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5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设民主型家庭,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1
作者
单志艳
《教育家》
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
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段人际关系,其质量对个人人格发展非常重要。亲子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但自秦汉起,我国封建社会就确立了以“三纲...
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段人际关系,其质量对个人人格发展非常重要。亲子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但自秦汉起,我国封建社会就确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纲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儿童
伦理纲常
三纲五常
个人人格
家庭和谐
亲子关系
独立人格
人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8
2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67,471,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学
定量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
统计检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22-1424,共3页
本研究主要以齐莫曼的理论为基础,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研究程序如下:初步理论构想———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形成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等等———修订问卷———形成正式问卷———计算问卷的信度...
本研究主要以齐莫曼的理论为基础,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研究程序如下:初步理论构想———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形成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等等———修订问卷———形成正式问卷———计算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最后形成了包括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及学习环境的控制这6个维度的自主学习问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中学生
问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1 位作者
刘碧
王冬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考查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 ,得出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从学习成就感、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这三个维度进行的这一结论。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平行作用关系 ,课堂教学策略与互...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考查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 ,得出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从学习成就感、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这三个维度进行的这一结论。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平行作用关系 ,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对学习成就感有直接作用 ,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对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有直接作用 ,并通过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间接对学习成就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维度
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心理状态
被引量:
11
5
作者
单志艳
《前沿》
1997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
大脑皮质
普通心理学
苏联心理学
物质系统
心理因素
心理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单志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3,共6页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中,以"边做边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十六字课堂教学指导思想为统领,以"预—研—示—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其自主学习能...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中,以"边做边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十六字课堂教学指导思想为统领,以"预—研—示—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和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师生关系更好。这表明通过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改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有信心,师生关系更好,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幸福感指数提高,自尊水平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校共育的权责边界
被引量:
24
7
作者
单志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部关系、教育功能、教育水平、表现方式和教育过程的区别。为实现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权责统一,应做到:以“太极型”家校关系为理念引领;实现学校指导家长和家长参与学校相辅相成;协商确定学校和家庭的权利与职责;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地位,积极协作;厘清学校和家庭各自角色,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概述
被引量:
12
8
作者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3-77,共5页
自弗莱维尔 (Flavell)于 1 976年提出元认知 (Metacognition)的概念以来 ,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元认知涉及到人类心理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 ,对元认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 ,而且在实践上 ,对于开发儿童...
自弗莱维尔 (Flavell)于 1 976年提出元认知 (Metacognition)的概念以来 ,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元认知涉及到人类心理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 ,对元认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 ,而且在实践上 ,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解决“教会儿童如何学习”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根据“元认知”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智力模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认知科学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思维训练的方法会更先进 ,作为思维训练的核心——元认知训练也将会有个令人瞩目的未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元成分
思维训练
教学
定义
元认知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单志艳
俞国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笔者主要论述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对源自教育实践的教学实验方法论之影响,二是对实证主义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三是对两种教学实验方法论融合的影响。另外,心理学也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教学...
笔者主要论述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对源自教育实践的教学实验方法论之影响,二是对实证主义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三是对两种教学实验方法论融合的影响。另外,心理学也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规范、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使用着心理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方法论
教学实验方法论
整体主义
实证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英澳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三个领域来分析和比较美英澳日四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异同。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则体现了教育公平、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三个领域来分析和比较美英澳日四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异同。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则体现了教育公平、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日本教师专业标准既有亚洲文化影响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有新时代对人丰富个性的要求。这些对于我国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要立足本土,尊重差异;要突出对教师专业品质的具体要求;要突出对教师个性化的要求;要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英澳日
中小学教师
专业标准
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
2
11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现代教育》
2018年第11期59-60,共2页
文本提出了家庭建设概念,重新定义了家庭教育概念,提出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包含的具体内容。认为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支持和保障,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三项总体思路,认为我国家庭建设与家...
文本提出了家庭建设概念,重新定义了家庭教育概念,提出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包含的具体内容。认为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支持和保障,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三项总体思路,认为我国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研体系,并提出了完成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科普建设这五大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家庭建设
家庭教育
实践
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校社合作育人协同机制初探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单志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21年第2期66-72,共7页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回归广义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建立家校社合作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树立大教育观,突破原有学校教育的框架,将社会、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政策设计,是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回归广义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建立家校社合作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树立大教育观,突破原有学校教育的框架,将社会、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政策设计,是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基本思路是建立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要点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学校
社会
合作育人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研制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单志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19年第5期5-14,30,共11页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还不能适应家庭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管理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还不能适应家庭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管理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主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课程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服务实施、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方面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出了专业要求,以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规范
研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家教理念重在家庭建设
被引量:
1
14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中华家教》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他用四个“一”——第一所学校、第一任...
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他用四个“一”——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人生第一课、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阐明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建设
教理
教育事业
春节团拜会
中华民族
个体成长
家庭教育
习近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教育理念下的家校共育
被引量:
1
15
作者
单志艳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第12期3-7,共5页
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一的大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全方位特性:三种教育贯穿人的发展各个阶段,且各自独立、优势互补。现代学校制度要为家校共育奠定制度基础并指导家庭教育,使教育回...
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一的大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全方位特性:三种教育贯穿人的发展各个阶段,且各自独立、优势互补。现代学校制度要为家校共育奠定制度基础并指导家庭教育,使教育回归人自身生成与完善的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教育
教育现代化
家校共育
自我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3 位作者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
临床心理治疗实践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性发展,同时个体性发展和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运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个体性发展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分量表、生活事件分量表对29省2450位25岁以上成人施测,...
临床心理治疗实践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性发展,同时个体性发展和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运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个体性发展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分量表、生活事件分量表对29省2450位25岁以上成人施测,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影响的非递归模型成立;(2)少年期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发展影响更明显;(3)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大于个体性发展对生活事件应对的影响且为负向影响;(4)与综合人群相比,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的性发展对个体生活事件应对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人格发展
性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
生活事件
非递归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打造“家校合育”的平度模式
被引量:
2
17
作者
单志艳
《现代教育》
2017年第6期1-1,共1页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庭与国家为"家庭-家族-国家"关系,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中国人重视家庭,以家庭为本位,强调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崇尚"家国天下","家是最小...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庭与国家为"家庭-家族-国家"关系,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中国人重视家庭,以家庭为本位,强调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崇尚"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居家则为孝子,许国则为忠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这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同构
社会协同
政治模式
切中肯綮
儿童成长
文化中心
儒释道
现代学校制度
孜孜矻矻
春节团拜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主学习教学问卷的编制
18
作者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6期592-596,601,共6页
运用量的研究方法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法,严格按照程序,编制了学生评价教师自主学习教学的问卷.问卷包括师生关系、教学组织、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学习过程执行与监控及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5个维度计32个项目.测试结果表明,问卷项目简洁明...
运用量的研究方法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法,严格按照程序,编制了学生评价教师自主学习教学的问卷.问卷包括师生关系、教学组织、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学习过程执行与监控及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5个维度计32个项目.测试结果表明,问卷项目简洁明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学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教学
问卷编制
教学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比较研究
19
作者
单志艳
吕学玉
+3 位作者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汪卫东
《少年儿童研究》
2019年第2期19-26,共8页
目的 :考察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的异同。方法 :运用成人自陈式忆溯性量表《汪氏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施测。结论 :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胆量、思维方式、意志力和人际关系总体好于1980年以后出生者,但性情和世界观则正好相反...
目的 :考察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的异同。方法 :运用成人自陈式忆溯性量表《汪氏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施测。结论 :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胆量、思维方式、意志力和人际关系总体好于1980年以后出生者,但性情和世界观则正好相反;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个体胆量稍大、思维方式更理性、意志力更强、人际关系方面利他多依赖少;1980年出生者观念更加开放,更加适应全球化时代;1980年以后出生者意志力发展不如1980年以前出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
计划生育
人格发展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学生人格自我教育研究
20
作者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针对当前高师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师范人格”的培养目标:正确的自我意识,具备多种能力、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它人格品质。对高师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关键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因而,教育者应...
本文针对当前高师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师范人格”的培养目标:正确的自我意识,具备多种能力、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它人格品质。对高师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关键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因而,教育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不断激发学生人格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2)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3)抓住最佳教育时机;(4)通过实际锻炼,培养学生人格自我教育能力;(5)建立良好的集体环境,充分发挥集体的熏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学生
人格教育
人格自我教育
人格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民主型家庭,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1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家》
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
文摘
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段人际关系,其质量对个人人格发展非常重要。亲子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但自秦汉起,我国封建社会就确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纲常体系。
关键词
培养儿童
伦理纲常
三纲五常
个人人格
家庭和谐
亲子关系
独立人格
人际关系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8
2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67,471,共3页
关键词
心理学
定量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
统计检验
分类号
B8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22-1424,共3页
文摘
本研究主要以齐莫曼的理论为基础,进行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研究程序如下:初步理论构想———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形成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等等———修订问卷———形成正式问卷———计算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最后形成了包括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监控与调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及学习环境的控制这6个维度的自主学习问卷。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中学生
问卷
Keywor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questionnaire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单志艳
孟庆茂
刘碧
王冬梅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本研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考查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 ,得出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从学习成就感、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这三个维度进行的这一结论。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非平行作用关系 ,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对学习成就感有直接作用 ,教学整体把握与反馈对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有直接作用 ,并通过课堂教学策略与互动间接对学习成就感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学生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维度
结构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心理状态
被引量:
11
5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处
《前沿》
1997年第10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
大脑皮质
普通心理学
苏联心理学
物质系统
心理因素
心理生活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3,共6页
文摘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中,以"边做边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十六字课堂教学指导思想为统领,以"预—研—示—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和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师生关系更好。这表明通过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改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有信心,师生关系更好,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幸福感指数提高,自尊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实验研究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校共育的权责边界
被引量:
24
7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基于抗疫背景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改革研究”(GYA2020001)。
文摘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内部关系、教育功能、教育水平、表现方式和教育过程的区别。为实现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权责统一,应做到:以“太极型”家校关系为理念引领;实现学校指导家长和家长参与学校相辅相成;协商确定学校和家庭的权利与职责;明确学校和家庭各自地位,积极协作;厘清学校和家庭各自角色,相互配合。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Keywords
home-school co-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概述
被引量:
12
8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73-77,共5页
文摘
自弗莱维尔 (Flavell)于 1 976年提出元认知 (Metacognition)的概念以来 ,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元认知涉及到人类心理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 ,对元认知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 ,而且在实践上 ,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解决“教会儿童如何学习”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根据“元认知”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智力模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认知科学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思维训练的方法会更先进 ,作为思维训练的核心——元认知训练也将会有个令人瞩目的未来 !
关键词
元认知
元成分
思维训练
教学
定义
元认知训练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
被引量:
1
9
作者
单志艳
俞国良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摘
笔者主要论述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对源自教育实践的教学实验方法论之影响,二是对实证主义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三是对两种教学实验方法论融合的影响。另外,心理学也为教学实验提供理论基础,教学实验在实验的规范、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使用着心理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心理学方法论
教学实验方法论
整体主义
实证主义
Keywords
psychological methodology
teaching experimental methodolgy
wholism
positivism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英澳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个人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10072)
文摘
从专业品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三个领域来分析和比较美英澳日四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异同。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则体现了教育公平、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日本教师专业标准既有亚洲文化影响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有新时代对人丰富个性的要求。这些对于我国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要立足本土,尊重差异;要突出对教师专业品质的具体要求;要突出对教师个性化的要求;要建立基于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关键词
美英澳日
中小学教师
专业标准
比较
分类号
G451.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
2
11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现代教育》
2018年第11期59-60,共2页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6年度所级个人课题“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Y12016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本提出了家庭建设概念,重新定义了家庭教育概念,提出了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包含的具体内容。认为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支持和保障,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我国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三项总体思路,认为我国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科研体系,并提出了完成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科普建设这五大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国
家庭建设
家庭教育
实践
路径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校社合作育人协同机制初探
被引量:
10
12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21年第2期66-72,共7页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个人项目“家校社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YJ2020008)的研究成果。
文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回归广义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建立家校社合作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树立大教育观,突破原有学校教育的框架,将社会、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政策设计,是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基本思路是建立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要点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关键词
家庭
学校
社会
合作育人
机制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研制研究
被引量:
6
13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19年第5期5-14,30,共11页
文摘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建设还不能适应家庭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管理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势在必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主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课程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服务实施、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等方面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出了专业要求,以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
关键词
家庭
家庭教育
指导服务规范
研制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家教理念重在家庭建设
被引量:
1
14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中华家教》
2019年第1期22-25,共4页
文摘
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他用四个“一”——第一所学校、第一任老师、人生第一课、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阐明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家庭建设
教理
教育事业
春节团拜会
中华民族
个体成长
家庭教育
习近平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教育理念下的家校共育
被引量:
1
15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第12期3-7,共5页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个人项目“家校社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YJ2020008)。
文摘
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一的大教育理念,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全方位特性:三种教育贯穿人的发展各个阶段,且各自独立、优势互补。现代学校制度要为家校共育奠定制度基础并指导家庭教育,使教育回归人自身生成与完善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
大教育
教育现代化
家校共育
自我教育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单志艳
汪卫东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
基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评价研究”(GYJ2021019)。
文摘
临床心理治疗实践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性发展,同时个体性发展和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运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个体性发展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分量表、生活事件分量表对29省2450位25岁以上成人施测,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影响的非递归模型成立;(2)少年期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发展影响更明显;(3)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大于个体性发展对生活事件应对的影响且为负向影响;(4)与综合人群相比,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的性发展对个体生活事件应对没有影响。
关键词
个体人格发展
性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
生活事件
非递归模型
Keywords
individual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exual development
parenting style
life events
non-recursive model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打造“家校合育”的平度模式
被引量:
2
17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出处
《现代教育》
2017年第6期1-1,共1页
文摘
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庭与国家为"家庭-家族-国家"关系,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中国人重视家庭,以家庭为本位,强调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崇尚"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居家则为孝子,许国则为忠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反映了"家"与"国"之间的这种联系。
关键词
家国同构
社会协同
政治模式
切中肯綮
儿童成长
文化中心
儒释道
现代学校制度
孜孜矻矻
春节团拜会
分类号
G45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学习教学问卷的编制
18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年第6期592-596,601,共6页
文摘
运用量的研究方法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法,严格按照程序,编制了学生评价教师自主学习教学的问卷.问卷包括师生关系、教学组织、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学习过程执行与监控及学习结果评价与反思5个维度计32个项目.测试结果表明,问卷项目简洁明了,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应用于广泛的学生群体.
关键词
自主学习教学
问卷编制
教学评价
Keywor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eaching
questionnaire forming
teaching evaluation
分类号
G449.7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比较研究
19
作者
单志艳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汪卫东
机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处
《少年儿童研究》
2019年第2期19-26,共8页
文摘
目的 :考察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的异同。方法 :运用成人自陈式忆溯性量表《汪氏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施测。结论 :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胆量、思维方式、意志力和人际关系总体好于1980年以后出生者,但性情和世界观则正好相反;1980年以前出生者的个体胆量稍大、思维方式更理性、意志力更强、人际关系方面利他多依赖少;1980年出生者观念更加开放,更加适应全球化时代;1980年以后出生者意志力发展不如1980年以前出生者。
关键词
1980年
计划生育
人格发展
研究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学生人格自我教育研究
20
作者
单志艳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文摘
本文针对当前高师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系列“师范人格”的培养目标:正确的自我意识,具备多种能力、情感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它人格品质。对高师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关键是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因而,教育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自我教育能力。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不断激发学生人格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2)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3)抓住最佳教育时机;(4)通过实际锻炼,培养学生人格自我教育能力;(5)建立良好的集体环境,充分发挥集体的熏陶作用;
关键词
高师学生
人格教育
人格自我教育
人格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教育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设民主型家庭,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单志艳
《教育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理学中定量研究的几个问题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的编制
单志艳
孟庆茂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结构研究
单志艳
孟庆茂
刘碧
王冬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心理状态
单志艳
《前沿》
199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初中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单志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家校共育的权责边界
单志艳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0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概述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心理学方法论对教学实验方法论的影响
单志艳
俞国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美英澳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研究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家庭建设与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
单志艳
汪卫东
《现代教育》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家校社合作育人协同机制初探
单志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2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研制研究
单志艳
《少年儿童研究》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重构家教理念重在家庭建设
单志艳
汪卫东
《中华家教》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大教育理念下的家校共育
单志艳
《基础教育参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单志艳
汪卫东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打造“家校合育”的平度模式
单志艳
《现代教育》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自主学习教学问卷的编制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1980年前后出生群体人格发展比较研究
单志艳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汪卫东
《少年儿童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师学生人格自我教育研究
单志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