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比较典型抗生素磺胺甲唑和恩诺沙星在水产养殖中的环境归趋 被引量:2
1
作者 单祥保 方龙香 +5 位作者 施羽露 邢路畅 裘丽萍 胡庚东 宋超 陈家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9-1065,共7页
磺胺甲唑和恩诺沙星是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2种常用的抗生素,但两者在罗非鱼养殖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尚不明确。以NY 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SC/T 1083-2007《恩诺沙星水产养殖使用规范》为依据,通过野外养殖研究2种药物在罗非鱼... 磺胺甲唑和恩诺沙星是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2种常用的抗生素,但两者在罗非鱼养殖环境中的归趋行为尚不明确。以NY 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SC/T 1083-2007《恩诺沙星水产养殖使用规范》为依据,通过野外养殖研究2种药物在罗非鱼养殖环境中的分配规律,应用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模拟药物在养殖环境中的归趋行为。预测结果显示,磺胺甲唑在养殖水体、鱼体、沉积物中的分布占比分别为92.10%、7.28%、0.60%;恩诺沙星在养殖水体、鱼体、沉积物中的分布占比分别为64.10%、35.50%、0.44%。实际磺胺甲唑在养殖水体和鱼体中的分布占比分别为74.87%、2.66%(肌肉1.03%、肝脏1.10%和肠道内容物0.53%),底泥样本未检出;恩诺沙星在鱼体中的分布占比为36.29%(肌肉33.35%、肝脏1.62%和肠道内容物1.32%),养殖水体和底泥样本均未检出。磺胺甲唑在养殖水体、肌肉、肝脏和肠道内容物中代谢至初始水平[水体(2.5±0.9)ng·mL^(-1)、肌肉(2.7±0.1)ng·g^(-1)、肝脏(37.0±9.3)ng·g^(-1)、肠道(21.5±5.4)ng·g^(-1)]分别需要32.5、36.0、13.1和20.4 d;恩诺沙星在肝脏和肠道内容物中代谢至初始水平[肌肉(8.1±2.0)ng·g^(-1)、肝脏(4.5±0.3)ng·g^(-1)、肠道(31.7±2.7)ng·g^(-1)]分别需要5.7和10.3 d,但在肌肉中并未消除[残余含量(55.7±4.9)ng·g^(-1)]。建议磺胺甲唑休药期应不少于36 d,恩诺沙星休药期应不少于20 d。该研究对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保障罗非鱼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唑 恩诺沙星 罗非鱼 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 归趋
下载PDF
增氧剂和消毒剂对渔业水体中磺胺甲噁唑消解动态规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龙香 黄铢玉 +4 位作者 宋超 单祥保 胡庚东 裘丽萍 陈家长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3期17-24,共8页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菌药。本研究分析了增氧剂过碳酸钠和消毒剂次氯酸钠对SMZ消除规律的影响,明确了SMZ在2种药物的不同添加水平下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SMZ在40 mg/L过碳酸钠试验组消除效果最显著(P...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菌药。本研究分析了增氧剂过碳酸钠和消毒剂次氯酸钠对SMZ消除规律的影响,明确了SMZ在2种药物的不同添加水平下的消除规律。结果表明:SMZ在40 mg/L过碳酸钠试验组消除效果最显著(P<0.05),过碳酸钠主要通过自身的氧化作用和提高水体pH值来消除水体中残留的SMZ。通过对相应指标均值分布及相关性分析发现,SMZ的消除变化规律与高浓度的过碳酸钠对水体pH的影响有关。在养殖生产中,可以通过添加合适浓度的过碳酸钠,以加快消除养殖水体中残留的SMZ。本研究为水产养殖环境中SMZ的残留消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磺胺甲噁唑 过碳酸钠 次氯酸钠 消解动态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不同可食部位对恩诺沙星的富集效应研究
3
作者 方龙香 陈曦 +4 位作者 黄铢玉 单祥保 邢路畅 张聪 宋超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1期29-36,共8页
为了探究广谱抗菌药恩诺沙星暴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可食部位(蟹腿肉、蟹身肉、性腺和肝胰腺)的影响,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组和三个恩诺沙星浓度试验组(空白对照、50、500和5000μg/L)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各... 为了探究广谱抗菌药恩诺沙星暴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可食部位(蟹腿肉、蟹身肉、性腺和肝胰腺)的影响,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组和三个恩诺沙星浓度试验组(空白对照、50、500和5000μg/L)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各部位的富集系数与水环境中恩诺沙星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在蟹身肉中的富集能力最强。恩诺沙星的蓄积量在各可食部位随着暴露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水环境中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各浓度组蓄积量最高部位均为蟹身肉,最高蓄积量分别为(33.02±2.21),(185.04±16.58),(1013.90±45.74)ng/g。此外3个试验组均检测到恩诺沙星的主要降解产物环丙沙星,其生成量与恩诺沙星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主要生成部位是肝胰腺,并且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残留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通过暴露实验,探究了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不同可食部位的蓄积情况以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生成情况,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不同可食部位 性别 抗生素蓄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