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康清 单智铭 +1 位作者 温婧 张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69-3272,共4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复苏期间患者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的拮抗作用。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15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5岁,体重50-70 kg,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复苏期间患者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的拮抗作用。方法择期行胃肠手术的患者150例,ASAⅠ-Ⅱ级,年龄35-65岁,体重50-70 kg,随机分成3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恒速输注地佐辛1-3μg/(kg·min)维持镇痛,术毕送PACU。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7、14μg/kg纳洛酮各溶于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0 min,空白对照组单纯给予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0 min。记录麻醉前、苏醒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进行苏醒后即刻、1 h、2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观察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麻醉前MAP、HR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患者在苏醒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的MAP、HR均明显升高(P〈0.05);而低剂量组各时点MAP、HR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拔管及拔管后10 min时低剂量组MAP、HR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两组患者的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及离开PACU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及离开PA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患者苏醒即刻、1 h、2 h时VAS、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即刻及1 h时SAS评分升高(P〈0.05);高剂量组患者苏醒即刻、1 h、2 h时V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SAS评分升高(P〈0.05);高剂量组患者苏醒即刻、1 h、2 h时VAS评分较低剂量组升高,BCS评分降低,SAS评分在苏醒即刻及1 h时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有5例(10%)发生苏醒期呼吸抑制,低剂量组有1例(2%),高剂量组无人发生,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有1例(2%)患者发生恶心呕吐;3组均无人发生心律失常。结论地佐辛麻醉术后复苏期纳洛酮能够显著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患者疼痛及躁动,纳洛酮的推荐剂量以7μg/kg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地佐辛 呼吸抑制 苏醒延迟 拮抗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思凡 柯梁汝 +3 位作者 郑琳 单智铭 周妮曼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和抵抗素(resistin)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胰岛素刺激,0.01、0.1、1μmol/L的Res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4倍(P<0.05),添加Res可促进脂联素、瘦素mRNA的表达,降低抵抗素mRNA表达,增加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es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细胞葡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脂联素、瘦素表达,降低抵抗素表达从而介导AMPKα磷酸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瘦素 抵抗素 脂肪细胞 糖代谢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大鼠原代脂肪细胞凋亡及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凡 周妮曼 +3 位作者 郑琳 柯梁汝 单智铭 冯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原代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原代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的Res干预,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用DNA Ladder实验观察DNA断裂的条带;检测各组培养基和细...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原代脂肪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原代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的Res干预,用Hoechst 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用DNA Ladder实验观察DNA断裂的条带;检测各组培养基和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计算LDH漏出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位点,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半胱天冬氨酸酶家族(Caspase 9和Caspase 3)的蛋白质表达。【结果】经过Res干预后,细胞核染色质高度凝集,电泳后出现180~200bp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细胞LDH漏出率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P<0.05或P<0.01)。Res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呈剂量-反应关系(P<0.01)。Sirt1、Cytochrome C、活化的Caspase 9及Caspase 3表达水平上升,胞浆Cytochrome C释放也增加。【结论】Res促进原代脂肪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Sirt1表达,经由线粒体凋亡途径,作用于Caspase 9和Caspase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细胞色素C 半胱天冬氨酸酶
下载PDF
地佐辛预防老年肺大泡患者全麻诱导期呛咳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5
4
作者 余前土 余晓娟 +3 位作者 徐康清 单智铭 温婧 张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277-3279,共3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全麻诱导期预防老年肺大泡患者呛咳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肺大泡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地佐辛组依次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4μg/m ...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全麻诱导期预防老年肺大泡患者呛咳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肺大泡切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Ⅱ~Ⅲ级,年龄65~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0例。地佐辛组依次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4μg/m L、地佐辛0.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芬太尼组依次给予丙泊酚TCI 4μg/m L、芬太尼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3 mg/kg,待肌松起效后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观察麻醉诱导、插管期间患者呛咳反应发生情况。于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时(T2)及插管后10 min(T3)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结果地佐辛组有1例(2.5%)患者发生单次的轻微呛咳,芬太尼组有19例(47.5%)患者发生呛咳;地佐辛组患者T1时MAP、HR明显低于T0,T2时HR明显高于T0,芬太尼组患者T1时MAP、HR明显低于T0,T2时MAP、HR明显高于T0(P〈0.05);两组间比较,地佐辛组患者T2时HR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有1例(2.5%)发生恶心呕吐,1例(2.5%)发生一过性低血压(P〉0.05)。结论选择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方法时可以用地佐辛替代芬太尼用于老年肺大泡患者,地佐辛能有效减轻或避免呛咳,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保持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肺大泡 麻醉诱导 呛咳
下载PDF
环黄芪醇对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单智铭 杨豪毅 +2 位作者 郭伟杰 潘云萍 蔡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64-0169,共6页
探讨环黄芪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环黄芪醇或对照溶剂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DRG神经元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以直接观察环黄芪醇对NaV通道功能的影响。包括比较环黄芪醇组与对照组电流-电压(IV)曲线、峰电流密度大... 探讨环黄芪醇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环黄芪醇或对照溶剂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大鼠DRG神经元并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以直接观察环黄芪醇对NaV通道功能的影响。包括比较环黄芪醇组与对照组电流-电压(IV)曲线、峰电流密度大小、激活/失活曲线特征。通过电压方案筛选出TTX敏感型NaV电流,探究环黄芪醇对TTX敏感型和不敏感型NaV通道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结果 环黄芪醇显著抑制了DRG神经元NaV的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黄芪醇并未改变DRG神经元NaV通道的激活、失活特性。环黄芪醇可能具有选择性抑制TTX不敏感型NaV通道的作用。结论 环黄芪醇能够显著抑制DRG神经元NaV通道的电流密度,该发现能够阐明环黄芪醇镇痛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为环黄芪醇作为镇痛药物的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全细胞膜片钳
下载PDF
七氟醚对果蝇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修欢欢 邝立挺 +3 位作者 林世清 单智铭 温婧 徐康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52-3054,共3页
目的:探讨果蝇蛹吸入七氟醚对羽化后果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果蝇蛹暴露于七氟醚后,待果蝇羽化后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果蝇行为学研究,分别检测各组果蝇的嗅觉短期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和平均寿命,观察七氟醚对果蝇行为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果蝇蛹吸入七氟醚对羽化后果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果蝇蛹暴露于七氟醚后,待果蝇羽化后在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果蝇行为学研究,分别检测各组果蝇的嗅觉短期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和平均寿命,观察七氟醚对果蝇行为的影响。结果:在巴普洛夫嗅觉相关短期记忆测试、攀爬能力试验、平均寿命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七氟醚各浓度组果蝇的嗅觉记忆能力、攀爬能力均明显降低,平均寿命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对发育期果蝇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果蝇 认知功能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作用
7
作者 余前土 杨珺 +3 位作者 刘忠敏 陈丽霞 单智铭 徐康清 《中国药物评价》 2015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胃肠手术,且术前检查发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20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 目的:观察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对老年脑缺血患者围术期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拟行胃肠手术,且术前检查发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20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0.5 g溶解于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滴注,对照组给予单纯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滴注。于麻醉前(h0)、给药后1 h(h1)、给药后2 h(h2)两组分别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及离子测定;测定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ELISA法测定γ氨基丁酸含量。于麻醉前、术后3 h、1 d、2 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1时点、h2时点动脉血氧分压值均明显高于h0时点。h1、h2时点,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h0时点比较,两组h1、h2时点CK-BB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间对比发现,试验组h1、h2时点CK-B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h1、h2时点γ-GABA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对比发现,实验组h1、h2时点γ-GA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能够提高围术期脑缺血的老年患者的血氧分压,减少CK-BB的合成,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提高患者围术期MMSE评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老年 脑缺血 脑保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磊 胡安民 +2 位作者 单智铭 戴中亮 许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和单独使用水合氯醛在儿童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肿瘤放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接受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和口服水合氯醛组(C组)。观察比较两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放射治疗时间,以及镇静前后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纳入48例患儿,其中DS组24例和C组23例纳入最终分析。与C组相比,DS组患儿恢复时间更短,MAP、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患儿用药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地应用于儿童肿瘤放射治疗并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舒芬太尼 儿童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磊 单智铭 +2 位作者 胡安民 戴中亮 许静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31-534,539,共5页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0例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90例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组和SAPB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深度,术后酌情给予舒芬太尼镇痛;PCIA组患者术毕时给予PCIA,SAPB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SAPB。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中用量、拔管时间、术后不同时刻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手术前后血清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并观察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62、2.562、1.219,P> 0.05);3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32,P <0.05),其中SAPB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和PCIA组(P <0.05);PCIA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APB组和PCIA组患者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SAPB组患者术后12、24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 <0.05)。术后12、24 h,3组患者的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术前NK细胞、CD4^+、CD8^+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12、24 h的NK细胞、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 <0.05),CD8^+显著增高(P <0.05);SAPB组患者术后12、24 h NK细胞、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和PCIA组(P <0.05),CD8^+低于对照组和PCIA组(P <0.05)。PCIA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2、24 h NK细胞、CD4^+T、CD8^+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PCIA组、SAP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7%(11/30)、26.7%(8/30)和6.7%(2/30);SAP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和PCIA组(χ^2=7.954、4.320,P <0.05)。结论 SAPB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够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镇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复合丙泊酚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康清 单智铭 +2 位作者 邵兴兴 修欢欢 黄贤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7-510,共4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全麻手术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胃肠手术的心肌缺血患者200例,ASAⅡ~Ⅲ级,年龄70~9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全麻诱导期试验组... 目的 观察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全麻手术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胃肠手术的心肌缺血患者200例,ASAⅡ~Ⅲ级,年龄70~95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全麻诱导期试验组予磷酸肌酸钠0.5 g复合丙泊酚TCI,对照组则单独予丙泊酚TCI,两组丙泊酚靶浓度均设为0.004μg·L-1。两组其余麻醉方法均一致。于诱导前,诱导后1、3、5 min及诱导完毕时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并观察两组低血压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诱导前及诱导后1 min,两组MAP和CVP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后3、5 min及诱导完毕时,对照组MAP和CVP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低血压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9%和11%,均低于对照组(55%和4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复合丙泊酚TCI,可促进心肌缺血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 丙泊酚 心肌缺血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啶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智铭 许奕欣 +3 位作者 修欢欢 张勇 赵悦 徐康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滴注负荷量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脑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滴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啶1μg·kg^(-1),10 min滴注完后继续以0.5μg·kg^(-1)·h^(-1)泵注维持至术毕;C组患者则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1)、切肝前(T_2)、无肝期10 min(T_3)、新肝期10 min(T_4)及术毕时(T_5)采集桡动脉及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和脑氧摄取率,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D组患者在无肝期及新肝期的血压和心率改变均较C组平稳;D组患者脑氧摄取率在无肝期及新肝期均明显低于C组;D组患者在无肝期及新肝期其血清中S100β及NSE均明显低于C组;D组患者其术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肝移植患者围术期持续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减少脑神经氧摄取率,抑制脑细胞S100β及NSE的释放,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肝移植 脑功能保护 S100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