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藿朴夏苓汤对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及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卓冬婷 吕军影 +2 位作者 黄李平 阙铁生 李佳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藿朴夏苓汤对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加味藿朴夏苓汤及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30名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探讨加味藿朴夏苓汤对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加味藿朴夏苓汤及多潘立酮片治疗,疗程均为2周。3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舌苔变化、主要证候分级评分和临床疗效;运用TUNEL技术检测正常组及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治疗前脾胃湿热证患者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正常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较治疗前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舌苔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0%vs65%,P<0.01)。结论加味藿朴夏苓汤对脾胃湿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加速舌上皮细胞凋亡,对黄腻苔有显著的消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藿朴夏苓汤 脾胃湿热证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对脾胃湿热证舌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卓冬婷 吕军影 +2 位作者 黄李平 阙铁生 朱莲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复方中药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影响的微观机理。方法:借助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取正常对照者、脾胃湿热证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组及多潘立酮对照组患者舌苔进行细菌总数、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等指标检测,并观察脾胃湿热...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复方中药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影响的微观机理。方法:借助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取正常对照者、脾胃湿热证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组及多潘立酮对照组患者舌苔进行细菌总数、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等指标检测,并观察脾胃湿热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舌苔分级变化。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苔存在着微生态的严重失衡,舌苔细菌总数,G+长链、G+c、微C、G-b菌群密集度级别构成比,以及球菌、真菌种类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经清热祛湿中药复方治疗后上述微生态指标回复正常状态,而对照组治疗后舌苔细菌总数及G+长链、G+c、G-b菌群密集度级别构成比仍未恢复至正常。结论:清热祛湿复方中药对黄腻苔有明显的消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舌面菌群的平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脾胃湿热证 舌微生态
下载PDF
陈业强从气机论治胃脘痛经验
3
作者 卓冬婷 吕军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49-2050,共2页
陈业强教授辨析胃脘痛,认为"不通则痛"为其共性,重视从气机论治,善于应用疏肝理气、健脾行气、宣肺调气、活血利气法,结合具体证候灵活加减用药,标本兼治,收获良效。
关键词 胃脘痛 从气机论治 陈业强
下载PDF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阙铁生 卓冬婷 +3 位作者 吕军影 黄李平 黄耀全 朱莲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2-693,共2页
目的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 目的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舌上皮AI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舌苔 细菌总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微生态学方法在湿热证舌苔微生物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莲娜 黄李平 +5 位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黄耀全 凌江红 严明 卓冬婷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检查法在研究中医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物群变化中的应用。方法制备舌苔涂片,革兰染色后置显微镜下直接镜检,制定量化标准观察并记录各种细菌的密集度及多样性数据。结果舌苔细菌密集度湿热证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微生态学检查法在研究中医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物群变化中的应用。方法制备舌苔涂片,革兰染色后置显微镜下直接镜检,制定量化标准观察并记录各种细菌的密集度及多样性数据。结果舌苔细菌密集度湿热证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多样性构成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组舌苔中无论是真菌的例数或是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学涂片检查方法不需昂贵设备,操作简单,比较培养法更能体现出其节省试验时间及费用的优势,但关键在于定位取样以及对各种微生物群数量、多样性指标量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学 涂片镜检法 湿热证 舌苔微生物群
下载PDF
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丽萍 吕军影 +2 位作者 阙铁生 李曙光 卓冬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对20余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包括温病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肾病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肺炎湿热证及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湿热证病因及证候特征的角度对不同的造模方法、造模条件进行比较评价,为湿热证... 对20余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包括温病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肾病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肺炎湿热证及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湿热证病因及证候特征的角度对不同的造模方法、造模条件进行比较评价,为湿热证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动物模型 综述
下载PDF
湿热证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3 位作者 黄李平 李佳荃 黄耀全 卓冬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49-250,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所致湿热证的舌象和证型分布,分析湿热证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变化的特征。方法:56例湿热证患者为实验组,32例健康者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证为最多见... 目的:观察不同疾病所致湿热证的舌象和证型分布,分析湿热证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变化的特征。方法:56例湿热证患者为实验组,32例健康者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证为最多见的证型;红舌占异常舌色的明显多数;湿热证舌苔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正常薄白苔(P<0.05),黄腻苔苔质厚者低于苔质薄者(P<0.05),苔色深者低于苔色浅者(P<0.05);不同的湿热证分型(除大肠湿热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湿热证证型分布、舌象以及黄腻苔舌上皮细胞凋亡的异常变化反映了湿热证的病证实质;舌上皮细胞凋亡受抑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湿热证黄腻苔苔质厚薄和苔色深浅不同变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舌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湿热证舌苔细菌总数与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及关系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4 位作者 黄李平 朱莲娜 李佳荃 严明 卓冬婷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湿热证黄腻苔细菌总数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方法:43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观察湿热证黄腻苔细菌总数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方法:43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者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厚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薄苔和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薄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厚苔细茵总数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薄苔与实验组厚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深色苔细菌总数高于实验组浅色苔和对照组,实验组深色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与实验组浅色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病理变化上,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黄腻苔 舌微生态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常丽萍 吕军影 +2 位作者 阙铁生 李曙光 卓冬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2207-2208,共2页
藿朴夏苓汤组成源自《医原》,方名和剂量出自《重订广温热论》,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重于热的常用方。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总结,本方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湿热相关疾病的治疗。笔者统计了1986—2010年国内数十... 藿朴夏苓汤组成源自《医原》,方名和剂量出自《重订广温热论》,是治疗湿温病初起,湿重于热的常用方。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总结,本方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湿热相关疾病的治疗。笔者统计了1986—2010年国内数十种中医、中西医结合期刊等有关文献,得到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的论文79篇,共涉及病种5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湿温病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临床应用举隅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军影 卓冬婷 陈业强 《陕西中医》 2009年第7期902-902,共1页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临床应用 内科病症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文献回顾与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曙光 常丽萍 +3 位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黄李平 卓冬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3-4,6,共3页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藿朴夏苓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扩大于内、妇、儿、皮肤各科湿热合邪...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藿朴夏苓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扩大于内、妇、儿、皮肤各科湿热合邪所致的疾病,有的疾病虽非属湿温范畴,但也可取得很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文献回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益气健心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12
作者 卓冬婷 苏士印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5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健心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 目的分析益气健心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西医联合益气健心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气分析PaO_(2)、PaCO_(2)指标、总有效率,并比较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观察组半年复发率2.86%(1/35)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观察组治疗后患者PaO_(2)、PaCO_(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是(84.61±7.56)mmHg、(31.24±3.55)mmHg、(36.32±1.27)mm、(44.15±2.21)mm、(48.61±0.21)%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3.854、21.719、19.434、71.602,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西医联合益气健心汤治疗,对于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气情况和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心汤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 效果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湿热证近况 被引量:1
13
作者 卓冬婷 吕军影 《黑龙江中医药》 2009年第6期61-62,共2页
通过对近10年中药内服治疗湿热证文献的收集整理,从"三焦"角度总结湿热证不同病位的治法和方药,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湿热证 中药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