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卓梅娟 林玲 +2 位作者 陈秋燕 魏婷婷 曾静静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3011-3013,共3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AMI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采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AMI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手术相关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至导管室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穿刺球囊时间和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经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后,能够缩短救治时间和手术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模式 急救护理路径 救治时间 不良事件 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卓梅娟 陈淑琴 +1 位作者 李静菡 邱静静 《循证护理》 2023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道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救治流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关键环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流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利于缩短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提高救治流程满意度,使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绿色通道 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 溶栓流程时间 神经功能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柯氏模型的急诊科室培训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静菡 林玲 卓梅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3期33-36,共4页
目的基于柯氏模型实施和评价急诊科室培训效果,促进急诊科室培训的规范化。方法以柯氏模型为指导,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对急诊科室培训进行改革和评价,对比改革前后的护士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认知度、参与情况、培... 目的基于柯氏模型实施和评价急诊科室培训效果,促进急诊科室培训的规范化。方法以柯氏模型为指导,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对急诊科室培训进行改革和评价,对比改革前后的护士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认知度、参与情况、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临床工作中急诊急救知识的应用情况。结果基于柯氏模型进行改革的急诊科室培训模式,反应层护士对科室培训的认知度提升,对课程构建及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度、1周内学习完成率、行为层护士的有效心得体会书写率、结果层的科室考核合格率、抽查培训掌握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方面改革后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均=0.000)。结论基于柯氏模型4个层面进行的科室培训改革,可以提升护士对科室培训的认知和参与率,且能提升护士的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应用与临床,满足急诊急救岗位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培训 柯氏模型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陈秋燕 卓梅娟 林玲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以绿色通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入导管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入导管室时间(26.27±4.35)min、住院时间(10.43±2.07)d短于对照组[(37.26±2.98)min、(15.29±2.73)d],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9%),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入导管室及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救治效果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脑卒中微量泵静脉溶栓患者DNT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卓梅娟 陈淑琴 郭丽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1期3645-364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脑卒中微量泵静脉溶栓患者DNT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前收治的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后收治的41例急性脑...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脑卒中微量泵静脉溶栓患者DNT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前收治的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后收治的4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量泵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DNT时间、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医师到位时间、检查总耗时、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微量泵静脉溶栓患者DNT时间,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急诊绿色通道 微量泵静脉溶栓 急诊至使用静脉溶栓时间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卓梅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7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7至9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急诊科实施急救治疗后并进行院内转运的2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016年10至12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急诊科实...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7至9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急诊科实施急救治疗后并进行院内转运的200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016年10至12月期间以急诊方式来我院急诊科实施急救治疗后并进行院内转运的20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病情评估后,实施常规院内转运,即由1名急诊护士负责转运护理,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携带所需抢救物品;观察组患者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实施院内转运,即在转运前根据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果,合理安排转运护送人员并携带相应的抢救物品。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心搏骤停、呼吸困难及窒息、管道脱落(移位)或堵塞、坠床、急救物品准备不全、投诉纠纷、送错科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心搏骤停、呼吸困难及窒息、管道脱落(移位)或堵塞事件的处理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护士心理压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运用到急诊患者的院内转运中,对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有了预见性,显著降低患者转运过程中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提升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危险事件的处理成功率,对于安全完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具有重要的意义。且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运用还能够有效缓解院内转运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院内转运
下载PDF
除颤监护仪与常规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淑琴 卓梅娟 陈秋燕 《医疗装备》 2021年第5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与常规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与常规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法行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观察组应用除颤监护仪行动态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室颤动发生率、心搏骤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心肺复苏率、出院2年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监护仪比较,除颤监护仪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于医师更加及时地实施急救,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及2年内存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相关指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便携式呼吸机与简易呼吸器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淑琴 卓梅娟 陈秋燕 《医疗装备》 2021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与简易呼吸器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医院的8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辅助呼吸用简易呼吸器),2019年4月至...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与简易呼吸器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于医院的84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辅助呼吸用简易呼吸器),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辅助呼吸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转运5 min时,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转运期间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利于平稳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改善血氧饱和度水平,降低气管插管移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便携式呼吸机 简易呼吸器 院内转运 生命体征指标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秋燕 郭丽钦 卓梅娟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9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5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实施持续低至中流量吸氧的48例作为... 目的探讨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5例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实施持续低至中流量吸氧的48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的47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救治过程中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及救治效果。结果转运前,两组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确保院前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车载呼吸机 优质护理 院前急救 血气指标 生命体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