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酸雨对七种森林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单运峰 冯宗炜 陈楚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4-276,共3页
马尾松(pinus massoni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h.) hook)、青冈(Cyclobananopsis glauca Thumb. Oeret)、油茶(Camelia oleifera Abel)、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Ghamp. )、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 马尾松(pinus massoni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h.) hook)、青冈(Cyclobananopsis glauca Thumb. Oeret)、油茶(Camelia oleifera Abel)、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Ghamp. )、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osterm)、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属亚热带森林植物,在我国南方林业生产中占居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森林植物 生物量
下载PDF
酸雨的生态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宇国 单运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54,57,共5页
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当代国际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危害范围是不分国界、洲界的,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并关注着它的发展。酸雨,科学的称谓应为酸沉降物,包括干、湿沉降物。人类早在19世纪中叶... 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当代国际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的危害范围是不分国界、洲界的,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并关注着它的发展。酸雨,科学的称谓应为酸沉降物,包括干、湿沉降物。人类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现了“酸雨”,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生态效应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