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岳 梁冬泳 +4 位作者 李趣 何中扬 邹秀园 卓勇智 王菊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组采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9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组采用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651,P<0.05)。结论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去骨 黏膜划痕术
下载PDF
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对鼻黏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冬泳 古道健 +4 位作者 黄岳 李趣 何金年 卓勇智 王菊新 《微创医学》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黏膜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糖精试验测定(实验组,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术前、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 目的观察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黏膜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糖精试验测定(实验组,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术前、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MTR);同时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3、6个月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分别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分别较术前明显减慢(均P<0.01),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MTR均减慢(P<0.01)。结论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黏膜纤毛无明显影响,对鼻腔黏膜正常生理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下鼻甲去骨 黏膜划痕 鼻黏膜纤毛输送率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卓勇智 黄小英 王兰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予等待自愈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应用rhEGF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4±3.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9±4.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以有效促进鼓膜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 外伤性鼓膜穿孔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自愈 疗效
下载PDF
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成因分析
4
作者 黄岳 李趣 +2 位作者 何中扬 梁冬泳 卓勇智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9期19-21,共3页
目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接受乳突根治术治疗后,出现不干耳的患... 目的:对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接受乳突根治术治疗后,出现不干耳的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出现不干耳症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因术后换药不当造成不干耳者3例,7例患者术腔内肉芽增生和胆脂瘤复发造成不干耳,2例患者发生咽鼓管感染,4例患者外耳道狭窄引起不干耳发生。结论:造成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经乳突根治术治疗后出现不干耳的原因较多,通过改善换药方式、手术等妥善处理方式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不干耳 原因
下载PDF
两种途径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梁冬泳 何中扬 +4 位作者 李趣 邹秀园 黄岳 王菊新 卓勇智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33耳)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33例(36耳)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2~3 d注药1次,共治疗3次。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83.3%(30/36)。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2%(5/33)和33.3%(12/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注药和鼓膜穿刺注药两种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同疗效,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疗法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咽喉镜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 鼓室注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