同的实... 目的 探讨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细胞因子组合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效应。方法 将TPO(thrombopoietin)、SCF(stemcellfactor)、SCGF(stemcellgrowthfactor)、IL- 3、EPO(erythropoietin)等细胞因子组合成不同的实验组,在无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体外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14d。扩增后于不同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1+细胞的比例,同时计数活细胞数,从而求得较好的细胞因子组合组。结果 经 14d培养后,SCF+TPO组扩增效果最好,活细胞总数和CD61+细胞数量分别增加了 3. 14±0. 62倍和 48. 40±5. 71倍,显著高于单用TPO组的 1. 81±0. 36倍和 18. 72±3. 73倍。TPO+IL 3组使CD61+细胞数量增加了 25. 82±3. 88倍,但扩增后CD61+细胞比例仅为 9. 34% ±1. 92%,低于TPO组的12. 21%±2. 27%;TPO+SCGF组和TPO+EPO组的扩增效果与单用TPO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 05)。结论 SCF能协同TPO增强巨核系造血,增加培养体系中巨核细胞的纯度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1 细胞因子 巨核细胞 TPO 体外扩增 IL-3 脐血单个核细胞 组合 结论 培养体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丹晖 陈志哲 +4 位作者 吕联煌 卓光生 黄淑桦 梁玉英 战榕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18例 (CR1 13例 ,CR2 3例 ,CR32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3例 (均获血液学缓解 ) ,恶性淋巴瘤 7例 (CR4例 ,PR3例 )。预处理化疗方案选用以下药物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联合 :阿糖胞苷 3~ 4g/ m2 ,环磷酰胺 4~ 6 g/ m2 ,鬼臼乙叉苷 (VP- 16 ) 0 .5~ 1.0 g/ m2 。除 5例联合全身骨髓照射 (剂量为7~ 8Gy) ,其余均单用化疗。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移植相关死亡 1例 (1.72 % )。ANL L、AL L CR1期移植者 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2 .4%± 4.2 %和 46 .1%± 3.5 % ,复发率分别为 37.7%± 4.5 %和 40 .5 %±6 .7%。 10例 CML 和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除 1例 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复发 ,余均获持续完全缓解。 结论 为降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无造血干细胞供者的 CR1 期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 A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丹晖 陈鑫基 +4 位作者 杨婷 黄美娟 许贞书 卓光生 陈志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399-400,403,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 方法 研究 30例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预处理方案包括马利兰、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 结果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4d(10~ 1...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及其治疗。 方法 研究 30例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预处理方案包括马利兰、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 结果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4d(10~ 19d)和 +13d(9~ 2 4d) ;30例中 4例 (13 3%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均为Ⅰ~Ⅱ度 ;9例 (30 % )出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 ;5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 (占 16 7% ) ,3例出现间质性肺炎 (10 % ) ;发生口腔黏膜炎 13例 (4 3 3% ) ;无 1例发生肝静脉闭塞综合征和癫样抽搐。随访中位时间 36 6d(170~ 16 0 0d) ,复发 3例 (10 0 % )。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 1例 (3 3% )。 结论 以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组成的BCA预处理方案毒性低 ,相关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预处理 并发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
下载PDF
转染p16、p53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HL-60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琦 沈杰芳 +4 位作者 芮红兵 苏津自 卓光生 康日辉 林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05-310,共6页
本研究构建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入白血病细胞,观察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53cDNA与p16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53-16,用脂质体法转染白血病细胞,用间接免疫细胞... 本研究构建p53,p1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入白血病细胞,观察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设计并构建包含野生型p53cDNA与p16cDNA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CE4.1-53-16,用脂质体法转染白血病细胞,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鉴定外源性p53及p16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结果发现:p53p16基因双表达真核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转染入白血病细胞后能检测到外源性P53、P16蛋白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转染48小时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周期阻滞(p<0.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下降,细胞凋亡增加(p<0.001)。结论:重组质粒pBudCE4.1-53-16构建成功,经体外转染白细胞细胞后2个目的基因能够在细胞中同时表达,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于G0期,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P16基因 pBudCE4.1 基因转染 凋亡
下载PDF
寡核苷酸的摄取与血液肿瘤细胞种类和增殖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元贵 卓光生 +1 位作者 陈志哲 陈晓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细胞摄取寡核苷酸与其种类和活性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经过 0 60 μmol·L-1 荧光素FITC标记的G31 39作用 4h后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对G31 39的摄取...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细胞摄取寡核苷酸与其种类和活性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经过 0 60 μmol·L-1 荧光素FITC标记的G31 39作用 4h后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单个核细胞对G31 39的摄取能力明显高于正常人 ;不同来源的血液肿瘤细胞株摄取G31 39的能力不同 ,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和髓系粒细胞来源的白血病细胞的摄取能力明显高于T淋巴细胞来源的白血病细胞 ;经过全反式维甲酸作用的HL60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同时细胞摄取G31 39的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血液肿瘤细胞具有摄取寡核苷酸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白血病 淋巴瘤 BCL-2基因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_1与细胞因子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芮红兵 郑玲 +5 位作者 叶德富 卓光生 陈君敏 薜原 康日辉 林珺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2-444,449,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8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c及CD1d的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血清IL-2,IFN-r,IL-4和IL-10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SLE活动组病人CD1c+及CD...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8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c及CD1d的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血清IL-2,IFN-r,IL-4和IL-10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SLE活动组病人CD1c+及CD1d+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5),SLE患者血清IFN-r、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IFN-r、IL-2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无相关性,IL-4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70与r=0.72,P<0.01),IL-10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42与r=0.41,P<0.05)。除IL-4水平与C3水平显著相关外(r=-0.61,P<0.01),IFN-r、IL-2、IL-4、IL-10与ANA、C3、C4、CRP、ACA、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与外周血CD4、CD8、CD20、CD3阳性细胞百分率也无相关性。经治疗后CD1c及CD1d的表达明显下降,IFN-r和IL-2水平在治疗后升高,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相关,CD1对自身抗原的递呈可能引发了一个Th2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CD1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珺芳 郑玲 +3 位作者 陈君敏 芮红兵 卓光生 叶德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报告2例近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以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O、CD68(KP-1)、溶菌酶均阳性,手术切除肿物后按急... 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报告2例近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以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O、CD68(KP-1)、溶菌酶均阳性,手术切除肿物后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化疗,均效果良好。结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MPO、溶菌酶和CD68(KP-1)阳性对诊断粒细胞肉瘤最有意义。治疗方法有局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粒细胞/诊断 肉瘤 粒细胞/治疗
下载PDF
干细胞因子联合血小板生成素在体外抑制脐血巨核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敛 卓光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扩增巨核细胞的效应,并探讨造血干细胞因子(SCF)是否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生成素(TPO)介导的巨核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脐血巨核细胞扩增,并在培养后期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PO+SCF组与单用TPO... 目的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扩增巨核细胞的效应,并探讨造血干细胞因子(SCF)是否能有效抑制血小板生成素(TPO)介导的巨核细胞的凋亡。方法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脐血巨核细胞扩增,并在培养后期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PO+SCF组与单用TPO组CD41+细胞及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凋亡率。结果经14天培养后,SCF+TPO组扩增的巨核细胞的数量和纯度均较高,分别为48.90%±5.71%、21.55%±2.83%,且培养后期TPO+SCF组CD41+细胞及CB-MC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单用TPO组。结论SCF能有效抑制TPO介导的细胞凋亡,促进巨核细胞有效扩增,进一步说明体外扩增巨核细胞,SCF与TPO的联合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胎血 巨核细胞 血小板生成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荧光PCR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寿榕 陈建森 +1 位作者 卓光生 陈静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 比较荧光PCR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 ,探讨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方法。方法 应用荧光PCR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对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了HCMV -DNA和HCMV -IgG、IgM检测。结果 荧光PCR法检出的阳性率比微粒子酶免... 目的 比较荧光PCR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 ,探讨检测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方法。方法 应用荧光PCR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对同份血标本分别进行了HCMV -DNA和HCMV -IgG、IgM检测。结果 荧光PCR法检出的阳性率比微粒子酶免疫分析高 (P <0 .0 5 )。结论 HCMV -DNA -PCR及抗HCMV -IgM对病人同时检测 ,可提高HCMV活动性感染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PCR法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 血液检测 人类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