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改性壳聚糖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壳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艳君 卓少玲 陈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04-108,111,共6页
利用壳聚糖与硅酸乙酯(TEOS)形成的溶胶-凝胶制备杂化载体,经戊二醛交联后固定化壳聚糖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杂化载体进行了表征,初步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5%的戊二醛浓度交联载体... 利用壳聚糖与硅酸乙酯(TEOS)形成的溶胶-凝胶制备杂化载体,经戊二醛交联后固定化壳聚糖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杂化载体进行了表征,初步比较了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5%的戊二醛浓度交联载体时,固定化酶的活性最高;最大结合酶量为2mL(U=2.5);固定化酶的最适pH7.0,酶活曲线向碱性偏移;固定化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比游离酶升高5℃,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活性。通过Lineweaver-Burk作图得出固定化酶的K'm为10.64g/L,较游离酶1.29g/L有所升高。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力损失小于30%;在4℃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半衰期约为2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载体 壳聚糖酶 固定化
下载PDF
永泰县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卓少玲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4期65-69,共5页
以永泰县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永泰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臭氧的时间分布特征、气象影响因素及超标日的原因,并运用了SPSS软件分析了臭氧与其它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永泰县环境空气质... 以永泰县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永泰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臭氧的时间分布特征、气象影响因素及超标日的原因,并运用了SPSS软件分析了臭氧与其它污染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永泰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率在99.7%以上,臭氧取代颗粒物成为影响永泰县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由2017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臭氧春季、夏季数值较接近,春季略大;臭氧月变化、日变化均呈现明显波动特征;气象因素是影响臭氧浓度的重要条件;臭氧与其它污染因子之间呈现弱相关性;十三五期间的臭氧超标原因可能是本地累积+外地传输的影响。为此,从提高审批准入门槛、实行重点管控企业“一企一策”、加强监管及区域间的合作,强化臭氧应对措施入手提出了永泰县臭氧污染防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O_(3)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永泰县小流域断面水质状况研究
3
作者 卓少玲 《环境与发展》 2020年第12期190-191,共2页
针对永泰县2019年小流域水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全县小流域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为更好开展全县小流域水质管理、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流域 断面 水质状况
下载PDF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艳君 卓少玲 +1 位作者 陈盛 杨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4-1745,共12页
【目的】利用筛选培养基,从福建沿海潮间带泥样中分离筛选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并研究菌株的产酶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2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筛选得到产壳聚糖酶的菌株KQ-1002与草酸青霉(Pe... 【目的】利用筛选培养基,从福建沿海潮间带泥样中分离筛选产壳聚糖酶的菌株,并研究菌株的产酶特性。【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26S rDNA序列进行分类鉴定,采用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筛选得到产壳聚糖酶的菌株KQ-1002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的同源性为99%,并初步鉴定为青霉属的一种。发酵培养的最适温度为30°C,最适碳源为1.0%水溶性壳聚糖,最适氮源为1.87%(NH4)2SO4,最适pH为6.0。该菌株液体发酵培养72 h产壳聚糖酶活性最高,经优化后最高产酶量为18 U/mL。纯化后的壳聚糖酶经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约40 kD。酶促反应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5°C,Km值为1.293 g/L。在离子浓度为1.0×10 3mol/L时,金属离子Cu2+、Hg2+、Ag+对酶的活性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壳聚糖酶对不同底物及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具有不同的降解作用。【结论】筛选获得产壳聚糖酶的真菌菌株KQ-1002的壳聚糖酶活力经优化后提高了约7倍,是一株具有研究和应用潜力的产壳聚糖酶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26S rDNA鉴定 产酶条件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