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微藻对凡纳滨对虾幼体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标 雷小婷 +2 位作者 卓瑞群 向文洲 潘庆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6期78-8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钝顶螺旋藻(Sprinulian platensis)和Picochlorum sp.两种微藻培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效果,为开发凡纳滨对虾开口饵料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对照组D0投喂商品螺旋藻粉,实验组D1、D2分别投喂钝顶螺旋藻和Pico... 试验旨在研究钝顶螺旋藻(Sprinulian platensis)和Picochlorum sp.两种微藻培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效果,为开发凡纳滨对虾开口饵料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对照组D0投喂商品螺旋藻粉,实验组D1、D2分别投喂钝顶螺旋藻和Picochlorum sp.,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万尾凡纳滨对虾幼体,在300 L育苗桶中饲养七天。结果表明,D0和D1组间凡纳滨对虾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极显著高于D2组(P<0.01)。在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体总氨氮浓度小于50 umol·L^(-1)、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2 umol·L^(-1)。钝顶螺旋藻可以保证较高的幼体变态存活率,可以作为凡纳滨对虾开口饵料新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Picochlorum sp. 凡纳滨对虾 幼体 存活率 氨氮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Carcini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
作者 周婷婷 史黎黎 +1 位作者 卓瑞群 陈兆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00-3209,共10页
研究凡纳滨对虾Carcinin基因(简称Lvcar)的结构和功能,探究Lvcar基因是否参与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及白斑病毒(WSSV)诱导的免疫应答,为研究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制提供参考。运用RACE扩增技术得到凡纳滨对虾Lvcar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 研究凡纳滨对虾Carcinin基因(简称Lvcar)的结构和功能,探究Lvcar基因是否参与副溶血弧菌、溶壁微球菌及白斑病毒(WSSV)诱导的免疫应答,为研究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制提供参考。运用RACE扩增技术得到凡纳滨对虾Lvcar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vca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不同病源刺激后Lvcar基因的表达特征。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Lvcar基因(登录号:KY425707)的cDNA全长,Lvcar基因cDNA全长511 bp,其中包括48 bp的5'非编码区,82 bp的3'非编码区和完整开放阅读框(ORF)381 bp,编码126个氨基酸;对Lvcar蛋白结构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1个半胱胺酸富集区和1个WAP结构域,属于Ⅰ型Crustin。Lvcar基因在眼柄、肌肉和胃等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眼柄表达量最高;注射感染副溶血弧菌和WSSV后,Lvcar基因在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表达量总体呈现出升高的变化趋势;而注射感染溶壁微球菌后,Lvcar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研究克隆得到了凡纳滨对虾Lvcar基因的cDNA全长,并发现Lvcar基因表达量在感染病毒和细菌后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其参与了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免疫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arcinin基因 免疫刺激 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