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单孔荣 王红丽 +4 位作者 姚乃捷 宋燕平 余瑾 陈林珍 梁有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薰衣草精油与1%~16%罗勒精油各实验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0.5%的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菌效果。16%薰衣草精油与16%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当。抑菌曲线试验表明,1%薰衣草精油和1%罗勒精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抑菌持续效果达8~12 h,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均具有持久抑菌活性,可作为痤疮菌的天然抑菌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薰衣草 罗勒 痤疮菌 抑菌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孔荣 李林妍 +1 位作者 王红丽 宋燕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5期828-830,共3页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1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比较初发尖锐湿疣患者(76例)及复发尖锐湿疣...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189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情况,比较初发尖锐湿疣患者(76例)及复发尖锐湿疣患者(113例)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不同型别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CD3+降低,CD8+升高;CD4+,CD4+/CD8+对照组、低危组、混合组以及高危组均依次降低,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初发、复发HPV感染尖锐湿疣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初发组、复发组CD4+,CD4+/CD8+依次降低,CD8+依次升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尤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同时尖锐湿疣的高复发性也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单孔荣 李林妍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银屑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单纯阿维A胶囊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银屑病的治疗上,复方甘草酸苷与阿维A胶囊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 阿维A胶囊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对人体皮肤光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单孔荣 李林妍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2291-229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对人体皮肤光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皮肤健康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无抗氧化作用的药膏,试验组采用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对抗光损伤,经过光照后,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红斑、... 目的:研究分析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对人体皮肤光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皮肤健康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无抗氧化作用的药膏,试验组采用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对抗光损伤,经过光照后,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红斑、不适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阳光照射后,试验组不适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率(30.00%),试验组红斑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红斑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表面外用抗氧化剂复合物可有效对抗皮肤光损伤,使用后患者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可明显减轻,可有效对抗光照后红斑的发生,对皮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剂复合物 皮肤光损伤 外用
下载PDF
胸腺素湿敷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持续有效率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单孔荣 《皮肤病与性病》 2000年第2期54-55,共2页
为探讨胸腺素湿敷联合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持续有效率 ,以仅用CO2 激光去除疣体及在激光去除疣体基础上局部应用胸腺素 2 0mg湿敷伤口 ,每天一次 ,共 1 5次 ,六个月后观察其持续有效率治疗了两组患者。实验组的持续有效率 87% ,对照... 为探讨胸腺素湿敷联合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持续有效率 ,以仅用CO2 激光去除疣体及在激光去除疣体基础上局部应用胸腺素 2 0mg湿敷伤口 ,每天一次 ,共 1 5次 ,六个月后观察其持续有效率治疗了两组患者。实验组的持续有效率 87% ,对照组 58% ,卡方检验P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胸腺素湿敷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 湿敷 CO2激光 尖锐湿疣 治疗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菌丝相活性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丰霞 张宏 单孔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菌丝相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参照微量稀释法确定汉防己甲素对白念珠菌菌丝相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并测定氟康唑单独及联合汉防己甲素时对16株同一亲本白念珠菌菌丝相的MIC。荧光分光... 目的探讨体外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菌丝相活性是否有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参照微量稀释法确定汉防己甲素对白念珠菌菌丝相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并测定氟康唑单独及联合汉防己甲素时对16株同一亲本白念珠菌菌丝相的MI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加入及未加入汉防己甲素时此系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结果在终质量浓度≤2μg/mL汉防己甲素的作用下,白念珠菌菌丝相的存活率>95%;氟康唑单独作用时,对16株白念珠菌菌丝相的MIC值为0.250~64μg/mL;与汉防己甲素(2μg/mL)联合时,氟康唑对受试菌的MIC值降至0.125~8μg/mL,且终点清晰,"拖尾现象"消失。蓄积实验后,加入与未加入汉防己甲素的此系细胞内罗丹明123荧光强度分别为2.499~50.428、2.849~26.035(P=0.025);外排实验后,该值分别为1.006~7.267、0.191~6.685(P=0.000)。结论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菌丝相活性有增效作用;汉防己甲素可抑制白念珠菌菌丝相药物外排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粉防己碱 白念珠菌 增效剂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条索状文身46例
7
作者 单孔荣 袁文通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9年第3期23-23,共1页
我科应用CO_2激光治疗文身46例,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8~35岁,平均24岁;部位:前臂26例,后背6例,上臂外侧14例;病程3~10年,病例选择:以碳素为基础染料,条索状图案的文身(如剑形状,英文... 我科应用CO_2激光治疗文身46例,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8~35岁,平均24岁;部位:前臂26例,后背6例,上臂外侧14例;病程3~10年,病例选择:以碳素为基础染料,条索状图案的文身(如剑形状,英文字母或汉字等)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治疗 条索状文身
下载PDF
UVC因素对DMBA诱导的小鼠皮肤肿瘤建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丽 陈苑 +5 位作者 胡银霞 许华亮 黄仕稳 赵欣欣 单孔荣 庄晓玲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皮肤肿瘤建模的效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DMBA/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皮肤肿瘤建模的效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DMBA/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次,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及光损伤后的皮肤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联合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典型的上皮乳头状瘤,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至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作用因素,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荷瘤率高、瘤体数量稳定的皮肤肿瘤模型,较单纯DMBA建模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C 7 12-二甲基苯蒽 皮肤肿瘤 模型
下载PDF
皮肤光损伤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红丽 陈苑 +4 位作者 胡银霞 许华亮 黄仕稳 单孔荣 庄晓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8-51,F0003,共5页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周,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的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瘤体,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肿瘤体积有增大趋势,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HE染色、瑞氏染色、基底膜带染色均显示为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因素,但停止该处理因素后荷瘤数量呈下降趋势;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皮肤肿瘤模型。该模型具有出瘤率高,出瘤整齐,荷瘤量多,除去处理因素后瘤体数量依旧稳定,且体积有增大趋势等特点,为皮肤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12-二甲基苯蒽 短波紫外线 皮肤肿瘤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广州地区旅客列车乘务员梅毒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10
作者 傅宜方 单孔荣 +1 位作者 吴慧 余雨芬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年第4期456-456,共1页
关键词 广州 旅客列车 乘务员 梅毒 血清学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维甲酸换肤液对小鼠皮肤肿瘤和皮肤衰老的药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晓婷 王红丽 +6 位作者 蔡海杰 任志伟 郭敏学 陈永丰 钱聚标 罗岚 单孔荣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甲酸换肤液对小鼠光损伤皮肤肿瘤的药理效应和皮肤衰老指标的变化。方法模拟皮肤肿瘤自然的形成过程,应用UVC联合DMBA快速建立小鼠背部皮肤光损伤肿瘤动物模型,2%、1%、0.5%维甲酸换肤液高、中、低剂量分别外涂小鼠背部荷瘤... 目的观察维甲酸换肤液对小鼠光损伤皮肤肿瘤的药理效应和皮肤衰老指标的变化。方法模拟皮肤肿瘤自然的形成过程,应用UVC联合DMBA快速建立小鼠背部皮肤光损伤肿瘤动物模型,2%、1%、0.5%维甲酸换肤液高、中、低剂量分别外涂小鼠背部荷瘤区皮肤,3 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终止反应,每天1次,连续3次,14 d后,观察小鼠乳头瘤平均荷瘤数和平均肿瘤面积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皮肤抗衰老指标的测定。结果第12周造模结束时,模型组小鼠平均荷瘤数为(4.57±3.03)个,平均肿瘤体积为(44.9±4.6)mm3。维甲酸高、中、低剂量组涂抹后,均可见瘤体迅速消退,与模型组相比,每鼠平均荷瘤数分别下降为(0.68±0.06)、(2.03±0.17)、(3.03±0.35)个,肿瘤体积分别为(8.3±1.2)、(21.6±1.5)、(29.6±1.4)mm3,抑瘤率分别达到85.1%、55.6%、33.7%,并且换肤液组表皮厚度和真皮胶原合成增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多,皮肤SOD活性增强。结论维甲酸换肤液外用对小鼠光损伤皮肤肿瘤有治疗效果,其疗效与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高浓度维甲酸换肤液在抑瘤的同时,亦显示明显的抗皮肤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肤液 皮肤 肿瘤 抗衰老 维甲酸 疾病模型
下载PDF
冰醋酸与液氮冷冻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丽芳 单孔荣 +3 位作者 张武 罗妙旋 宋燕平 夏文豪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3期78-80,共3页
目的比较冰醋酸与液氮冷冻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门诊入组68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冰醋酸组和液氮冷冻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色素异常、瘢痕)。结果治疗1个月后,冰醋酸组的有效率(81.5... 目的比较冰醋酸与液氮冷冻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门诊入组68例面部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冰醋酸组和液氮冷冻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色素异常、瘢痕)。结果治疗1个月后,冰醋酸组的有效率(81.58%)与液氮冷冻组(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冰醋酸组色素异常发生率低于液氮冷冻组(1个月后:42.10%vs.63.33%,P<0.01;3个月后:13.16%vs.36.67%,P<0.01),两组瘢痕、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醋酸治疗面部扁平疣与液氮冷冻治疗疗效相近,但创伤小、并发症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扁平疣 冰醋酸 液氮冷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换季巧护肤
13
作者 单孔荣 黄旭君 《保健与生活》 2016年第12期41-41,共1页
李阿姨患糖尿病好几年.往年进入秋冬季的时候,她的皮肤总是干燥得起皮,因为痒,她经常忍不住把皮肤挠出一道道红印.不但难受,这些伤口还不容易痊愈,但她就是忍不住。到底有没有办法可以逃离瘙痒的折磨呢?
关键词 糖尿病 护肤 患者 秋冬季 皮肤
原文传递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宋燕平 邓婉莹 +2 位作者 罗丽芳 梁有连 单孔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49-252,共4页
将康复新液应用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后,观察其在创面修复过程的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门诊纳入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治疗后外用康复新液湿敷创... 将康复新液应用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后,观察其在创面修复过程的作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门诊纳入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在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治疗后外用康复新液湿敷创面,同时术后严格防晒。对照组外用生理盐水湿敷,其余治疗,护理等均与实验组相同。连续3次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试验组ECCA 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的存在时间、结痂的存在时间、疼痛的持续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效果可见,不仅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痤疮瘢痕 超脉冲CO2 点阵激光 康复新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