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骨钻辅助寰椎发育不良型椎弓根置钉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欧昌江 刘军辉 +4 位作者 陈意磊 单治 黄宝 张旭阳 赵凤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19,共3页
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手术策略,手术安全性良好,融合率高[1、2]。寰椎螺钉的置钉方法主要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相比,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多优势,如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3]、更少的椎旁静脉丛出血、避... 颈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手术策略,手术安全性良好,融合率高[1、2]。寰椎螺钉的置钉方法主要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相比,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多优势,如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3]、更少的椎旁静脉丛出血、避免对C2神经根的骚扰导致术后枕部神经痛等[4]。椎动脉沟位于寰椎椎弓根上方,与椎动脉和C1神经根紧邻,当椎动脉沟处椎弓根高度(vertebral artery groove height,VAGH)较低时,使用高速磨钻经椎弓根置钉存在较大的神经和血管损伤风险[5、6],尤其当VAGH≤3.5mm时,经椎弓根置入3.5mm的螺钉难度大,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2021年8月~2023年7月,笔者的手术团队使用超声骨钻完成12例寰枢椎不稳共24枚寰椎椎弓根置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置钉 寰椎 椎动脉沟 侧块螺钉 后枕部 寰枢椎脱位 神经根 骨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脊柱外科教学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单治 刘军辉 赵凤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0期38-42,共5页
目的文章以脊柱外科的脊柱感染的PBL案例为例,初步比较PBL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12月在本科室实习生80名,随机等分为PBL组及传统教学组,对比两组成绩、自评水平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和... 目的文章以脊柱外科的脊柱感染的PBL案例为例,初步比较PBL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12月在本科室实习生80名,随机等分为PBL组及传统教学组,对比两组成绩、自评水平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和传统教学组相比,PBL组在理论能力成绩、操作能力成绩、理论能力自评、操作能力自评、自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得分显著提升(P<0.05),但在师生互动评分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应用于脊柱外科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脊柱外科 脊柱感染 标准化病人 教学模式 PBL案例 教育
下载PDF
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11
3
作者 梅正峰 范顺武 +3 位作者 赵凤东 王翀妍 刘军辉 单治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1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3~80岁,平均53.5岁;病程2 h^3 d。骨折按AO分型:A型4例,B型11例,C型3例。...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1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3~80岁,平均53.5岁;病程2 h^3 d。骨折按AO分型:A型4例,B型11例,C型3例。开放骨折6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1例),闭合骨折12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8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个月。2例发生局部皮肤坏死(其中1例骨外露),2例骨折延迟愈合(均为开放性骨折),1例钉道感染,均无螺钉松动及折断发生。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锁定钢板外固定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本科生导师带教模式促进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庆华 单治 邓国英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第7期30-31,48,共3页
如何培养医学临床本科生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带教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实施成才计... 如何培养医学临床本科生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带教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实施成才计划,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导师制 临床 探讨 展望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细胞与骨肌系统组织工程
5
作者 张永兴 单治 赵庆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人脐带间充质细胞(hUCMSC)具有廉价易得、无伦理学争议及可在体外扩增等特性,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不同细胞谱系,在动物模型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分化能力及与受体组织器官免疫兼容性,甚至可用于异种移植。近年随着骨肌系统疾病日... 人脐带间充质细胞(hUCMSC)具有廉价易得、无伦理学争议及可在体外扩增等特性,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不同细胞谱系,在动物模型体内表现出良好的分化能力及与受体组织器官免疫兼容性,甚至可用于异种移植。近年随着骨肌系统疾病日益增多,将hUCMSC用于骨肌系构建受到关注,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旨在研究其成骨、成软骨、成肌分化能力以及培养基质、细胞因子、外界刺激、复合材料等的影响,并与骨髓间充质细胞作系列对比。该文就hUCMSC在骨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系统 脐带间充质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腰椎间盘纤维环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单治 范顺武 赵凤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作为连接相邻椎体的主要结构,腰椎间盘在脊柱的各项活动中常处于压缩、拉伸、侧弯或扭曲等多种复杂的运动状态中。腰椎间盘纤维环因结构独特,其抗牵拉及抗剪切性能对维持椎间盘的完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生活中各种应力的变化... 作为连接相邻椎体的主要结构,腰椎间盘在脊柱的各项活动中常处于压缩、拉伸、侧弯或扭曲等多种复杂的运动状态中。腰椎间盘纤维环因结构独特,其抗牵拉及抗剪切性能对维持椎间盘的完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生活中各种应力的变化所导致的纤维环结构变化或撕裂,以及纤维环与椎体终板连接部的撕裂,被认为是导致整体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突出的机制之一。对纤维环生物力学的研究有助于临床诊断时更为便捷地掌握椎间盘及其运动节段的生物力学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因此对各种椎间盘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纤维环 生物力学性能 腰椎间盘 结构变化 运动状态 椎体终板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
原文传递
骨肉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单治 赵庆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在骨肉瘤原发灶进展及转移过程中,诸多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由于骨肉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在疾病晚期才得以确诊,近年来骨肉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 骨肉瘤 信号转导 COX-2 WNT CTRP
原文传递
腰椎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凤东 陈欢欢 +4 位作者 苏优乐图 刘军辉 单治 王翀妍 范顺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6-761,共6页
目的 通过CT、MRI及组织学分析,探讨腰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的病理学性质.方法 选取下腰痛患者中其MRI T2加权像存在局限性HIZ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38岁.按照MRI T1加权像HIZ的特点... 目的 通过CT、MRI及组织学分析,探讨腰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的病理学性质.方法 选取下腰痛患者中其MRI T2加权像存在局限性HIZ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38岁.按照MRI T1加权像HIZ的特点分为两组,T1加权非高信号组(29例)即T2加权像呈高信号,T1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T1加权高信号组(12例)即T1、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X线和CT检查,T1加权非高信号组中26例进行了椎间盘造影以及疼痛激发试验.T1加权非高信号组15例、T1加权高信号组7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别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或后路椎体间减压融合术,并对术中切取的HIZ区域标本进行HE染色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T1加权非高信号组患者X线、CT及MR检查均显示椎间盘退变,26例进行椎间盘造影以及疼痛激发试验者中21例造影阳性及疼痛复制,并显示纤维环破裂,其中15例阳性者接受手术治疗;5例阴性.术中切取的HIZ区域标本HE染色显示为纤维环破裂伴随肉芽组织长入,CD34染色可见HIZ区域内新生毛细血管,CD68见HIZ区域内多量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而HIZ外区域表达较弱.而T1加权高信号组患者椎间盘在CT上显示为后方纤维环钙化或骨化,HE染色可见明显的钙化灶和钙化的潮汐线形成.结论 腰椎间盘后方HIZ,在T2加权像的局限性高信号、T1加权像呈局限性较低或等信号意味着通常所指的纤维环破裂伴随肉芽组织长入;而T2、T1加权像均呈高信号可能是钙化或骨化灶,因此,传统HIZ的概念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结合CT检查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伤椎椎体后上缘骨块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入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意磊 张旭阳 +5 位作者 邱小明 单治 刘军辉 梅正峰 赵凤东 范顺武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8-1004,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影像学特征对手术入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行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3~52岁,...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影像学特征对手术入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行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急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3~52岁,平均33.6岁。损伤节段:T12 6例,L1 15例,L2 14例,L3 5例,L4 5例。按AO分型:A3型10例,A4型35例,其中A4型合并B2型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11例行前路手术,34例行后路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测量伤椎后上缘骨块移位和翻转角度、后凸Cobb角和椎管前后径,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1~24个月,平均17个月。除1例前路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钉棒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前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38.3min,术中出血量293.7ml;后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7.5min,术中出血量54.7ml(P均〈0.05)。前路组术后椎管前后径较术前增加55.5%,后路组较术前增加14.9%(P〈0.01)。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路组和后路组分别有73%和24%的患者ASIA分级较术前恢复(P〈0.05)。在椎管减压方面,前路组减压效果确切,术后椎管前后径为94.4%,要大于后路组的88.5%,尽管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当骨块移位≤8mm时,后路手术可获得97.4%的椎管前后径,几乎与前路手术减压效果相当;而当骨块移位〉8mm时,后路手术后椎管前后径明显偏小,仅能达到78.5%(P〈0.05)。类似的,当骨块翻转角≤25°和〉25°时,后路手术后的椎管前后径同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5.4%和80.8%(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尽管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并不能确保椎管的有效减压。当后上缘骨折块移位〉8mm或翻转角〉25°时,后路间接复位技术易导致椎管减压不足,此时更应考虑行椎管减压效果更为确切的前路手术。因此,椎体后上缘骨块的该影像学特点可以作为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入路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皮质骨轨迹螺钉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杰 陈意磊 +6 位作者 陈斌辉 干开丰 刘军辉 单治 朱刃 范顺武 赵凤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5期3724-3729,共6页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固定结合后路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骨科应用CBT结合MIDLF技术治疗的16例MIDLF术后邻椎病翻修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CBT)螺钉固定结合后路中线腰椎融合术(MIDLF)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骨科应用CBT结合MIDLF技术治疗的16例MIDLF术后邻椎病翻修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8±6)岁。手术原因:神经根痛4例、间歇性跛行10例、顽固性腰痛2例;初次手术融合的节段数:1节段11例,2节段5例,与初次手术间隔时间为(7.5±2.0)年。翻修手术节段:1例L2/3,6例L3/4,7例L4/5,2例L5/S1。患者术前均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CT及MRI扫描检查。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等。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前、各次随访时腰腿痛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30)min(120~240 min);术中出血量(220±45)ml(100~280 ml)。1例峡部轻微劈裂,微调进钉点后顺利置入螺钉,1例术中脑脊液渗漏,术后予去枕平卧、加强抗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时间(19.5±1.3)个月。术前VAS腰痛评分(2.9±1.7)分,末次随访为(1.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VAS腿痛评分(5.9±1.5)分,末次随访为(1.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ODI评分(34.5±3.2)分,末次随访(12.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BT内固定技术结合MIDLF用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椎病,具有损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手术效果良好,可作为邻椎病翻修手术方案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皮质骨轨迹螺钉 邻椎病 腰椎后路融合手术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椎基静脉孔与椎体内裂隙相通可能是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种妍 单治 +4 位作者 陈欢欢 苏优乐图 刘军辉 赵凤东 范顺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目的通过对伴与不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的评估,探讨椎基静脉孔和椎内裂隙相通是否为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 目的通过对伴与不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的评估,探讨椎基静脉孔和椎内裂隙相通是否为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行PKP手术的224例患者的270个手术椎体术前与术后X线片、CT及MRI。所有病例依据是否存在椎体内裂隙分为裂隙组和骨小梁组。将骨水泥渗漏分为五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入椎旁软组织(A型),通过椎基静脉孔(B型),通过进针管道(C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人椎间盘区域(D型),以及通过椎旁静脉(E型)。分别统计两组各类型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并分析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裂隙组72例,骨小梁组198例。B型骨水泥渗漏最为常见,占总手术椎体的15.5%(42例),其次为D型骨水泥渗漏(7.8%,21例)。裂隙组B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3.6%,高于骨小梁组的12.6%,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其余各型骨水泥渗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型骨水泥渗漏在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中更为常见,说明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之间存在通道。因此,在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PKP手术时,需特别小心避免骨水泥通过椎基静脉孔漏人椎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原文传递
促凋亡基因Bad在胰腺癌中的调控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鼎宇 刘俊 +1 位作者 单治 张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584-587,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小于5%,这与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Bad基因是Bcl-2家族中的一种促凋亡基因,被认为可以通过浓度依赖性方式替换Bcl-xL/Bax、Bcl-2/Bax二聚体中的Bax,从而达到促进细胞凋...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小于5%,这与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Bad基因是Bcl-2家族中的一种促凋亡基因,被认为可以通过浓度依赖性方式替换Bcl-xL/Bax、Bcl-2/Bax二聚体中的Bax,从而达到促进细胞凋亡、防止胰腺癌的发生。Bad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调控主要以磷酸化/去磷酸化调控最为常见,研究显示,胰腺癌中Bad表达总量变化不明显,而在Ser112位点上的磷酸化为灭活的pBad112形式表达却明显增多。胰腺癌中过表达的14-3-3sigma、Pim-3、cAMP等均可诱导Bad蛋白磷酸化,而PKC、MAP4K3等可诱导其去磷酸化。同时,针对Bad的靶向治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所进展,其中有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Cantharidin、Stemonamid等药物均可通过Bad途径促胰腺癌细胞凋亡。对胰腺癌中的Bad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了解其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关系,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细胞凋亡 BAD PIM-3 MAP4K3
原文传递
不同补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D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捷 单治 +2 位作者 吴鼎宇 王瑞兰 唐雪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补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SD大鼠液体复苏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内毒素(lipoplysaccharide,LPS)10mg/kg,建立大鼠ARDS模型。取36只雄性SD大鼠(体重300±1...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的补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SD大鼠液体复苏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内毒素(lipoplysaccharide,LPS)10mg/kg,建立大鼠ARDS模型。取36只雄性SD大鼠(体重300±10g)随机分为预实验组(18只)和实验组(18只),其中预实验组分为3组,每组6只,为气管滴入LPS后1h组、1.5h组、2h组分别检测动脉血气以确定从气管滴入LPS后到稳定建立ARDS模型所需时间。实验组分为3组,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组、葡萄糖40右旋糖酐注射液组、20%人体白蛋白组,并按预实验组得出的时间,确定ARDS建模稳定后各补液组分别开始予以相对应的补液持续补液3h,补液3h后准时取大鼠心尖血检测凝血指标,处死大鼠并采集肺组织标本,观察经不同补液复苏治疗后的SD大鼠重要凝血指标变化,及肺部标本示肺损伤情况。结果①预实验组确定从气管内滴入内毒素到ARDS模型建立稳定用时约为1.5h;②实验组中0.9%氯化钠注射液组纤维蛋白含量(FIB)、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组FIB和20%人体白蛋白组FIB三组数据两两相比组间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氯化钠注射液组凝血酶原时间(PT)、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组PT和20%人体白蛋白组PT之间:0.9%氯化钠组与葡萄糖40右旋糖酐组组间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0.9%氯化钠组与人体白蛋白组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葡萄糖40右旋糖酐组与人体白蛋白组组间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氯化钠注射液组凝血酶时间(TT)、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组TT和20%人体白蛋白组TT三组数据两两相比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组织HE染色示:气管滴素1.5h后SD大鼠肺大体标本可见明显局灶性出血,HE染色显微镜下见肺泡壁水肿、断裂,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和大量红细胞浸润。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40右旋糖酐注射液、20%人体白蛋白补液3小时后取肺组织HE染色后镜检示:使用20%人体白蛋白治疗的大鼠肺泡壁水肿断裂程度及肺泡腔炎性细胞、红细胞浸润程度明显轻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治疗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大鼠肺泡壁水肿破坏程度及肺泡腔炎性细胞、红细胞浸润程度轻于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治疗组。结论对气管滴入LPS后导致的ARDS SD大鼠使用白蛋白补液复苏治疗,对减轻凝血功能紊乱和肺组织损伤疗效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40右旋糖苷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